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楼盖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8  5

【知识产权代理】【专利服务】Tel:18215660330

专利名称:组合楼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梁板结构,特别是一种组合楼盖。
背景技术
在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中,直接选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构成组合楼盖,既经济实用,又安全可靠,但缺点是隔音保温性能差,需在楼板上面铺垫陶粒混凝土层达到隔音的要求,因而楼板较重较厚,支模也较为复杂,框架梁截面较大,占用室内空间大,施工速度慢。而钢结构体系中,最经常采用的是压型钢板上现浇混凝土组合楼板结构,通过栓钉与承重梁一起构成组合梁,梁板共同受力形成整体组合楼盖,不用支撑模板,施工速度较快,整体钢性好,楼板也较轻,但缺点是隔音差,浪费梁高,因而净层高减少,需使用栓钉、压型钢板及吊顶,钢梁防火面积大,次梁较多,增加用钢量,建筑成本较大,建筑造价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两类现浇混凝土组合楼盖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梁高,增加净层高,增大使用空间,增大楼板跨度,减少次梁分布,减少钢梁防火面积,提高楼板隔音保温能力,无需采用压型钢板、无需吊顶,能够大大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建筑质量和施工速度的组合楼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组合楼盖,包括若干个间隔布置的承重梁,还包括复合楼板,所述复合楼板包括设置在承重梁之间的、上部设有若干凹槽的隔音保温板,位于隔音保温板上侧并与其凹槽相吻合呈波槽状的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板,依次设置于所述隔音保温板下侧的防火层和防裂保护层,所述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板与所述承重梁浇注成一体。
本发明组合楼盖,其中,所述防裂保护层由玻璃纤维网格布和涂抹在玻璃纤维网格布上下两侧的聚合物砂浆层组成。
本发明组合楼盖,其中,所述隔音保温板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或者泡沫玻璃板或者聚氨脂保温板。
本发明组合楼盖,其中,所述防火层为防火板或矿棉板或岩棉板或防火石膏板或者由金属丝网与防火砂浆结合成一体所构成的防火沙浆层。
本发明组合楼盖,其中,所述防火层为防火涂料层,其位置与防裂保护层的位置互换。
本发明组合楼盖,其中,所述承重梁为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与混凝土的混合结构。
本发明组合楼盖,其中,在所述承重梁的上表面垂直设置若干个钢栓钉。
本发明组合楼盖,所述隔音保温板与所述防火层用防火型隔音保温板替代。
本发明组合楼盖,由于采用轻质复合楼板与框架梁相结合,构成共同受力组合楼盖,具有如下优点1、所有承重主梁及次梁全部或大部分被浇注在连续整体浇注的现浇混凝土楼板之中,梁板组合紧密,共同受力,构成组合楼盖,钢性好,整体性强,抗震性能优越,提高建筑整体的性能和质量。
2、部分楼板位于梁顶面以下,有效利用部分梁高充当楼板高度,增加了净层高高度,减少因梁的高度造成的层高浪费,无需在楼板上面铺垫陶粒混凝土隔音层,扩大了有效使用空间,节约建筑成本。
3、利用隔音保温板容易造型的能力充当永久造型模板,形成波槽楼盖、肋形楼盖或密肋楼盖,增加楼板的跨度,减少了次梁的应用,免除了压型钢板、栓钉及楼板下部的吊顶层,有效降低了建筑成本。
4、所有主梁及次梁全部或大部分被楼板混凝土层所包埋,节省大量防腐及防火费用,降低了建筑成本。
5、复合楼板隔音保温性能优异,节能效果明显,大大改善了室内热环境及声环境,提高居室的舒适程度。


