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代理】【专利服务】Tel:18215660330
下肢康复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肢康复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的上方横向架设有移动架,移动架固定连接脚部撑板支架的底端,脚部撑板支架的顶端通过旋转接头连接脚部撑板;脚部撑板支架固定连接两个小腿长度调节管的一端,小腿长度调节管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小腿长度调节杆的一端;小腿长度调节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旋转接头连接大腿长度调节管的一端,大腿长度调节管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大腿长度调节杆的一端;大腿长度调节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旋转接头连接调距杆的一端,调距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行程管的一端;行程管与固定架固定连接,并且纵向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电机带动腿部进行被动训练,从而能够自动实现下肢的康复治疗。
【专利说明】下肢康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理治疗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下肢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下肢受损导致无法正常弯曲以及行走的病人需要接受物理治疗,但是一些下肢严重受损的病人根本无法进行自主的康复疗程,只能通过医护人员或者家属人为控制下肢运动,实现病人的物理治疗。这不仅会增加医护人员或者家属的负担,而且由于人为操作无法保证力度,容易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下肢康复装置,它可以自动进行下肢恢复疗程。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下肢康复装置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0005]包括固定架10-1,固定架10-1的上方横向架设有移动架10-3,移动架10_3固定连接脚部撑板支架的底端,脚部撑板支架的顶端通过旋转接头连接脚部撑板10-4,两个脚部撑板10-4并列设置于固定架10-1的上方;脚部撑板支架固定连接两个小腿长度调节管10-5的一端,小腿长度调节管10-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小腿长度调节杆10-6的一端,小腿长度调节杆10-6的该端插入小腿长度调节管10-5内,调节小腿长度调节杆10-6插入小腿长度调节管10-5内的长度,以使小腿长度调节杆10-6与小腿长度调节管10-5的安装长度与人体的小腿长度相匹配;两个小腿长度调节管10-5分别固定设置有小腿长度调节块10-7,小腿长度调节块10-7上设置有小腿撑板10-8 ;小腿长度调节杆10-6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旋转接头10-9连接大腿长度调节管10-10的一端,大腿长度调节管10-10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大腿长度调节杆10-11的一端,大腿长度调节杆10-11的该端插入大腿长度调节管10-10内,调节大腿长度调节杆10-11插入大腿长度调节管10-10内的长度,以使大腿长度调节杆10-11与大腿长度调节管10-10的安装长度与人体的大腿长度相匹配;两个大腿长度调节管10-10分别固定设置有大腿长度调节块10-12,大腿长度调节块10-12上设置有大腿撑板10-13 ;小腿长度调节管10-5、小腿长度调节杆10-6、大腿长度调节管10-10、大腿长度调节杆10-11沿纵向设置;大腿长度调节杆10-1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旋转接头10-14连接调距杆10-15的一端,调距杆10-1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行程管10-16的一端,调距杆10-15的该端插入行程管10-16内,通过调节调距杆10-15插入行程管10-16内的长度,能够调节行程;行程管10-16与固定架10-1固定连接,并且纵向设置。
[0006]所述固定架10-1的四个角分别设置卡杆10-2,卡杆10-2用于将固定架10-1固定连接于床架上;所述移动架10-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块10-3-1,连接块10-3-1通过底部的卡槽10-3-2固定连接移动块;移动块活动设置于移动架调节丝杠上,移动架调节丝杠沿纵向设置;移动架调节丝杠连接移动电机。
