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具用尾盖的安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6  23

专利名称:笔具用尾盖的安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圓珠笔、自动铅笔等笔具的笔杆上安装尾盖的笔具用尾盖的 安装构造。
技术背景对于现有的笔具的尾盖安装构造,已知有如下构造在笔杆的后部周围形 成卡定孔,在尾盖上形成从该笔杆的后端插入到笔杆的后部的圆形截面的插入 部,通过从笔杆的后端插入该插入部并使卡定凸起卡定在卡定孔中,从而将尾 盖安装在笔杆上。但是,在上述现有的笔具用尾盖的安装构造中,若将插入部 从笔杆的后端插入,则形成于尾盖的插入部周围的卡定凸起被笔杆的内面压 紧,所以该卡定凸起磨损或变形,从而会担心不能切实地卡定在笔杆的卡定孔 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从笔杆的后端卡定凸起移动的凹槽从卡定 孔沿长度方向后方分离而形成在笔杆的后部内面上的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 1)。而且,在该尾盖的安装构造中,使尾盖的卡定凸起的高度比形成于笔杆的 后部内面上的凹槽的深度小。在这种笔具用尾盖的安装构造中,卡定凸起在笔 杆的凹槽内向前方移动时,由于卡定凸起的高度比凹槽的深度小,所以不会存 在卡定凸起被较强的力按压在凹槽内面上的情况,只在从笔杆的凹槽前端到位 于其长度方向前方的卡定孔之间的部分,卡定凸起被按压,因此不用担心卡定 凸起磨损或变形。从而,可以使卡定凸起切实地卡定在卡定孔中,由此可以将 尾盖牢固固定在笔杆上。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 - 98434号公报(说明书0006段、0012段及 图1)。但是,近年来开始需要将安装在笔杆上的尾盖再从该笔杆取下下来。即, 从近年来有效利用资源的观点出发,有如下想法若笔具是圆珠笔,则可以从 笔杆的后部进行圓珠笔笔芯的更换,不需要为了更换圆珠笔笔芯在以往所需要
的笔杆前端上的特别的笔杆打开机构。而且要求若笔具是自动铅笔,则将安 装在笔杆的后部上的尾盖从其后部取下,从笔杆的后部进行替换笔芯的补充。在此,将尾盖固定在笔杆上的卡定凸起通过使其后端面与面对卡定孔的前 方的后面面接触,从而卡定在该卡定孔中以防止尾盖相对笔杆向后方移动。而 且,在以往的尾盖的安装构造中,由于将凹槽从卡定孔沿长度方向向后方分离 而形成,所以为了从笔杆取下尾盖需,要在将该卡定凸起压入笔杆的内侧之后 使尾盖沿笔杆的长度方向向后方移动,但是将卡定在卡定孔中的卡定凸起压入 笔杆的内侧这本身就很困难,因此存在难以取下尾盖的问题。另夕卜,在将凹槽从卡定孔沿长度方向向后方分离而形成的上述现有的尾盖 的安装构造中,若反复进行尾盖的安装及取下,则也有可能产生卡定凸起不能 充分压入到笔杆的内侧而使尾盖向后方移动的情况。并且,在卡定凸起由树脂 等构成的场合,也有如下问题卡定孔的后面或与该后面面接触的卡定凸起的 后端面变形为呈圆形,卡定凸起卡定在卡定孔中的力逐渐减弱,从而不能将尾 盖牢固固定在笔杆上。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将尾盖比较牢固地固定在笔杆上,并且比 较容易从笔杆取下该尾盖的笔具用尾盖的安装构造。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反复进行尾盖的安装及取下,也能防 止尾盖安装在笔杆上的强度减弱的笔具用尾盖的安装构造。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如下构造的改进,即,如图1所示,在笔杆11的形 成为圆筒状的后部周围形成有卡定孔12,从笔杆11的后端lla插入到笔杆的 后部的圆形截面的插入部22形成于尾盖21上,在插入部22的外周形成有卡 定在卡定孔12中的卡定凸起24,卡定凸起24移动的凹槽13从笔杆11的后 端lla向前方延伸而形成于笔杆11的后部内面上,通过使在凹槽13内向前方 移动的卡定凸起24卡定在卡定孔12中,从而将尾盖21安装在笔杆11上。