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学习系统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6  33

专利名称:新课标学习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学习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写课标学海征途学习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人对孩子的教育重视是亘古不变的传统,但是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以及优质资源的数量限制等等都很大程度限制了教育资源利用,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再有,现代社会日趋强烈的竞争环境,使得目前政府的教育资源远远跟不上学生对于知识、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因此,依托于互联网的网络远程教育在教育系统中凸显优势。它不仅减少了学生为得到更好的辅导而付出的额外时间,而且最大化的利用了优质教育资源。网络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它的辐射范围;互联网的特性,加大了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多样性;优质教育资源的深化、细化,加大了它的深度。云学习,是近年来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是由云计算技术发展而来的,基于技术特性的新的学习方式,是高新技术在学习领域里的具体应用,云学习系统包括云学习平台和云终端学习机。云学习平台作为云端资源网络,全球开放、社会共建、协作共享,运用知识工程、学习理论、语义网络、信息技术等,将一个个知识宝库以超维度组合知识节点方式形成各种学习服务模型,组件化架构“知识云”。云终端学习机通过“云引擎”强大的“云动力”,以随时随地、即需即学的方式实现对知识云的互动探究学习。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课标学海征途学习系统, 是一种全新的网络远程教育模式,使优质教育资源能够得到最大化利用,加大了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和多样性,搭建了一个网络教育互动云学习平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新课标学海征途学习系统,包括互动教育云学习服务器、互联网、门户管理中心系统与演示中心系统,所述门户管理中心系统与演示中心系统通过互联网分别和互动教育云学习服务器联接;所述互动教育云学习服务器还通过互联网联接客户终端,所述门户管理中心系统与演示中心系统可将教育资源信息通过互联网传送给位于客户终端的家长、教师及学生实现共享。所述门户管理中心系统把互动教育云学习服务器中的软件内容借由互联网,通过后台管理和前台内容呈现,来给相关使用用户如学生、家长、教师。所述演示中心系统是现场操作演示并且讲解互动教育云学习服务器的软件内容使用。所述互动教育云学习服务器由配置的硬件与软件内容组成,所述硬件包括各个服务器,结合软件模块实现对应的功能。所述各个服务器包括前端服务器DELL 1950、应用服务器DELU950、数据库服务器 DELL 2950、media 服务器 DELL 2950,media2 服务器 DELL 1950,media3 服务器 DELL 四50,所有服务器的操作系统都是Debian Linux ;所述软件内容是实时课件模块、在线答疑模块、四步学习法模块、战果分析模块、 模拟测评模块、学习记录模块、在线错题本模块、PAD错题本模块、班主任服务模块与名师授课模块;进一步,所述互动教育云学习服务器分别并联联接实时课件模块、在线答疑模块、 四步学习法模块、战果分析模块、模拟测评模块、学习记录模块、在线错题本模块、PAD错题本模块、班主任服务模块与名师授课模块;所述实时课件模块的实现方案是通过背投式投影机将预先做好的PPT和电脑相连,投放在黑板上,然后将实况经过视频处理制成课件共享在网络上。具体是教师可以通过与电脑连接的手写笔在黑板上做写字、画线等操作,效果更生动、更实际、更人性化,然后通过录像机录制成mts格式视频文件,再由第三方工具Vegas进行视频处理,Camtisa制作成课件,放在网络上,提供给用户观看。所述在线答疑模块的实现方案是通过网页让同学提交问题,系统自动保存到后台,由各学科老师来回答相关的问题;所述四步学习法模块提供了四步学习进程分为预习步骤、自测步骤、学习步骤与巩固步骤;所述预习步骤是初步了解整个知识点的内容,将知识概念以是非判断题的形式呈现,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为牢固掌握知识打下了良好的挤出。所述自测步骤是精选学习环节的课程题目,帮助学生找出知识薄弱点,有的放矢地去学习听课,让问题无所循形。所述学习步骤是带着自测的问题来提供,听众名师如何支招,不一样的思想,不一样的方法,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所述巩固步骤是通过巩固习题帮助学生检测学习效果,及时查缺补漏,不让问题滞留。所述战果分析模块是对上述四步学习进程的每一步都设有测评,并且根据测评情况及时地给到学生测评分析,让学生了解每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技术方案是通过后台录入每个知识点相关的题目,然后进行出题,学生解题后提交试卷,系统根据做题情况及时给出分析、反馈和建议。所述模拟测评模块是在后台将各学科模拟测评的题目进行录入,然后进行测评出题,同学在前台进行解答,并且在线提交,最后得到测评结果,分析出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所述学习记录模块会自动记录下每个账号的学习足迹,学生可以登录自己的学海征途账号,查看自己近期学习足迹的记录。所述在线错题本模块是通过清晰的“错题本”按钮,让同学将做错的题目添加到自己的错题本中,引导同学对错题本的错题进行复习巩固,并且每道错题都有正确的解析。所述PAD错题本模块是一个基于android系统的软件,软件有拍错题、管理错题, 以及上传错题的功能;借助学海征途的云学习平台,学生随时随地可将平时测试或者家庭作业中的错题用PAD错题本记录下来,并且上传到学海征途的在线错题本中,随时随地查看自己曾经做错的题目,便于今后复习巩固,减轻学习负担。