[0007]通过所述移动电机驱动移动架调节丝杠旋转,带动移动块纵向往复运动,从而带动移动架10-3相对于床架前进或后退;移动架10-3在前进或后退的过程中,带动第一旋转接头10-9和第二旋转接头10-14旋转,从而起到活动下肢的作用,达到自动进行恢复疗程的效果。
[0008]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0009]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电机带动腿部进行被动训练,从而能够自动实现下肢的康复治疗。
[0010]本实用新型能够使膝盖的弯曲极限达到120°。
[0011]本实用新型的小腿长度、大腿长度以及行程均可调,以适应不同的人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下肢康复装置的示意图。
[0014]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0015]10-1为固定架,10-2为卡杆,
[0016]10-3为移动架,10-4为脚部撑板,
[0017]10-3-1为连接块,10-3-2为卡槽,
[0018]10-5为小腿长度调节管, 10-6为小腿长度调节杆,
[0019]10-7为小腿长度调节块, 10-8为小腿撑板,
[0020]10-9为第一旋转接头,10-10为大腿长度调节管,
[0021]10-11为大腿长度调节杆, 10-12为大腿长度调节块,
[0022]10-13为大腿撑板,10-14为第二旋转接头,
[0023]10-15为调距杆,10-16为行程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下肢康复装置,包括固定架10-1,固定架10-1的四个角分别设置卡杆10-2,卡杆10-2与床架I的凹槽1-3相匹配;当固定架10-1的四个卡杆10_2分别卡入床架I的四个凹槽1-3时,能够将固定架10-1固定连接于床架I上;
[0025]固定架10-1的上方横向架设有移动架10-3,移动架10-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块10-3-1,连接块10-3-1的底部设置有卡槽10-3-2 ;移动架10_3的卡槽10_3_2与床架I的嵌块1-5相匹配;当移动架10-3的两个卡槽10-3-2分别卡在床架I的两个嵌块1_5上时,能够将移动架10-3与床架I活动连接;
[0026]通过移动电机1-6驱动移动架调节丝杠旋转,能够使移动块1-3纵向运动,从而带动移动架10-3沿床架I纵向移动;
[0027]移动架10-3固定连接两个脚部撑板支架的底端,脚部撑板支架的顶端通过旋转接头连接脚部撑板10-4,两个脚部撑板10-4并列设置于固定架10-1的上方;
[0028]两个脚部撑板支架分别固定连接小腿长度调节管10-5的一端,小腿长度调节管10-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小腿长度调节杆10-6的一端,小腿长度调节杆10-6的该端插入小腿长度调节管10-5内,小腿长度调节杆10-6插入小腿长度调节管10-5内的长度能够调节,以使小腿长度调节杆10-6与小腿长度调节管10-5的安装长度与人体的小腿长度相匹配;两个小腿长度调节管10-5分别固定设置有小腿长度调节块10-7,小腿长度调节块10-7上设置有小腿撑板10-8 ;当小腿长度调节杆10-6与小腿长度调节管10-5的安装到位后,通过小腿长度调节块10-7固定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置;
[0029]小腿长度调节杆10-6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旋转接头10-9连接大腿长度调节管10-10的一端,大腿长度调节管10-10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大腿长度调节杆10-11的一端,大腿长度调节杆10-11的该端插入大腿长度调节管10-10内,大腿长度调节杆10-11插入大腿长度调节管10-10内的长度能够调节,以使大腿长度调节杆10-11与大腿长度调节管10-10的安装长度与人体的大腿长度相匹配;两个大腿长度调节管10-10分别固定设置有大腿长度调节块10-12,大腿长度调节块10-12上设置有大腿撑板10-13 ;当大腿长度调节杆10-11与大腿长度调节管10-10的安装到位后,通过大腿长度调节块10-12固定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置;
[0030]小腿长度调节管10-5、小腿长度调节杆10-6、大腿长度调节管10-10、大腿长度调节杆10-11沿床架I的纵向设置;