具有特征的构造为,卡定孔12与凹槽13邻接地形成,以使在凹槽13内 向前方移动的卡定凸起24沿周向移动而卡定在卡定孔12中。在该方案1所记载的笔具用尾盖的安装构造中,将尾盖21的插入部22 从后端lla插入到笔杆11的后部,以使卡定凸起24在凹槽13的内部移动, 使卡定凸起24在凹槽13的内部与卡定孔12邻接,在该状态下,通过以笔杆 11的中心轴为旋转中心使笔杆11或尾盖21旋转,从而可以用仅使卡定凸起 24沿周向移动这种较简单的操作而使卡定凸起24卡定在卡定孔12中。另一方面,若从卡定凸起24卡定在卡定孔12中的状态,以笔杆ll的中 心轴为旋转中心使笔杆11或尾盖21反方向旋转,则卡定凸起24沿周向移动 而从卡定孔12返回凹槽13。因此,可以比较容易解除卡定凸起24卡定在卡 定孔12中的状态。由此,若从该状态使尾盖向后方移动,则可以使卡定凸起 24在凹槽13的内部向后方移动,由此可以比较容易从笔杆11取下尾盖21。另外,在该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中,由于使卡定凸起24沿周向移动而卡 定在卡定孔12中,而沿反方向的周向移动而解除该卡定状态,所以即使反复 进行尾盖21的安装及取下,也不会存在卡定孔12的后面12a及以卡定状态与 该后面12a面接触的卡定凸起24的后端面24a变形为呈圆形的情况。因此, 即使反复进行尾盖21的安装及取下,也不会减弱尾盖21安装在笔杆11上的 强度。方案2的发明在方案1的发明的基础上,具有的特征在于,在凹槽13的 卡定孔12侧上的侧部底面形成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凸条14,卡定凸起24构 成为可以跨过凸条14而沿周向移动。在该方案2所记载的笔具用尾盖的安装构造中,由于在进行尾盖21的安 装及取下时,卡定凸起24跨过凸条14,所以对于在进行该安装及取下时所需 的卡定凸起24沿周向的移动能够具有适度感,从而可以明确区分使卡定凸起 24卡定在卡定孔12中的状态和解除该卡定状态的状态。方案3的发明在方案2的发明的基础上,具有的特征在于,在卡定凸起 24上形成有避开与凸条14的接触的下降台阶部。在该方案3所记载的笔具用尾盖的安装构造中,在进行尾盖21的安装及 取下时,尽管卡定凸起24在凹槽13的内部向前方或后方移动,此时却可以避 免凸条14与卡定凸起24抵接而磨损之类的情况。因此,即使反复进行用于安 装及取下的卡定凸起24沿周向的移动,也可以避免对于该周向移动的适度感 发生变化的情况。方案4的发明在方案1至3中任意一项的发明的基础,具有的特征在于,
插入部22形成为圆筒状,从插入部22的前端22a向后方延伸地形成切槽27。在该方案4所记载的笔具用尾盖的安装构造中,在卡定凸起24跨过凸条 14时施加的外压下,或在如图4所示凹槽13的深度形成为比卡定凸起24的 高度低的场合等,切槽27的宽度变窄,由此可以减少圆筒状的插入部22的外 径。其结果,在凹槽13的底面上形成凸条14的场合,卡定凸起24可以比较 顺利地跨过凸条14,卡定凸起24沿周向的移动变得比较容易,并且可以避免 因反复进行尾盖21的安装及取下而引起的卡定凸起24及凸条14的过度磨损。方案5的发明在方案1至方案5中任意一项的发明的基础上,具有的特征 在于,如图5所示,与凹槽13连续的切口 16形成于笔杆11的后端lla上。在该方案5所记载的笔具用尾盖的安装构造中,可以利用切口 16来确定 难以从外部目视确认的凹槽13的位置。若使凹槽13的宽度向前方变窄,则通 过在该切口 16内插入卡定凸起24,可以利用宽度向前方变窄的切口 16将卡 定凸起24比较容易地向凹槽13引导。方案6的发明在方案5的发明的基础上,具有的特征在于,进一步如图6 所示,在卡定凸起24卡定在卡定孔12中的状态下前端53a与笔杆11的后端 lla抵接的大径部53与插入部52同轴并与该插入部52连续地形成,在大径 部53的前端53a与笔杆11的后端lla抵接的状态下覆盖切口 16的覆盖部53b 形成于大径部53上。在该方案6所记载的笔具用尾盖的安装构造中,由于在卡定凸起24卡定 在卡定孔12中的状态下大径部53上的覆盖部53b覆盖切口 16,所以可以避 免该切口 16向外部露出,从而可以提高外观上的美观性。方案7的发明在方案1至6任意一项的发明的基础上,具有的特征在于, 如图2及图6所示,覆盖卡定凸起24的笔夹28或58设在尾盖21或51上。在该方案7所记载的笔具用尾盖的安装构造中,由于在卡定凸起24卡定 在卡定孔12中的状态下,笔夹28或58将卡定孔12与该卡定凸起24 —起覆 盖,所以可以防止因卡定孔12露出到外部而影响美观。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在本发明的笔具用尾盖的安装构造中,由于卡定孔与凹槽邻接形成,以使 在凹槽内向前方移动的卡定凸起沿周向移动而卡定在卡定孔中,所以可以将尾
