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带晾晒日光房及其建造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8  6

【知识产权代理】【专利服务】Tel:18215660330

专利名称:海带晾晒日光房及其建造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的应用,是一种海带晾晒日光房及其建造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海带养殖在我国已过半个世纪,长期困惑养殖企业的头等难题是鲜海带的晒干。 如果采用电烤干,企业则亏损。也只得年复一年的将鲜海带借阳光摊晒在泥沙上,这样晒成的干品遍体沾染泥沙杂质,给人们的食用造成清洗负担。海带收获季节正值太阳离产区最近的时期,10小时以上的强光也难使铺在地面上的鲜海带晒干,往往是第二次再晒3小时。 这给众多的劳动者带去了繁重超时的体力消耗,效益甚低。污染环境和海带本身,产量在干晒中浪费,劳动强度高,是现有晒法的最大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是解除现有的海带晒干方式,提供一种食品安全,提高效益,建造简单,减轻劳动强度,晒干效率高费用低的工厂化海带晾晒日光房及其建造方法和用途。海带晾晒日光房的技术方案之技术特征是包括平面地基、墙体、预热仓、房顶建筑、排气窗、晾晒设备部分组成(图1)。施工技术其特征是可建成移动式或者不动式,移动式是以上各部分相互连接,能够完整地拆装各连接部件,移地重建,不动式是一次投资不能移动。施工技术其特征是根据应用需要可建成斜面式日光房和日光房规模化式晾晒管理 (图 8,图 12)。以上所述各式日光房的建造方法之技术特征是,建材采用包括砖石、水泥、钢铁、 塑钢、铝合金、木竹料、塑料、透明玻璃、透明树脂板、透明塑料膜。用途的技术特征是鲜海带在日光房内的晾晒方法。伴随应用的附加技术特征要在节约与效益的基础上制定改进方案,需进一步改进的包含以下内容1、与平面地基结合施工的柱筒,可选用其它设计形式替代及材质的选配。2、墙体保温层的保温效果需要增强,特别是日光房左右运输门的两侧,因为两侧未按置预热仓(图7)。3、预热仓热空气的进入温度要继续提高。4、房顶建筑中的撑体铁塑丝之防松装置有待设计。5、根据海带干燥不同阶段对温度的需求,排气扇的自动控温系统要在改进中配置。6、晾晒设备包括一切服务于在日光房内晾晒海带工作流程中的所用器械,亦需改进。需要增设挂杆的转动系统(图10其中3),因为它将披挂在自身上的海带由转动使之向上移动,即相当于现有晒法中的海带在地面上翻动数次(图10其中4、5、7)。本发明的用途是将鲜海带晾晒成为干品,鲜海带的特点是长度为1.5 細,厚度比上下为2 1。在烈日下暴晒10几小时的海带,中间劳动者要翻动2次,结果是下部薄处焦干,上部厚处未干,傍晚收存时下部折断破碎的片块被风雨侵蚀,日积月累,浪费巨大。连续阴雨天又会使存放的鲜海带在夏季20 30°C的温度下腐烂变质而又污染环境。海带晾晒日光房内晾晒海带的方法简称日光房晾晒法,与现有晒法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现有晒法用人量多,干晒效率低;占地庞大。日光房晾晒法节省人力50%,提高干晒效率3倍;节省晾晒面积70%。2、日光房晾晒法的海带是黑绿色,无泥沙沾染,比现有晒法提高附加值30%以上。3、现有晒法海带表面出现大量盐分流失;日光房晾晒法的海带干品,盐分流失少, 增重在10%以上。4、现有晒法海带上下干燥差距大,收存时破碎损失率在10%以上;日光房晾晒法的海带上下干燥均勻,破碎甚少又无丢失。5、现有晒法遭遇阴雨天海带会腐烂丢失而又污染环境;日光房晾晒法可将挂放的鲜海带持续5 7天不腐烂,仅出现轻微变色而无丢失,可低价出售作为化工原料(图9,图 10)。6、日光房晾晒法能使海带养殖企业现有的实际效益增加1倍以上。7、现有晒法,劳动者每天要在烈日下实际工作14小时以上。日光房晾晒法,劳动者可以避开烈日的暴晒,达到现有晒法的等同效果仅需工作4小时;日光房的晾晒设各操作简便、快捷,晾晒当中不需翻动2次海带,从而减轻了劳动强度。本发明利用光的行为和气流作用建成海带晾晒日光房,仅需配置少量电能,属于节能设备。它的建造及与生产品形成的连带实用效果符合《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在日光房内完成干品的海带,外观无泥沙杂质,色泽光滑洁净,便于人们食用,符合《食品安全法》的规定。