[0031]大腿长度调节杆10-1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旋转接头10-14连接调距杆10-15的一端,调距杆10-1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行程管10-16的一端,调距杆10-15的该端插入行程管10-16内,通过调节调距杆10-15插入行程管10-16内的长度,能够调节行程;行程管10-16与固定架10-1固定连接,并且沿床架I的纵向设置。
[003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0033]下肢康复治疗:
[0034]如果需要进行下肢恢复疗程,将下肢康复装置的四个卡杆10-2分别卡入床架的四个凹槽中,并将移动架10-3的两个卡槽10-3-2分别卡在床架的两个嵌块上,从而将下肢康复装置安装到理疗护理床的后部;
[0035]护理人员将病人的下肢放置到下肢康复装置上,使其脚底抵在脚部撑板上,小腿位于小腿撑板10-8的上方,大腿与大腿撑板10-13相嵌合;
[0036]通过移动电机驱动移动架调节丝杠旋转,带动移动块1-3纵向往复运动,从而带动移动架10-3相对于床架前进或后退;
[0037]移动架10-3在前进或后退的过程中,带动第一旋转接头10-9和第二旋转接头10-14旋转,从而起到活动下肢的作用,达到自动进行恢复疗程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下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0-1),固定架(10-1)的上方横向架设有移动架(10-3),移动架(10-3)固定连接脚部撑板支架的底端,脚部撑板支架的顶端通过旋转接头连接脚部撑板(10-4),两个脚部撑板(10-4)并列设置于固定架(10-1)的上方; 脚部撑板支架固定连接两个小腿长度调节管(10-5)的一端,小腿长度调节管(10-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小腿长度调节杆(10-6)的一端,小腿长度调节杆(10-6)的该端插入小腿长度调节管(10-5)内,调节小腿长度调节杆(10-6)插入小腿长度调节管(10-5)内的长度,以使小腿长度调节杆(10-6)与小腿长度调节管(10-5)的安装长度与人体的小腿长度相匹配;两个小腿长度调节管(10-5)分别固定设置有小腿长度调节块(10-7),小腿长度调节块(10-7)上设置有小腿撑板(10-8); 小腿长度调节杆(10-6)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旋转接头(10-9)连接大腿长度调节管(10-10)的一端,大腿长度调节管(10-10)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大腿长度调节杆(10-11)的一端,大腿长度调节杆(10-11)的该端插入大腿长度调节管(10-10)内,调节大腿长度调节杆(10-11)插入大腿长度调节管(10-10)内的长度,以使大腿长度调节杆(10-11)与大腿长度调节管(10-10)的安装长度与人体的大腿长度相匹配;两个大腿长度调节管(10-10)分别固定设置有大腿长度调节块(10-12),大腿长度调节块(10-12)上设置有大腿撑板(10-13); 小腿长度调节管(10-5)、小腿长度调节杆(10-6)、大腿长度调节管(10-10)、大腿长度调节杆(10-11)沿纵向设置; 大腿长度调节杆(10-1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旋转接头(10-14)连接调距杆(10-15)的一端,调距杆(10-1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行程管(10-16)的一端,调距杆(10-15)的该端插入行程管(10-16)内,通过调节调距杆(10-15)插入行程管(10-16)内的长度,能够调节行程;行程管(10-16)与固定架(10-1)固定连接,并且纵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0-1)的四个角分别设置卡杆(10-2),卡杆(10-2)用于将固定架(10-1)固定连接于床架上; 所述移动架(10-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块(10-3-1 ),连接块(10-3-1)通过底部的卡槽(10-3-2)固定连接移动块;移动块活动设置于移动架调节丝杠上,移动架调节丝杠沿纵向设置;移动架调节丝杠连接移动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移动电机驱动移动架调节丝杠旋转,带动移动块纵向往复运动,从而带动移动架(10-3)相对于床架前进或后退;移动架(10-3)在前进或后退的过程中,带动第一旋转接头(10-9)和第二旋转接头(10-14)旋转,从而起到活动下肢的作用,达到自动进行恢复疗程的效果。
【文档编号】A61H1/02GK203852549SQ201420247689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5日
【发明者】吴群, 王维锐, 吴剑锋, 蒋映, 刘木林, 黄光磊 申请人: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