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高度信息的电子地图的转换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6  23

专利名称:具有高度信息的电子地图的转换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具有高度信息的电子地图的转换方法和系统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地图的转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高度信息的电子地图的转换 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电波在行进路线被障碍物阻挡后会发生损耗,而基于障碍物的高度信息能对 电波的损耗进行估计,通过对电波传播损耗进行修正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电波传播预测结 果,因此,具有高度信息的电子地图在遥感遥测、电波在地面传输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然而, 由于现有具有高度信息的电子地图的格式多种多样,而单一用户常常基于一种固定格式的 电子地图的数据信息来开发产品,由此就会导致其所开发的产品无法利用其它格式的电子 地图的数据信息,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进行格式转换的方法,以方便使用。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度信息的电子地图的转换方法和系统,以便将 具有高度信息的电子地图予以转换。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将包含以第一坐标系的坐标来表示 各第一地理位置的第一电子地图信息转换为以第二坐标系的坐标来表示各第二地理位置 的第二电子地图信息;2)基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的坐标及各第一地理位置的坐标,在所述 第一电子地图中确定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相邻的多个第一地理位置;3)基于所确定的与 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相邻的多个第一地理位置各自的高度信息,来确定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的 高度信息,以形成包含高度信息的第二电子地图信息。
优选地,所述步骤3)还包括步骤基于所确定的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相邻的第一 地理位置各自的高度信息,采用插值法来确定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的高度信息,以形成包含 高度信息的第二电子地图信息。
优选地,所述步骤3)还包括步骤a)基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在各自相邻的多个第 一地理位置中每两个第一地理位置的连线上的投影位置信息以及该两个第一地理位置中 的每一个的高度信息,来确定每一投影位置的高度信息山)基于每一投影位置的高度信息 来确定每一投影位置所对应的第二地理位置的高度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高度信息的电子地图的转换系统,包括坐标转换模块,将 包含以第一坐标系的坐标来表示各第一地理位置的第一电子地图信息转换为以第二坐标 系的坐标来表示各第二地理位置的第二电子地图信息;邻位置确定模块,连接于所述坐标 转换模块,用于基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的第坐标及各第一地理位置的坐标,在所述第一电 子地图中确定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相邻的多个第一地理位置;高度信息确定模块,连接于 所述邻位置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确定的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相邻的多个第一地理位置各 自的高度信息,来确定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的高度信息,以形成包含高度信息的第二电子地 图信息。
优选地,所述高度信息确定模块还包括插值模块,连接于所述邻位置确定模块, 用于基于所确定的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相邻的第一地理位置各自的高度信息,采用插值法 来确定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的高度信息,以形成包含高度信息的第二电子地图信息。
优选地,所述高度计算模块还包括投影模块,连接于所述邻位置确定模块,用于 基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在各自相邻的多个第一地理位置中每两个第一地理位置的连线上 的投影位置信息以及该两个第一地理位置中的每一个的高度信息,来确定每一投影位置的 高度信息;子高度信息确定模块,连接于所述投影模块,用于基于每一投影位置的高度信息 来确定每一投影位置所对应的第二地理位置的高度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将以第一坐标系的坐标表不第一地理位置且包含各第 一地理位置高度信息的第一电子地图转换为以第二坐标系的坐标表示第二地理位置且包 含各第二地理位置高度信息的第二电子地图,以方便应用。


