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装置、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xiaoxiao2020-6-26  28

专利名称:控制装置、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装置、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泳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中,存在通过多次的电压施加来进行一次改写的显示装置。这样的改写在为了使显示元件中显示状态(即灰度)变化而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的情况等下进行。在进行这样的改写的情况下,如果一次改写没有结束(即多次的电压施加的时间没有经过),则显示元件不能开始下一改写。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用于在电泳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中通过流水线处理按每个部分区域来改写图像的技术。这样一来,对于未进行改写的区域,能够与其他区域的改写无关地开始改写,因此与改写图像整体的情况相比,存在可缩短改写所需时间的情况。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 特开2009-2516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电泳显示装置中进行了多次改写的区域中,因电泳微粒的工作不良有时会残留图像的残像,为消除这样的残像,有时进行在整个对象区域以黑色进行显示或在整个对象区域以白色进行显示的所谓更新。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的情况下,没有公开部分地进行更新的技术,为了在整个显示区域的范围内进行更新,而在正在进行更新时,停止其他的改写处理。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在显示装置中能够与在作为更新对象的区域中正在进行的更新处理无关地、进行未作为更新对象的区域中的其他的改写(重新写)处理。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写入单元,其对构成显示部的多个像素,写入与图像数据相应的图像;特定单元,其特定上述多个像素中的成为更新对象的像素组;和更新处理单元,其在与对上述特定单元所特定的像素组从上次的更新时起、由上述写入单元已进行的图像的写入次数相关的值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对该像素组进行更新, 上述写入单元在由上述更新处理单元进行更新的期间,不对成为该更新的对象的像素组进行图像的写入,而对未成为该更新的对象的像素组进行图像的写入。根据该控制装置,在显示装置中,能够与在作为更新的对象的区域中正在进行中的更新处理无关地、进行未作为更新的对象的区域中的其他的改写处理。在优选方式中,上述多个像素的各个,通过上述写入单元的写入而成为至少包含第一显示状态以及第二显示状态的多个显示状态中的任一显示状态,与上述图像的写入次数相关的值可以是已对上述特定单元所特定的像素组中的至少任一个像素进行从上述第一显示状态向上述第二显示状态的写入的次数;以及已对上述特定单元所特定的像素组中的至少任一个像素进行从上述第二显示状态向上述第一显示状态的写入的次数。根据该方式,可将进行更新的时期限定于显示部的视觉辨认性下降的可能性高之时。在其他的优选方式中,上述多个像素的各个,通过上述写入单元所进行的写入,而成为至少包含第一显示状态以及第二显示状态的多个显示状态中的任一显示状态,与上述图像的写入次数相关的值可以是在上述特定单元所特定的像素组中已进行了从上述第一显示状态向上述第二显示状态的写入的像素的数量;以及在上述特定单元所特定的像素组中已进行了从上述第二显示状态向上述第一显示状态的写入的像素的数量。根据该方式,能够以像素为单位在写入预定的次数为阈值以上的定时即显示部的视觉辨认性下降的可能性高的定时进行更新。此外,在其他优选方式中,上述多个像素的各个,通过上述写入单元所进行的写入,而成为至少包含第一显示状态以及第二显示状态的多个显示状态中的任一显示状态, 与上述图像的写入次数相关的值可以是在上述特定单元所特定的像素组中已进行了从上述第一显示状态向上述第二显示状态的写入的像素的数量;在上述特定单元所特定的像素组中已进行了从上述第二显示状态向上述第一显示状态的写入的像素的数量;在上述特定单元特定的像素组中已进行了从上述第一显示状态向上述第一显示状态的写入的像素的数量;以及在上述特定单元所特定的像素组中已进行了从上述第二显示状态向上述第二显示状态的写入的像素的数量。通过该方式,也能够在显示部的视觉辨认性下降的可能性高的定时进行更新。再有,在其他优选方式中,上述写入单元也可以具有改写判断单元,其判断是否已对上述多个像素中的一个像素发生了新的写入指示;写入状态判断单元,其在判断为发生了上述新的写入指示的情况下,判断是否正在对该一个像素进行图像的写入工作;和写入控制单元,在上述写入状态判断单元中判断为并未正在进行对于上述一个像素的写入工作的情况下,上述写入控制单元将使上述像素的显示状态从上述第一显示状态向上述第二显示状态变化时的驱动电压的施加次数即第一写入数据或者使上述像素的显示状态从上述第二显示状态向上述第一显示状态变化时的驱动电压的施加次数即第二写入数据保存于第一存储区域,基于该第一存储区域所保存的上述第一写入数据以及上述第二写入数据,进行对上述对象像素多次施加驱动电压的写入控制,另一方面,在上述写入状态判断单元中判断为正在对上述对象像素进行写入工作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正在进行的写入工作, 在该写入工作结束后,进行上述写入控制。根据该方式,在未作为更新对象的区域中,在各像素中发生了新的写入指示时,能够在并未正在进行该像素的改写工作的情况下开始写入,并且在正在进行该像素的改写工作的情况下继续进行该改写工作。此外,本发明提供具备该控制装置的显示装置。根据该显示装置,由于对更新对象的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继续进行图像的显示, 因此与进行对全部区域的像素进行同色的显示那样的更新的显示装置相比较,达到识别图像内容的程度的体感响应速度提高。再有,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具备由多个像素构成的显示部,该控制方法具有特定步骤,在上述多个像素中特定成为更新的对象的像素组;更新处理步骤,在与对由上述特定步骤所特定的像素组从上次的更新时起、与图像数据相应的图像的写入次数相关的值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对该像素组进行更新;和写入步骤,在由上述更新处理步骤进行更新的期间,不对成为该更新的对象的像素组进行与图 像数据相应的图像的写入,对未成为该更新的对象的像素组进行与图像数据相应的图像的写入。根据该控制方法,在显示装置中,能够与在未作为更新的对象的区域中正在进行 的图像写入处理无关地、进行作为该更新的对象的区域中的更新。


图1是表示电泳显示装置100的硬件构成的框图。图2是表示显示部1的剖面的图。图3是概略地说明显示部1的电路构成的图。图4是说明显示部1所具备的各像素驱动电路的构成的图。图5是表示用控制器2所实现的功能的构成的框图。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控制器2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7A是表示更新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7B是表示更新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8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工作的图。图9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工作的图。图10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工作的图。图11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工作的图。图12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工作的图。图13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工作的图。图14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工作的图。图15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工作的图。图16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工作的图。图17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工作的图。图18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工作的图。图19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工作的图。图20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工作的图。图21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工作的图。图22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工作的图。图23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工作的图。图M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工作的图。图25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工作的图。图沈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工作的图。图2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控制器2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28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工作的图。图四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工作的图。图30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工作的图。图31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工作的图。
