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窗户自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居产品安全性的控制设备,具体讲就是一种窗户自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高层建筑居住的安全性能受到原来多的关注,住在高层建筑中的安全防护装置显得尤为重要,各种防护栏、防护网层出不穷,但是在高空中由于建筑设计的需要不可能大规模安装防护设备,这就要求各种家具设备本身具有一定的防护功能,在高层建筑中,临空的窗户经常由于没有关闭好而发生危险带来安全隐患。目前建筑上的窗户结构一般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将窗户的一侧安装在固定的窗框上,另一端可以自由推动的活动式窗户,还有一种是在窗框上设有轨道,而窗户可以在轨道内滑动实现窗户的开合,这两种窗户的闭锁结构都由于磨损容易失效。中国专利CN2364518Y公开了一种窗户闭锁装置,可装设于外推式窗户的内框外侧,设有一滑板,滑板的中段固定有一齿条,并与齿条外包覆一筐座,而框座内部则框设一齿轮,该齿轮和齿条相啮合,滑板中段设有数个穿孔,而齿条则设有数个穿过该穿孔的突块,以形成稳固的固定结合。另与齿条一侧设有凸缘,以与框座相抵,使齿轮转动时,齿条可沿着框座做直线位移,而框座由正框座和盖板所组成,两者之间相对设有互相套设的铆固管体及固定孔。此专利只是公开了外推式窗户的闭锁结构,没有提及滑轨式窗户的闭锁结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窗户自锁装置,它能使滑轨式窗户在关闭时自动锁紧,防止高层建筑中窗户由于没有关闭而产生的危险,且结构非常简单,生产成本较低,易于推广。技术方案—种窗户自锁装置,它包括有滑轨、窗框、窗页,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在竖直方向一侧的框梁内通过弹簧装有活动盖板,活动盖板内侧的框架上装有活动伸缩杆,活动伸缩杆与活动盖板内侧面接触,活动伸缩杆与控制按钮连接,窗页上开有通孔,窗页在窗框内紧闭时,所述通孔与活动伸缩杆中心轴重合。所述通孔直径比活动伸缩杆的直径大。所述活动伸缩杆的数量为2 4个。有益效果窗页沿滑轨推至窗框垂直方向活动盖板处,将盖板往窗框内推进,当窗叶上通孔位置到达与伸缩杆对应位置时,伸缩杆进入通孔实现自锁的目的。这种结构避免了窗户由于磨损老化,引起的松动的缺点,增加了窗户的自动锁紧功能,且结构简单,拆卸方便。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窗户开合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窗户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一种窗户自锁装置,它包括有滑轨1、窗框2、窗页3,其中,所述窗框2在竖直方向一侧的框梁内通过弹簧装有活动盖板4,活动盖板4内侧的框架上装有活动伸缩杆5,活动伸缩杆5与活动盖板4内侧面接触,活动伸缩杆5与控制按钮6连接,窗页3上开有通孔, 窗页3在窗框2内紧闭时,所述通孔与活动伸缩杆5中心轴重合。所述通孔直径比活动伸缩杆5的直径大。所述活动伸缩杆5的数量为2 4个。滑轨式窗户一般没有自锁装置,这在高层建筑中往往由于窗户没有锁紧而产生危险,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窗户自锁装置,将窗页3沿窗框2上的滑轨1推至窗框2竖直方向活动盖板4处,由于活动盖板4是弹性的,可以将活动盖板4往窗框2内推进,当窗页3 上通孔位置到达与活动伸缩杆5对应位置时,活动伸缩杆5进入通孔内实现自锁的目的,活动伸缩杆5受控制按钮控制当控制按钮按下时活动伸缩杆5缩入窗框2内.需要将窗页3 退回原位置打开窗户通风时,启动控制按钮,将活动伸缩杆5退回窗框2内,就可以将窗页 3退回原位置,活动盖板4手弹簧的作用又恢复到起始位置,这种结构实现了窗户的自动锁紧功能,避免了窗户由于磨损老化,引起松动的缺点,且结构简单,拆卸方便,成本低廉。
权利要求1.一种窗户自锁装置,它包括有滑轨(1)、窗框(2)、窗页(3),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 (2)在竖直方向一侧的框梁内通过弹簧装有活动盖板(4),活动盖板(4)内侧的框架上装有活动伸缩杆(5),活动伸缩杆(5)与活动盖板(4)内侧面接触,活动伸缩杆(5)与控制按钮 (6)连接,窗页(3)上开有通孔,窗页(3)在窗框(2)内紧闭时,所述通孔与活动伸缩杆(5) 中心轴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户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直径比活动伸缩杆 (5)的直径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户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伸缩杆(5)的数量为2 4个。
专利摘要一种窗户自锁装置,它包括有滑轨、窗框、窗页,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在竖直方向一侧的框梁内通过弹簧装有活动盖板,活动盖板内侧的框架上装有活动伸缩杆,活动伸缩杆与活动盖板内侧面接触,活动伸缩杆与控制按钮连接,窗页上开有通孔,窗页在窗框内紧闭时,所述通孔与活动伸缩杆中心轴重合。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窗户自锁装置避免了窗户由于磨损老化,引起的松动的缺点,增加了窗户的自动锁紧功能,且结构简单,拆卸方便。
文档编号E05C19/00GK202299800SQ20112037561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30日
发明者周详 申请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