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液压折边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对板材进行弯折的折边机。
背景技术:
公知的折边机包括电机、油泵、油缸、上模座、下模座及框架。电机通过油泵使油缸产生运动,油缸的运动使上模座向下运动,对板材进行弯折。运动时,全部的作用力作用于框架上。框架的设置增加了机器的重量和制作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液压折边机,该折边机结构简单,重量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折边机包括电机、双联油泵、左拉油缸、右拉油缸、上模座及下模座,电机与双联油泵相连,双联油泵分别连接有左拉油缸和右拉油缸,上模座左端套在左拉油缸的左活塞杆上部,上模座右端套在右拉油缸的右活塞杆上部,下模座左端与左活塞杆下部相连,下模座右端与右活塞杆下部相连,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连接有上连臂和下连臂,上连臂后端与下连臂后端活动相连,上连臂前部与下连臂前部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
左拉油缸和右拉油缸的导向套下端与上模座之间为球面球窝结合。
下模座与连接所用的螺母之间为球面球窝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采用无框架结构,结构简单,重量轻。导向性能优越。故障率低,效率高。节约能源。制作成本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中1.左拉油缸、2.左电磁阀、3.电机、4.双联油泵、5.右电磁阀、6.右拉油缸、7.左螺母、8.左活塞杆、9.压料座、10.上模座、11.下模座、12.弹簧、13.右螺母、14.右活塞杆、15.左导向套、16.右导向套、17.上连臂、18.复位弹簧、19.偏心轴、20.下连臂。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中,电机3与双联油泵4相连。双联油泵4通过左电磁阀2连接有左拉油缸1,通过右电磁阀5连接有右拉油缸6。上模座10左端套在左拉油缸1的左活塞杆8上部,上模座10右端套在右拉油缸6的右活塞杆14上部。压料座9通过螺栓和弹簧12与上模座10连接在一起。下模座11左端与左活寨杆8下部相连,下模座11右端与右活寨杆14下部相连。上模座10与下模座11之间连接有上连臂17和下连臂20。上连臂17后端与下连臂20后端通过偏心轴19活动相连,上连臂17前部与下连臂20前部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18。
左拉油缸1的左导向套15下端与上模座10左端之间为球面球窝结合。右拉油缸6的右导向套16下端与上模座10右端之间为球面球窝结合。
下模座11左端与左螺母7之间为球面球窝结合。下模座11右端与右螺母13之间为球面球窝结合。
折边时,油缸进油口注入高压油,推动油缸的导向套、上模座10及压料座9下行,完成弯折过程。回程时,进油口通过排油阀直接排油入油箱,复位弹簧18推动上模座10向上复位。
供油泵采用同轴双联泵,通过两套电磁阀向油缸供油,电磁阀接同一电源开关,同时供电、失电。
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折边机,该折边机包括电机、双联油泵、左拉油缸、右拉油缸、上模座及下模座,其特征是电机与双联油泵相连,双联油泵分别连接有左拉油缸和右拉油缸,上模座左端套在左拉油缸的左活塞杆上部,上模座右端套在右拉油缸的右活塞杆上部,下模座左端与左活塞杆下部相连,下模座右端与右活塞杆下部相连,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连接有上连臂和下连臂,上连臂后端与下连臂后端活动相连,上连臂前部与下连臂前部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折边机,其特征是左拉油缸和右拉油缸的导向套下端与上模座之间为球面球窝结合,下模座与连接所用的螺母之间为球面球窝结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对板材进行弯折的液压折边机,该折边机包括电机、双联油泵、左拉油缸、右拉油缸、上模座及下模座,电机与双联油泵相连,双联油泵分别连接有左拉油缸和右拉油缸,上模座左端套在左拉油缸的左活塞杆上部,上模座右端套在右拉油缸的右活塞杆上部,下模座左端与左活塞杆下部相连,下模座右端与右活塞杆下部相连,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连接有上连臂和下连臂,上连臂后端与下连臂后端活动相连,上连臂前部与下连臂前部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采用无框架结构,结构简单,重量轻。导向性能优越。故障率低,效率高,制作成本低。
文档编号B21D19/00GK2743057SQ20042010923
公开日2005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4日
发明者孔明才 申请人:孔明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