图32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工作的图。图33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工作的图。图34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工作的图。图35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工作的图。图36是表示电泳显示装置100A的硬件构成的框图。图3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控制器2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38A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更新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38B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更新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39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A的工作的图。图40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A的工作的图。图41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A的工作的图。图42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A的工作的图。图43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A的工作的图。图44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A的工作的图。图45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A的工作的图。图46是说明电泳显示装置100A的工作的图。图47是说明本发明的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应用例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 显示部;2 控制器;3 =CPU ;4 =VRAM ;5 =RAM ;6A 白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B 黑写入数据存储区域;7 预定图像数据存储区域;8 =ROM ;9 =MMU ;10 第一基板;11 柔性基板;Ila 粘接层;12 薄膜半导体电路层;13a 像素电极;14 连接电极;20 电泳层;21 微囊;22 粘合剂;23 导电性连接体;30 第二基板;31 薄膜片;32透明电极层;51 行译码器;53 扫描线驱动电路;54 数据线驱动电路;55 图像显示区域;61 晶体管;63 保持电容;64 扫描线;65 数据线;100、100A 电泳显示装置;201 改写判断部;202 写入状态判断部;203 写入控制部;204 数据更新部;205 预定图像更新部;206 更新区域特定部;207 更新判断部;208 更新处理部;1000 电子书;1001 框架;1002 盖;1003 操作部;1004 显示部;1100 手表;1101 显示部;1200 电子纸;1201 本体部1202 显示部;A 图像;Ai j、Bi j、Ci j、Dij 存储区域;Pij 像素。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电泳显示装置100的构成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泳显示装置100的构成的框图。如图1所示, 电泳显示装置100具备显示部1、控制器2、CPU(中央处理器)3、VRAM(视频RAM) 4、RAM(随机存取存储器)5和ROM(只读存储器)8。这些各部经总线连接。控制器2相当于电泳显示装置100的控制装置。另外,也能够将控制器2、CPU3组合而成的部分定义为电泳显示装置 100的控制装置。或者,也能够将控制器2、CPU3、VRAM4、RAM5和R0M8的整体定义为电泳显示装置100的控制装置。显示部1是具有具备存储性的显示元件且在不进行写入的状态下也维持显示状态的显示器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显示部1是具备电泳元件来作为具有存储性的显示元件的、基于电泳方式的图像显示器件,包含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和多个像素。在使各个像素的显示状态从例如黑色(第一显示状态)向白色(第二显示状态)变化的情况下,需要对各像素进行多次(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为七次)驱动电压的施加工作。在从白色(第一显示状态)向黑色(第二显示状态)变化的情况下也同样需要对各像素进行多次(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为七次)驱动电压的施加工作。控制器2通过输出表示在显示部1所显示的图像的图像信号和/或其他的各种信号(时钟信号等)来控制显示部1。CPU3是控制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工作的处理器,尤其是,使显示于显示部1的图像数据存储于VRAM4。VRAM(第二存储区域)4是帧缓冲器,基于 CPU3的控制来存储显示于显示部1的图像数据。这里,所谓图像数据是指表示显示部1中的、由全部像素的集合所构成的图像的数据。此外,在后述的各存储区域中,为了简便,也对与全部像素的集合相对应的数据使用图像数据这一称呼,而不对与一个像素相对应的数据使用。RAM5包括写入数据存储区域(第一存储区域)6以及预定图像数据存储区域(第三存储区域)7。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存储基于VRAM4所存储的图像数据而进行的写入的内容。控制器2参照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基于参照的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所存储的内容,来进行对于显示部1的各像素的驱动电压的施加。在预定图像数据存储区域7,存储在基于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所存储的内容而对各个像素所进行的写入结束时、将在显示部1显示的预定的图像数据(称为预定图像数据)。再有,在以后的说明中,按每个像素或按与像素对应的每个存储区域,将各存储区域所存储的数据称为像素数据。R0M8存储用于控制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各部分的程序等。显示部1的构成使用图2 4来说明显示部1的详细构成。图2是表示显示部1的剖面的图。如图所示,显示部1大体包括第一基板10、电泳层20和第二基板30。第一基板10是形成电路的、在作为绝缘性基底基板的柔性基板11 上形成有薄膜半导体电路层12的基板。柔性基板11是例如聚碳酸酯基板。在该柔性基板 11上,经由粘接层IlA而层叠有薄膜半导体电路层12。作为柔性基板11的材料,能够使用轻量型、柔性、弹性等优良的树脂材料。另外,也可以使用不具有柔性的玻璃基板等来取代柔性基板11。该情况下,在基板上不经由粘接层而直接形成薄膜半导体电路层12。薄膜半导体电路层12,除了在行方向以及列方向上分别排列多个的布线组、像素电极组、像素驱动电路以及连接端子之外,还包括选择驱动像素的行译码器51以及列译码器(未图示)等。像素驱动电路包括薄膜晶体管(TFT:Thin Film Transistor)等电路元件。像素电极组包括排列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电极13a,形成图像显示区域。在薄膜半导体电路层12,形成有能够对各像素电极13a施加独立的驱动电压的那样的有源矩阵电路。连接电极14是用于电连接第二基板30的透明电极层32与第一基板10的电路布线的电极, 其形成于薄膜半导体电路层12的外周部。电泳层20形成于像素电极13a上及其外周区域的范围。电泳层20包括由粘合剂 22所固定的多个微囊21。在微囊21内含有电泳分散介质、电泳微粒。也可以在由粘合剂 22所固定的微囊21与像素电极13a之间设置有粘接层。电泳微粒具有与施加电压相应地在电泳分散介质中移动的性质,使用一种以上(这里为两种)的电泳微粒。将上述微囊21 与所期望的介电常数调节剂一同混合于粘合剂22中,在所得到的树脂组成物的基材上使用公知的涂敷法能够形成电泳层20。在这里,作为电泳分散介质,能够使用水、醇类溶剂(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辛醇,甲基溶纤剂等),各种酯类(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等)、酮类(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等)、脂肪族烃(戊烧,己烧,辛烷等)、脂环式烃(环己烧,甲基环己烷等)、芳香族烃 (苯,甲苯、二甲苯、具有长链烷基的苯类(二甲苯、己基苯、庚基苯、辛基苯、壬基苯、癸基苯、十一烷基苯、十二烷基苯、十三烷基苯、十四烷基苯等))、卤代烃(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等)、羧酸酯(盐)等中的任意一种,另外,分散介质也可以为其他的油类。这些物质能够单独或混合而用作分散介质,进而也可以配合表面活性剂等而作为分散介质。如上所述,电泳微粒是具有在电泳分散介质中基于电位差进行电泳以移动到所期望的电极侧的性质的微粒(高分子或胶质)。在电泳微粒中,例如,能够使用苯胺黑和/或炭黑等的黑色颜料、二氧化钛和/或氧化铝等的白色颜料,此外,还能够使用黄色颜料、红色颜料、蓝色颜料等。这些微粒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共同使用两种以上。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电泳微粒,使用具有正电荷的黑色微粒和具有负电荷的白色微粒。