图1为本发明的具有高度信息的电子地图的转换方法流程图2为第一坐标系中的第二地理位置在每两个第一地理位置的连线上的投影位 置信息示意图3为本发明的具有高度信息的电子地图的转换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具有高度信息的电子地图的转换方法流程图。其中,本发明 所述的转换方法主要由转换系统来执行,所述转换系统为安装在计算机设备中的应用模块 等。该计算机设备为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 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其硬件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FPGA、DSP、嵌入式设备坐 寸ο
在步骤SI中,所述转换系统将包含以第一坐标系的坐标来表示各第一地理位置 的第一电子地图信息转换为以第二坐标系的坐标来表示各第二地理位置的第二电子地图 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坐标系与所述第二坐标系分别为两种不同的坐标系,优选地,所述 第一坐标系为UTM坐标系,则所述第二坐标系为WGS84坐标系;或者,所述第一坐标系为 WGS84坐标系,则所述第二坐标系为UTM坐标系等。
具体地,所述转换系统基于所述第一电子地图的尺寸信息及边界信息来将第一电 子地图转换为包含多个第二地理位置的第二电子地图。
例如,所述转换系统先将所述第一电子地图中第一列的像素点各自所对应的第一 地理位置的坐标及最后一列像素点各自所对应的第一地理位置的坐标按照第一预定公式 分别转换为第二坐标系中的坐标,以获得第二电子地图中第一列的像素点各自所对应的第 二地理位置的坐标及第二电子地图中最后一列的像素点各自所对应的第二地理位置的坐 标,随后再以所述第一列的像素点各自所对应的第二地理位置的坐标为起点,以预定的步进来获得第二列、第三列.....第N列像素点各自所对应的第二地理位置的坐标,其中,第N列像素点各自所对应的第二地理位置的坐标小于所述第二电子地图中最后一列的像素点 各自所对应的第二地理位置的坐标。其中,所述第一预定公式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悉,故在此不再详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所述仅仅只是列示,而非对本发明 的限制,事实上,任何将包含以第一坐标系的坐标来表示各第一地理位置的第一电子地图 信息转换为以第二坐标系的坐标来表示各第二地理位置的第二电子地图信息的方式,均应 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采用UTM坐标系的电子地图, 其最小步进是20m,而采用WGS84坐标系(也就是经纬度)的电子地图,其最小步进是I秒, 由于第一电子地图与第二电子地图的最小步进不同,故所述转换系统将第一电子地图转换 为第二电子地图时,所述第一电子地图中包含的第一地理位置与所述第二电子地图包含的 第二地理位置并非一一对应。举例言之,以第一电子地图采用UTM坐标系、第二电子地图采 用WGS84坐标系为例,第一电子地图LI中包含起始坐标为(xl,yl)的第一地理位置Al、坐标为(x2, y2)的第二地理位置A2、......及终止坐标为(x3, y3)的第一地理位置A3,其中,第一地理位置Al与第二地理位置A2相邻,故第一地理位置Al与第二地理位置A2之间 的距离为最小步进,即20m,若所述转换系统基于该第一电子地图LI起始坐标、终止坐标及 最小步进将其转换为包含起始坐标为(pl、ql)的第二地理位置B1、坐标为(p2、q2)的第二地理位置B2.......及终止坐标为(P3、q3)的第二地理位置B3,其中,第二地理位置BI与第二地理位置B2相邻,故第二地理位置BI与第二地理位置B2之间的距离为最小步进,即I 秒,由此可见,即使第一电子地图中的第一地理位置Al与第二电子地图中的第二地理位置 BI为同一地点,但由于第一电子地图与第二电子地图各自的最小步进不同,显然,第一电子 地图中的第一地理位置A2与第二电子地图中的第二地理位置B2也不可能为同一地点,由 此可见,所述第一电子地图中包含的第一地理位置与所述第二电子地图包含的第二地理位 置并非 对应。
接着,在步骤S2中,所述转换系统基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的坐标及各第一地理位 置的坐标在所述第一电子地图中确定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相邻的多个第一地理位置。
具体地,所述转换系统将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的坐标按照第二预定公式转换为第一 坐标系中的坐标,并基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在第一坐标系中的坐标来确定每一第二地理位 置相邻的多个第一地理位置;或者,所述转换系统将每一第一地理位置的坐标按照第一预 定公式转换为第二坐标系中的坐标,并基于每一第一地理位置的在第二坐标系中的坐标来 确定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相邻的多个第一地理位置。其中,所述第二预定公式已为本领域技 术人员所知悉,故在此不再详述。
接着,在步骤S3中,所述转换系统基于所确定的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相邻的多个 第一地理位置各自的高度信息,来确定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的高度信息,以形成包含高度信 息的第二电子地图信息。其中,所述转换系统基于所确定的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相邻的多 个第一地理位置各自的高度信息,来确定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的高度信息,以形成包含高度 信息的第二电子地图信息的方式包含但不限于
