一种抗菌内衣及其制备方法

xiaoxiao2020-6-23  289

专利名称:一种抗菌内衣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抗菌内衣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抗菌内衣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383359涉及用一种具有保持特性的圆筒形针织品制成的内衣制品,本发明涉及一种内衣制品,它包括至少一个模塑区域,以便形成对人体的至少一处 隆起部位进行保持和支承三维体积,其由筒形针织物制成,筒形针织物用第一热变形可伸 长材料构成,具有构成所述制品一个边缘以弹性包绕身体的罗纹,内衣制品的最终形状通 过在筒形针织物内与罗纹相对的自由边开始进行剪切而实现,其特征在于,每个模塑的三 维区域衬有至少一个内部粘结衬,该衬是由第二热变形可伸长材料构成,它一个表面用热 反应粘结剂涂覆,一方面针织物和衬料具有热变形伸长系数或弹性伸长系数,另一方面粘 结剂具有活化温度,从而在加热模塑所述模塑区域时可以使这些材料产生变形,以便使这 些材料得到三维形状,而热粘结连接没有受到影响,在模塑以后,所述第一和第二种材料保 持它们的支承和保持能力。中国专利公开号CN1356421涉及可机洗羊绒弹力内衣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机 洗羊绒弹力内衣裤,该羊绒弹力内衣裤本体的纱线由两根羊绒纱和一根经丝光处理的羊毛 纱组成;为提高其弹性,在羊绒弹力内衣裤本体的纱线中可加入莱卡长丝,羊绒弹力内衣裤 的纱线在裆部、腋下、肘部还加有一根低弹丝,该可机洗羊绒弹力内衣裤具有机洗后外观均 勻平整、弹性好,长时间穿用后,裆部、腋下、肘部不易破损的优点。中国专利公开号CN1333673涉及防护性内衣,一种防护性内衣包括一体地形成 的内衣主体,该内衣主体是由液体不渗透的材料形成;以及与一体地形成的内衣主体结合 起来的吸收垫。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74004涉及钩针工艺动、植物造型内衣(文胸、内裤),钩针工 艺动、植物造型内衣(文胸、内裤)是一种针织类服装,产品的形状模拟动植物的造型,运用 钩针工艺手工钩制而成,是一种新型内衣。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61815涉及保健内衣及生产工艺,一种保健内衣及生产工艺 方法,它是由纯绵织物和中药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纯棉织物内吸附中药渍,所包含的中药成 分有苦参、菊花、蛇床子、苍术、藿香、白芷、黄柏等。其生产工艺包括制作附药纯棉织物、烘 干、整理,其中制作药纯棉织物有如下步骤药液配制、浸渍液配制浸渍、轧压等。本发明实 现了一衣多用的设想,内衣既可达到日常衣着功能,而且可以预防疾病,促进皮肤组织再生 和愈合,有效调节人体皮肤生理机能。本发明既可适用于病人穿着,也可适于健康人进行日 常保健。中国专利公开号CN2575125涉及圆编式无接缝罩杯型内衣,一种圆编式无接缝罩 杯型内衣,是采用圆编织机织制出,含有左右罩杯;该左右罩杯是大弧度自然弧凸,以呈常 态无皱摺状配合女性的乳房形状,并且左右罩杯及其周缘是与内衣前片共同圆编织制一体 相连,以构成含有无车缝接边罩杯的胸罩、短型内衣或长型内衣,使女穿着时胸部自然舒适。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413531涉及一种立体美体内衣及其制作工艺,本发明涉及一 种立体美体内衣及其制作工艺。立体美体内衣包括美体上衣和美体裤。在美体上衣的肩部、 前胸下端部和后身部的内外表面上设有由凹凸曲线构成的弹性立体花型图案;其前胸部由 罩杯、罩杯托及罩杯沟部组成,所述的罩杯的形状为女性胸部的立体形状;在所述的罩杯部 设有一竖条纵叠带。在美体裤的裤腿及前裆部两侧的内外表面上设有由凹凸曲线构成的弹 性立体花型图案;其前裆部为紧竖条罗纹;其臀部为布罗纹,且其形状为人体臀部的立体 形状。本发明不仅具有保暖、舒适、弹性伸缩的特性,而且还具有丰胸托乳、减腰收腹、丰挺 臀部的功能,可完全体现出女性胸部挺拔及突出腰身曲线的特点,达到了更佳的人体修形、 美体塑身的效果。中国专利公开号CN1422563涉及一种保形保健文胸内衬、文胸和内衣,一种保形 保健文胸内衬、文胸和内衣,由于采用了记忆合金丝网与收口组成文胸内衬,记忆合金丝网 透气性好,形状保持能力强,金属丝头及记忆合金丝网的边缘被收口包覆,避免了记忆合金 丝头及记忆合金丝网边缘对人体皮肤的刺激,同时用形状记忆合金制作的收口能进一步增 强内衬的形状保持能力。本发明之保形保健文胸内衬以及由这种内衬制作的文胸和内衣由 于无海绵内衬压迫或刺激乳房组织,改善了乳腺的微循环,降低了乳腺癌的发病率,具有保 形、保健的双层功能。