当然,也能够使用具有负电荷的黑色微粒和具有正电荷的白色微粒。作为构成微囊21的材料,优选,使用阿拉伯树胶·明胶系的化合物和/或氨基甲酸乙酯系的化合物等具有柔软性的材料。作为粘合剂22,只要是与微囊21亲和性良好且与电极的紧密附着性优良并且具有绝缘性的物质即可,没有特别限制。第二基板30包括在下侧的面形成有透明电极层32的薄膜片31,且形成为覆盖电泳层20上侧。透明电极层32是与多个像素电极13a相对的共用电极。薄膜片31起到电泳层20的封闭和保护的作用,使用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片构成。薄膜片31由绝缘性的透明材料形成。透明电极层32使用例如掺杂有锡的氧化铟膜(ITO=Indium Tin Oxide膜)等透明导电膜构成。第一基板10的电路布线与第二基板30的透明电极层32在电泳层20的形成区域的外侧连接。具体而言,透明电极层32与薄膜半导体电路层12的连接电极14经由导电性连接体23而连接。图3是概略地说明显示部1的电路构成的图。控制器2生成表示在图像显示区域55所显示的图像的图像信号、用于进行图像改写时的重置(reset)的重置数据、用于对于图像显示区域55中的特定的部分显示区域所含的像素进行全黑显示以及全白显示的处理(称为更新)的更新数据以及其他的各种信号 (时钟信号等),并向扫描线驱动电路53或数据线驱动电路M输出。这里所说的全黑显示指在对象区域所含的全部像素以黑色进行显示的情况,全白显示指在对象区域所含的全部像素以白色进行显示的情况。图像显示区域55具备沿X方向平行排列的多条数据线、沿 Y方向平行排列的多条扫描线以及配置于该数据线和扫描线的各交点的像素驱动电路。图4是用于说明显示部1所具备的像素驱动电路的构成的图。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为了区别各扫描线64,有时采用将图3所示的扫描线从上依次称为第一、二、三、…、 (m-1)、m行的叫法。此外,同样地,为了区别各数据线65,有时采用将图3所示的数据线从左依次称为第一、二、三、…、(n-l)、n列的叫法。在图4中,表示了与第一行扫描线64和第一列数据线65的交叉处相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虽然对于其他数据线65和扫描线64的交叉处也设置有同样的像素驱动电路, 但是,由于各像素驱动电路的构成相同,因此,在这里,作为代表对与第一行数据线和第一列扫描线的交叉处相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进行说明,对其他像素驱动电路则省略说明。在像素驱动电路中,晶体管61的栅连接于扫描线64,晶体管61的源连接于数据线。此外,晶体管61的漏连接于像素电极13a。像素电极13a与透明电极层32相对,在像素电极13a与透明电极层32之间夹有电泳层20。位于这一像素电极13a与透明电极层32 之间的微囊21在显示部1中成为一个像素。另外,在像素驱动电路中,与电泳层20并联地连接有保持电容63。此外,使透明电极层32的电位为预先确定的电位Vcom。扫描线驱动电路53与显示区域55的各扫描线64连接,向第一、二、…、m行扫描线64供给扫描信号Y1、Y2、···、¥!!!。具体而言,扫描线驱动电路53以第一、二、…、m行的顺序选择扫描线64,使所选择的扫描线64的扫描信号的电压成为选择电压VH(H电平),使未被选择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的电压成为非选择电压VL(L电平)。数据线驱动电路M与显示区域的各数据线连接,向第一、二、…、η列数据线65 供给数据信号XI、Χ2、…、Xm。对于连接于电位为选择电位VH的扫描线64的像素驱动电路,从数据线65供给数据信号。具体而言,当扫描线64变为H电平时,栅连接于该扫描线 64的晶体管61变为导通状态,像素电极13a连接于数据线65。因此,在扫描线64为H电平时,如果向数据线65供给数据信号,则该数据信号经由成为导通状态的晶体管61向像素电极13a施加。当扫描线64变为L电平时,晶体管61变为截止状态,但是,通过数据信号向像素电极13a施加的电压被存储于保持电容,与像素电极13a的电位和透明电极层32的电位的电位差(电压)相应地,电泳微粒移动。例如,在像素电极13a的电位相对于透明电极层32的电位Vcom是+15V (正电位) 的情况下,带负电的白色的电泳微粒向像素电极13a侧移动,带正电的黑色的电泳微粒向透明电极层32侧移动而使像素变为黑色的显示。此外,在像素电极13a的电位相对于透明电极层32的电位Vcom是_15V(负电位)的情况下,带正电的黑色的电泳微粒向像素电极 13a侧移动,带负电的白色的电泳微粒向透明电极层32侧移动而使像素变为白色的显示。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从扫描线驱动电路53选择第一行扫描线起到第Y行扫描线的选择结束为止的期间称为“帧期间”或简称为“帧”。各扫描线64在每一帧中被选择一次,在每一帧中对各像素驱动电路供给一次数据信号。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使各像素的显示状态从白色(低浓度)向黑色(高浓度)或者从黑色(高浓度)向白色(低浓度)变化时,不是仅以一帧驱动像素驱动电路来使显示状态变化,而是在多个帧的范围内通过向像素施加电压的写入工作来使显示状态变化。例如,在使像素的显示状态从白色向黑色变化的情况下,用于使像素显示黑色的数据信号在多个帧的范围内向像素驱动电路被供给,在使像素的显示状态从黑色向白色变化的情况下,用于使像素显示白色的数据信号在多个帧的范围内被供给。接下来,对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说明详细情况。在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中设置有白色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A和黑色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B,该白色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A存储表示是否正在对各像素进行从黑色(第一显示状态)向白色(第二显示状态)改变显示状态的工作的数据(第一写入数据),该黑色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B存储表示是否正在对各像素进行从白色向黑色改变显示状态的工作的数据 (第二写入数据)。第一写入数据以及第二写入数据是与在该写入工作中已施加驱动电压的次数相伴而变化的值,在该写入中的最后的驱动电压施加后,写入数据成为表示并未正在对一个像素进行写入工作的值。这里,写入数据成为直到写入结束时的剩余施加次数。因此,在这里,对于剩余施加次数,“0”相当于表示并未正在进行写入工作的值,“0以外”的值相当于表示正在进行写入工作的值。控制器2的构成图5是表示用控制器2实现的功能的构成的框图。如图5所示,控制器2具备改写判断部201、写入状态判断部202、写入控制部203、数据更新部204、预定图像更新部205、 更新区域特定部206、更新判断部207和更新处理部208。这些改写判断部201、写入状态判断部202、写入控制部203、数据更新部204、预定图像更新部205、更新区域特定部206、更新判断部207和更新处理部208,与通过在控制器2的处理器中执行程序而实现的功能相对应。改写判断部201判断是否对一个像素发生了新的写入指示。若更详细的说明,则首先,改写判断部201对于一个像素,将存储于VRAM4的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和存储于预定图像数据存储区域7的预定图像的图像数据进行比较。而且,改写判断部201根据比较的结果来判断是否有必要更新预定图像数据存储区域7以及是否要对像素发生新的写入。 这里,存储于VRAM4的显示图像的像素数据是最新的信息、因此显示图像的像素数据与预定图像的像素数据不一致的情况,意味着指示了与此前的预定图像不同的内容的图像的显示。即,显示图像的像素数据与预定图像的像素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为正在对像素发生新的写入指示的状态、即要对像素发生新的写入的状态,因此,也有必要更新预定图像数据存储区域7的内容。这样,改写判断部201作为对于多个像素中的一个像素判断是否发生了新的写入指示的改写判断单元的一例发挥作用。写入状态判断部202,对一个像素,参照存储于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的写入的内容,判断写入工作是否正在进行。也就是说,写入状态判断部202,作为在判断为发生了新的写入指示的情况下、判断是否正在进行对该一个像素的图像的写入工作的写入状态判断单元的一例发挥作用。写入控制部203基于写入状态判断部202的判断结果,控制扫描线驱动电路53和数据线驱动电路54,以使得对像素电极13a供给数据信号。也就是说,写入控制部203作为对构成显示部的多个像素写入与图像数据相应的图像的写入单元的一例发挥作用。数据更新部204将上述写入数据写入于白色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A和黑色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B。预定图像更新部205,用写入控制部203按照存储于写入数据存储区域