盖的插入部从笔杆的后端插入,而使在凹槽的内部移动的卡定凸起与卡定孔邻 接,并在该状态下用只将卡定凸起沿周向移动这种比较简单的操作,便使卡定 凸起卡定在卡定孔中。另一方面,若从卡定凸起卡定在卡定孔中的状态使卡定 凸起沿周向反方向移动,则该卡定凸起从卡定孔返回到凹槽。因此,可以比较 容易解除卡定凸起卡定在卡定孔中的状态。由此,可以比较容易进行尾盖的安 装及取下。并且,由于使卡定凸起沿周向移动而卡定在卡定孔中,沿反方向的周向移 动卡定凸起而解除其卡定状态,所以,即使反复进行尾盖的安装及取下,也不 会存在卡定孔的后面及在卡定状态下与该后面面接触的卡定凸起的后端面变 形为呈圆形的情况。因此,即使反复进行尾盖的安装及取下,也不会减弱尾盖 安装在笔杆上的强度。另外,若在凹槽的卡定孔侧上的侧部底面形成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凸条,构 成为卡定凸起可以跨过凸条而沿周向移动,则对于在进行其安装及取下时所需 的卡定凸起沿周向的移动能够具有适度感。在该场合,若在卡定凸起上形成避 免与凸条的接触的下降台阶部,则可以避免凸条与卡定凸起抵接而磨损之类的 情况。而且,在插入部为圆筒状的场合下,若从插入部的后端向后方延伸地形 成切槽,则通过卡定凸起越过凸条时施加的外压等可减少圆筒状的插入部的外 径,能够更容易进行跨过凸条的卡定凸起的移动。另外,若将宽度向前方变窄且宽度变窄的前端与凹槽连续的切口形成在笔 杆的后端,则可以利用切口来确认难以从外部目视确认的凹槽的位置,若在该 切口内插入卡定凸起,则可以利用宽度向前方变窄的切口将卡定凸起比较容易 地向凹槽引导。而且,若形成在卡定凸起卡定在卡定孔中的状态下覆盖切口的 覆盖部,则可以避免该切口向外部露出。另外,若将覆盖卡定凸起的笔夹设在 尾盖上,则在卡定凸起卡定在卡定孔中的状态下,笔夹将卡定孔与该卡定凸起 一起覆盖,所以可以防止因卡定孔露出到外部而影响美观。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笔具用尾盖的安装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具有该安装构造的笔具的尾盖周围的纵剖视图。 图3是沿图2的A - A线的剖4见图。
图4是表示该卡定凸起位于凹槽的前端的状态下的与图3对应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笔具用尾盖的安装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具有该安装构造的笔具的尾盖周围的纵剖^L图。 图中ll-笔杆,lla-后端,12-卡定孔,13-凹槽,14-凸条,16-切口, 21、 51-尾盖,22、 52-插入部,24-卡定凸起,24b-下降台阶部,27 -切 槽,28、 58-笔夹,53-大径部,53a-前端,53b-覆盖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笔具用尾盖的安装构造是在笔具的笔杆11 上的后部安装尾盖21的构造。该笔杆11是树脂成型品,笔杆11的后部形成 为圆筒状,在该圓筒状的后部周围,从其后端lla留出规定的间隔形成有截面 为方形的卡定孔12,该卡定孔12从外部贯通到筒内的空间。如图2所示,安装在该笔杆11的后部上的尾盖21具有从该笔杆11的 后端lla插入到笔杆11的后部的圆形截面的插入部22;以及与该插入部22 同轴且与该插入部22连续并与该插入部22 —体形成的大径部23。该实施方 式中的大径部23形成为其外径与笔杆11的后部的外径相同,并且构成为若在 插入部22插入到笔杆11的后部的状态下大径部23的前端23a与笔杆11的后 端lla抵接,则该大径部23的外周与笔杆11的后部的外周光滑地连续。