技术实现方案是利用PAD拍照功能,让学生把平时测试或者家庭作业中产生的错题拍照下来,每个错题作为一个图片保存在PAD错题本中,并添加标签和备注。所述班主任服务模块是在班主任后台管理中,可以查看到同学的听歌记录,测评考试记录,然后对同学进行考试分析,来制定同学的学习计划,督促同学听课。所述名师授课模块是为每门学科配备多为名师进行讲解,合理安排名师讲授的知识点,并制成视频文件传到互联网实现共享。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学习方式多样化,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优质教育资源获得了良好的利用;该发明采用“云学习”技术,使学生在“云学习”技术平台指导下,从学习过程中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进行解决问题式的学习。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单一被动的接受、记忆的学习过程,变为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探究的过程。从而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其研究能力,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获取知识同步增长这个过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过程。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互动教育云学习服务器与各功能模块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创作特征、技术手段与达成目的易于明白理解,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实施例参看图1与图2,新课标学海征途学习系统,包括互动教育云学习服务器1、互联网 2、门户管理中心系统3与演示中心系统4,所述门户管理中心系统3与演示中心系统4通过互联网2分别和互动教育云学习服务器1联接;互动教育云学习服务器1还通过互联网2联接客户终端5,所述门户管理中心系统 3与演示中心系统4可将教育资源信息通过互联网2传送给位于客户终端5的家长6、教师 7及学生8实现共享,这样使用者可以通过网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信息。门户管理中心系统3把互动教育云学习服务器1中的软件内容借由互联网,通过后台管理和前台内容呈现,来给相关使用用户如学生、家长、教师。演示中心系统4是现场操作演示并且讲解互动教育云学习服务器1的软件内容使用。互动教育云学习服务器1由配置的硬件与软件模块组成,所述硬件包括前端服务器DELL 1950、应用服务器DELL 2950、数据库服务器DELL ^50、media服务器DELL 2950, media2服务器DELL 1950,media3服务器DELL 2950,所有服务器的操作系统都是是Debian Linux;通过上述各个服务器控制对应的软件模块实现相应的功能。互动教育云学习服务器1分别并联联接其内部设置的各软件模块,包括实时课件模块11、在线答疑模块12、四步学习法模块13、战果分析模块14、模拟测评模块15、学习记录模块16、在线错题本模块17、PAD错题本模块18、班主任服务模块10与名师授课模块19。上述各个功能模块可以把教育相关信息传送给互动教育云学习服务器1,通过互动教育云学习服务器ι反馈至互联网2,互联网2再传送至客户终端5,就可以达到教育信息互动的目的。实时课件模块11的实现方案是通过背投式投影机将预先做好的PPT和电脑相连,投放在黑板上,然后将实况经过视频处理制成课件共享在网络上。具体是教师可以通过与电脑连接的手写笔在黑板上做写字、画线等操作,效果更生动、更实际、更人性化,然后通过录像机录制成mts格式视频文件,再由第三方工具Vegas进行视频处理,Camtisa制作成课件,放在网络上,提供给用户观看。在线答疑模块I2的实现方案是通过网页让同学提交问题,系统自动保存到后台,由各学科老师来回答相关的问题;四步学习法模块13提供了四步学习进程分为预习步骤、自测步骤、学习步骤与巩固步骤;所述预习步骤是初步了解整个知识点的内容,将知识概念以是非判断题的形式呈现,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为牢固掌握知识打下了良好的挤出。所述自测步骤是精选学习环节的课程题目,帮助学生找出知识薄弱点,有的放矢地去学习听课,让问题无所循形。所述学习步骤是带着自测的问题来提供,听众名师如何支招,不一样的思想,不一样的方法,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所述巩固步骤是通过巩固习题帮助学生检测学习效果,及时查缺补漏,不让问题滞留。战果分析模块14是对上述四步学习进程的每一步都设有测评,并且根据测评情况及时地给到学生测评分析,让学生了解每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技术方案是通过后台录入每个知识点相关的题目,然后进行出题,学生解题后提交试卷,系统根据做题情况及时给出分析、反馈和建议。模拟测评模块15是在后台将各学科模拟测评的题目进行录入,然后进行测评出题,同学在前台进行解答,并且在线提交,最后得到测评结果,分析出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学习记录模块16会自动记录下每个账号的学习足迹,学生可以登录自己的学海征途账号,查看自己近期学习足迹的记录。在线错题本模块17是通过清晰的“错题本”按钮,让同学将做错的题目添加到自己的错题本中,引导同学对错题本的错题进行复习巩固,并且每道错题都有正确的解析。PAD错题本模块18是一个基于android系统的软件,软件有拍错题、管理错题,以及上传错题的功能;借助学海征途的云学习平台,学生随时随地可将平时测试或者家庭作业中的错题用PAD错题本记录下来,并且上传到学海征途的在线错题本中,随时随地查看自己曾经做错的题目,便于今后复习巩固,减轻学习负担。技术实现方案是利用PAD拍照功能,让学生把平时测试或者家庭作业中产生的错题拍照下来,每个错题作为一个图片保存在PAD错题本中,并添加标签和备注。班主任服务模块10是在班主任后台管理中,可以查看到同学的听歌记录,测评考试记录,然后对同学进行考试分析,来制定同学的学习计划,督促同学听课。