16的写入的内容完成了全部写入的情况下的图像数据来更新存储于预定图像数据存储区域 7的预定图像数据。接下来,在对更新区域特定部206进行说明之前,对更新进行说明。如上所述,所谓更新是对图像显示区域阳中的特定的显示区域的像素进行全黑显示以及全白显示的处理,进行该处理的理由如下。在电泳显示装置100中,在反复进行从白色向黑色的改写以及从黑色向白色的改写的情况下,即使根据所给予的图像数据对像素电极13a给予预定次数的电位差,有时也会发生黑色或白色的电泳微粒不能完全移动到显示侧(从观察者视觉辨认的侧)或像素电极13a侧的状态。该情况下,即使是根据所给予的电位差而应该显示白色的显示区域,由于黑色微粒残留于显示侧,因而显示部1所显示的图像的灰度也变得如图像数据那样,其图像变得紊乱,视觉辨认性变低。另一方面,即使在应该显示黑色的显示区域,白色微粒也会残留于显示侧,同样地存在视觉辨认性变低的情况。于是,为解决该问题而进行的处理是更新。总而言之,更新是用于使显示部所显示的图像的灰度接近图像数据所记述的灰度的处理,其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进行一次或反复进行多次将使得成为更新对象的像素组的整个区域成为相同灰度的电压对该像素组的整个区域施加的处理。尤其是,在反复进行多次电压的施加处理时,优选,使各个电压施加处理中的像素组的灰度不同。本实施方式中的更新的工作如下。在特定的定时,更新处理部208向所指定的显示区域所含的像素电极13a、在从白色向黑色的改写所需的次数的帧的范围内、施加相对于透明电极层32的电位Vcom为正的驱动电压。然后,更新处理部208向上述像素电极13a、 在从黑色向白色的改写所需的次数的帧的范围内、施加相对于透明电极层32的电位Vcom 为负的驱动电压。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整个更新对象区域进行了用于写入黑色的电压施加处理后,对整个更新对象区域进行用于写入白色的电压施加处理。这样一来,在所指定的显示区域,通过进行全黑显示以及全白显示的处理,因而残留于显示侧的电泳微粒向像素电极13a侧移动。由此,降低了的视觉辨认性恢复。更新区域特定部206特定图像显示区域55中的、由应该进行更新的像素所构成的区域(称为更新区域),将所特定的更新区域的位置存储于RAM5。该更新区域由矩形表示。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更新区域特定部206从CPU3接收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表示位于图像显示区域55中的应该进行更新的矩形区域的顶点处的四个像素中的、互相位于对角(例如,从正面正上方观察显示部1时所见的左上和右下)的两个像素的位置。而且,更新区域特定部206基于上述位置信息来特定矩形的更新区域。所谓上述的应该进行更新的矩形区域,代表性地,是相当于通过用户的操作频繁进行改写的文本输入框的区域。这里,从CPU3 向更新区域特定部206发送的位置信息不限于与一个矩形相关的位置信息。例如,在显示部1所显示的图像数据中,在相当于文本输入框的区域存在多个的情况下,CPU3对于表示各个区域的矩形将上述位置信息向更新区域特定部206发送。这样,更新区域特定部206 作为特定多个像素中的、成为更新对象的像素组的特定单元的一例发挥作用。更新判断部207判断是否应该对更新区域进行更新。具体而言,更新判断部207 计数对更新区域进行了写入的帧数以将其存储于RAM5。以后,将对上述更新区域进行了写入的帧数的计数简称为帧数计数。而且,更新判断部207,当帧数计数为R0M8所存储的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上时,判断为应该进行更新,将该信息通知更新处理部208。也就是说,帧数计数是关于写入次数的值,已对特定单元所特定的像素组中的至少任一个像素进行了从第一显示状态向第二显示状态的写入的次数以及已对特定单元所特定的像素组中的至少任一个像素进行了从第二显示状态向第一显示状态的写入的次数的一例。更新处理部208,当从更新判断部207收到进行更新的意思的通知时,占据更新区域以使写入控制部203不能访问,并且,将RAM5所存储的、表示是否正在进行更新的更新标志覆写为意味着正在进行更新的1。另外,更新标志为0的情况,意味着并未正在进行更新。然后,更新处理部208对更新区域进行上述更新。此时,更新处理部208,与更新区域以外的其他的显示区域中的由写入控制部203所进行的写入工作并行,对更新区域进行更新。更新处理部208,当完成更新时,将所占据的更新区域开放并且用0覆写更新标志。这样一来,更新判断部207和更新处理部208,作为在与从上次更新时起由上述写入单元对特定单元所特定的像素组已进行了的图像的写入次数相关的值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对该像素组进行更新的更新处理单元的一例发挥作用。第一实施方式的工作接下来,使用图6 图沈对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工作进行说明。另外,在图8 图沈中,图像A表示在显示部1中所显示的图像。此外,像素Pij表示一个像素。这里,后缀i表示按矩阵配置的像素的行序号,j表示列序号,下面,在特定说明像素的情况下,例如将第一行第一列的像素称为P11。另外,在图像A中,对于各像素,为了能够容易地理解灰度、用0到7的数字表示从黑色到白色的八级灰度,但是,实际上该数字在显示部1并不显示。此外,在显示部1中,像素存在于m条扫描线64和η条数据线65的每个交叉处,但是,为了防止画面变得复杂,在图8 图沈中,对位于显示部1的一部分的四行四列的像素Pll Ρ44进行图示。此外,在图8 图26中,在VRAM4中图示了与像素Pll Ρ44相对应的存储区域 Aij的内容、在预定图像数据存储区域7中图示了与像素Pll Ρ44相对应的存储区域Bij 的内容、在白色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Α中图示了与像素Pll Ρ44相对应的存储区域Cij的内容,在黑色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Β中图示了与像素Pll Ρ44相对应的存储区域Dij的内容。另外,各存储区域的后缀i表示按矩阵配置的存储区域的行序号,j表示列序号。例如, 在特定说明存储区域的情况下,例如将第一行第一列的存储区域Aij称为存储区域All。在VRAM4的存储区域All A44,存储在显示部1显示的图像的各像素的灰度,在预定图像数据存储区域7的存储区域Bll B44,对于使显示部1显示的预定的图像存储各图像的灰度。在白色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A的存储区域Cll C44,将使像素Pll P44成为白色为止所需的电压的施加次数作为第一写入数据来存储,在黑色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B 的存储区域Dl 1 D44,将使像素Pll P44成为黑色为止所需的电压的施加次数作为第二写入数据来存储。另外,第一写入数据以及第二写入数据,如果不是0则表示正在进行对于像素的改写工作,如果是0则表示对于像素的改写工作结束。控制器2在进行像素的驱动时沿者图6以及图7A、图7B所示的流程图进行处理。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控制器2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7A、图7B是表示更新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另外,图6所示的处理与图7A、图7B所示的处理流程并行地进行。首先,对于图6所示的流程图进行说明。最初,写入状态判断部202使变量i、j的值初始化而成为1(步骤Sll、S12)。接着,写入状态判断部202选择由变量i、j所特定的像素Pij (步骤Si; )。例如,在变量i的值是1、变量j的值是1的情况下,选择像素P11。接着,写入控制部203判断在已选择的像素Pij中是否正在进行更新(步骤S14)。具体而言,在步骤S14中,在像素Pij被包含于更新区域且更新标志是1的情况下,判断为正在进行更新,在不满足两个条件的情况下,判断为并未正在进行更新。在已选择的像素Pij中正在进行更新的情况下(步骤S14,是),转变为步骤S20。在已选择的像素Pij中并未正在进行更新的情况下(步骤S14,否),写入状态判断部202判断在与已选择的像素Pij相对应的存储区域Cij中所存储的第一写入数据和在存储区域Dij所存储的第二写入数据的两方是否为0(步骤SK)。写入状态判断部 202在与已选择的像素Pij相对应的存储区域Cij的第一写入数据和存储区域Dij的第二写入数据的两方为0的情况下(步骤S15,是)向步骤S17转变,在第一写入数据和第二写入数据中的一方为0以外的情况下(步骤S15,否),向步骤S16转变。当向步骤S16转变时,数据更新部204从存储区域Cij所存储的第一写入数据或存储区域Dij所存储的第二写入数据中的值为0以外的数据减去1。另外,对于值为0的第一写入数据或第二写入数据不减去1。另一方面,当向步骤S17转变时,改写判断部201将存储区域Ai j所存储的数据和存储区域Bij所存储的数据进行比较。这里,改写判断部201在两者不同的情况下(步骤 S17,否),将像素Pij特定为要新改变显示状态的像素,向步骤S18转变。在步骤S18中,数据更新部204将使像素Pij的灰度改变为存储区域Ai j的灰度为止所需的、向像素的电压的施加次数写入于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此外,预定图像更新部 205用存储区域Aij所存储的内容覆写存储区域Bij的内容(步骤S19)。如上所述,写入控制部203和数据更新部204作为写入控制单元的一例发挥作用, 在写入状态判断单元中判断为并未正在进行对一个像素的写入工作的情况下,在第一存储区域保存使像素的显示状态从第一显示状态向第二显示状态变化时的驱动电压的施加次数即第一写入数据或者使像素的显示状态从第二显示状态向第一显示状态变化时的驱动电压的施加次数即第二写入数据,基于该第一存储区域所保存的第一写入数据以及第二写入数据、进行对一个像素多次施加驱动电压的写入控制,另一方面,在写入状态判断单元中判断为正在进行对一个像素的写入工作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正在进行的写入工作,在该写入工作结束后,进行上述写入控制。接着,写入控制部203在步骤S20中判断变量j的值是否与数据线的条数η相同。 这里,如果变量j的值与η不相同(步骤S20,否),则写入控制部203向变量j的值加1 (步骤S21),向步骤S13转变。在变量j的值为η的情况下(步骤S20,是),写入控制部203判断变量i的值是否与扫描线的条数m相同(步骤S22)。这里,如果变量i的值不是m(步骤S22,否),则写入控制部203向变量i的值加1 (步骤S2!3),向步骤S12转变。在变量i 的值是m的情况下(步骤S22,是),写入控制部203基于更新标志的内容来进行是否正在进行更新的判断(步骤S24)。在更新标志为0的情况下(步骤S24,否),并未正在进行更新,因此以全部显示区域的像素为对象,写入控制部203控制扫描线驱动电路53和数据线驱动电路讨来驱动像素驱动电路(步骤S2Q,向步骤S27转变。在更新标志为1的情况下(步骤S24,是),正在进行更新,因此以除了更新区域之外的区域的像素为对象,写入控制部203控制扫描线驱动电路53和数据线驱动电路M来驱动像素驱动电路(步骤S26),向步骤S27转变。这样一来,写入控制部203也作为写入单元的一例发挥作用,该写入单元在通过更新处理单元正在进行更新的期间,不对成为该更新的对象的像素组进行图像的写入,而对未成为该更新的对象的像素组进行图像的写入。接着,更新判断部207判断在构成更新区域的像素Pij中是否进行了变为白色的写入或变为黑色的写入(步骤S27)。具体而言,在步骤S25或步骤S^中对构成更新区域的像素Pij进行了正或负的电压施加的情况下,更新判断部207判断为在更新区域进行了写入。这里,在对于构成更新区域的像素Pij进行了正或负的电压施加的情况下(步骤S27, 是),更新判断部207对帧数计数加1 (步骤S28),向步骤Sll转变。另一方面,在未对于构成更新区域的像素Pij进行正或负的电压施加的情况下(步骤S27,否),处理向步骤Sll 转变。以上是图6中的处理流程。接着,参照图7A、图7B来说明对于更新区域进行更新时的处理流程。首先,更新区域特定部206,当基于从CPU3接收的像素的位置信息特定了矩形的更新区域时,将构成该特定的更新区域的像素Pij的信息存储于RAM5 (图7A步骤S40)。