图1是海带晾晒日光房主视半剖视图。其中1、平行杆2、排气扇3、封闭板4、采光板5、工作散热窗6、预热仓7、进气网罩8、平面地基9、三角杆10、中间柱11、 房檐木12、房檐柱13、热空气进入网罩14、保温层15、柱筒
图2是平面地基与柱筒结合施工局部剖面图。其中1、柱筒2、平面地基3、中间柱筒 4、预热仓按装基面5、柱筒间距6、平面地基厚度台
图3是日光房框架左局部部视图。其中1、平行杆端面2、八字木3、房檐木4、工作散热窗5、房檐柱6、预热仓7、排气窗8、撑杆9、运输门10、保温层11、平面地基
图4是预热仓侧剖视图。其中1、吸热板2、采光板3、隔热板4、进气网罩5、保温板6、房檐柱7、热空气进入网罩8、加热板9、柱筒10、平面地基图5是柱筒立体图。其中1、螺钉眼2、柱筒3、平面地基4、坚固棒图6是排气窗剖面图。其中1、采光板2、窗边木3、排气扇4、排气扇按装口 5、按装木6、封闭板
图7是日光房右三视图。其中1、排气扇2、封闭板3、铁塑丝4、工作散热窗5、预热仓6、采光三角墙图8是斜面日光房右三视图。其中1、排气扇2、封闭板3、采光板4、工作散热窗 5、预热仓
图9是日光房内海带晾晒方法侧面展示图。其中1、排气窗2、八字木3、吊杆4、房檐柱5、中间柱6、海带7、预热仓8、平面地基
图10是海带晾晒方法展示图。其中1、房檐柱2、吊杆3、挂杆4、挂杆转动方向示意5、海带上部上移示意6、固定螺钉7、海带上部8、柱筒9、海带下部
图11是海带晾晒方法上下滑动示意图。其中1、八字木2、假想吊杆3、吊杆4、房檐柱5、假想海带6、柱筒7、海带8、滑轮9、滑轮绳10、合式滑轮组11、转动手柄12、中间柱
图12是日光房规模化式晾晒管理展示图。其中1、围墙2、海带加工包装厂房3、日光房4、外运输门
具体实施例方式1、平面地基与柱筒结合施工日光房建成正面偏向东南方位5 10度,在所要建的地面上整平并用机夯实,将制作的柱筒(图5)与水泥混凝土结合施工成为平面地基(图 2)。柱筒总长度为IOOcm以下,地基下面压40cm以下,上面留有60cm以下(图5),柱筒内直径为60cm以内,所有柱筒的上端处在统一标准线上,平面地基的前与后面,左与右面,多柱筒与地基施工成为对称体(图幻。柱筒与柱筒间距为6m以内(图2其中幻,中间柱筒在地基的中央处设置(图2其中幻。水泥混凝土施工成为上端光滑的平面,简称平面地基, 其厚度为60cm以下(图2其中6)。平面地基四周留有以柱筒为界an以内的基面,以备按装预热仓所用(图2其中4)。2、墙体的组合施工将房檐柱镶嵌在柱筒内并用螺钉固定(图10其中6),房檐柱高度为6m以下,端面直径为60cm以内,组合按装柱与柱间距为6m以内(图1其中12),上端处在统一标准线上,并用房檐木连接坚固四周(图1其中11),房檐木端面直径为60cm以内(图1其中11)。平面地基至上中央处以上为工作散热窗(图1其中5),窗框长与宽为 6m以内,窗框下边缘至下an以内按装热空气进入网罩(图1其中13),网罩以下至平面地基按装保温层(图1其中14)。日光房两侧框架为对称体(图3),运输门按装在中间位置, 高与宽为6m以内,门的两侧不设预热仓(图3其中9)。3、预热仓的组合按装(对照图4)预热仓的作用是将进入日光房的冷空气再前提高温度。采光板2的后端与热空气进入网罩的上端接合,网罩上端至下平面地基細以下, 采光板前端为进气网罩的上端至平面地基ail以下,保温板5至保温层,即房檐柱6的外沿为細以内,保温板5至隔热板3的间距为2m以内,隔热板3至保温层间距为an以内,采光板2后端至吸热板1间距为an以内,加热板8至平面地基间距为an以下。