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的城市交通网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交通领域,尤其是交通较拥堵的大中城市。
背景技术:
现有城市的街道大多呈十字交叉结构,当街道的功能用于城市交通时, 需要有左转、右转、直行三种信号灯来管理车辆的安全通行,这样造成车辆在通过十字交叉的路口需要有等待时间,限制了车辆的通过速度;城市高架系统虽然没有用信号灯,但是没有形成网络,所以一处堵车,会造成整条高架系统的瘫痪。本发明克服了这两种交通结构的缺点,以保证城市交通最大限度的畅通。发明内容本发明针对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交通信号灯前需要候车通过问题提出了彻底的解决方案——用一种新的城市交通网络来解决。本发明《新的城市交通网络》需要改造原来的十字道路交叉路口,全部改造成Y型或丁字形交叉路口,在每个交叉路口的三条左转弯道上布置两条左弯的立体交叉道和一条平面左转弯道,在一个城市中合理的布置若干条这种纵横交错的专用车道形成网络;网络内的道路与其他道路产生相交时必须是立体式的交叉通过;在每个Y型或丁字形交叉路口布置的两条左弯的立体交叉系统可以都是地面上部空间,也可以都是地下空间,也可以一条在地面上部空间,另一条在地下空间;被布置成网络的街道最小宽度应能允许两辆机动车辆按正常行驶的车速相对通过。对于城市交通管理部门来说这一个网络可以限定某种特定的交通车辆通行,以提高其运行效率。本发明与现有的城市交通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除网络的出入口外,在网络内部不需要有交通信号灯,车辆只要遵照交通规则就能安全运行,可较大的提高行车速度。在网络内部的某一个节点产生运行故障,有很强的代偿功能,只要短时间能排除故障,不至于造成整个网络的瘫痪或堵塞。并且可以做到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分片、分段逐步进行,也可以从城市交通道路的某一个节点开始实施。
图1是Y型城市交通网络(或称蜂窝式交通网络)布局示意图;图2是城市交通网络纵向是直道,横向用丁字形布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城市交通网络横向是直道,纵向用丁字形布局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Y型交叉路口的两条左转弯道路立体交叉的结构布局示意图;图5是丁型交叉路口的两条左转弯道路立体交叉的结构布局示意图;图6是丁型交叉路口的两条左转弯道路又一种立体交叉的结构布局示意图;图7是现有的十字交叉路口改造成4个丁字路口示意图;图8是新城市交通网络综合布局举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8详述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Y型城市交通网络 (或称蜂窝式交通网络)布局示意图,网络上的行车街道布置成蜂窝式结构,进出该网络的每一条道路的“进出口”仍可以设置交通信号灯,网络内部的一个区域示意性的给出了进入或驶出该网络的“区域进口 ”和“区域出口 ”,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布局,适合于新发展的城市或城市新扩展区域。图2是城市交通网络纵向是直道,横向用丁字形布局的结构示意图;这种纵向是直道的丁字形布局,适用于城市原南北主动脉布局不变动,东西改变成丁字形路口的,其“出入口”与“区域进口”和“区域出口”布局原理与图1相同。图3是城市交通网络横向是直道,纵向用丁字形布局的结构示意图;适用于城市原东西主动脉布局不变动,南北改变成丁字形路口的,其“出入口 ”与“区域进口 ”和“区域出口 ”布局原理与图1相同。 也可以将Y型与丁字形的结构综合运用于同一城市的网络中,根据图1、图2和图3所示,城市可根据规模的大小将现有的道路交通格局改造成纵向有M条,横向有N条的交通网络;在纵横交叉道的每一个节点上具体确定改造后是Y型节点还是丁字形节点,然后给出每一个节点的设计方案;再找出本交通网络与其他道路所产生的道路需要多少立体交叉,也制定出具体的设计方案;就完成了整个网络的布置。在Y型交叉路口需要有两条左转弯立体交叉道和一条平面左转弯道的布局;在Y 型道路交叉口中可以任选2条道建造左转弯立体交叉系统;在图4中1是一号道的左转弯立体交叉道,2是二号道的的左转弯立体交叉道,3是三号道的平面左转弯道,这样就可以让三条道路上的往来车辆在没有任何交通信号的情况下顺利、安全通过;由于Y型的道路交叉口三条道路夹角较大,转弯较小,可以减少方向盘打的角度,有利于提高通过速度。图 5是丁型交叉路口的两条左转弯道路立体交叉的结构布局示意图;在丁字形的交叉路口必定有一条道其中的一个方向是直行的,没有左转弯,为了提高车辆的运行速度,不宜对该方向的通过实行立体交叉,可以选择该道的相对行车方向和另外一条道设置立体交叉;在图 5中4是四号道车辆的左转弯立体交叉道,5是五号道车辆右侧的左转弯立体交叉道,6是五号道车辆左侧直行通过。对于路面较窄街道的丁字形交叉路口也可以按图6方式布置立体交叉,它的原理与图5相同,只是在道路宽度空间不能同时满足车辆平面往来与立体交叉通行时所采用, 它借用道路外测的空间或商店作为立体交叉的空间;在图6中7是六号道车辆的左转弯立体交叉道,8是七号道右侧车辆的左转弯立体交叉道,9是七号道左侧车辆直行通过。对于原来是十字路口(也可以是五马路口或更多马路口)的,也可按图7将他先改造成丁字路口,例如在图7中八号道、九号道原先是十字相交的路口,10是经改造后的圆盘式环形道,11是环形道中间多余空间形成的绿化岛,这样原来的一个十字型路口成了四个丁字形路口,然后按照丁字路口的通过原则解决立体布局问题。图8给出了新城市交通网络综合布局举例在本例中先将纵横四条主干道按图7 将十字路口改造成圆盘结构的丁字路口,其余的按Y型或丁字形交叉路口的方案布局。
权利要求
1.一种新的城市交通网络。包括可行车的街道、街道的交叉路口以及立体交叉系统组成的一个交通网络,其特征是将本网络中原来的十字道路交叉路口全部改造成Y型或丁字形交叉路口,在每个交叉路口的三条左转弯道上布置两条左弯道成立体交叉道和一个平面左转弯道,在一个城市中合理的布置若干条这种纵横交错的专用车道形成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新城市交通网络其特征是网络内的道路与其他道路产生相交时必须是立体式的交叉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新的城市交通网络其特征是在每个Y型或丁字形交叉路口布置的两条左弯的立体交叉系统可以都是地面上部空间,也可以都是地下空间,也可以一条在地面上部空间,另一条在地下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新的城市交通网络其特征是被布置成网络的街道最小宽度应能允许两辆机动车辆按正常行驶的车速相对通过。
全文摘要
一种新的城市交通网络。包括可行车的街道、街道的交叉路口以及立体交叉系统组成的一个交通网络。在本网络中它将原来的十字道路交叉路口全部改成Y型或丁字形交叉路口,在交叉路口的三条左转弯道上布置两条左弯道成立体交叉道和一条平面左转弯道,在一个城市中合理的布置若干条这种纵横交错的专用车道使之形成网络,在网络内部不需要有交通信号灯,可较大的提高行车速度。该发明与原有的城市道路交通布局相比有如下优点它可以大大的缓解交通拥堵现象,提高车辆的行车速度与通过率;如果在网络内部的某一个节点上发生交通事故,有很强的代偿功能,不会造成网络的堵塞。并且可以做到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分片、分段逐步进行,也可以从城市交通道路的某一个节点开始实施。
文档编号E01C1/04GK102561121SQ20111000753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日
发明者谢志浩 申请人:谢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