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锁定牵引装置制造方法

xiaoxiao2020-6-24  27

【知识产权代理】【专利服务】Tel:18215660330

跟骨锁定牵引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牵引床的跟骨锁定牵引装置,其包括:呈U形的固定架,具有平行的第一伸出臂、第二伸出臂和连接臂;开设于第一伸出臂和第二伸出臂上的第一斜向沟槽和第二斜向沟槽;其两端分别搭放在两个斜向沟槽内的牵引针;安装在第一伸出臂上的第一锁紧件和安装在第二伸出臂上的第二锁紧件;其中,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的底端分别与牵引针两端接触;连接臂一端设置连接轴,且连接轴上设置用于将其锁紧在脚架上的环形槽。本实用新型的跟骨锁定牵引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牢靠,可以控制患肢的旋转体位使骨折达到理想复位,手术时消毒范围广,能扩大牵引床应用范围,术中牵引力大,不影响足踝部的血液循环,节省手术时间。
【专利说明】跟骨锁定牵引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牵引床的可控旋转的跟骨锁定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骨科手术牵引床是微创骨科手术治疗的重要设备,现有技术中,牵引床的两牵引臂呈“人”形展开,由骨盆台、小腿架、脚架、安置在脚架上的鞋托及螺旋牵引器组成。手术时,将患者足踝部用绑带固定于鞋托式的脚架内,通过螺旋牵引器持续牵引实现骨折的复位与维持。
[0003]但在临床使用中,发现具有鞋托的脚架存在以下缺点:1、病人麻醉后需先用海绵或布单把足部保护好,再用两条绑带将足部牢固固定于脚架上,比较费时;而绑扎过紧影响足部血液循环,特别是手术时间较长时影响更大;绑扎不紧牵引复位时,足部与鞋托间隙过大不能有效控制患肢旋转体位。2、骨折复位时牵引力不足,尤其骨折超过两周患者,术中牵引复位时常不能使骨折达到良好复位,需经足踝部传递较大牵拉力而严重影响足踝部血液循环,足趾常呈青紫色。3、术前已行跟骨牵引者,麻醉后需先拔除牵引针再将足踝绑扎固定于脚架的鞋托内,不仅影响足踝部消毒,而且影响小腿部手术范围及消毒范围。