图1为本发明组合楼盖纵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组合楼盖的制作方式图;图3为本发明组合楼盖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组合楼盖与外墙复合墙板结合在一起的示意图;图5为压型钢板现浇混凝土组合楼盖纵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图1所示组合楼盖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仅示出了一部分,仅有一根主梁1和与主梁1间隔布置的一根次梁2以及一部分复合楼板8,主梁1与次梁2可以为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与混凝土的混合结构,复合楼板8包括隔音保温板4、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板3、防火层5和防裂保护层6。隔音保温板4设置在承重梁之间、上部设有若干凹槽,隔音保温板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板(发泡型)或XPS板(挤出型),或者采用泡沫玻璃板或者其它硬质保温材料;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板3位于隔音保温板4的上侧、与隔音保温板4的凹槽相吻合并呈波槽状,现浇钢筋混凝土板3与主梁1及次梁2浇注在一起,主梁1及次梁2的下表面未包埋在混凝土板中裸露在外;防火层5设置于隔音保温板4的下侧,防火层可以为防火砂浆或防火板或矿棉板或岩棉板或防火石膏板,防裂保护层6设置在防火层5的下侧,它包括设置在防火层5下部的和涂抹在玻璃纤维网格布9上下两侧的聚合物砂浆层10。当防火层为防火涂料时,防火层设置在防裂保护层的外侧,即涂敷在防裂保护层的外侧,则玻璃纤维网格布9设置在隔音保温板的下侧。
在上述主梁及次梁的上表面也可垂直设置若干个钢栓钉,并一同浇注在混凝土板内,这样,使梁与楼板共同受力构成组合梁,使其防震、抗震性能更好,并且可以节约钢材。
上述隔音保温板若采用防火型的,如岩棉板或矿棉板,则可省去防火层,直接设置防裂保护层。
上述复合楼板的结构中,隔音保温板也可设置为不设凹槽的,因而钢筋混凝土板则成型为平板状的,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复合楼板的结构中,保温板只用作造型模板,将钢筋混凝土板浇注成型后即拆除,这样的结构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组合楼盖的制作过程如下如图2所示,将轻型网格状空心钢模板17采用螺栓16及连接件悬挂安装在主梁1和次梁2的下部,如果主、次梁的跨度较大,可在模板下部采取临时支撑或在主次梁上部增加临时横梁采用螺栓穿过楼板层吊挂模板;将隔音保温板4按设计尺寸切割成波槽形状铺设在模板17上面,也可以在保温板上面波峰或波谷处设置燕尾槽,以增加现浇混凝土板与保温板的联结,保温板的底面可与次梁的底面平齐或高于次梁底面,保温板设置于主梁之间或者主梁与次梁之间;在保温板的上面铺设由主筋和配筋组成的钢筋网7,上层钢筋网需跨过主梁及次梁顶面连续分布,在保温板上面及主次梁上连续浇注混凝土层,成型后,保温板与混凝土板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主次梁与混凝土浇注在一起;此时,拆除支撑模板,在隔音保温板及主次梁的底部安装固定防火层,可采用粘接及铆固;在防火层的底部粘贴铺设防裂保护层。这样即制成组合楼盖。
在实际制作过程中,也可在保温板底部设置吊顶层,选用防火石膏板或其它防火板,或者在石膏板上面放置薄层轻质玻璃棉、岩棉或矿棉类防火材料,或者直接把某种硬质防火板放置在模板上面隔音保温板的下面,在防火板上安装铺设保温板,在防火板上间隔安装带托盘的尼龙锚栓,并且向上穿透保温板插入现浇混凝土层,通过现浇混凝土联结在一起,构成防火板、保温板双层与混凝土板复合的楼板结构,其下面铺设防裂保护层。
图3为本发明组合楼盖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其结构及制作过程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相同,只是现浇的混凝土板将钢制的主梁及钢制的次梁全部浇注在其内部,同时,钢梁四周都配置钢筋,形成钢骨混凝土梁,或称劲性混凝土梁,这样可以增加梁的承载强度,减少钢梁的截面面积,减少钢材用量,因而可以降低成本,并且节约空间。
图4为本发明组合楼盖与外墙复合墙板结合在一起的示意图,制作时首先沿承重构件14与主梁1的外侧现浇轻质混凝土构成外墙复合墙板,外墙复合墙板现浇至主梁1顶面时,沿主梁处由外向内连续向保温板及主次梁的顶部浇注混凝土。
图5所示的压型钢板现浇混凝土组合楼盖,设置压型钢板19充当造型模板,在压型钢板19的底部间隔设置承重梁20,在压型钢板19的上面设置钢筋网并浇注混凝土,使钢筋混凝土板与压型钢板浇注在一起,在钢筋混凝土板的上面铺设陶粒混凝土垫层12。本发明组合楼盖与其相比,因为没有陶粒混凝土垫层12的高度h1,而且将主次梁浇注在了混凝土层当中,所以本发明组合楼盖高度减少了h1+h3的高度。
本发明组合楼盖适用于框架结构体系,尤其适用于钢结构体系及钢与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的楼盖构造,构成框架体系的楼盖构造。
权利要求
1.一种组合楼盖,包括若干个间隔布置的承重梁,其特征是还包括复合楼板(8),所述复合楼板(8)包括设置在承重梁之间的、上部设有若干凹槽的隔音保温板(4),位于隔音保温板(4)上侧并与其凹槽相吻合呈波槽状的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板(3),依次设置于所述隔音保温板(4)下侧的防火层(5)和防裂保护层(6),所述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板(3)与所述承重梁浇注成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楼盖,其特征是所述防裂保护层(6)由玻璃纤维网格布(9)和涂抹在玻璃纤维网格布(9)上下两侧的聚合物砂浆层(10)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楼盖,其特征是所述隔音保温板(4)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或者泡沫玻璃板或者聚氨脂保温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楼盖,其特征是所述防火层(5)为防火板或矿棉板或岩棉板或防火石膏板或者由金属丝网与防火砂浆结合成一体所构成的防火沙浆层。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楼盖,其特征是所述防火层(5)为防火涂料层,其位置与防裂保护层(6)的位置互换。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楼盖,其特征是所述承重梁为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与混凝土的混合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楼盖,其特征是在所述承重梁的上表面垂直设置若干个钢栓钉。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楼盖,其特征是所述隔音保温板(4)与所述防火层(5)用防火型隔音保温板替代。
全文摘要
一种组合楼盖,包括若干个间隔布置的承重梁,其特征是还包括复合楼板,所述复合楼板包括设置在承重梁之间的、上部设有若干凹槽的隔音保温板,位于隔音保温板上侧并与其凹槽相吻合呈波槽状的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板,依次设置于所述隔音保温板下侧的防火层和防裂保护层,所述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板与所述承重梁浇注成一体。这种组合楼盖能够有效降低梁高,增加净层高,增大使用空间,增大楼板跨度,减少次梁分布,减少钢梁防火面积,提高楼板隔音保温能力,无需采用压型钢板、无需吊顶,能够大大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建筑质量和施工速度。
文档编号E04B5/17GK1553021SQ0313727
公开日2004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3日
发明者张英保 申请人:张英保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