中国专利公开号CN2535074涉及一种带有药袋的塑体内衣,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 带有药袋的塑体内衣,可用于以药物对人体作外部治疗之用,它主要由塑体内衣主体、药袋 组成,其中,药袋分别设在体内衣主体上所对应人体的胃部、腹部和腰部位置上,本实用新 型可以把药袋直接穿在身上,而无须用捆带子的方式把药袋固定在人体上,而且由于塑体 内衣主体有紧身的效果,能使药袋紧贴在人体身上,使药效发挥得更好,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使用方便、效果明显、无副作用优点。中国专利公开号CN2547746涉及一种内衣面料内衣面料;它由并行的棉纱线和蚕 丝线编织而成,棉纱线和蚕丝线分别处于由该两种线组成的组合线的外侧和内侧,实用新 型的内外表面分别为全蚕丝面及全棉纱线面,从而在穿着时仍能保持100%蚕丝面料的舒 适性,同时,由于棉丝线的价格远低于蚕丝线,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价格相对低廉,能为广大 消费者所接受。并且,本实用新型还可改变全蚕丝面料的一些缺陷,比如,出汗时,面料不易 吸在皮肤上,面料的牢度更强,不易被钩破或磨破。目前,未见采用纳米竹碳,纳米银系抗菌 齐U,甲壳素作为抗菌功能纤维来制备抗菌内衣的报道。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菌内衣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抗菌内衣,其特征在于,内层为抗菌功能纤维;所述的抗菌功能纤维,由纳米竹碳,纳米银系抗菌剂,甲壳素,相容剂,纤维母粒组 成,经十字形喷丝板熔融纺丝而成,其中,原料中的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纳米竹碳2 8%,优选为5% ;纳米银系抗菌剂为2 8%,优选为5% ;甲壳素0. 1 3% ;相容剂0. 1 1% ;余量为纤维母粒;所述的抗菌功能纤维形状为十字形;所述的纤维母粒为PET,PTT,ECDP,PET/PTT混合母粒,COPPET/PET混合母粒,COPPET/PTT混合母粒。一种抗菌内衣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一、将抗菌功能纤维与纯棉进行混合,其中,抗菌功能纤维占混合纤维的质量百分 比为10 25%,优选为15% ;二者进行纺纱;即为制成内衣的内层;二、将上述的混合纱与纯棉纱,在针织机上进行编织,即为内衣的面料;三、将含有抗菌功能纤维的层作为内层,制成内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1)本发明含有纳米竹碳,竹碳的分子结构呈六角形,质地坚硬,细密多孔,吸附能 力强,是活性炭的最佳原料,空隙度高,具有吸附机能,有环境净化功能;这与竹碳的的迅速 普及和它的简易、应用广泛、高效有着直接关系;竹碳也是良好的净水处理剂、电磁波遮蔽 齐U、有害气体吸附剂。竹炭全身都是宝,被美名为“黑钻石”;竹碳是以丰富的老竹为资源,采 用高温热解技术,历时20多天,精心烧制而成;由于其炭质致密,比重大,孔隙多,矿物质含 量丰富,且表面积高达700平方米/克,它具有较强的吸附分解能力,吸湿干燥,消臭抗菌及 负离子穿透作用等性能.以进口布采用毡类布料,中间以优质颗粒作填充层,经精工细作 而成,纯手工制作,精制而成,融工艺性、舒适性、透气性、养生保健功能于一身,其产品具有 抑制真菌繁衍、吸湿、去臭、止痒、消肿生肌、防治于一体,集保健性、舒爽性、卫生性于一身。 竹炭纤维具有冬暖夏凉,抗菌消臭效果,而聚集竹炭300克-500克时可产生绝佳远红外线 效果,对人体健康及脑细胞活化非常有益,另可产生负离子空气(类似芬多精效果)以提升 国民生活品质;(2)本发明含有纳米银系抗菌剂,是一种在无机离子交换体上负载银粒子的高效、 安全和耐热的广谱性抗菌剂;外观为粒度均勻的白色超细粉末,不易分解;纳米银具有优 异的消毒杀菌性能,无毒、无刺激、无二次污染,并且对受损的上皮细胞具有修复作用,可以 促进伤口的愈合,其作用的机理从学术上讲还不是很完善纳米银的作用机理银可以与 病原体细胞代谢酶中的-SH(巯基)结合,使酶失活,从而杀灭微生物;细胞壁反应银和细 菌细胞壁上暴露的肽聚糖反应,形成可逆性的复合物,使它们不能把氧(能量)转运进细 胞,阻止病菌的活动,导致病菌死亡;DNA结合银可以和病原体的DNA结合。与DNA碱基结 合的银离子彼此形成交叉链接,置换了嘌呤和嘧啶中相邻氮之间的氢键,导致细菌DNA结 构的变性,抑制了 DNA复制,使病菌失活;99%以上的有害菌都是单细胞体;而单细胞细菌必须依靠氧代谢酶的氧化作用来 进行呼吸;氧代谢酶的氧化过程,就是从中性粒子中夺取一个电子的过程。当纳米银微粒靠 近病菌时,由于库仑引力,纳米银微粒会吸附在细菌表面并进入细菌体内;细菌的氧代谢酶 会夺取纳米银微粒中的一个电子,从而使纳米银微粒变成带正电荷的银离子;带正电荷的 银离子与细菌蛋白酶中带负电荷的巯基发生反应,蛋白酶因巯基的丧失而迅速失去活性, 从而导致细菌无法进行分裂繁殖而被杀灭。当菌体失去活性后,银离子又会从菌体中游离 出来,重复进行杀菌活动,因此其抗菌效果持久(3)本发明还含有甲壳素,具有防霉杀菌除臭剂止痒的功效;甲壳素的基本单位是乙酰葡萄糖胺,它是体内透明质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甲壳质对人体细胞有良好的亲和性, 不会产生排斥反应;甲壳素具有抗癌抑制癌、瘤细胞转移,提高人体免疫力及护肝解毒作 用;
