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薄型发光路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道路的指路牌,尤其涉及一种薄型发光路牌。
现有的城市道路指路牌(或公交车站的站牌)一般都是采用金属板材制作的,它们在白天可以起到指路(或指导乘客乘车)的作用,但是,在夜晚它们就完全失去了作用,这给夜间出行的人们或驾驶员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此外,现有的路牌也不够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在白天和黑夜均可为人们起到指路作用的薄型发光路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薄型发光路牌,包括带路名的牌板、托持该牌板的支架、支撑该支架的立杆,其特点是,还包括发光管,该发光管设置在支架内,所述的牌板采用光导板,所述的支架上设有可使发光管发出的光线照射在光导板上的通槽。
所述的牌板采用两块光导板中间夹持两层反光膜的四层复合结构。
所述的牌板采用两块光导板中间夹持一层隔离膜的三层复合结构。
所述的支架由卡座和底座组成,所述的卡座设有供牌板嵌入的通槽,所述的底座设有供发光管置入的空腔,所述的通槽与空腔相通,所述的牌板与卡座之间、卡座与底座之间均采用螺接。
所述的路牌上雕刻有路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光导板材制作牌板,并通过高亮度的细灯管由下而上照射板材,使本实用新型路牌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始终清晰明亮,尤其是黑夜,大大方便了行人和驾驶员。此外,本实用新型用材新颖、美观亮丽,对城市道路具有装饰点缀作用,对提升都市形象将产生良好的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的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4为图3的结构分解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
图1、图2所示,一种薄型发光路牌,它由带路名的牌板1、托持该牌板的支架2、支撑该支架的立杆3组成以及发光管4组成。所述的牌板1采用光导板制成,具体地说,它是采用两块光导板中间夹持两层相背的反光膜5复合而成,牌板1上的路名是雕刻而成的;所述的支架2由卡座21、底座22组成,该卡座21的轴向开有一供牌材1插入的通槽211,该底座22设有供发光管4置入的空腔221,卡座21与底座22采用螺接;所述的立杆3支撑在支架2的底部中心位置。在白天,这种路牌美观亮丽,给城市道路增色不少,在黑夜,这种路牌靠高亮度细灯管4通过光导板材将路名的字迹点亮,使路牌在无任何外来光源的情况下也能清晰可辩,方便了出行的群众。此外,由于这种路牌还设置了反光膜,因此给驾驶员夜间辩认道路方向带来了方便。
实施例2如图3、图4所示,这是一种薄型发光公交站牌,其结构与上述路牌相同,只不过将牌板1上的路名改成站名,并将牌板1改成由两层光导板中间夹持一层隔离膜6复合而成的三层结构板材。
权利要求1.薄型发光路牌,包括带路名的牌板、托持该牌板的支架、支撑该支架的立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光管,该发光管设置在支架内,所述的牌板采用光导板,所述的支架上设有可使发光管发出的光线照射在光导板上的通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发光路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牌板采用两块光导板中间夹持两层反光膜的四层复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发光路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牌板采用两块光导板中间夹持一层隔离膜的三层复合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发光路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由卡座和底座组成,所述的卡座设有供牌板嵌入的通槽,所述的底座设有供发光管置入的空腔,所述的通槽与空腔相通,所述的牌板与卡座之间、卡座与底座之间均采用螺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发光路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牌上雕刻有路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型发光路牌,包括带路名的牌板、托持该牌板的支架、支撑该支架的立杆、发光管,所述的牌板采用光导板,所述的发光管设置在支架内,所述的支架上设有可使发光管发出的光线照射在光导板上的通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始终清晰明亮,从而大大方便了行人和驾驶员;此外,本实用新型用材新颖、美观亮丽,对城市道路具有良好的装点作用。
文档编号G09F13/00GK2470903SQ0121061
公开日2002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0日
发明者姚忠 申请人:上海欧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