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6  20

专利名称: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防止驱动显示电极的 驱动电路的误动作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具有在水平方向延伸的多个显示电极(X、 Y电 极)和与显示电极交差的多个地址电极,具有驱动各电极的驱动电路。 现在普及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一般为地址、发光分离驱动方式 (Address Display-period Separated: ADS马区云力方式)。ADS驱动方式中,驱动控制具有一边扫描显示电极, 一边从地址 电极根据显示数据进行写入的地址期间,和在地址期间后在显示电极 对上交替地施加电压的维持期间。特别的,在维持期间中对同一显示 电极反复地施加维持脉冲。即,在一方的显示电极上施加的维持脉冲 上升时,对显示电极对之间的电容进行充电,使得在显示电极间产生 等离子体放电,在维持脉冲下降时对显示电极对之间的电容进行放电。 接着,通过在另一方的显示电极上施加维持脉冲,产生与上述相反方 向的电容的充电、等离子体放电、电容的放电。然后,多次重复这些 动作。因此,在维持期间电力的消耗很多。因此为了节约这样的维持期间的电力消耗,提出了使显示电极的 驱动电路为电力回收电路,使电容的充电和放电引起的无用的电力消 耗变小的方法。即,电力回收电路由例如多个开关晶体管构成,通过 适当地控制这些开关晶体管导通、非导通,在电容的放电时回收在电 容的充电中利用的电荷(charge),并利用于下次充电中。另一方面,驱动上述显示电极的电极驱动电路由主驱动电路和前 级驱动电路(predrive)构成,主驱动电路在驱动显示电极的同时,具 有上述的电力回收功能,前级驱动电路生成控制主驱动电路的开关晶 体管的控制信号。从驱动控制电路向前级驱动电路供给驱动波形信息, 前级驱动电路根据该驱动波形信息生成控制信号,主驱动电路根据前级驱动电路的控制信号在显示电极上进行维持脉冲的施加。提出了在这样的驱动控制电路和电极驱动电路的结构中,使从驱 动控制电路到电极驱动电路的前级驱动电路的驱动波形信息信号的配 线长度比从前级驱动电路到主驱动电路的控制信号的配线长度短的方法。例如,日本特开2005 — 300568号公报所记载的。通过这样,防止连接前级驱动电路和主驱动电路的控制信号产生不适合的延迟和噪音,防止在主驱动电路上产生误动作。但是,采用上述的日本特开2005 — 300568号公报所记载的配线结构时,传送驱动波形信息信号的配线长度变长,能够预想到会由噪音引起驱动波形信息的变化。由于驱动波形信息信号的配线通常由多位 (bit)的信号线构成,任何一位由于噪音而反转均会引起驱动波形信息的很大的变化,对前级驱动电路生成的控制信号也会造成很大影响。 另一方面,上述的电极驱动电路的主驱动电路由用于电力回收的多个开关晶体管构成,但当这些开关被不当的导通控制时,会产生无用的贯通电流。特别要回避由传播至上述驱动波形信息的配线的噪音引起的开关的不当的导通控制。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电极驱动电路的多 个开关不会被不当的导通控制。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面,在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包括具有多个显示电极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向上述显示电极多次施加驱动脉冲的电极驱动单元,电极驱动单元具有,向上述显示电极施加驱动脉冲的主驱动电路;向该主驱动电路供给控制信号的 前级驱动电路;和向该前级驱动电路供给驱动波形信息信号的驱动控 制电路,上述主驱动电路具有,第1开关,连接于第1电源和上述显 示电极之间,在上述驱动脉冲上升时导通;第2开关,连接于比上述 第1电源低的第2电源和上述显示电极之间,在上述驱动脉冲下降时 导通;电荷回收用电容器;第3开关,设置在上述电荷回收用电容器 和显示电极之间,在上述驱动脉冲上升时导通;第4开关,设置在上 述显示电极和电荷回收用电容器之间,在上述驱动脉冲下降时导通,而且,上述前级驱动电路具有,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根据上述驱动波 形信息信号生成控制上述第1 第4开关的第1 第4控制信号;同时 导通防止电路,禁止上述第1 第4控制信号中至少上述第1和第2控制信号组、第1和第4控制信号组、第2和第3控制信号组均成为 同时导通控制状态,并向上述主驱动电路供给第1 第4控制信号。根据上述第1方面,通过在前级驱动电路上设置同时导通防止电路,能够防止主驱动电路的第1和第2开关组、第1和第4开关组、 第2和第3开关组同时导通而产生贯通电流。在上述第1方面中,根据优选的方式,上述同时导通防止电路与 主驱动电路之间的控制信号的配线长度比上述驱动控制电路与前级驱 动电路之间的驱动波形信息信号的配线长度短。此外,上述同时导通 防止电路邻接于上述主驱动电路而设置,使控制信号的配线长度短。 根据所述优选的方式,在将要向主驱动电路供给第1 第4控制信号之 前,通过同时导通防止电路至少防止上述第1和第2控制信号组、第1 和第4控制信号组、第2和第3控制信号组分别为同时导通控制的状 态。由此,即使在信号配线上叠加噪音也能够避免在主驱动电路内产 生贯通电流。在上述第1方面中,根据优选的方式,上述同时导通防止电路具 有除去第1和第3控制信号的同时导通控制状态、第2和第4控制信 号的同时导通控制状态,禁止任何一种组合的同时导通控制状态的逻 辑电路。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面,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中包括具有多个显示电极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向上述显示电极 多次施加驱动脉冲的电极驱动单元,电极驱动单元具有,向上述显示 电极施加驱动脉冲的主驱动电路;和向该主驱动电路供给控制信号的 前级驱动电路,上述主驱动电路具有第1开关,连接于第1电源和 上述显示电极之间,在上述驱动脉冲上升时导通;第2开关,连接于 比上述第1电源低的第2电源和上述显示电极之间,在上述驱动脉冲 下降时导通;电荷回收用电容器;第3开关,设置在上述电荷回收用 电容器和显示电极之间,在上述驱动脉冲上升时导通;第4开关,设 置在上述显示电极和电荷回收用电容器之间,在上述驱动脉冲下降时导通,而且,上述前级驱动电路具有,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根据上述 驱动波形信息信号生成控制上述第1 第4开关的第1 第4控制信号; 同时导通防止电路,禁止上述第1 第4控制信号中至少上述第1和第2控制信号组、第1和第4控制信号组、第2和第3控制信号组均成为 同时导通控制状态,并向上述主驱动电路供给第1 第4控制信号。