(4)本发明含有抗菌功能纤维的形状为十字形,具有良好的导湿功效;(5)本发明的纤维原料来源广泛,易于工业化生产;(6)本发明的内衣用于各种服装领域中。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提供本发明一种抗菌内衣及其制备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抗菌内衣,其特征在于,内层为抗菌功能纤维;
所述的抗菌功能纤维,由纳米竹碳,纳米银系抗菌剂,甲壳素,相容剂,纤维母粒组 成,经十字形喷丝板熔融纺丝而成,其中,原料中的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纳米竹碳2%;纳 米银系抗菌剂为2% ;甲壳素0. 1% ;相容剂0. 1% ;余量为纤维母粒;所述的抗菌功能纤维 形状为十字形;所述的纤维母粒为PET母粒。一种抗菌内衣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一、将抗菌功能纤维与纯棉进行混合,其中,抗菌功能纤维占混合纤维的质量百分 比为10%,;二者进行纺纱;即为制成内衣的内层;二、将上述的混合纱与纯棉纱,在针织机上进行编织,即为内衣的面料;三、将含有抗菌功能纤维的层作为内层,制成内衣。实施例2一种抗菌内衣,其特征在于,内层为抗菌功能纤维;所述的抗菌功能纤维,由纳米竹碳,纳米银系抗菌剂,甲壳素,相容剂,纤维母粒组 成,经十字形喷丝板熔融纺丝而成,其中,原料中的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纳米竹碳4%;纳 米银系抗菌剂为4% ;甲壳素0.5% ;相容剂0.3% ;余量为纤维母粒;所述的抗菌功能纤维 形状为十字形;所述的纤维母粒为PTT母粒。一种抗菌内衣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一、将抗菌功能纤维与纯棉进行混合,其中,抗菌功能纤维占混合纤维的质量百分 比为15% ;二者进行纺纱;即为制成内衣的内层;二、将上述的混合纱与纯棉纱,在针织机上进行编织,即为内衣的面料;三、将含有抗菌功能纤维的层作为内层,制成内衣。实施例3一种抗菌内衣,其特征在于,内层为抗菌功能纤维;所述的抗菌功能纤维,由纳米竹碳,纳米银系抗菌剂,甲壳素,相容剂,纤维母粒组 成,经十字形喷丝板熔融纺丝而成,其中,原料中的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纳米竹碳5%;纳 米银系抗菌剂为5% ;甲壳素;相容剂0.5% ;余量为纤维母粒;所述的抗菌功能纤维形 状为十字形;所述的纤维母粒为ECDP母粒。—种抗菌内衣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一、将抗菌功能纤维与纯棉进行混合,其中,抗菌功能纤维占混合纤维的质量百分 比为15% ;二者进行纺纱;即为制成内衣的内层;二、将上述的混合纱与纯棉纱,在针织机上进行编织,即为内衣的面料;三、将含有抗菌功能纤维的层作为内层,制成内衣。
实施例4一种抗菌内衣,其特征在于,内层为抗菌功能纤维;所述的抗菌功能纤维,由纳米竹碳,纳米银系抗菌剂,甲壳素,相容剂,纤维母粒组 成,经十字形喷丝板熔融纺丝而成,其中,原料中的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纳米竹碳6%;纳 米银系抗菌剂为6% ;甲壳素2% ;相容剂0.5% ;余量为纤维母粒;所述的抗菌功能纤维形 状为十字形;所述的纤维母粒为PET/PTT混合母粒,二者的质量比为1 1。
一种抗菌内衣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一、将抗菌功能纤维与纯棉进行混合,其中,抗菌功能纤维占混合纤维的质量百分 比为10 20% ;二者进行纺纱;即为制成内衣的内层;二、将上述的混合纱与纯棉纱,在针织机上进行编织,即为内衣的面料;三、将含有抗菌功能纤维的层作为内层,制成内衣。实施例5一种抗菌内衣,其特征在于,内层为抗菌功能纤维;所述的抗菌功能纤维,由纳米竹碳,纳米银系抗菌剂,甲壳素,相容剂,纤维母粒组 成,经十字形喷丝板熔融纺丝而成,其中,原料中的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纳米竹碳8%;纳 米银系抗菌剂为8% ;甲壳素3% ;相容剂;余量为纤维母粒;所述的抗菌功能纤维形状 为十字形;所述的纤维母粒为C0PPET/PET混合母粒,二者的质量比为1 1。一种抗菌内衣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一、将抗菌功能纤维与纯棉进行混合,其中,抗菌功能纤维占混合纤维的质量百分 比为25% ;二者进行纺纱;即为制成内衣的内层;二、将上述的混合纱与纯棉纱,在针织机上进行编织,即为内衣的面料;三、将含有抗菌功能纤维的层作为内层,制成内衣。