6
名师授课模块19是为每门学科配备多为名师进行讲解,合理安排名师讲授的知识点,并制成视频文件传到互联网实现共享。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网络远程教育模式,使优质教育资源能够得到最大化利用,加大了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和多样性,搭建了一个网络教育互动云学习平台。采用“云学习”技术,使学生在“云学习”技术平台指导下,从学习过程中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进行解决问题式的学习。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单一被动的接受、记忆的学习过程,变为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探究的过程。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
1.新课标学海征途学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互动教育云学习服务器、互联网、门户管理中心系统与演示中心系统,所述门户管理中心系统与演示中心系统通过互联网分别和互动教育云学习服务器联接;所述互动教育云学习服务器还通过互联网联接客户终端,所述门户管理中心系统与演示中心系统将教育资源信息通过互联网传送给位于客户终端的家长、教师及学生实现共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课标学海征途学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互动教育云学习服务器由配置的硬件与软件内容组成,所述硬件包括各个服务器,结合软件模块实现对应的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课标学海征途学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互动教育云学习服务器分别并联联接实时课件模块、在线答疑模块、四步学习法模块、战果分析模块、模拟测评模块、学习记录模块、在线错题本模块、PAD错题本模块、班主任服务模块与名师授课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课标学海征途学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课件模块通过背投式投影机将预先做好的PPT和电脑相连,投放在黑板上,然后将实况经过视频处理制成课件共享在网络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课标学海征途学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线答疑模块通过网页让同学提交问题,系统自动保存到后台,由各学科老师来回答相关的问题。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课标学海征途学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测评模块是在后台将各学科模拟测评的题目进行录入,然后进行测评出题。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课标学海征途学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学习记录模块会自动记录下每个账号的学习足迹,学生可以登录自己的学海征途账号,查看自己近期学习足迹的记录。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课标学海征途学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AD错题本模块是一个基于android系统的软件,软件有拍错题、管理错题,以及上传错题的功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课标学习系统,包括互动教育云学习服务器、互联网、门户管理中心系统与演示中心系统,所述门户管理中心系统与演示中心系统通过互联网分别和互动教育云学习服务器联接;所述互动教育云学习服务器还通过互联网联接客户终端,所述门户管理中心系统与演示中心系统将教育资源信息通过互联网传送给位于客户终端的家长、教师及学生实现共享。所述互动教育云学习服务器联接有实时课件模块、在线答疑模块、在线错题本模块、PAD错题本模块等多种功能模块。本发明是一种全新的网络远程教育模式,使优质教育资源能够得到最大化利用,加大了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和多样性,搭建了一个网络教育互动云学习平台。
文档编号G09B5/08GK102364916SQ20111025412
公开日2012年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1日
发明者王琪 申请人:上海学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