这里,所谓像素Pij的信息具体是变量i以及变量j的组合。此外,在这里,在从正面正上方观察显示部1时,更新区域由以Pqr为左上、以Pqt为右上、以Psr为左下、以Pst为右下的矩形来表示。接着,更新判断部207判断是否满足更新的条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帧数计数为R0M8所存储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满足更新的条件,在帧数计数不足R0M8所存储的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不满足更新的条件(图7A步骤S41)。在图7A步骤S41中为是的情况下,更新处理部208对于写入控制部203进行中断,占据更新区域而使写入控制部203 不能访问更新区域,并且用1覆写更新标志的内容(图7A步骤S4》。另外,在图7A步骤 S41中变为是的定时为在图6中的步骤S28中向帧数计数加1之后。接着,更新处理部208,在黑色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B写入将构成更新区域的全部像素Pij的灰度改变为黑色(0)为止所需的、向像素施加的电压的施加次数的即“7”次(图 7A步骤S4!3)。此外,更新处理部208将与更新区域相当的全部的存储区域Bij覆写为黑色 (图7A步骤S44)。接着,更新处理部208使变量i、j的值初始化(图7A步骤S45、S46)。 接着,更新处理部208选择由变量i、j所特定的像素Pij (图7A步骤S47)。例如,在变量i 的值是q、变量j的值是r的情况下,选择像素Pqr。更新处理部208判断与已选择的像素 Pij相对应的存储区域Dij所存储的第二写入数据是否为0 (图7B步骤S48)。更新处理部 208,在与已选择的像素Pi j相对应的存储区域Di j的第二写入数据为0的情况下(图7B步骤S48,是),向步骤S55转变,在第二写入数据为0以外的情况下(图7B步骤S48,否),向图7B中的步骤S49转变。当向图7B步骤S49转变时,更新处理部208从存储区域Dij所存储的第二写入数据中的值为0以外的第二写入数据减1。也就是说,对于值为0的第二写入数据不减1。在图7B中的步骤S49之后,更新处理部208在步骤S50中判断变量j的值是否与在从正面正上方观察显示部1时构成更新区域的右下的像素中的变量j的内容(即t)相同。这里,如果变量j的值与t不相同(图7B步骤S50,否),则更新处理部208向变量j 的值加1 (图7B步骤S51),向图7A步骤S47转变。在变量j的值是t的情况下(图7B步骤S50,是),更新处理部208判断变量i的值是否与在从正面正上方观察显示部1时构成更新区域的右下的像素中的变量i的内容(也就是说s)相同(图7B步骤S5》。这里,如果变量i的值不是s (图7B步骤S52,否),则更新处理部208向变量i的值加1 (图7B步骤S5!3),向图7A步骤S46转变。在变量i的值是s的情况下(图7B步骤S52,是),更新处理部208控制扫描线驱动电路53和数据线驱动电路M以驱动像素驱动电路(图7B步骤 S54)。另外,图7B步骤S54的处理与图6中的步骤S26的处理取得同步地进行。在一次更新中,当构成更新区域的全部像素Pij变为黑色(灰度为0)的显示时, 在与更新区域相对应的存储区域Dij中,全部的第二写入数据为0。因此,在该定时,图7B 步骤S48中的判断结果为是,处理转变为图7B步骤S55。在图7B步骤S55中,更新处理部 208判断RAM5所存储的成为白色写入开始标志的标志的内容是否为1。白色写入开始标志表示将更新区域的全部像素Pij改写为白色的处理是否已开始,在其内容取1值时,意味着正在进行上述改写为白色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更新标志的内容取0值时,意味着并未正在进行上述改写为白色的处理。更新处理部208在白色写入开始标志为0的情况下(图7B 步骤S55,否),向步骤S56转变,在白色写入开始标志为1的情况下(图7B步骤S55,是), 向图7B步骤S59转变。当向图7B步骤S56转变时,更新处理部208,在白色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A写入将构成更新区域的全部像素Pij的灰度改变为白色(7)为止所需的、向像素施加的电压的施加次数即“7”次(图7B步骤S56)。此外,更新处理部208将与更新区域相当的全部的存储区域Bij覆写为白色(图7B步骤S57)。接着,更新处理部将白色写入开始标志的内容覆写为1 (图7B步骤S58),进入图7B步骤S55。这里,由于白色写入开始标志的内容是1 (图 7B步骤S55,是),因此处理转变为图7B步骤S59。更新处理部208判断与已选择的像素Pij相对应的存储区域Cij所存储的第一写入数据是否为0 (图7B步骤S59)。更新处理部208在与已选择的像素Pij相对应的存储区域Cij的第一写入数据为0的情况下(图7B步骤S59,是),向步骤S61转变,在第一写入数据为0以外的情况下(图7B步骤S59,否),向图7B步骤S60转变。当向图7B步骤S60 转变时,更新处理部208从存储区域Cij所存储的第一写入数据中的值为0以外的第一写入数据减1。即,对于值为0的第一写入数据不减1。在图7B步骤S60之后,处理进入图7B步骤S50,与在进行了向黑色的改写时同样地,更新处理部208沿着图7A和图7B的处理流程,以边变更所选择的像素边使更新区域成为全白显示的方式进行工作。在对于更新区域完成了全白显示的状态下,转变为图7B步骤 S59。此时,构成更新区域的全部像素Pij为白色(灰度为7)的显示,在与更新区域相对应的存储区域Cij中,全部的第一写入数据为0。因此,在图7B步骤S59中判断为是,向图7B 步骤S61转变。在图7B步骤S61中,更新判断部207重置与更新的开始条件相对应的变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图7B步骤S61中,更新判断部207将帧数计数覆写为0。接着,更新处理部208,当使所占据的更新区域开放以使写入控制部203能够访问更新区域,进而,将更新标志的内容覆写为0时(图7B步骤S62),转变为图7A步骤S40。接着,参照图8 图沈,对于在从向VRAM4写入图像数据之后直到图像数据的图像在显示部1显示为止的显示部1中的显示的变化、VRAM4的内容的变化、预定图像数据存储区域7的内容的变化以及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的内容的变化进行说明。另外,这里,通过更新区域特定部206将像素P12和P13特定为更新区域。此外,这里,设为,ROM所存储的、成为进行更新的判断基准的帧数计数的阈值是“7”。
如果在显示部1的显示和VRAM4、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以及预定图像数据存储区域 7的状态为图8的状态时,CPU3向VRAM4写入图像数据,则根据图像数据VRAM4的状态成为图9所示的状态。当在图9的状态下在步骤S13中选择像素Pll时,在步骤S14中判断为否,在步骤 S15中判断为是,在步骤S17中判断为否。这里,由于存储区域Bll的内容表示黑色,存储区域All的内容表示白色,因此要使像素Pll从黑色变为白色,在步骤S18中,向存储区域Cll 写入7,在步骤S19中向存储区域Bll写入存储区域All的内容以成为图10所示的状态。接着,当选择像素P12时,在图6步骤S14中判断为否,在图6步骤S15中判断为是,在图6步骤S17中判断为否。由此,在图6步骤S18中,向存储区域C12写入7,在图6 步骤S19中向存储区域B12写入存储区域A12的内容以成为图11所示的状态。此外,当选择像素P33时,在图6步骤S14中判断为否,在图6步骤S15中判断为是,在图6步骤S17 中判断为否。存储区域B33的内容表示白色,存储区域A33的内容表示黑色,因此要使像素 P33从白色变为黑色,在图6步骤S18中,向存储区域D33写入7,在图6步骤S19中向存储区域B33写入存储区域A33的内容。然后,当选择直至像素P44时,如图12所示,预定图像数据存储区域7的内容与VRAM4的内容相同。此外,在白色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A中,成为在存储区域C11、C12、C21、C22中写入了 7的状态,在黑色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B中,成为在存储区域D33、D34、D43、D44中写入了 7的状态。然后,当图6步骤S24中判断为否,进行图6步骤S25的处理时,在与像素Pll相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与第一行的扫描线64和第一列的数据线65的交叉处相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中,存储区域Cll的内容是0以外,因此在选择了扫描线64时向数据线65施加电压以使得像素电极13a的电位相对于透明电极层32的电位Vcom变为-15V。此外,即使在与像素P12、P21、P22相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中,存储区域C12、C21、C22的内容也是0以外,因此在选择了扫描线64时向数据线65施加电压以使得像素电极13a的电位相对于透明电极层32的电位Vcom变为-15V。此外,在与像素P33相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与第三行的扫描线64和第三列的数据线65的交叉处相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中,存储区域D33的内容是O以外,因此在选择了扫描线64时向数据线65施加电压以使得像素电极13a的电位相对于透明电极层32的电位Vcom变为+15V。此外,即使在与像素P34、P43、P44相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中,存储区域D34、D43、D44的内容也是O以外,因此在选择了扫描线64时向数据线65施加电压以使得像素电极13a的电位相对于透明电极层32的电位Vcom变为+15V。另外,对于其他的像素,在白色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A中对应的存储区域的内容是 0,且在黑色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B中对应的存储区域的内容是0,因此在选择了扫描线64时向数据线65施加电压以使得像素电极13a的电位和透明电极层32的电位Vcom之差变为 0V。接着,对于是否在作为更新区域的P12、P13中进行了向白色变化的写入或向黑色变化的写入,在图6步骤S27中判断为是,因此在图6步骤S28中,更新判断部207向帧数计数加1。当这样向数据线65施加电压时,在像素中白色微粒和黑色微粒移动而使显示部1的显示成为图13所示的状态。