实施例6一种抗菌内衣,其特征在于,内层为抗菌功能纤维;所述的抗菌功能纤维,由纳米竹碳,纳米银系抗菌剂,甲壳素,相容剂,纤维母粒组 成,经十字形喷丝板熔融纺丝而成,其中,原料中的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纳米竹碳5%;纳 米银系抗菌剂为5% ;甲壳素2% ;相容剂0.5% ;余量为纤维母粒;所述的抗菌功能纤维形 状为十字形;所述的纤维母粒为C0PPET/PTT混合母粒,二者的质量比为1 1。一种抗菌内衣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一、将抗菌功能纤维与纯棉进行混合,其中,抗菌功能纤维占混合纤维的质量百分 比为15% ;二者进行纺纱;即为制成内衣的内层;二、将上述的混合纱与纯棉纱,在针织机上进行编织,即为内衣的面料;三、将含有抗菌功能纤维的层作为内层,制成内衣。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 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 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 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一种抗菌内衣,其特征在于,内衣的内层为抗菌功能纤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菌功能纤维,原料由纳米 竹碳,纳米银系抗菌剂,甲壳素,相容剂,纤维母粒组成,经十字形喷丝板熔融纺丝而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中的各组分的质量百 分比为纳米竹碳为2 8% ;纳米银系抗菌剂为2 8% ;甲壳素为0.1 3% ;相容剂为 0. 1 ;余量为纤维母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中的纳米竹碳质量百 分比为5%。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银系抗菌剂质量百分 比为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菌功能纤维形状为十字形。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母粒为PET,PTT,ECDP, PET/PTT混合母粒,COPPET/PET混合母粒,COPPET/PTT混合母粒。
8.一种抗菌内衣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一、将抗菌功能纤维与纯棉进行混合,其中,抗菌功能纤维占混合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 10 25% ;二者进行纺纱;即为制成内衣的内层;二、将上述的混合纱与纯棉纱,在针织机上进行编织,即为内衣的面料;三、将含有抗菌功能纤维的层作为内层,制成内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抗菌内衣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菌功能纤维 占混合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15%。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内衣在服装领域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内衣及其制备方法,内层为抗菌功能纤维;所述的抗菌功能纤维,由纳米竹碳,纳米银系抗菌剂,甲壳素,相容剂,纤维母粒组成,经十字形喷丝板熔融纺丝而成;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为一、将抗菌功能纤维与纯棉进行混合,抗菌功能纤维占混合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10~25%;二者进行纺纱;即为制成内衣的内层;二、将上述的混合纱与纯棉纱,在针织机上进行编织,即为内衣的面料;三、将含有抗菌功能纤维的层作为内层,制成内衣。本发明的优点为纳米竹碳的吸附能力强;纳米银具有优异的消毒杀菌性能,无毒、无刺激、无二次污染;甲壳素,具有防霉杀菌除臭剂止痒的功效,应用广泛。
文档编号A61P31/10GK101816461SQ201010168330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6日
发明者李保兴, 李胜春, 武荣丽 申请人:上海歌灵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