【发明内容】

[0004]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和骨科手术牵引床的螺旋牵引器连接的跟骨锁定牵引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牢靠,可以根据需要控制患肢的旋转体位,牵引力大,不影响足踝部的血液循环,并且节省手术时间,降低手术与风险。
[0005]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和骨科手术牵引床的螺旋牵引器连接的跟骨锁定牵引装置包括:呈U形的固定架,具有平行的第一伸出臂、第二伸出臂和连接第一伸出臂和第二伸出臂的连接臂;开设于第一伸出臂上的第一斜向沟槽和开设于第二伸出臂上的第二斜向沟槽;其两端分别搭放在第一斜向沟槽和第二斜向沟槽内的牵引针;安装在第一伸出臂上的第一锁紧件和安装在第二伸出臂上的第二锁紧件;其中,所述第一锁紧件和所述第二锁紧件的底端分别与所述牵引针两端接触;其中,所述连接臂一端设置用于和所述跟骨牵引床的脚架连接的连接轴,连接轴在螺旋牵引器套筒内锁定之前可以旋转,且连接轴上设置用于将其锁紧在所述脚架上的环形槽;其中,所述环形槽内设置多个沿其周向均布的锥形槽。
[0006]其中,所述第一斜向沟槽和所述第二斜向沟槽均呈弧形。
[0007]其中,所述第一斜向沟槽和所述第二斜向沟槽分别贯穿所述第一伸出臂和所述第二伸出臂的前后两端面。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斜向沟槽和所述第二斜向沟槽的一端分别开设在所述第一伸出臂和所述第二伸出臂的上端面。
[0009]其中,所述第一锁紧件和所述第二锁紧件均为锁紧螺钉。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跟骨锁定牵引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牢靠、可以旋转有效控制患肢的体位、牵引力大、骨折复位效果好、不影响足踝部的血液循环、节省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的优点。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跟骨锁定牵引装置的主视图;
[0013]图2是图1所示的跟骨锁定牵引装置的俯视图;
[0014]图3是图2所示的A-A向剖视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架;3_第一伸出臂;4_第二伸出臂;5_第一斜向沟槽;6-第二斜向沟槽;7_牵引针;8_第一锁紧件;9_第二锁紧件;10_连接臂;11_连接轴;
12-环形槽;13-锥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跟骨锁定牵引装置的主视图,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跟骨锁定牵引装置的俯视图,图3所示为图2所示的A-A向剖视图。
[0017]由图1-图3可知,本实用新型用于和手术牵引床的螺旋牵引器连接的跟骨牵引装置包括:呈U形的固定架1,具有平行的第一伸出臂3、第二伸出臂4和连接第一伸出臂3和第二伸出臂4的连接臂10 ;开设于第一伸出臂3上的第一斜向沟槽5和开设于第二伸出臂4上的第二斜向沟槽6 ;安装在第一伸出臂3上的第一锁紧件8和安装在第二伸出臂4上的第二锁紧件9 ;其中,第一锁紧件8和第二锁紧件9的底端分别与牵引针7两端接触并锁紧,顶端分别伸出于第一伸出臂和第二伸出臂的上表面;其中,连接臂10 —端设置用于和骨料手术牵引床的螺旋牵引器套筒连接并能在套筒内旋转的连接轴11,且连接轴11上设置用于将其锁紧在螺旋牵引器套筒上的环形槽12,而环形槽内设置多个沿其周向均布的锥形槽。
[0018]本实用新型的跟骨锁定牵引装置,由于在平行伸出的第一伸出臂和第二伸出臂上分别设置位置对应的第一斜向沟槽5和第二斜向沟槽6,因此可将已打入牵引针7的患者的足部安置在两伸出臂之间,并通过两个沟槽的开口处将牵引针7的两端分别置放在第一斜向沟槽5和第二斜向沟槽6内,再通过第一锁紧件8和第二锁紧件9将牵引针7的两端分别锁紧在第一斜向沟槽5和第二斜向沟槽6内,达到固定患者足部的目的。
[0019]采用上述的固定方法,操作简便,固定牢靠,节省时间,由于不需绑带捆绑患者的足踝部,从而不影响足踝部的血液循环,防止患肢远端缺血等并发症。
[0020]固定架I的连接臂10上设置连接轴11,连接轴11上设置有环形槽12 ;使用时将连接轴11插入骨科手术牵引床的螺旋牵引器套筒内(图中未示出),根据X射线透视骨折复位的需要,通过连接轴在螺旋牵引器套筒内转动调整患肢内旋或外旋使骨折得到复位,通过螺旋牵引器套筒的锁紧螺栓(图中未标示出)对连接轴环形槽12进行锁定,锁定后连接轴在螺旋牵引器套筒内不能再转动。通过转动螺旋牵引器上的摇把带动跟骨锁定牵引装置移动,达到通过对跟骨牵引使骨折复位的目的。由于牵引力通过跟骨锁定牵引装置经跟骨传导作用于骨折端,因此牵引力大,骨折复位效果更好。
[0021]优选的,如图1-图3所示,在连接轴的环形槽12内设置多个沿其周向均匀分布且沿径向内凹的锥形槽13,在锁定前跟骨锁定牵引装置通过连接轴11能在螺旋牵引器套筒内任意转动,能满足术中骨折复位所需的各种体位,骨折复位满意后通过螺旋牵引器套筒的锁紧螺栓(图中未示出)对连接轴环形槽的锥形槽13进行牢固锁定,从而使患肢通过足踝部旋转达到并维持骨折复位所需的体位。