当图6步骤S28结束时,写入控制部203使处理返回图6步骤S11。当在图13的状态下在图6步骤S13中选择了像素Pll时,在图6步骤S14中判断为否,在图6步骤S15中判断为否,从已写入于存储区域Cll的值减1,存储区域Cll的内容变为6。接着,当在图 6步骤S13中选择了像素P12时,在图6步骤S14中判断为否,在图6步骤S15中判断为否, 从已写入于存储区域C12的值减1,存储区域C12的内容变为6。然后,当选择直至像素P44 时,如图14所示,存储区域ClU C12、C21、C22的内容变为6,存储区域D33、D34、D43、D44 的内容变为6。图15是表示从图14所示的状态刚进行第二次的图6步骤S25的处理之后的状态。 这里,对如图16所示将VRAM4的内容改写的情况进行考虑。当从图16的状态在图6步骤 S13中选择像素P12时,在图6步骤S14中判断为否,在图6步骤S15中判断为否,在图6步骤S16中从已写入于存储区域C21的值减1,存储区域C21的内容变为4。另一方面,当在图6步骤S13中选择了像素P23时,在步骤S14中判断为否,在图6步骤S15中判断为是, 在图6步骤S17中判断为否。由此,在图6步骤S18中,向存储区域D23写入7,在图6步骤S19中向存储区域B23写入存储区域A23的内容。这样,即使将VRAM4的内容从白色改写为黑色,对于正在进行变为白色的改写的像素也使变为白色的改写继续进行,对于并未正在进行改写的像素则向黑色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B存储第二写入数据。此外,当从图16 的状态在图6步骤S13中选择了像素P43时,在图6步骤S14中判断为否,在图6步骤S15 中判断为否,在图6步骤S16中从已写入于存储区域D43的值减1,存储区域D43的内容变为4。这样,即使将VRAM4的内容从黑色改写为白色,对于正在进行变为黑色的改写的像素也使改写继续进行。当从图16的状态起进行处理直到在图6步骤S22中判断为是时,VRAM4和各存储区域的状态成为图17所示的状态。此外,当从图17所示的状态起进行图6步骤S24 步骤S28的处理时,显示部1的状态成为图18所示的状态,对于与在VRAM4中改写了内容的部分相对应的像素,对于正在进行改写的像素使正在进行的改写继续进行,对于并未正在进行改写的像素则新开始像素的改写。图19是表示从图18所示的状态刚进行第三次的图6步骤S25的处理之后的状态。 然后,在图6步骤S27中判断为是,在图6步骤S^中,更新判断部207向帧数计数加1。在此前的处理中,在构成更新区域的像素P12中进行7帧的量的写入。这里,帧数计数的值变为“7”,为阈值以上,因此在图7A步骤41中判断为是。因此,更新处理部208对写入控制部 203进行中断,当占据作为更新区域的像素P12、P13时,用1覆写更新标志。而且,与由写入控制部203所进行的对更新区域以外的显示区域的写入并行地,更新处理部208开始对更新区域的更新。这里,通过更新处理部208,在图7A步骤S43中向存储区域D12、D13写入7,在图7A步骤S44中将存储区域B12、B13改写为黑色。而且,另外,图6中的处理进一步进行,对于先开始了改写的像素,当第一写入数据与第二写入数据的值为0时,各存储区域与显示部1的显示成为图20所示的状态。当从图20的状态在图6步骤S13中选择了像素P21时,在图6步骤S14中判断为否,在图6步骤S15中判断为是,在图6步骤S17中判断为否。由此,在图6步骤S18中,向存储区域D21写入7,在图6步骤S19中向存储区域B21写入存储区域A21的内容。此外, 当图6步骤S13中选择了像素P43时,在图6步骤S14中判断为否,在图6步骤S15中判断为是,在图6步骤S17中判断为否。由此,在图6步骤S18中,向存储区域C43写入7,在图 6步骤S19中向存储区域B43写入存储区域A43的内容。然后,当进行处理直到图6步骤S22和图7B步骤S52中判断为是时,各存储区域的内容成为图21所示的状态,当进行图6 步骤S^和图7B步骤S54的处理时,成为图22的状态。然后,继续进行处理,当像素P23、P24、P31、P32的改写结束时,成为图23的状态。 此外,进一步继续进行处理,当进行处理像素P12、P13、P21、P22、P43、P44的改写时,成为图 24的状态。这里,当在图7A步骤S47中选择了像素P12时,在图7B步骤S48中判断为是, 在图7B步骤S55中判断为否。因此,通过更新处理部208,在图7B步骤S56中向存储区域 C12、C13写入7,在图7B步骤S57中将存储区域B12、B13改写为白色,从而成为图25所示的状态。然后,当继续进行处理时,继续进行像素P12、P13的改写,最终成为图沈所示的状态。这里,当在图7A步骤S47中选择了像素P12时,在图7B步骤S48中判断为是,在图7B 步骤S55中判断为是,在图7B步骤S59中判断为是,其结果,更新判断部207用0覆写帧数计数。接着,更新处理部208将所占据的更新区域(这里,为像素P12、Pi;3)开放,用0覆写更新标志。这样,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即使是在通过写入控制部203进行对像素的写入的情况下,当应该在预先确定的区域进行更新的定时到来时,更新处理部208与是否正在进行由写入控制部203所进行的写入无关地进行处理的中断,对上述区域进行更新。此时,由于在帧数计数为阈值以上时进行更新,因此能够将进行更新的时期限定于显示部的视觉辨认性下降的可能性高之时。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能够在以帧为单位的像素驱动结束的定时进行更新。此外,此时,对于作为更新对象的预定的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写入控制部203 如通常那样进行写入处理。也就是说,由于对更新对象的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继续进行图像的显示,因此与对整个区域的像素进行黑色显示或白色显示那样的更新相比较,达到识别图像的内容的程度的体感响应速度提高。第二实施方式其次,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一实施方式中,更新判断部207的处理内容和流程图的一部分不同。对于其他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面,省略详细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更新判断部207求出在更新区域要从白色向黑色或从黑色向白色改变显示状态的像素的数量,将该像素的数量累加而存储于RAM5。将如此求出的将在更新区域要改变显示状态的像素的数量累加所得的结果称为累加更新像素数量。而且,更新判断部207在累加更新像素数量为存储于R0M8的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应该对更新区域进行更新。也就是说,累加更新像素数量是与写入次数相关的值的一例,是在特定单元所特定的像素组中已进行了从上述第一显示状态向上述第二显示状态的写入的像素的数量和在特定单元所特定的像素组中已进行了从上述第二显示状态向上述第一显示状态的写入的像素的数量的一例。图2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控制器2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这里, 选择像素Pij (步骤S13),在步骤S14中判断为否,在步骤S15中判断为是,在步骤S17中判断为否。也就是说,与已选择的像素Pij相对应的、VRAM4中的存储区域Aij的内容与预定图像数据存储区域7中的存储区域Bij的内容是不同的状态。因此,对于所选择的像素 Pij,将进行从白色向黑色或者从黑色向白色的写入。当步骤S18和步骤S19的处理结束时, 写入控制部203判断所选择的像素Pij是否包含于更新区域(步骤S19b)。所选择的像素Pij未包含于更新区域的情况下(步骤S19b,否),向步骤S20转变。所选择的像素Pij包含于更新区域的情况下(步骤S19b,是),更新判断部207向累加更新像素数量加1 (步骤 S19c),向步骤S20转变。接着,使用图7A和图7B来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对更新区域进行更新时的处理流程。更新区域特定部将构成所特定的更新区域的像素Pij的信息存储于RAM5 (图7A步骤S40)。更新判断部207判断存储于RAM5的累加更新像素数量是否为存储于R0M8的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上(图7A步骤S41)。在判断为累加更新像素数量为上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图7A步骤S41,是),处理向图7A步骤S42转变,开始更新。处理继续进行,在成为在图7B步骤S59中变为是的状态即更新结束的状态时,更新判断部207用0覆写累加更新像素数量(图7B步骤S61)。接着,关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工作,参照图7A、图7B和图27 的流程图以及图8 图17、图观 图34,对于从向VRAM4写入图像数据之后直到图像数据的图像在显示部1显示时为止的显示部1中的显示的变化、VRAM4的内容的变化、预定图像数据存储区域7的内容的变化以及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的内容的变化进行说明。另外,这里,通过更新区域特定部206将像素P22、P23、P24、P32、P33、P34、P42、P43、P44特定为更新区域。此外,这里,已存储于ROM的、成为进行更新的判断基准的累加更新像素数量的阈值设为“8”。显示部1的显示和VRAM4、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及预定图像数据存储区域7的状态,从图8的状态起进行处理,成为图12的状态。这里,在从图11转变为图12的状态的过程中,在图27步骤S13中选择了像素P22、P33、P34、P43、P44的各个时,在图27步骤S19b 中判断为是,通过更新判断部207来对累加更新像素数量进行加法。其结果,在图12的状态下,累加更新像素数量变为“5”。从图12的状态进一步进行处理,成为图17的状态。这里,在从图16转变为图17的状态的过程中,在图27步骤S13中选择了像素P23、P24、P32 的各个时,在图27步骤S19b中判断为是,通过更新判断部207来对累加更新像素数量进行加法。其结果,在图17的状态下,累加更新像素数量变为“8”。在这里,由于累加更新像素数量是阈值以上,因此在图7A步骤S41中判断为是。因此,更新处理部208对写入控制部 203进行中断,占据作为更新区域的像素P22、P23、P24、P32、P33、P34、P42、P43、P44,用1 覆写更新标志。而且,与写入控制部203所进行的对更新区域以外的显示区域的写入并行地,更新处理部208开始对更新区域的更新处理。