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具有两段式安全控制装置的自动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伞,尤其涉及具有两段式安全控制装置的自动伞。
背景技术:
伞在人们日常生活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雨量丰沛的中国南方及台湾地区而言,伞更是雨天出门的必备用具,早期的伞具有较简单的结构,当欲将伞撑开时,使用者需以手动的方式将伞由收合状态推开至张开状态,为了更方便使用,及更灵活快速的将伞撑开,故有人发明了自动伞,自动伞是在伞骨上装设有弹簧组件,并在近握持部处设有一卡扣装置,当其在收合状态时,弹簧组件呈相对拉伸或压缩的状态,并通过卡扣装置将伞骨的下巢卡扣在此收合状态,当使用者欲将伞撑开时,仅需按压卡扣装置的一控制钮,将下巢与卡扣装置松脱,通过弹簧组件所提供的弹簧力以及伞骨间的联动关系,伞将自动并迅速的撑开至张开的使用状态,因而称为自动伞。
前述的自动伞虽然有自动并迅速撑开的优点,而可使得使用者在突然变天下雨时,快速地将伞撑开而避免被雨淋湿,其又不需以双手动作将伞由收合状态推开至张开状态,确实为一方便实用的改良,但这样的自动伞仍有以下的缺点自动伞是通过按压控制钮而撑开,这样的控制方式虽然方便,但同时亦容易因误触或其它原因而意外的张开,举例来说,当伞在收藏时,若控制钮受到压挤而使伞意外撑开,则伞可能在撑开时碰触到其它物体而损坏,更严重的是,不知情的人有可能被意外撑开伞所打伤,儿童亦有可能在把玩时误触控制钮而被撑开的伞打伤眼睛等身体脆弱的部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意外张开的具有两段式安全控制装置的自动伞。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两段式安全控制装置的自动伞,其为一种可通过弹簧组件提供弹簧力以令伞具自动张开的自动伞,该自动伞具有一中空中棒,该中棒上端为伞尖而下端套设有一握持部,在中棒与握持部之间设置有控制自动伞收合与张开的控制装置,该中棒近下端处设有一上槽、两轴孔及一下槽;一上弹弓,穿设在中棒内位于近握持部的位置,并具有一可由中棒上槽凸出的扣合端及一可由中棒下槽凸出的按压端,上弹弓上另开设有一长孔、轴孔及一穿孔;一下弹弓,穿设在中棒内位于近握持部的位置,该下弹弓设置的位置与所述上弹弓部份相叠合,并更接近握持部,该下弹弓具有一可由中棒上槽凸出的扣合端及一可由中棒下槽凸出的按压端,下弹弓上另开设有一长孔、轴孔及一穿孔;两枢轴,贯穿于前述的中棒轴孔,并分别穿过上、下弹弓的长孔及轴孔而将上下弹弓枢设于中棒内;两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具有一封闭的钩合端,钩合端可钩设于所述的上、下弹弓穿孔,而对上、下弹弓提供弹性;上控制钮,套设于上弹弓按压端,以控制上弹弓的枢转;下控制钮,套设于下弹弓按压端,以控制下弹弓的枢转;一上按压槽及一下按压槽,分别设于前述握持部上,以供上下按钮装置在其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一两段式安全控制装置,该安全控制装置设有一对控制钮,当欲撑开该自动伞时,需依序先按压一控制钮,使其进入一预备状态,再按压另一控制钮,以使自动伞完全张开,因此,通过这样的两段式开启步骤,以避免自动伞因误触控制钮而意外的张开。且通过该自动伞的两段式控制,借此避免自动伞结构因意外的张开而伤人或碰坏,从而改进了现今现有自动伞误动作的缺点,增进了使用上的安全,及延长自动伞的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收合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预备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张开过程的动作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在完全张开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两段式安全控制装置的自动伞,其包括有一自动伞结构10,自动伞结构10具有一中空的中棒101,中棒101上端为伞尖(图中未示),下端套设有一握持部20,中棒101近下端处设有两轴孔103,并在中棒101下端的中设有一控制装置30,其中自动伞结构10与现有的自动伞结构相同,亦即在其上设有弹簧组件(图中未示),当自动伞结构10在收合时,该弹簧组件成一相对拉伸或压缩的状态。
