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冲裁模具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7-2  27

专利名称:新型冲裁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领域的模具,具体为一种新型冲裁模具。
技术背景通常,冲裁过程中,工件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后才能和母体分离,即弹性 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断裂阶段和分离阶段。但是现有高速冲裁过程中, 往往会发生裁切掉的废料随凸模上跳到凹模刃口面,严重影响到冲裁过程的连 续进行,甚至损坏模具,导致冲裁零件报废。通常人们采取以下两种方法来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如图l、图2所示,1、在凸模l内设置弹簧顶杆7,以将 废料6强制压下去;2、在凸模1下端面粘贴胶布8,胶布与废料接触后会产生 一定的弹性形变,随即在弹性反作用力下与废料分离。虽然上述方法取得了一 定的效果,但并不能完全克服废料上跳的难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冲裁模具由于结构上存在的缺陷而无法克服裁切 废料上跳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冲裁模具,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完全解决 废料上跳的难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新型冲裁模具,包括凸模、设有 型腔的凹模,凹模的型腔内表面开有长条凹槽,长条凹槽的上端横截面为凹模 刃口所在的水平面。所述长条凹槽的数量可根据凹模型腔的大小而定。当凹模 与凸模互相接触并对工件进行裁切的瞬间,工件的断面形状与凸模下端面一致, 而裁切掉的废料经过凹模刃口边缘后,随着凸模继续向下运动,废料周边被切 割并且形成与凹模型腔内的长条凹槽互相配合的凸柱,使得废料被强制卡在凹
模内,有效防止了废料上跳,可应用于不同形状的冲裁模具。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长条凹槽的高度与凹模型腔的高度一致,以将废料推至凹模底部,长条凹槽上端横截面的宽度为0.02-0.04ram,长度为0.01-0.05mm,上述 长条凹槽的尺寸是申请人经过多次试验总结出来的,如果长条凹槽的上端横截 面较大,将会使工件断面带有毛刺,影响工件质量;反之,解决不了废料上跳 的难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凹模的型腔内表面开有长条凹槽,长条凹槽 的上端横截面为凹模刃口所在的水平面,当废料被裁切掉后,随着凸模向下运 动,废料被强制卡在长条凹槽内,同时长条凹槽上端横截面的尺寸合理,不会 影响所裁切工件的形状及质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广泛应用 于不同类型的冲裁模具上。

图1为现有冲裁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另一种冲裁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凹模的俯视图图中1-凸模2-型腔3-凹模4-刃口 5-长条凹槽6-废料7-弹簧 顶杆8-胶布具体实施方式
新型冲裁模具,包括设有型腔2的凹模3,凹模3的型腔2内表面开有长 条凹槽5,长条凹槽5的上端横截面为凹模刃口 4所在的水平面,长条凹槽5 的高度与凹模型腔2的高度一致,长条凹槽5上端横截面的宽度为0.02-0.04mm, 优选为0.02mm,长度为0.01-0.05mm,优选为0.05mm 。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冲裁模具,包括设有型腔(2)的凹模(3),其特征是凹模(3)的型腔(2)内表面开有长条凹槽(5),长条凹槽(5)的上端横截面为凹模刃口(4)所在的水平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冲裁模具,其特征是长条凹槽(5)的高度 与凹模型腔(2)的高度一致,长条凹槽(5)上端横截面的宽度为0.02-0.04ram, 长度为0.01-0.0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的模具,具体为一种新型冲裁模具,解决现有冲裁模具由于结构上存在的缺陷而无法克服裁切废料上跳的问题,包括凸模、设有型腔的凹模,凹模的型腔内表面开有长条凹槽,长条凹槽的上端横截面为凹模刃口所在的水平面,长条凹槽的高度与凹模型腔的高度一致,以将废料推至凹模底部,长条凹槽上端横截面的宽度为0.02-0.04mm,长度为0.01-0.05mm。本实用新型凹模的型腔内表面开有长条凹槽,长条凹槽的上端横截面为凹模刃口所在的水平面,当废料被裁切掉后,随着凸模向下运动,废料被强制卡在长条凹槽内,同时长条凹槽上端横截面的尺寸合理,不会影响所裁切工件的形状及质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冲裁模具上。
文档编号B21D28/14GK201026513SQ20072010124
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4日
发明者刘希锋, 尚江波, 杨友德, 春 潘, 薛继生 申请人:中国北车集团永济电机厂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