这里,通过更新处理部208,在图7A步骤S43中向存储区域D22、D23、D24、D32、 D33、D34、D42、D43、D44写入7,在图7A步骤S44中,将与更新区域所含的像素相当的存储区域中的、不是黑色(0)的存储区域B22、B42改写为黑色的结果是,成为图观的状态。然后,处理继续进行,当进行四次图27步骤S^和图7B步骤SM的处理时,成为图四的状态。 然后,继续进行处理,当像素P23、P24、P31、P32、P42的改写结束时,成为图30的状态。这里,在图7A步骤S47中选择像素P22时,在图7B步骤S48中判断为是,在图7B步骤S55中判断为否。因此,通过更新处理部208,在图78步骤556中向存储区域022丄23丄24丄32、 C33、C34、C42、C43、C44 写入 7,在图 7B 步骤 S57 中将存储区域 B22、B23、B24、B32、B33、B34、 B42、B43、B44改写为白色,从而成为图31所示的状态。然后,当像素P21的改写结束时,成为图32的状态。此外,当进一步进行处理时,像素卩22、卩23、卩24、卩32、卩33、卩34、卩42、卩43、卩44的改写结束而成为图33的状态。而且,在图7A步骤S47中选择像素P22时,在图7B步骤S48中判断为是,在图7B步骤S55中判断为是,在图7B步骤S59中判断为是,其结果,更新判断部207将存储于RAM的累加更新像素数量用0覆写。而且,更新处理部208将所占据的更新区域(这里为像素P22、P23、P24、P32、 P33、P34、P42、P43、P44)开放,将更新标志用0覆写。然后,当处理继续进行时,对于所选择的像素P22、P23、P24、P32、P33、P34的各个, 在图27步骤S14中判断为否,在图27步骤S15中判断为是,在图27步骤S17中判断为否。 这样,在图27步骤S18中,向存储区域022、023、024、032、033、034的各个写入7,在图27 步骤S19中向存储区域B22、B23、B24、B32、B33、B34的各个写入相对应的存储区域A22、 A23、A24、A32、A33、A34的内容。其结果,成为图34的状态。然后,在处理进一步继续进行时最终成为图35的状态。这样,根据第二实施方式,能够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能够以像素为单位,在改写预定的次数为阈值以上的定时进行更新。第三实施方式在第三实施方式和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电泳显示装置100的硬件构成、更新判断部207的处理内容以及流程图的一部分不同。对于其他的与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方面省略详细的说明。图36是表示电泳显示装置100A的硬件构成的框图。电泳显示装置100A与电泳显示装置100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具备MMU (内存管理单元)9。MMU9处理CPU3所请求的存储器访问。具体而言,MMU9在通过CPU3对VRAM4中的、与更新区域相当的存储区域所含的一个像素进行改写时,将该信息向更新判断部207通知。更新判断部207,当收到该通知时, 向存储于RAM5的成为VRAM改写次数的变量加1。这里,VRAM改写次数是CPU3对VRAM4中的、与更新区域相当的存储区域所含的一个像素进行改写的次数。此外,在这里,对VRAM4 中的、与更新区域相当的存储区域所含的一个像素进行改写的情况,不限于从白色向黑色或从黑色向白色进行改写的情况,也包括从黑色向黑色或从白色向白色进行改写(总而言之为覆写)的情况。此外,更新判断部207,在VRAM改写次数的值为存储于R0M8的、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满足更新的条件,在不足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不满足更新的条件。也就是说,VRAM改写次数是与写入次数相关的值的一例,是在特定单元所特定的像素组中已进行了从第一显示状态向第二显示状态的写入的像素的数量、在特定单元所特定的像素组中已进行了从第二显示状态向第一显示状态的写入的像素的数量、在特定单元所特定的像素组中已进行了从第一显示状态向第一显示状态的写入的像素的数量和在特定单元所特定的像素组中已进行了从第二显示状态向第二显示状态的写入的像素的数量的一例。图3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控制器2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在图37 中,第一实施方式的图6中的步骤S27和S28的处理不存在,而且,第二实施方式的图27中的步骤S19b和S19c的处理不存在。图38A和图38B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更新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更新区域特定部使构成特定的更新区域的像素Pi j的信息存储于RAM5 (图38A步骤S40)。接着,当将
21通过CPU3对于VRAM4中的、与更新区域相当的存储区域所含有的一个像素进行改写的信息从MMU9向更新判断部207通知时(图38A步骤S40b,是),更新判断部207向存储于RAM5 的VRAM改写次数加1 (图38A步骤S40c)。而且,在更新判断部207判断为VRAM改写次数的值为存储于R0M8的预定的阈值以上时(图38A步骤S41,是),处理向图38A步骤S42转变,开始更新。处理继续进行,当成为在图38B步骤S59中为是的状态、即更新结束的状态时,更新判断部207将存储于R0M5的VRAM改写次数用0覆写(图38B步骤S61)。接着,关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工作,参照图37、图38A、图38B 的流程图以及图8 图19、图39 图46,对于从向VRAM4写入图像数据之后直到图像数据的图像在显示部1显示为止的显示部1中的显示的变化、VRAM4的内容的变化、预定图像数据存储区域7的内容的变化以及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的内容的变化进行说明。另外,这里, 通过更新区域特定部206将像素P22、P23、P24、P32、P33、PM特定为更新区域。此外,这里,存储于ROM的、成为进行更新的判断基准的VRAM改写次数的阈值设为“13”。当CPU3在显示部1的显示和VRAM4、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及预定图像数据存储区域7的状态为图8的状态时向VRAM4写入图像数据时,VRAM4的状态根据图像数据而成为图9所示的状态。这里,对于存储区域A22、A33、A34的各个,在图38A的步骤S40b中判断为是,对VRAM改写次数每次加一地进行加法,其结果,VRAM改写次数的值变为“3”。从图9 的状态进一步进行处理,当CPU3在显示部1的显示和VRAM4、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及预定图像数据存储区域7的状态成为图15的状态时向VRAM4写入图像数据时,VRAM4的状态根据图像数据而成为图16所示的状态。这里,对于存储区域422、423、424、432、433、々34的各个,在图38A的步骤S40b中判断为是,对VRAM改写次数每次加一地进行加法,其结果,VRAM 改写次数的值变为“9”。从图16的状态,进一步进行处理,经过图19的状态而成为图39所示的状态。当 CPU3在显示部1的显示和VRAM4、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及预定图像数据存储区域7的状态为图39的状态时向VRAM4写入图像数据时,VRAM4的状态根据图像数据而成为图40所示的状态。这里,对于存储区域A22、A24、A33、A34的各个,在图38A的步骤S40b中判断为是,对 VRAM改写次数每次加一地进行加法,其结果,VRAM改写次数的值变为“13”。在这里,VRAM 改写次数的值是阈值以上,因此在图38A的步骤S41中判断为是。因此,更新处理部208对写入控制部203进行中断,占据作为更新区域的像素P22、P23、P24、P32、P33、P34,将更新标志用1覆写。而且,与写入控制部203所进行的、对更新区域以外的显示区域的写入并行地,更新处理部208开始对更新区域的更新。而且,通过更新处理部208,在图38A的步骤S43中向存储区域D22、D23、D24、D32、 D33.D34写入7。此外,在图38A的步骤S44中,将存储区域B22、B23、B24、B32、B33、B!34改写为黑色。另外,图38A以及图38B的流程与图37的流程并行地继续进行处理,其结果,成为图41的状态。进而图37以及图38A和图38B的处理流程并行地继续进行,当对更新区域结束向黑色的写入时,成为图42的状态。这里,当图38A的步骤S47中选择像素P22时, 在图38B步骤S48中判断为是,在图38B步骤S55中判断为否。因此,通过更新处理部208, 在图38B步骤S56中向存储区域C22、C23、C24、C32、C33、C34写入7,在步骤S57中将存储区域B22、B23、B24、B32、B33、B34改写为白色,从而成为图43所示的状态。接着,图37以及图38A、图38B的处理流程进一步并行地进行,当对更新区域完成向白色的写入时,成为图44的状态。这里,当在图38A步骤S47中选择像素P22时,在图 38B步骤S48中判断为是,在图38B步骤S55中判断为是,在图38B步骤S59中判断为是,其结果,更新判断部207将存储于RAM的VRAM改写次数用0覆写。而且,更新处理部208将占据的更新区域(这里,为像素?22、?23、?24、?32、?33、?34)开放,将更新标志用0覆写。然后,当处理继续进行时,对于所选择的像素P23、P24、P33、P34的各个,在图37 步骤S14中判断为否,在图37步骤S15中判断为是,在图37步骤S17中判断为否。由此, 在图37步骤S18中,向存储区域D23、D24、D33、D34的各个写入7,在图37步骤S19中向存储区域B23、B24、B33、B34的各个写入相对应的存储区域A23、A24、A33、A34的内容。其结果,成为图45的状态。然后,当处理进一步进行时,最终成为图46的状态。这样,根据第三实施方式,能够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能够以像素为单位,在VRAM4的改写次数为阈值以上的定时进行更新。图47是说明具备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的显示装置的应用例的立体图。图47㈧是表示电子书的立体图。该电子书1000具备书形状的框1001 ;相对于该框1001转动自如地设置的(可开闭的)盖1002 ;操作部1003;和包括具备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部1004。图47(B)是表示手表的立体图。