请参考
图1、2所示,该控制装置30包括有一上弹弓32,其具有一扣合端322及一按压端324,扣合端322凸出于上弹弓32的前侧边326,而按压端324则凸出于上弹弓32的后侧边327,上弹弓32中段开设有一长孔328,并在扣合端322与长孔328间,近上弹弓后侧边327处设有一穿孔329,另在长孔328与按压端324间的上弹弓32前侧边326处设有一缺口3260,并在缺口3260与长孔328间形成有一轴孔325;一下弹弓34,其具有一扣合端342及一按压端344,扣合端342凸出于下弹弓34的前侧边346,而按压端344则凸出于下弹弓34的后侧边347,下弹弓34中段开设有一长孔348,并在扣合端342与长孔348间,近下弹弓前侧边347处,设有一穿孔349,另在长孔348与扣合端342间的下弹弓34后侧边347处设有一缺口3470,并在缺口3470与长孔348间形成有一轴孔345;两枢轴35,其贯穿在中棒101近下端的轴孔103,并可分别穿过上、下弹弓32,34的长孔328,348及轴孔345、325而将上、下弹弓32,34枢设在中棒101内;两弹性组件36,其是以金属线弯折而成的弓形组件,两弹性组件36分别具有一封闭的钩合端362,一弹性组件36的钩合端362可钩设于前述的上弹弓32穿孔329中,而另一弹性组件36的钩合端362则可钩设于前述的下弹弓34穿孔349中,而分别对上、下弹弓32,34提供弹性;上控制钮38,其是成一戒指状,而具有一座部382及环部384,环部384可套设于中棒10中的上弹弓32按压端324处,以控制上弹弓32的作动;
下控制钮39,其是成一戒指状,而具有一座部392及环部394,环部394可套设在中棒10中的下弹弓34按压端344处,以控制下弹弓34的活动;前述中棒101近下端处,设有一上槽102,其可供上、下弹弓32、34扣合端322,342凸出,又在中棒101上槽102相对侧靠中棒101下端的位置另设有一下槽104,以供上、下弹弓32、34按压端324,344凸出。
前述握持部20上,设有一上按压槽202及一下按压槽204,其分别可供上、下控制钮38,39安置于其中。
组装时,两弹性组件36分别穿设并以其钩合端362钩接在上、下弹弓32,34的穿孔329,349处,继而将上、下弹弓32,34及弹性组件36穿置入中棒101下端内,并以一枢轴35贯穿中棒101一轴孔103、下弹弓34轴孔345及上弹弓32长孔328;另一枢轴35则贯穿中棒101另一轴孔103、下弹弓34长孔348及上弹弓32轴孔325,而将上、下弹弓32,34枢设固定在中棒101下端内,其中上、下弹弓32,34的扣合端322,342凸出于中棒101上槽102,而其按压端324,344则凸出于中棒101下槽104,又两弹性组件36除钩合端362分别钩接于上、下弹弓32,34外,并令其钩合端362的另端推抵在中棒101的内壁上,藉以提供上、下弹弓32,34枢转时的回复弹力,同时上弹弓32可通过设置其上的缺口3260跨过穿设于下弹弓34的弹性组件36,同时下弹弓34可通过设置其上的缺口3470跨过穿设在上弹弓32的弹性组件36,而不致于动作时互相干扰,再将上、下控制钮38,39分别置于前述的握持部20上按压槽202及一下按压槽204中,最后将握持部20连同上、下控制钮38,39套至中棒101下端处,又上、下控制钮38,39环部384,394恰套设于中棒101下槽104处,并且上、下弹弓32,34的按压端324、344顶缘分别抵靠上、下控制钮38,39座部382,392的内侧面,而完成组装。
请参考图3-6所示,当自动伞结构10在收合状态时,下弹弓34以其钩合端342穿出中棒101而将自动伞结构10文件止,此时上弹弓32没有作用,但当使用者按压下控制钮39时,因下按钮39座部392抵靠于下弹弓按压端344,而带动下弹弓34同时枢转,以使得其钩合端342没入中棒101上槽102而与下巢扣合孔松脱,自动伞结构10通过其弹簧组件所提供的弹力,下巢将向中棒101上端方向滑动而档止在上弹弓32钩合端322,此时自动伞结构10是在一预备状态,而未完全张开,若欲将其完全张开,使用者需再按压上控制钮38,同样的因上按钮38座部382抵靠于上弹弓按压端324,而带动上弹弓32同时枢转,以使得其钩合端322没入中棒101上槽102而与下巢扣合孔松脱,此时自动伞结构10通过其弹簧组件所提供的弹力,而完全张开。
