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暖餐桌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7  12

专利名称:一种保暖餐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暖餐桌。
背景技术
传统餐桌的结构较为简单,大都由支撑结构和桌面组成,其桌面仅为放置菜肴之用,无保温设备,在寒冷季节,桌上菜肴容易变冷,人们吃在嘴里很不舒服,难以下咽,又不容易消化,也非常不利于身体健康。为使冬天能吃到热腾腾的菜肴,人们制造了火锅、电热炉,但只能一锅煮。也出现了一些保温餐桌,如2009年8月沈日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U94982Y,所公开的“新型保温餐桌”,其结构具有支撑桌面的支撑脚和桌面,桌面的中部为空心,空心处镶嵌有多孔且便于放置盛菜肴器皿的耐温板,耐温板下装保温盘, 保温盘内盛水,被水淹没区有电热管,保温盆外壁有恒温调节器和电热管开关。这种结构可以起到防止桌上菜肴变冷的效果,但耐温板下装保温盘是固定在桌面下的,当盘内的水加热蒸发完后,补水操作很不方便,常常会使电热管处于干烧的危险状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保暖餐桌,其不仅具有保温功能,而且桌面受热均勻,补水或换水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保暖餐桌,具有桌面和支撑桌面的支撑架桌面为圆形,中部空心;其空心处镶嵌一块圆形的有孔耐温传热板;有孔耐温传热板下于支撑架的底板处置一敞口的电热水壶,电热水壶内盛水;在电热水壶的敞口位置套接一向上张开的喇叭状聚热圈,该聚热圈的上张口恰好承接密封有孔耐温传热板底部的最大外边缘。为了方便菜碗和饭碗加热,同时也考虑释放蒸汽压力,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有孔耐温传热板上开有9个热气孔;其中的中心热气孔直径Φ80πιπι,其余8个热气孔的直径均为 Φ 60mm,且以中心热气孔对称分布。为了防止电热水壶意外缺水干烧,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水壶的电热管电源控制部分还设计了带控温电路。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可换式敞口电热水壶,壶体可以自由拿出,实现了补水或换水操作方便,安全性能大大提高。当敞口电热水壶加热产生蒸汽时,电热水壶的敞口上的喇叭状聚热圈具有聚集蒸汽热量,防止热扩散的特点,使所产生的蒸汽直接均勻作用于有孔耐温传热板,外桌面不直接接受加热,可以防止就餐者出现烫手等情况的发生,同时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另外,本实用新型在有孔耐温传热板上开有9个热气孔,菜碗和饭碗可以直接放置在热气孔上,为饭菜补充热量;从而长久保持饭菜温热,人们在冬天就餐时吃起来就非常舒服,有利于身体健康,非常适于家庭及和酒店使用。

[0008]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剖视图;附图中1桌面;2支撑架;3有孔耐温传热板;4电热水壶;5聚热圈;6中心热气孔; 7热气孔;8电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参考附图用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描述,但必须知道,这些实施例不能用来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如图1、图2所示一种保暖餐桌,具有桌面1和支撑桌面的支撑架2,桌面1为圆形, 中部空心,其空心处镶嵌一块圆形的有孔耐温传热板3 ;在有孔耐温传热板下于支撑架2的底板处置一敞口的电热水壶4,电热水壶4内盛水;在电热水壶4的敞口位置套接一向上张开的喇叭状聚热圈5,该聚热圈5的上张口恰好承接密封有孔耐温传热板3底部的最大外边缘。所述有孔耐温传热板3上开有9个热气孔;其中的中心热气孔6直径Φ80πιπι,其余8 个热气孔7的直径均为Φ60πιπι,且以中心热气孔对称分布。所述电热水壶4的电热管8电源控制部分带控温电路。
权利要求1.一种保暖餐桌,具有桌面(1)和支撑桌面的支撑架O),桌面(1)为圆形,中部空心, 其空心处镶嵌一块圆形的有孔耐温传热板(3);其特征在于在有孔耐温传热板下于支撑架⑵的底板处置一敞口的电热水壶G),电热水壶⑷内盛水;在电热水壶⑷的敞口位置套接一向上张开的喇叭状聚热圈(5),该聚热圈( 的上张口恰好承接密封有孔耐温传热板C3)底部的最大外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暖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孔耐温传热板(3)上开有9个热气孔;其中的中心热气孔(6)直径Φ80πιπι,其余8个热气孔(7)的直径均为 Φ 60mm,且以中心热气孔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暖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水壶⑷的电热管⑶ 电源控制部分带控温电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暖餐桌,属于日常生活用具,其结构具有桌面(1)和支撑桌面的支撑架(2),桌面(1)为圆形,中部空心,其空心处镶嵌一块圆形的有孔耐温传热板(3);在有孔耐温传热板下于支撑架(2)的底板处置一敞口的电热水壶(4),电热水壶(4)内盛水;在电热水壶(4)的敞口位置套接一向上张开的喇叭状聚热圈(5),该聚热圈(5)的上张口恰好承接密封有孔耐温传热板(3)底部的最大外边缘。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保温功能,而且桌面受热均匀,补水或换水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A47B31/02GK202198102SQ20112036680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1日
发明者胡秋妹 申请人:胡秋妹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