该手表1100具备包括具备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部1101。图47 (C)是表示电子纸的立体图。该电子纸1200具备包括具有与纸同样的质感和柔软性的可再写性薄板的本体部1201 ;和包括具备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部1202。另外,具备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的显示装置的应用例不限于此,另外,可广泛包括个人计算机、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便携电话机等利用与带电微粒的移动相伴的视觉上的色调的变化的装置。以上的实施方式可进行以下的变形。此外,以下的变形例也可通过适当的组合来实施。变形例1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更新区域的代表性的例子,可举出由用户频繁地进行写入的文本输入框,但是,更新区域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与用户的操作无关地频繁改变显示内容的区域作为更新区域来特定。变形例2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器2具有改写判断部201和预定图像更新部205,但是,改写判断部201和预定图像更新部205也可以具有CPU3的功能。该情况下,控制器2不需要参照VRAM4的内容。变形例3在第一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中,在控制器2设有改写判断部201、写入状态判断部202、写入控制部203、数据更新部204、预定图像更新部205、更新区域特定部206、更新判断部207和更新处理部208这些功能。该各功能既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在控制器2设置CPU并用该CPU执行程序来实现各功能。变形例4
此外,本实施方式假设了使用一方具有正电荷、另一方具有负电荷的黑白两种电泳微粒来作为电泳微粒以进行黑白显示的情况,但是,不仅限于黑白的显示,也能够应用于浓度差所形成的红白和/或蓝黑等两方向的浓度变化所形成的显示。变形例5此外,显示部1的构成不限于图2 4所示的内容。例如,电泳层不限于含有多个微囊的构成,也可以是在由分隔壁分隔开的空间中含有电泳分散介质和电泳微粒的构成。此外,虽然在上述说明中作为显示装置以具备基于电泳方式进行显示的显示部1 的电泳显示装置100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显示部1的显示方式不限于电泳方式。显示部1 的显示方式只要是较低速的、在显示结束之前通过在多个帧施加电压的方法来进行控制的显示方式即可,例如,也能够使用胆留醇型液晶、电致变色、电子粉流体等。变形例6此外,本发明,既能够应用于通过仅将像素电极的电位控制为高电位和低电位而使电泳微粒移动的方式(两极驱动)的电泳显示装置,又能够应用于将像素电极和共用电极两者控制为高电位和低电位的方式(单极驱动)的电泳显示装置。变形例7此外,控制器2和CPU3既可以安装于不同的器件,也可以如 S0C(SyStem-ON-a-Chip,片上系统)那样安装于一个芯片上。变形例8在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中不存在作为驱动电压的施加对象的像素数据,VRAM4的内容和预定图像数据存储区域7的内容一致时,即当暂时不需要电压施加时,在来自外部的新图像数据到达之前,也可以转变为例如省电状态那样的其他状态。变形例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预定图像数据存储区域7构成为独立的不同面(平面方式),但是,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预定图像数据存储区域7也可以不作为分别不同的面处理,而是将全部的面总括起来的状态下构成一个面(封装像素(packed pixel)方式)ο变形例10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帧数计数、累加更新像素数量或VRAM改写次数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更新处理部208对写入控制部203进行中断,占据更新区域,将更新标志用1 覆写,开始更新处理,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取代上述结构,即使在帧数计数、累加更新像素数量或VRAM改写次数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也不进行中断,对更新区域的全部像素在写入数据存储区域6的值变为0之前进行通常的写入,然后,开始更新处理。这样一来, 更新处理结束时的更新区域内的各像素的灰度转变过程没有波动,因此能够抑制在更新处理时因灰度转变过程而产生残像的不良情况。根据本变形例,刚要更新前的各像素成为白色显示或黑色显示中任一显示。此时, 更新处理,优选,从使更新对象的像素的灰度向与刚要更新前的灰度相反的一侧的灰度转变的步骤开始。例如,从使刚要更新前为白色显示的像素转变为黑色显示、使刚要更新前为黑色显示的像素转变为白色显示那样的步骤开始进行更新处理。当然,之后也可以使各像素多次转变为白色显示或黑色显示。这样一来,通过例如向白色显示状态的像素覆写用于白色显示的电压等,能够抑制DC平衡崩溃的不良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写入单元,其对构成显示部的多个像素,在一个帧期间内施加一次电压,利用多个上述帧期间写入与图像数据相应的图像;特定单元,其特定上述多个像素中的、成为更新的对象的像素组;和更新处理单元,其在与对上述特定单元所特定的像素组从上次的更新时起由上述写入单元已进行的图像的写入相关的值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对该像素组进行更新,上述写入单元,在由上述更新处理单元进行更新的期间,不对成为该更新的对象的像素组进行图像的写入,而对未成为该更新的对象的像素组进行图像的写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像素的各个,当进行上述写入单元所进行的电压的施加时,成为至少包含第一显示状态以及第二显示状态的多个显示状态中的任一显示状态,与上述写入相关的值是已对上述特定单元所特定的像素组进行的从上述第一显示状态向上述第二显示状态变化的电压的施加的帧期间的数量;和已对上述特定单元所特定的像素组进行的从上述第二显示状态向上述第一显示状态变化的电压的施加的上述帧期间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像素的各个,通过上述写入单元所进行的电压的施加,成为至少包含第一显示状态以及第二显示状态的多个显示状态中的任一显示状态,与上述写入相关的值是在上述特定单元所特定的像素组中已进行了从上述第一显示状态向上述第二显示状态变化的电压的施加的像素的数量;和在上述特定单元所特定的像素组中已进行了从上述第二显示状态向上述第一显示状态变化的电压的施加的像素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像素的各个,通过上述写入单元所进行的电压的施加,成为至少包含第一显示状态以及第二显示状态的多个显示状态中的任一显示状态,与上述写入相关的值是在上述特定单元所特定的像素组中已进行了从上述第一显示状态向上述第二显示状态的写入的像素的数量;在上述特定单元所特定的像素组中已进行了从上述第二显示状态向上述第一显示状态的写入的像素的数量;在上述特定单元所特定的像素组中已进行了从上述第一显示状态向上述第一显示状态的写入的像素的数量;和在上述特定单元所特定的像素组中已进行了从上述第二显示状态向上述第二显示状态的写入的像素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写入单元具有改写判断单元,其判断上述多个像素中的产生了新的写入指示的对象像素; 写入状态判断单元,其在已判断出上述对象像素的情况下、判断是否正在对该对象像素进行图像的写入工作;和写入控制单元,其在上述写入状态判断单元中判断为并未正在进行对上述对象像素的写入工作情况下,将使上述像素的显示状态从上述第一显示状态向上述第二显示状态变化时的驱动电压的施加次数即第一写入数据或者使上述像素的显示状态从上述第二显示状态向上述第一显示状态变化时的驱动电压的施加次数即第二写入数据保存于第一存储区域,基于保存于该第一存储区域的上述第一写入数据以及上述第二写入数据,进行对上述对象像素多次施加驱动电压的写入控制,另一方面,在上述写入状态判断单元中判断为正在对上述对象像素进行写入工作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正在进行的写入工作,在该写入工作结束后,进行上述写入控制。
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
7.—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具备包括多个像素的显示部,该控制方法具备特定步骤,特定上述多个像素中的、成为更新的对象的像素组;更新处理步骤,在与对由上述特定步骤所特定的像素组从上次更新时起、与图像数据相应的上述写入次数相关的值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对该像素组进行更新;和写入步骤,在由上述更新处理步骤进行更新的期间,不对成为该更新的对象的像素组进行与图像数据相应的图像的写入,而对未成为该更新的对象的像素组进行与图像数据相应的图像的写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控制装置、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具有写入单元,其对构成显示部的多个像素,在一个帧期间内施加一次电压,利用多个上述帧期间来写入与图像数据相应的图像;特定单元,其特定上述多个像素中的、成为更新的对象的像素组;和更新处理单元,其在与由上述写入单元从上次的更新时起对上述特定单元所特定的像素组所完成的图像的写入相关的值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对该像素组进行更新,上述写入单元,在由上述更新处理单元进行更新期间不对成为该更新的对象的像素组进行图像的写入,而对未成为该更新的对象的像素组进行图像的写入。
文档编号G09G3/34GK102402950SQ20111027343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5日
发明者山田裕介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