I)选择与第二地理位置相邻的多个第一地理位置各自的高度信息中的一者作为 该第二地理位置的高度信息,其中,选择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随机选择、选择最小者、选择 最大者等等;例如,所述转换系统在步骤S2中确定与第二地理位置Bll相邻的第一地理位 置包括高度信息为mil的第一地理位置All、高度信息为ml2的第一地理位置A12,则所述转换系统基于选择最大者来将高度信息ml2作为第二地理位置Bll的高度信息。
2)采用插值法来确定第二地理位置的高度信息;其中,所述插值法包括但不限 于线性插值法、拉格朗日插值法等等。
例如,所述转换系统在步骤S2中确定与第二地理位置B21相邻的第一地理位置包 括高度信息为m21的第一地理位置A21、高度信息为m22的第一地理位置A22,则所述转换 系统基于线性插值法来求取高度信息为m21与高度信息为m22的平均值,并将该平均值作 为第二地理位置B21的高度信息。
优选地,所述步骤S3包括步骤S31 (未予图示)与步骤S32(未予图示)。
在步骤S31中,所述转换系统基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在各自相邻的多个第一地理 位置中每两个第一地理位置的连线上的投影位置信息以及该两个第一地理位置中的每一 个的高度信息,来确定每一投影位置的高度信息。
例如,所述转换系统在步骤S2中确定与第二地理位置B31相邻的第一地理位置包 括高度信息为m31的第一地理位置A31、高度信息为m32的第一地理位置A32、高度信息为 m33的第一地理位置A33、高度信息为m34的第一地理位置A34,则所述转换系统先将所述第 二地理位置B31的坐标按照第二预定公式转换为第一坐标系中的坐标。其中,第一地理位 置A31、第一地理位置A32、第一地理位置A33、第一地理位置A34、第二地理位置B31在第一 坐标系中的位置分别如图2所示,接着,所述转换系统再基于第二地理位置B31在第一地理 位置A31与A32的连线上的投影点al距离第一地理位置A31与A32的距离比为1: 1,来 确定投影点al的高度信息为1/2*第一地理位置A31的高度信息+1/2*第一地理位置A32 的高度信息,同样,所述转换系统再基于第二地理位置B31在第一地理位置A32与A33的连 线上的投影点a2的投影位置信息、在第一地理位置A33与A34的连线上的投影点a3的投 影位置信息、在第一地理位置A34与A31的连线上的投影点a4的投影位置信息,来分别确 定投影点a2、a3、a4的高度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示仅仅只是列示,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事实上,也可以将 与第二地理位置相邻的多个第一地理位置的坐标转换为第二坐标系中的坐标,再在第二坐 标系中确定第二地理位置在每两个第一地理位置连线上的投影位置的高度信息。
接着,在步骤S32中,所述转换系统基于每一投影位置的高度信息来确定每一投 影位置所对应的第二地理位置的高度信息。其中,所述转换系统基于每一投影位置的高度 信息来确定每一投影位置所对应的第二地理位置的高度信息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i)将各投影位置的高度信息的平均值作为该投影位置所对应的第二地理位置的 高度信息;例如,所述转换系统在步骤S31中确定的投影位置al的高度信息为nl、投影位 置a2的高度信息为n2、投影位置a3的高度信息为n3、投影位置a4的高度信息为n4,则所 述转换系统将高度信息为nl、n2、n3、n4的平均值(nl+n2+n3+n4)/4作为投影位置al、a2、 a3、a4所对应的第二地理位置B31的高度信息。
ii)所述转换系统再基于第二地理位置在相邻两个投影位置的连线上的投影位置 信息,来确定再次的投影位置的高度信息,再基于所述再次的投影位置的高度信息来确定 该第二地理位置。仍以图2所示为例,例如,所述转换系统在步骤S31中确定第二地理位置 B31的投影位置al的高度信息为nl、投影位置a2的高度信息为n2、投影位置a3的高度信 息为n3、投影位置a4的高度信息为n4,则所述转换系统再按照步骤S31所述的方式确定第二地理位置B31在投影点al与a4连线上的投影点bl (未予图示)的高度信息、在投影点 a2与a3连线上的投影点b2 (未予图示)的高度信息,再将投影点bl与b2的高度信息的平 均值作为所述第二地理位置B31的高度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第二地理位置的高度信息的确定 方式仅仅只是列示,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事实上,任何基于所确定的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 相邻的多个第一地理位置各自的高度信息,来确定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的高度信息的方式, 例如,采用非线性插值法,又例如,将投影点的高度信息的加权平均值作为第二地理位置的 高度信息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具有高度信息的电子地图的转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 述转换系统I包括坐标转换模块10、邻位置确定模块11、高度信息确定模块12。
