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避光非pvc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避光非PVC输液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输液器自上而下依次由一个上段输液管、莫菲氏滴管、下段输液管、静脉穿刺针及输液管上设有的调节器组成。虽然这些输液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是由于其输液管、滴斗等表面具有透光、吸光性,因此在常规光线下使用时,部分光敏性强的药液会在光作用下分解、失效甚至药液变性,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伤害;且由于这些输液器的材料采用PVC材料,因此容易造成在临床使用时对药物的吸附,以及增塑剂DOP对药物的不良影响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存在之不足,提供一种专用于临床输注对光敏性有要求的药液输液时使用的避光非PVC输液器。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避光非PVC输液器,其包括穿刺器、空气过滤器、自动滴斗、流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和输液针,穿刺器护帽罩在穿刺器上,穿刺器下端通过软管分别与空气过滤器和自动滴斗连通,自动滴斗下端通过软管与药液过滤器进液端连通,软管上有用于流量调节的流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出液端与输液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滴斗、药液过滤器和软管都是由内、外两层组成。上述自动滴斗、药液过滤器和软管的内层为非PVC材料,外层为避光材料。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自动滴斗和软管的内、外两层拱挤成一体。所述药液过滤器的内、外两层采用粘合、焊接或注塑成一体。本实用新型采用挤塑行业新研制的共挤设备共挤成型双层结构,内层为非PVC材料、外层为特殊的避光材料;因为内层采用了非PVC材料,解决了普通PVC材质输液器在临床使用时对药物的吸附,以及增塑剂DOP对药物的不良影响等缺点;因为外层采用特殊的避光材料,隔绝了外界光源对药液的照射,使具有光敏性要求的药液通过此输液器输注时不会因为外界光源而使药效变性、降低或失效,同时,因为特殊避光材料是在产品的外层, 不会与药液直接接触,不担心避光材料对药液产生任何不良影响。而且,该避光非PVC输液器与普通输液器一样的使用,不会改变医护人员的操作习惯,不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等优点,同时避免了材料对药液产生的不良影响和外界光源对药液产生的不良影响,因此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0012]图中1-穿刺器护帽,2-穿刺器,3-空气过滤器,4-自动滴斗,5-流量调节器, 6-药液过滤器,7-输液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避光非PVC输液器,其包括穿刺器2、空气过滤器3、自动滴斗4、 流量调节器5、药液过滤器6和输液针7。穿刺器护帽1罩在穿刺器2上,穿刺器2下端通过软管分别与空气过滤器3和自动滴斗4连通,自动滴斗4下端通过软管与药液过滤器6 进液端连通,软管上有用于流量调节的流量调节器5,该流量调节器5位于自动滴斗4与药液过滤器6之间。药液过滤器6出液端与输液针7连接。所述自动滴斗4、药液过滤器6和软管都是由内、外两层组成。所述自动滴斗4、药液过滤器6和软管的内层为非PVC材料,外层为避光材料。所述自动滴斗4和软管的内、外两层拱挤成一体。所述药液过滤器6的内、外两层采用粘合、焊接或注塑成一体。
权利要求1.一种避光非PVC输液器,其包括穿刺器(2)、空气过滤器(3)、自动滴斗(4)、流量调节器(5)、药液过滤器(6)和输液针(7),穿刺器护帽(1)罩在穿刺器(2)上,穿刺器(2)下端通过软管分别与空气过滤器(3)和自动滴斗(4)连通,自动滴斗(4)下端通过软管与药液过滤器(6)进液端连通,软管上有用于流量调节的流量调节器(5),药液过滤器(6)出液端与输液针(7 )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滴斗(4)、药液过滤器(6 )和软管都是由内、外两层组成,前述自动滴斗(4)、药液过滤器(6)和软管的内层为非PVC材料,外层为避光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光非PVC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滴斗(4)和软管的内、外两层共挤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光非PVC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过滤器(6)的内、外两层采用粘合、焊接或注塑成一体。
专利摘要一种避光非PVC输液器,其包括穿刺器、空气过滤器、自动滴斗、流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和输液针,穿刺器护帽罩在穿刺器上,穿刺器下端通过软管分别与空气过滤器和自动滴斗连通,自动滴斗下端通过软管与药液过滤器进液端连通,软管上有用于调节流量的流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出液端与输液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滴斗、药液过滤器和软管都是由内、外两层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等优点,同时避免了材料对药液产生的不良影响和外界光源对药液产生的不良影响,因此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61M5/162GK202086882SQ201120125059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6日
发明者张晓 , 李静, 董合军 申请人: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