在尾盖21上的插入部22的外周,形成有在大径部23的前端23a与笔杆 11的后端lla抵接的状态下插入到卡定孔12中的卡定凸起24。该卡定凸起 24形成为其后端面24a相对插入部22的外周以直角立起,该后端面24a形成 为与大径部23的前端23a留有^见定间隔。另一方面,卡定凸起24的前端面 24c倾斜形成以便容易插入到后述凹槽13,该卡定凸起24的周向的宽度形成 为比卡定孔12的周向的宽度稍小。而且,该卡定凸起24通过在大径部23的 前端23a与笔杆11的后端lla纟氏接的状态下,如图2所示,其后端面24a与 面对卡定孔12的前方的后面12a面接触而卡定在卡定孔12中,从而防止尾盖 21相对笔杆11向后方移动。
如图1所示,在插入尾盖21上的插入部22的笔杆11的后部内面上,从 笔杆11的后端lla向前方延伸而形成卡定凸起24在内部移动的凹槽13。该 凹槽13通过使卡定凸起24在其内部向前方移动而用于将该卡定凸起24向卡 定孔12引导,通过使利用该凹槽13引导的卡定凸起24卡定在卡定孔12中, 将尾盖21安装在笔杆11上。本发明的具有特征的构造为,卡定孔12与凹槽 13邻接形成,使得在凹槽13内向前方移动的卡定凸起24沿周向移动而卡定 在卡定孔12中。在该实施方式中,凹槽13 —直形成到卡定凸起24向前方移动的界限位置。 即,如图2所示,确定该凹槽13的长度,使得在尾盖21上的大径部23的前 端23a与笔杆11的后端lla抵接的状态下,卡定凸起24位于图1所示的凹槽 13的前端,如图1所示,与该凹槽13邻接而形成卡定孔12。而且,凹槽13 的宽度形成为比卡定凸起24的周向的宽度稍大,凹槽13的深度形成为与卡定 凸起24的高度相同或稍大。如图1所示,在凹槽13的卡定孔12侧上的侧部底面上,形成有沿长度方 向延伸的凸条14。如图3及图4详细表示的那样,该凸条14截面形成半圆形, 卡定凸起24从存在于凹槽13的内部的图4所示的状态,以笔杆11的中心轴 为旋转中心使该笔杆11向实线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或者以该中心轴为旋转 中心使尾盖21的插入部22向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从而卡定凸起24沿 周向移动并跨过该截面为半圓形的凸条14。于是,跨过凸条14的卡定凸起24 从凹槽13的前端如图3所示进入卡定孔12,并如图2所示卡定在该卡定孔12 中。在卡定凸起24上,构成有下降台阶部24b,在卡定凸起24存在于凹槽13 的内部的图4所示的状态下,较低地形成该下降台阶部24b与凸条14相对的 部分。该下降台阶部24b其高度低至避免与凸条14的接触的程度。另外,在 卡定凸起24上,在卡定在卡定孔12中的图3所示的状态下在凸条14侧的角 部形成倒角部24d。于是,从卡定凸起24卡定在卡定孔12中的图3所示的状 态,以笔杆11的中心轴为旋转中心使该笔杆11向实线箭头所示的反方向旋转, 或者以该中心轴为旋转中心使尾盖21的插入部22向虚线箭头所示的反方向旋 转,从而卡定凸起24沿周向反向移动,凸条14在倒角部24d上被引导,卡定 凸起24跨过凸条14。然后,跨过凸条14的卡定凸起24从卡定孔12返回凹 槽13,利用卡定凸起24的向卡定孔12的卡定状态被解除。返回图2,该实施方式中的尾盖21以用于按动式的圆珠笔上的尾盖为例 来表示,其插入部22形成为圆筒状。因此,在该尾盖21上插入未图示的以往 公知的旋转凸轮,在该未图示的旋转凸轮上安装圓珠笔笔芯的后端。而且,在 尾盖21上的插入部22的后部形成有与未图示的旋转凸轮配合的凸轮槽26。 该凸轮槽26的构造与以往公知的构造相同,所以在此省略说明。另一方面,在该尾盖21的形成为圆筒状的插入部22上,从该插入部22 的前端22a向后方延伸而形成可使插入部22径缩的切槽27。该实施方式中的 切槽27形成在两处,各切槽27的深度形成为从插入部22的前端22a起超过 卡定凸起24的后端面24a。于是,在卡定凸起24跨过凸条14时施加的外压 下,或如图4所示凹槽13的深度形成为比卡定凸起24的高度还低的场合等, 切槽27的宽度变窄,由此可使外径减小地构成圆筒状的插入部22。