所述坐标转换模块10将包含以第一坐标系的坐标来表示各第一地理位置的第一 电子地图信息转换为以第二坐标系的坐标来表示各第二地理位置的第二电子地图信息。其 中,所述第一坐标系与所述第二坐标系分别为两种不同的坐标系,优选地,所述第一坐标系 为UTM坐标系,则所述第二坐标系为WGS84坐标系;或者,所述第一坐标系为WGS84坐标系, 则所述第二坐标系为UTM坐标系等。
具体地,所述坐标转换模块10基于所述第一电子地图的尺寸信息及边界信息来 将第一电子地图转换为包含多个第二地理位置的第二电子地图。
例如,所述坐标转换模块10先将所述第一电子地图中第一列的像素点各自所对 应的第一地理位置的坐标及最后一列像素点各自所对应的第一地理位置的坐标按照第一 预定公式分别转换为第二坐标系中的坐标,以获得第二电子地图中第一列的像素点各自所 对应的第二地理位置的坐标及第二电子地图中最后一列的像素点各自所对应的第二地理 位置的坐标,随后再以所述第一列的像素点各自所对应的第二地理位置的坐标为起点,以 预定的步进来获得第二列、第三列、....第N列像素点各自所对应的第二地理位置的坐标, 其中,第N列像素点各自所对应的第二地理位置的坐标小于所述第二电子地图中最后一列 的像素点各自所对应的第二地理位置的坐标。其中,所述第一预定公式已为本领域技术人 员所知悉,故在此不再详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所述仅仅只是列示,而非对本发明 的限制,事实上,任何将包含以第一坐标系的坐标来表示各第一地理位置的第一电子地图 信息转换为以第二坐标系的坐标来表示各第二地理位置的第二电子地图信息的方式,均应 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采用UTM坐标系的电子地图, 其最小步进是20m,而采用WGS84坐标系(也就是经纬度)的电子地图,其最小步进是I秒, 由于第一电子地图与第二电子地图的最小步进不同,故所述坐标转换模块10将第一电子 地图转换为第二电子地图时,所述第一电子地图中包含的第一地理位置与所述第二电子地 图包含的第二地理位置并非一一对应。举例言之,以第一电子地图采用UTM坐标系、第二电 子地图采用WGS84坐标系为例,第一电子地图LI中包含起始坐标为(xl,yl)的第一地理位置Al、坐标为(x2,y2)的第二地理位置A2、......及终止坐标为(x3,y3)的第一地理位置A3,其中,第一地理位置Al与第二地理位置A2相邻,故第一地理位置Al与第二地理位置A2 之间的距离为最小步进,即20m,若所述坐标转换模块10基于该第一电子地图LI起始坐标、终止坐标及最小步进将其转换为包含起始坐标为(pl、ql)的第二地理位置B1、坐标为(p2、q2)的第二地理位置B2.......及终止坐标为(P3、q3)的第二地理位置B3,其中,第二地理位置BI与第二地理位置B2相邻,故第二地理位置BI与第二地理位置B2之间的距离为最 小步进值,即I秒,由此可见,即使第一电子地图中的第一地理位置Al与第二电子地图中的 第二地理位置BI为同一地点,但由于第一电子地图与第二电子地图各自的最小步进不同, 显然,第一电子地图中的第一地理位置A2与第二电子地图中的第二地理位置B2也不可能 为同一地点,由此可见,所述第一电子地图中包含的第一地理位置与所述第二电子地图包 含的第二地理位置并非一一对应。
接着,所述邻位置确定模块11基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的坐标及各第一地理位置 的坐标在所述第一电子地图中确定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相邻的多个第一地理位置。
具体地,所述邻位置确定模块11将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的坐标按照第二预定公式 转换为第一坐标系中的坐标,并基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在第一坐标系中的坐标来确定每一 第二地理位置相邻的多个第一地理位置;或者,所述转换系统将每一第一地理位置的坐标 按照第一预定公式转换为第二坐标系中的坐标,并基于每一第一地理位置在第二坐标系中 的坐标来确定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相邻的多个第一地理位置。
接着,所述高度信息确定模块12基于所确定的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相邻的多个 第一地理位置各自的高度信息,来确定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的高度信息,以形成包含高度信 息的第二电子地图信息。其中,所述高度信息确定模块12基于所确定的与每一第二地理位 置相邻的多个第一地理位置各自的高度信息,来确定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的高度信息,以形 成包含高度信息的第二电子地图信息的方式包含但不限于
I)选择与第二地理位置相邻的多个第一地理位置各自的高度信息中的一者作为 该第二地理位置的高度信息,其中,选择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随机选择、选择最小者、选择 最大者等等;例如,所述邻位置确定模块11确定与第二地理位置Bll相邻的第一地理位置 包括高度信息为mil的第一地理位置Al1、高度信息为ml2的第一地理位置A12,则所述高 度信息确定模块12基于选择最大者来将高度信息ml2作为第二地理位置Bll的高度信息。
2)采用插值法来确定第二地理位置的高度信息;其中,所述插值法包括但不限 于线性插值法、拉格朗日插值法等等。
优选地,所述高度信息确定模块12包括插值模块(未予图示)。所述插值模块基 于线性插值法来求取高度信息为m21与高度信息为m22的平均值,并将该平均值作为第二 地理位置的高度信息。
例如,所述邻位置确定模块11确定与第二地理位置B21相邻的第一地理位置包 括高度信息为m21的第一地理位置A21、高度信息为m22的第一地理位置A22,则所述插值 模块基于线性插值法来求取高度信息为m21与高度信息为m22的平均值,并将该平均值作 为第二地理位置B21的高度信息。
