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脐带夹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4  14

一种脐带夹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脐带夹,包括一个半椭圆形的橡胶囊体,所述橡胶囊体的顶部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V字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凹至橡胶囊体内部,并在橡胶囊体内部形成一个V字形的夹持部,在所述夹持部底部的两内侧壁上粘结有消毒棉,两消毒棉相对,所述夹持部的底部两个端面为弧形面,所述夹持部的顶部开设有一个通孔,通过该通孔配合有封盖,所述橡胶囊体的顶部配合有一个夹子,该夹子的两个施力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凹槽内,所述橡胶囊体底部的延边处设置有防滑垫;该装置可以避免新生儿的脐带创面受到感染,同时便于脐带紧固,方便后续上药。
【专利说明】一种脐带夹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脐带夹。

【背景技术】
[0002]临床上妇产科新生儿的脐带被切断后便形成了创面,这是细菌侵入新生儿体内的一个重要门户,轻者可造成脐炎,重者往往导致败血症和死亡,所以脐带的消毒护理十分重要。目前,胎儿娩出后,脐带要用粗线或用气门芯胶管结扎,极易造成交叉感染,操作比较麻烦、费时费力,给医务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工作难度,同时后续在给创口上药时,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脐带夹,该装置可以避免新生儿的脐带创面受到感染,同时便于脐带紧固,方便后续上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脐带夹,包括一个半椭圆形的橡胶囊体,所述橡胶囊体的顶部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V字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凹至橡胶囊体内部,并在橡胶囊体内部形成一个V字形的夹持部,在所述夹持部底部的两内侧壁上粘结有消毒棉,两消毒棉相对,所述夹持部的底部两个端面为弧形面,所述夹持部的顶部开设有一个通孔,通过该通孔配合有封盖,所述橡胶囊体的顶部配合有一个夹子,该夹子的两个施力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凹槽内,所述橡胶囊体底部的延边处设置有防滑垫。
[000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橡胶囊体为无色透明橡胶制成,便于观察新生儿脐带的位置,方便定位。
[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消毒棉背离夹持部的一面上具有一个V字形的凹部,通过该凹部,可以更好的固定脐带,避免脐带固定的位置不准确。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凹槽内凹至靠近橡胶囊体底边位置处。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滑垫为橡胶制成,其采用胶水粘结的方式固定在橡胶囊体底部,所述防滑垫背离橡胶囊体的那一面上均布有防滑凸点,通过防滑垫,可以避免橡胶囊体在新生儿的肚皮上滑动,保证了固定的可靠性。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将消毒药液涂在消毒棉上,而后只需要将本装置放置在新生儿的脐带处,通过夹子将夹持部紧固,通过夹持部处的消毒棉将新生儿的脐带扎紧,本装置的橡胶囊体可在新生儿脐带处形成一个较为密闭的空间,避免外界的赃物导致创口感染,且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固定较为方便,给医护人员带来了较大的便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13]图2为橡胶囊体与夹子配合使用的剖视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6]图5为消毒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8]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一种脐带夹,包括一个半椭圆形的橡胶囊体1,所述橡胶囊体I的顶部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V字形的凹槽101,所述凹槽101内凹至橡胶囊体I内部,并在橡胶囊体I内部形成一个V字形的夹持部102,在所述夹持部102底部的两内侧壁上粘结有消毒棉103,两消毒棉103相对,所述夹持部102的底部两个端面为弧形面,所述夹持部102的顶部开设有一个通孔(未图示),通过该通孔配合有封盖2,所述橡胶囊体I的顶部配合有一个夹子3,该夹子3的两个施力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凹槽101内,所述橡胶囊体I底部的延边处设置有防滑垫4。
[0019]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橡胶囊体I为无色透明橡胶制成,便于观察新生儿脐带的位置,方便定位。
[0020]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消毒棉103背离夹持部102的一面上具有一个V字形的凹部113,通过该凹部,可以更好的固定脐带,避免脐带固定的位置不准确。
[0021]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凹槽101内凹至靠近橡胶囊体I底边位置处。
[0022]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防滑垫4为橡胶制成,其采用胶水粘结的方式固定在橡胶囊体底部,所述防滑垫背离橡胶囊体的那一面上均布有防滑凸点,通过防滑垫,可以避免橡胶囊体在新生儿的肚皮上滑动,保证了固定的可靠性。
[00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将消毒药液涂在消毒棉上,而后只需要将本装置放置在新生儿的脐带处,通过夹子将夹持部紧固,通过夹持部处的消毒棉将新生儿的脐带扎紧,本装置的橡胶囊体可在新生儿脐带处形成一个较为密闭的空间,避免外界的赃物导致创口感染,且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固定较为方便,给医护人员带来了较大的便利。
[00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脐带夹,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半椭圆形的橡胶囊体,所述橡胶囊体的顶部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V字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凹至橡胶囊体内部,并在橡胶囊体内部形成一个V字形的夹持部,在所述夹持部底部的两内侧壁上粘结有消毒棉,两消毒棉相对,所述夹持部的底部两个端面为弧形面,所述夹持部的顶部开设有一个通孔,通过该通孔配合有封盖,所述橡胶囊体的顶部配合有一个夹子,该夹子的两个施力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凹槽内,所述橡胶囊体底部的延边处设置有防滑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脐带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囊体为无色透明橡胶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脐带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棉背离夹持部的一面上具有一个V字形的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脐带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凹至靠近橡胶囊体底边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脐带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为橡胶制成,其采用胶水粘结的方式固定在橡胶囊体底部,所述防滑垫背离橡胶囊体的那一面上均布有防滑凸点。
【文档编号】A61B17/42GK204169889SQ201420249059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0日
【发明者】王迎辉 申请人:王迎辉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