4、房顶建筑的组合施工中间柱(图1其中10)支撑着平行杆(图1其中1),平行杆为前后两排(图3其中1),由三角杆连接坚固(图1其中9),两平行杆间距为an以内, 平行杆端面直径为60cm以内。日光房框架的八字木(图3其中2)下端与房檐柱接合,上端与平行杆连接,撑杆(图3其中幻亦与平行杆连接,八字木、撑杆端面直径为60cm以内。 房顶采光板(图1其中4)由铁塑丝支撑托起(图7其中3),所称铁塑丝是钢铁丝外表层镀塑以防锈色沾染采光板,铁塑丝的端面直径为20mm以内,铁塑丝的按装排列间距为an以内。采光板包括透明玻璃、透明树脂板、透明塑料膜,其厚度为20mm以内。应用范围包括房顶建筑、工作散热窗,日光房两侧采光三角墙(图7),预热仓外观。采光板的四周固定在房檐木和八字木上,采光板上用防风网罩上,网扣直径为an以内。5、排气窗的组合接装(对照图6)排气窗的作用是将鲜海带在日光房中蒸发的水汽排出房外。排气窗上下边木2间距为an以内,按装木与组合安装间距为ail以内,排气扇按装口边长为an以内,封闭板为透明玻璃,树脂板、塑料膜,其厚度为20mm以内。排气扇的布局要均勻(图1其中2),数量要根据日光房的内部面积,空气容量,温度、挂放海带的多少,预设的干燥时间而定。例如一个300平米的日光房,可挂放海带4000 6000株,则它的排气扇数量为30个(图1),即220V45W,每小时总耗电量为1. 35度,每日晾晒海带需运转5 7小时,总耗电量为9. 45度,电费为10. 00元。排气扇的单个瓦数限定为200W以下, 个数为200个以下。6、晾晒设备的组合配置晾晒设备包括一切服务于在日光房内晾晒海带工作流程中的所用器械。晾晒时工人转动合式滑轮组上的手柄(图11其中11),将吊杆落在适应挂放海带的位置(图11其中3),即Im以下,将鲜海带的上部折放在挂杆上(图9其中6,图 11其中7),挂杆全部挂遍后再转动上升手柄将吊杆提起(图11其中2),晾晒方法(图9、 图10)。合式滑轮的起重力在500kg以下,吊杆、挂杆(图10其中2、3)的端面直径为60cm 以内。7、斜面式日光房的应用(图8)它是根据海带养殖企业选择的地理位置所需而设计的,斜面勾股比为1 2以内,其晾晒效果不亚于整体对称的日光房,建造方法如同(图 1)。8、日光房规模化式晾晒管理(图1 是将海带干品直接加工包装进入市场或者再次转入深加工,从而减少了转厂加工的运输成本及其中的耗费。规模化式就是集群于日光房和海带加工包装厂房结合运作创造更高的效益,加工包装厂房设计在群体日光房左右两侧,勿遮挡阳光。它适用于大中型海带养殖企业,规模管理的日光房以30个以下为宜。以上1至6实施例构成了日光房的整体(图1),1至8实施例以各自的技术特征组成了海带晾晒日光房及其建造方法和用途的总体技术方案。
权利要求
1.海带晾晒日光房及其建造方法和用途的组成包括平面地基,墙体,预热仓,房顶建筑,排气窗,晾晒设备部分;施工技术其特征是可建成移动式或者不动式,移动式是能够移地重建,不动式则不能移动;施工技术其特征是可建成斜面式日光房和日光房规模化式晾晒管理;以上各式日光房的建造方法之技术特征是建材采用包括砖石、水泥、钢铁、塑钢、铝合金、木竹料、塑料、透明玻璃、透明树脂板、透明塑料膜;以上各式日光房的用途是将鲜海带晾晒成为干品,其特征是表征为日光房晾晒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带晾晒日光房及其建造方法和用途,其建造方法为(1)日光房的座落定位偏向东南方位5 