优选地,所述高度信息确定模块12包括投影模块(未予图示)和子高度信息确定 模块(未予图示)。
所述投影模块基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在各自相邻的多个第一地理位置中每两个 第一地理位置的连线上的投影位置信息以及该两个第一地理位置中的每一个的高度信息, 来确定每一投影位置的高度信息。
例如,所述邻位置确定模块11确定与第二地理位置B31相邻的第一地理位置包 括高度信息为m31的第一地理位置A31、高度信息为m32的第一地理位置A32、高度信息为 m33的第一地理位置A33、高度信息为m34的第一地理位置A34,则所述投影模块先将所述第 二地理位置B31的坐标按照第二预定公式转换为第一坐标系中的坐标,其中,第一地理位 置A31、第一地理位置A32、第一地理位置A33、第一地理位置A34、第二地理位置B31在第一 坐标系中的位置分别如图2所示,接着,所述投影模块再基于第二地理位置B31在第一地理 位置A31与A32的连线上的投影点al距离第一地理位置A31与A32的距离比为1: 1,来 确定投影点al的高度信息为1/2*第一地理位置A31的高度信息+1/2*第一地理位置A32 的高度信息,同样,所述投影模块再基于第二地理位置B31在第一地理位置A32与A33的连 线上的投影点a2的投影位置信息、在第一地理位置A33与A34的连线上的投影点a3的投 影位置信息、在第一地理位置A34与A31的连线上的投影点a4的投影位置信息,来分别确 定投影点a2、a3、a4的高度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示仅仅只是列示,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事实上,所述投影 模块也可以将与第二地理位置相邻的多个第一地理位置的坐标转换为第二坐标系中的坐 标,再在第二坐标系中确定第二地理位置在每两个第一地理位置连线上的投影位置的高度 信息。
接着,所述子高度信息确定模块基于每一投影位置的高度信息来确定每一投影位 置所对应的第二地理位置的高度信息。其中,所述子高度信息确定模块基于每一投影位 置的高度信息来确定每一投影位置所对应的第二地理位置的高度信息的方式包括但不限 于
i)将各投影位置的高度信息的平均值作为该投影位置所对应的第二地理位置的 高度信息;例如,所述投影模块确定投影位置al的高度信息为nl、投影位置a2的高度信息 为n2、投影位置a3的高度信息为n3、投影位置a4的高度信息为n4,则所述子高度信息确定 模块将高度信息为nl、n2、n3、n4的平均值(nl+n2+n3+n4)/4作为投影位置al、a2、a3、a4 所对应的第二地理位置B31的高度信息。
ii)所述子高度信息确定模块再基于第二地理位置在相邻两个投影位置的连线上 的投影位置信息,来确定再次的投影位置的高度信息,再基于所述再次的投影位置的高度 信息来确定该第二地理位置。仍以图2所示为例,例如,所述投影模块确定第二地理位置 B31的投影位置al的高度信息为nl、投影位置a2的高度信息为n2、投影位置a3的高度信 息为n3、投影位置a4的高度信息为n4,则所述子高度信息确定模块再按照所述投影模块的 处理方式确定第二地理位置B31在投影点al与a4连线上的投影点bl (未予图示)的高度 信息、在投影点a2与a3连线上的投影点b2(未予图示)的高度信息,再将投影点bl与b2 的高度信息的平均值作为所述第二地理位置B31的高度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第二地理位置的高度信息的确定 方式仅仅只是列示,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事实上,任何基于所确定的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 相邻的多个第一地理位置各自的高度信息,来确定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的高度信息的方式, 例如,采用非线性插值法,又例如,将投影点的高度信息的加权平均值作为第二地理位置的 高度信息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将以第一坐标系中的坐标表示第一地理位置且包含各第一地理位置高度信息的第一电子地图转换为以第二坐标系中的坐标表示第 二地理位置且包含各第二地理位置高度信息的第二电子地图,以方便应用。
上述实施例仅列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 此项技术的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发 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高度信息的电子地图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将包含以第一坐标系的坐标来表示各第一地理位置的第一电子地图信息转换为以第二坐标系的坐标来表示各第二地理位置的第二电子地图信息;2)基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的坐标及各第一地理位置的坐标,在所述第一电子地图中确定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相邻的多个第一地理位置;3)基于所确定的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相邻的多个第一地理位置各自的高度信息,来确定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的高度信息,以形成包含高度信息的第二电子地图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度信息的电子地图