其结果, 卡定凸起24可以比较顺利地跨过凸条14,在该卡定凸起24进入到卡定孔12 后的阶段,切槽27的宽度通过弹性扩大,恢复圆筒状的插入部22的外径,由 此卡定凸起24切实地卡定在卡定孔12中。如图2所示,由于尾盖21用于笔具,所以尾盖21的大径部23上形成有 用于将笔具固定在西服衣袋等上的笔夹28。该实施方式中的尾盖21是树脂成 型品,插入部22、大径部23和笔夹28在成型时一体形成。笔夹28后部与大 径部23连接,其前端-争过卡定凸起24地沿插入部22形成。在笔夹28的跨过 卡定凸起24的前端上形成有膨胀部28a,该膨胀部28a利用弹性与插入了插 入部22的笔杆11的外表面接触。而且,如图3所示,该笔夹28的与卡定凸 起24相对的部分的宽度比卡定凸起24的宽度还大,由此笔夹28以覆盖该卡 定凸起24的方式与尾盖21 —体形成。在这样构成的尾盖的安装构造中,由于将卡定孔12与凹槽13邻接形成, 以使在凹槽13内向前方移动的卡定凸起24沿周向移动而卡定在卡定孔12中, 所以,如图1的实线箭头所示,将尾盖21的插入部22从笔杆11的后端lla 插入,使卡定凸起24在凹槽13的内部向前方移动,然后使该尾盖21或笔杆 11旋转,从而可以用仅使卡定凸起24沿周向移动这种比较简单的操作而使卡
定凸起24卡定在卡定孔12中。尤其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形成为在尾盖21上的大径部23的前端23a与 笔杆11的后端lla抵接的状态下,使卡定凸起24位于凹槽13的前端,并且 与该凹槽13的前端邻接而形成卡定孔12,所以通过在大径部23的前端23a 与笔杆11的后端lla抵接的状态下,以笔杆11的中心轴为旋转中心使尾盖21 或笔杆ll旋转,从而可以使卡定凸起24卡定在卡定孔12中。其结果,可以 比较容易地将尾盖21安装在笔杆11上。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从卡定凸起24卡定在卡定孔12中的状态,以笔 杆11的中心轴为旋转中心使尾盖21反方向旋转,则卡定凸起24沿周向反向 移动而从卡定孔12返回凹槽13的内部,从而可以比较容易地解除卡定凸起 24卡定在卡定孔12中的状态。由此,从卡定凸起24从卡定孔12返回凹槽13 的内部的图4所示的状态,如图1的虛线箭头所示使尾盖21向后方移动,则 卡定凸起24在凹槽13的内部向后方移动,从而可以比较容易从笔杆11取下 尾盖21。这样一来,如该实施方式所示,若笔具是圆珠笔,则可以将未图示的圆珠 笔笔芯从笔杆的后部拔出,并且可以通过从笔杆的后部插入新的圆珠笔笔芯而 从笔杆11的后部进行圓珠笔笔芯的更换。在该场合下,可以不要为了进行圆 珠笔笔芯的更换而一直以来安装在笔杆11的前端上的笔头(先具)等的圆珠 笔笔芯的更换用功能。而且,由于与凸轮槽26配合的未图示的旋转凸轮与尾 盖21 —起被取下,所以可以避免在进行圆珠笔笔芯的更换时未图示的旋转凸 轮丢失的情况。在此,在本发明的安装构造中,由于使卡定凸起24沿周向移动而卡定在 卡定孔12中,并沿相反的周向移动而解除该卡定状态,所以无需像以往那样 在将卡定凸起压入到笔杆的内侧后使尾盖沿笔杆的长度方向向后方移动。因 此, 一直以来不将卡定凸起充分压入到向笔杆的内侧就无法使尾盖向后方移 动,而在本发明的安装构造中,即使反复进行的尾盖的安装及取下,也不会存 在卡定孔12的后面12a及与该后面12a面接触的卡定凸起24的后端面24a变 形为呈圆形的情况。由此,可以防止因卡定孔12的后面12a及卡定凸起24的 后端面24a变形而引起的尾盖21安装在笔杆11上的强度减弱的情况。
另夕卜,由于在凹槽13的卡定孔12侧的侧部底面上形成长度方向延伸的凸 条14,卡定凸起24构成为通过跨过凸条14从凹槽13沿周向移动而卡定在卡 定孔12中或解除该卡定状态,所以对于在进行该安装及取下时所需的卡定凸 起24沿周向的移动,能够具有适度感。因此,可以明确区分使卡定凸起24 卡定在卡定孔12中的图3所示的状态和解除该卡定状态的图4所示的状态。还有,由于在卡定凸起24上形成有避免与凸条14的接触的下降台阶部 24b,所以可以避免在进行尾盖21的安装及取下时,与在凹槽13的内部移动 的卡定凸起24抵接而使凸条14磨损的情况。因此,即使反复进行为了安装及 取下的卡定凸起24沿周向的移动,也可以避免对于该沿周向的移动的适度感 发生变化的情况。