[0022]其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斜向沟槽5和第二斜向沟槽6均呈弧形,,从而使牵引针无论是从两个斜向沟槽的上面还是从下面置入后均可以保持稳定的位置,进而达到左右肢体能够通用的目的。
[0023]其中,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锁紧件8和第二锁紧件9均为锁紧螺钉,相应的,在固定架I的第一伸出臂3和第二伸出臂4上分别设置由其上端面向下延伸的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且两个螺纹孔分别与相应的第一斜向沟槽5和第二斜向沟槽6的靠近沟槽底部的位置连通。当将牵引针置入在两个斜向沟槽内时,可使穿过螺纹孔的锁紧螺栓的前端抵压在牵引针的表面偏外侧,从而通过锁紧螺栓挤压牵引针的作用,使牵引针向两个斜向沟槽的底部滑移,以达到将牵引针牢固锁定在沟槽内的目的。
[0024]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斜向沟槽5和第二斜向沟槽6的宽度为4_,并采用大于沟槽宽度的直径为6mm的锁紧螺栓,在锁紧时能有效防止牵引针滑动。设计连接轴的尺寸规格与原来鞋托的连接轴相同,因此可以直接替换原“鞋托”安装在螺旋牵引器套筒内并锁紧。
[0025]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可控旋转的跟骨锁定牵引装置,将打入跟骨的牵引针放入斜向沟槽内,并用锁紧螺栓锁定,固定牢固,操作简单;而术前已行跟骨牵引者,可直接将牵引针置放入斜向沟槽内并锁定,操作简单,节省时间;在手术过程中,本实用新型的跟骨锁定牵引装置可以提供能使骨折复位的足够的牵引力,并且不影响足踝部血液循环。套筒的锁定螺钉通过对连接轴及设置在连接轴上的锥形槽进行锁定,可以有效控制患肢所需的旋转体位,从而使骨折得到满意复位并能维持复位;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可控旋转的跟骨锁定牵引装置不影响足踝部皮肤的消毒,因此扩大了术野,不仅满足股部手术的要求,还能满足胫骨骨折牵引下手术治疗的无菌要求。
[0026]尽管上文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但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内容或原理进行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内容或原理进行的各种修改都应当理解为纳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跟骨锁定牵引装置,用于和骨科手术牵引床的螺旋牵引器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呈U形的固定架(1),具有平行的第一伸出臂(3)、第二伸出臂(4)和连接第一伸出臂(3)和第二伸出臂⑷的连接臂(10); 开设于第一伸出臂(3)上的第一斜向沟槽(5)和开设于第二伸出臂(4)上的第二斜向沟槽⑶; 其两端分别搭放在第一斜向沟槽(5)和第二斜向沟槽(6)内的牵引针(7); 安装在第一伸出臂(3)上的第一锁紧件(8)和安装在第二伸出臂(4)上的第二锁紧件(9); 其中,所述第一锁紧件(8)和所述第二锁紧件(9)的底端分别与所述跟骨牵引针(7)两端接触; 其中,所述连接臂 (10) —端设置用于和所述螺旋牵引器连接的连接轴(11),且连接轴(11)上设置用于将其锁紧在螺旋牵引器上的环形槽(12); 其中,所述环形槽(12)内设置多个沿其周向均布的锥形槽(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骨锁定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向沟槽(5)和所述第二斜向沟槽(6)均呈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骨锁定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向沟槽(5)和所述第二斜向沟槽(6)分别贯穿所述第一伸出臂(3)和所述第二伸出臂(4)的前后两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跟骨锁定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向沟槽(5)和所述第二斜向沟槽(6)的一端分别开设在所述第一伸出臂(3)和所述第二伸出臂(4)的上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骨锁定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件(8)和所述第二锁紧件(9)均为锁紧螺钉。
【文档编号】A61B17/66GK203852415SQ201420246670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5日
【发明者】王丰爱 申请人:王丰爱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