10度,柱筒与水泥混凝土结合施工成为平面地基;(2)按装包括柱筒、房檐柱、房檐木、工作散热窗、预热仓、运输门,组成墙体;(3)预热仓的配用材质施工直接镶嵌在墙体上,依照所需规格组建成为预热仓;(4)日光房的顶部框架由周围墙体撑起,再施工中间柱托起平行杆及相连接排列的铁塑丝,而后铺放采光板覆盖全部房顶;(5)排气窗包括配用材质,按装在两平行杆上,而后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排气扇;(6)日光房建成后,内部再设置晾晒海带所需器械,简称晾晒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带晾晒日光房及其建造方法和用途,其用途为(1)将吊杆托起的挂杆放在离地面Im以下的位置;(2)将鲜海带折放夹着挂杆放在挂杆上,并使海带上下两边重量平衡;(3)依照挂杆的长度放遍海带后,将吊杆提起;(4)在晾晒中当鲜海带处于半干状态,可转动挂杆,使之海带的厚度部位上移以接受阳光的折射(图10其中4、5、7);(5)鲜海带晾晒成为干品后,将吊杆放在离地面Im以下的位置,同时摘下海带干品;以上海带的晾晒工作流程是其用途的技术特征,即日光房晾晒方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带晾晒日光房及其建造方法和用途,其特征是柱筒长度为 IOOcm以内,内直径为60cm以内;,柱筒坚固棒长度为IOOcm以内,端面直径为60cm以内; 水泥混凝土施工成为平面地基其厚度为60c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带晾晒日光房及其建造方法和用途,其特征是房檐柱高度为6m以下,端面直径为60cm以内房檐木端面直径为60cm以内,中间柱高度为9m以下,端面直径为60cm以内;工作散热窗长与宽为6m以内;运输门长与宽为6m以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带晾晒日光房及其建造方法和用途,其特征是预热仓采光板的后端至平面地基細以下,前端至平面地基an以下,保温板至保温层細以内,保温板至隔热板an以内,隔热板至保温层an以内,采光板至吸热板an以下,加热板至平面地基an 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带晾晒日光房及其建造方法和用途,其特征是房顶部分的平行杆、八字木、三角杆、撑杆的端面直径为60cm以内;铁塑丝的端面直径为20mm以内,铁塑丝与铁塑丝间距为an以内;采光板为透明玻璃、透明树脂板、透明塑料膜,其厚度为20mm 以内;应用范围包括房顶建筑、排气窗、工作散热窗、预热仓、运输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带晾晒日光房及其建造方法和用途,其特征是排气扇的边木、按装木端面直径为60cm以内;排气扇按装口边长为an以内,排气扇的单个瓦数为200W 以下,日光房的排气扇总个数为200以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带晾晒日光房及其建造方法和用途,其特征是吊杆、挂杆的端面直径为60cm以内;合式滑轮组的起重力为500kg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马带晾晒日光房及其建造方法和用途,其特征是斜面日光房的顶部,斜面勾股比为1 2以内;规模化晾晒管理的集群日光房个数为30个以下,加工包装厂房设计在其左右的两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带晾晒日光房及其建造方法和用途,其组成包括平面地基、墙体、预热仓、房顶建筑、排气窗、晾晒设备部分。可建成移动式或者不动式,可建成斜面式日光房和日光房规模化式管理。各式日光房其用途是将鲜海带晾晒成为于品。本发明提高海带养殖企业深加工附加值30%,提高干晒效率3倍,节省晾晒面积70%,节省人力50%,降低了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E04H5/08GK102444300SQ20111028079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2日
发明者蒲增军 申请人:蒲增军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