而且,由于将插入部22形成为圓筒状,从插入部22的前端 22a向后方延伸而形成可使插入部22缩径的切槽27,所以通过卡定凸起24 ^夸 过凸条14时施加的外压等,该切槽27的宽度变窄,由此可以减少圓筒状的插 入部22的外径。其结果,卡定凸起24可以比较顺利跨过凸条14,卡定凸起 24沿周向的移动变得比较容易,并且能够有效避免因反复进行尾盖21的安装 及取下而引起的卡定凸起24及凸条14双方磨损过度的情况。再有,由于以覆 盖卡定凸起24的方式将笔夹28设在尾盖21上,所以在卡定凸起24卡定在卡 定孔12中的状态下,与该卡定凸起24—起将卡定孔12由笔夹28覆盖,所以 可以防止因卡定孔12露出到外部而影响美观。图5及图6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实施方 式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零件或部件,省略重复说明。该实施方式中的笔杆11其后部形成为圆筒状,在笔杆11的后部内面从笔 杆11的后端lla向前方延伸而形成使卡定凸起24移动的凹槽13。而且,通 过在凹槽13内向前方移动的卡定凸起24沿周向移动而卡定的卡定孔12与凹 槽13邻接而形成在笔杆11的后部周围。这些部件与上述实施方式的部件相同, 所以省略重复说明。而且,在笔杆ll的后端lla形成有与凹槽13连续的切口 16。该切口 16形成为向前方宽度变窄,切口 16的宽度变窄的前端构成为在与 凹槽13的宽度相同的位置处与该凹槽13平滑连续。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对于尾盖51,分别形成插入部52、大径部53 和笔夹58,插入部52和大径部53由树脂成型品制作。插入部52形成为圆筒
状,在该插入部52上形成有卡定凸起24、凸轮槽26及切槽27。这些部件与 上述实施方式的部件相同,所以省略重复说明。在大径部53的前部插入安装插入部52的后部,由此大径部53与插入部 52同轴并与该插入部52的后部连续而形成。大径部53的外径形成为比笔杆 11的后部的外径大,并且形成其前端53a,使得在卡定凸起24卡定在卡定孔 12中的状态下与笔杆11的后端lla抵接。而且,在大径部53上形成覆盖部 53b,在该大径部53的前端53a与笔杆11的后端lla抵接的状态下,该覆盖 部53b将切口 16与插入部52的外周一起夹入,并且覆盖该切口 16。在卡定凸起24的后方上的大径部53上,形成有隆起的前端朝向前方的隆 起部53c,在该隆起部53c的朝向前方的前端上安装笔夹58的后部。该笔夹 58由金属制作,该笔夹58的与卡定凸起24相对的部分的宽度形成为比卡定 凸起24的宽度还宽,由此笔夹58以覆盖该卡定凸起24的方式设在尾盖51 上。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跨过卡定凸起24的笔夹58的前端与切口 16相 应地形成,若使笔夹58的前端与该切口 16吻合,则该笔夹58覆盖的卡定凸 起24位于与该切口 16连续的凹槽13的后方。在这样构成的笔具用尾盖的安装构造中,除了之前的实施方式所述的作用 及效果之外,还可以产生以下所示的作用及效果。即,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前端与凹槽13连续的切口 16形成在笔杆 11的后端lla上,所以可以利用切口 16来确认难以从外部目视确认的凹槽13 的位置。由于该切口 16宽度向前方变窄,所以要在该切口 16插入卡定凸起 24,则可以通过宽度向前方变窄的切口 16上的两侧的倾斜来比较容易地将卡 定凸起24向凹槽13引导。尤其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将沿笔杆ll覆盖卡定 凸起24的笔夹58设在尾盖51上,并将该笔夹58的前端与切口 16相应而形 成,所以若使笔夹58的前端与该切口 16吻合,则该笔夹58覆盖的卡定凸起 24位于与该切口 16连续的凹槽13的后方。因此,在使笔夹58的前端与该切 口 16吻合的状态下,通过仅使尾盖51向前方移动这种比较简单的操作,可以 将卡定凸起24切实地向凹槽13引导。另外,由于将在卡定凸起24卡定在卡定孔12中的状态下覆盖切口 16的 覆盖部53b形成在大径部53上,所以可以避免该切口 16向外部露出,可以提 高外观上的美观性。