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还包括步骤-基于所确定的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相邻的第一地理位置各自的高度信息,采用插值法来确定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的高度信息,以形成包含高度信息的第二电子地图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高度信息的电子地图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还包括步骤-基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在各自相邻的多个第一地理位置中每两个第一地理位置的连线上的投影位置信息以及该两个第一地理位置中的每一个的高度信息,来确定每一投影位置的高度信息;-基于每一投影位置的高度信息来确定每一投影位置所对应的第二地理位置的高度信肩、O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高度信息的电子地图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坐标系与第二坐标系中的一者为UTM坐标系,另一者为WGS84坐标系。
5.一种具有高度信息的电子地图的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坐标转换模块,将包含以第一坐标系的坐标来表不各第一地理位置的第一电子地图信息转换为以第二坐标系的坐标来表示各第二地理位置的第二电子地图信息;邻位置确定模块,连接于所述坐标转换模块,用于基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的坐标及各地已地理位置的坐标,在所述第一电子地图中确定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相邻的多个第一地理位置;高度信息确定模块,连接于所述邻位置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确定的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相邻的多个第一地理位置各自的高度信息,来确定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的高度信息,以形成包含高度信息的第二电子地图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高度信息的电子地图的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信息确定模块还包括插值模块,连接于所述邻位置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确定的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相邻的第一地理位置各自的高度信息,采用插值法来确定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的高度信息,以形成包含高度信息的第二电子地图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具有高度信息的电子地图的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信息确定模块还包括投影模块,连接于所述邻位置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在各自相邻的多个第一地理位置中每两个第一地理位置的连线上的投影位置信息以及该两个第一地理位置中的每一个的高度信息,来确定每一投影位置的高度信息;子高度信息确定模块,连接于所述投影模块,用于基于每一投影位置的高度信息来确定每一投影位置所对应的第二地理位置的高度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具有高度信息的电子地图的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坐标系与第二坐标系中的一者为UTM坐标系,另一者为WGS84坐标系。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度信息的电子地图的转换方法及系统,其中,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先将包含以第一坐标系的坐标来表示各第一地理位置的第一电子地图信息转换为以第二坐标系的坐标来表示各第二地理位置的第二电子地图信息;接着,再基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的坐标及各第一地理位置的坐标,在所述第一电子地图中确定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相邻的多个第一地理位置;随后再基于所确定的与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相邻的多个第一地理位置各自的高度信息,来确定每一第二地理位置的高度信息,以形成包含高度信息的第二电子地图信息。本发明能实现不同格式的电子地图之间的转换,以方便用户的使用。
文档编号G09B29/00GK103000074SQ20111027868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9日
发明者戴懿贺, 丁宁, 王斌 申请人: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研究发展有限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