由以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两段式安全控制装置的自动伞,其具有一控制装置30,该控制装置30包括有一对上、下弹弓32,34及一对上、下控制钮38,39,当使用者欲将自动伞结构10由收合状态撑开时,需先按压下控制钮39以将下弹弓的钩合端344与套设在中棒101上的下巢松脱,此时下巢将向中棒101上端方向滑动而档止在上弹弓32,使用者需再按压上控制钮38以松脱上弹弓32与下巢,才能令自动伞完全撑开,亦即提供自动伞一两段式控制,藉此避免自动伞结构因意外的张开而伤人或碰坏,从而改进了现今现有自动伞误动作的缺点,增进了使用上的安全,及延长自动伞的寿命,其确为一优异的设计,并未见在刊物或公开使用,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要求,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两段式安全控制装置的自动伞,其为一种可通过弹簧组件提供弹簧力以令伞具自动张开的自动伞,该自动伞具有一中空中棒,该中棒上端为伞尖而下端套设有一握持部,在中棒与握持部之间设置有控制自动伞收合与张开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棒近下端处设有一上槽、两轴孔及一下槽,一上弹弓,穿设在中棒内位于近握持部的位置,并具有一可由中棒上槽凸出的扣合端及一可由中棒下槽凸出的按压端,上弹弓上另开设有一长孔、轴孔及一穿孔;一下弹弓,穿设在中棒内位于近握持部的位置,该下弹弓设置的位置与所述上弹弓部份相叠合,并更接近握持部,该下弹弓具有一可由中棒上槽凸出的扣合端及一可由中棒下槽凸出的按压端,下弹弓上另开设有一长孔、轴孔及一穿孔;两枢轴,贯穿于前述的中棒轴孔,并分别穿过上、下弹弓的长孔及轴孔而将上下弹弓枢设于中棒内;两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具有一封闭的钩合端,钩合端可钩设于所述的上、下弹弓穿孔,而对上、下弹弓提供弹性;上控制钮,套设于上弹弓按压端,以控制上弹弓的枢转;下控制钮,套设于下弹弓按压端,以控制下弹弓的枢转;一上按压槽及一下按压槽,分别设于所述握持部上,以供上下按钮装置在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伞,其特征在于该上控制钮,呈一戒指状,具有一套设于上弹弓按压端的环部及一可供使用者按压的座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伞,其特征在于该下控制钮呈一戒指状,具有一可套设于下弹弓按压端的环部及一可供使用者按压的座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伞,其特征在于该上、下弹弓分别在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以跨过弹性组件封闭端的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伞,其特征在于该上弹弓长孔位于上弹弓的中段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伞,其特征在于该下弹弓长孔位于下弹弓的中段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伞,其特征在于该上弹弓穿孔位于上弹弓的扣合端与长孔间,近上弹弓后侧边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伞,其特征在于该下弹弓穿孔位于下弹弓的按压端与长孔间,近下弹弓前侧边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伞,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组件是以金属线弯折而成的弓形组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具有两段式安全控制装置的自动伞,该自动伞具有一控制装置,其包括一对上、下弹弓;及一对操作上、下弹弓的上、下控制钮,当该自动伞在收合状态时,是提高下弹弓将其下巢档止在此收合状态,当使用者欲由收合状态将此自动伞撑开时,需先按压下控制钮,以令下弹弓松脱下巢,此时下巢将上移续而档止于上弹弓,而进入一预备状态,使用者需再按压上控制钮以松脱上弹弓与下巢,而将自动伞完全张开,通过如此的两段式控制装置,以避免自动伞意外的张开。
文档编号A45B25/00GK2503753SQ01259498
公开日2002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28日
发明者杨久雄 申请人:政泰洋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