而且,由于以覆盖卡定凸起24地将笔夹58设在尾盖51 上,所以在卡定凸起24卡定在卡定孔12中的状态下,通过笔夹58将卡定孔 12与该卡定凸起24—起覆盖,可以防止因卡定孔12露出到外部而影响美观。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作为笔具的按动式的圆珠笔所使用的 尾盖21或51安装在笔杆11上的构造,但也可以将本发明的安装构造应用于 作为笔具的自动铅笔上。而且,若将本发明的安装构造应用于自动铅笔,则可 以将安装在笔杆的后部上的尾盖从该后部取下,从笔杆的后部进行替换笔芯的 安装。
权利要求
1.一种笔具用尾盖的安装构造,在笔杆的形成为圆筒状的后部周围形成有卡定孔,从上述笔杆的后端插入到上述笔杆的后部的圆形截面的插入部形成于尾盖上,在上述插入部的外周形成有卡定在上述卡定孔中的卡定凸起,上述卡定凸起进行移动的凹槽从上述笔杆的后端向前方延伸地形成于上述笔杆的后部内面上,通过使在上述凹槽内向前方移动的上述卡定凸起卡定在上述卡定孔中,从而将上述尾盖安装在上述笔杆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卡定孔与上述凹槽邻接地形成,使得在上述凹槽内向前方移动的上述卡定凸起沿周向移动而卡定在上述卡定孔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具用尾盖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起构成为跨过上述凸条而沿周向移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具用尾盖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卡定凸起上形成有避开与凸条的接触的下降台阶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笔具用尾盖的安装构造,其特征 在于,插入部形成为圆筒状,从上述插入部的前端向后方延伸地形成切槽。
5. 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笔具用尾盖的安装构造,其特征 在于,与凹槽连续的切口形成于笔杆的后端。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笔具用尾盖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卡定凸起卡定在卡定孔中的状态下前端与笔杆的后端抵接的大径部与插入部同轴并与上述插入部连续地形成,在上述大径部的前端与上述笔杆的后 端抵接的状态下覆盖切口的覆盖部形成于上述大径部上。
7. 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笔具用尾盖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覆盖卡定凸起的笔夹设在尾盖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笔具用尾盖的安装构造可以将尾盖比较牢固地固定在笔杆上,并且比较容易从笔杆取下。即使反复进行安装及取下,也能防止尾盖安装在笔杆上的强度减弱。在笔杆的形成为圆筒状的后部周围形成卡定孔,从笔杆的后端插入到笔杆的后部的圆形截面的插入部形成于尾盖上,在插入部的外周形成卡定在卡定孔中的卡定凸起,卡定凸起移动的凹槽从笔杆的后端向前方延伸而形成于笔杆的后部内面上,通过使在凹槽内向前方移动的卡定凸起卡定在卡定孔中,而将尾盖安装在笔杆上。卡定孔与凹槽邻接形成,以使在凹槽内向前方移动的卡定凸起沿周向移动而卡定在卡定孔中。在凹槽的卡定孔侧上的侧部底面上形成长度方向延伸的凸条,卡定凸起可跨过凸条沿圆周方向移动。
文档编号B43K3/00GK101157313SQ20071015352
公开日2008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6日
发明者阴山秀平 申请人:株式会社寿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