在上述第1或第2方面中,根据优选的方式,即使上述控制信号 生成电路所生成的第1控制信号为导通控制状态,在上述控制信号生 成电路所生成的第2或第4控制信号的任何一个为导通控制状态时, 上述同时导通防止电路使该第1控制信号成为非导通控制状态并输出,即使上述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所生成的第2控制信号为导通控制状 态,在上述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所生成的第1或第3控制信号的任何一 个为导通控制状态时,上述同时导通防止电路使该第2控制信号成为 非导通控制状态并输出,即使上述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所生成的第3控制信号为导通控制状 态,在上述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所生成的第2或第4控制信号的任何一 个为导通控制状态时,上述同时导通防止电路使该第3控制信号成为 非导通控制状态并输出。即使上述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所生成的第4控制信号为导通控制状 态,在上述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所生成的第1或第3控制信号的任何一 个为导通控制状态时,上述同时导通防止电路使该第3控制信号成为 非导通控制状态并输出。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面,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的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多个显示电极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向上 述显示电极多次施加驱动脉冲的电极驱动单元,电极驱动单元具有,向上述显示电极施加驱动脉冲的主驱动电路;向该主驱动电路供给控制信号的前级驱动电路;向该前级驱动电路供 给驱动波形信息信号的驱动控制电路,上述主驱动电路具有,电荷回收用电容器和生成上述驱动脉冲的 多个开关,而且,上述前级驱动电路具有,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根据上述驱 动波形信息信号生成控制上述多个开关的多个控制信号;同时导通防止电路,禁止上述多个控制信号中至少规定的控制信号对成为同时导 通控制状态,并向上述主驱动电路供给多个控制信号,上述同时导通防止电路和主驱动电路之间的控制信号的配线长度 比上述驱动控制电路和前级驱动电路之间的驱动波形信息信号的配线长度短。根据本发明,能够有效地防止电极驱动电路的多个开关被不当的 导通控制,能够可靠地防止贯通电流的产生。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另一结构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X、 Y电极驱动电路的结构图。图4是用于说明主驱动电路的动作的驱动波形图。图5是表示同时导通防止电路的逻辑式的图。图6是同时导通防止电路的逻辑电路图。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X、 Y电极驱动电路的第2结构图。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X、 Y电极驱动电路的第3结构图。图9是表示图8的绝缘电路、调制电路和解调电路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0是本实施方式的X、 Y电极驱动电路的第4结构图。 图11是本实施方式的X、 Y电极驱动电路的第5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的技术的 范围并非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还包括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记载的事 项和其均等物。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结构图。等离子体显示 装置具有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其具有在水平方向延伸的多个显示 电极X、 Y,和在垂直方向延伸的、与显示电极X、 Y交差的多个地址 电极A;电极驱动单元20,其向面板的电极施加驱动脉冲而驱动;输 入信号处理电路30,其对从电视调谐器(television tuner)、 DVD播放器等输入的影像信号IN进行图像处理,生成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用的图 像信号。输入信号处理电路作为图像信号S30生成例如每帧的图像数字信号,供给至电极驱动单元20的驱动控制电路22。等离子体显示面 板IO例如在显示侧基板上形成显示电极X、 Y,在背面基板上形成地 址电极A,两基板分隔配置有等离子体放电空间。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IO的驱动控制中,包括复位期间,在显示 电极对X、 Y之间进行复位(reset)放电,调整面板全体的壁电荷;地 址期间, 一边扫描Y电极, 一边从地址电极施加地址放电脉冲,在单 元(cell)上形成壁电荷;和维持期间,交替地向显示电极对X、 Y电 极施加驱动脉冲,发生等离子体放电,从地址期间积蓄了壁电荷的单 元输出期望的亮度。电极驱动单元20具有驱动控制电路22,由帧图像信号S30生成 用于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的控制信号221、 222、 223、 224; X电 极驱动电路24,根据控制信号221向显示电极X施加维持脉冲;地址 电极驱动电路26,向地址电极X施加地址放电脉冲;Y电极驱动电路 28,根据控制信号222向显示电极Y施加扫描脉冲和维持脉冲225; 和扫描电路29,选择在地址期间中应该被施加扫描脉冲的Y电极。控制信号221、 222由控制X电极驱动电路24、 Y电极驱动电路 28内的主驱动电路的四个开关晶体管的四个控制信号构成。在驱动控 制电路22内设置有未图示的前级驱动电路,此前级驱动电路分别生成 X电极驱动用和Y电极驱动用的四个控制信号221、 222,供给至X、 Y电极驱动电路24、 28。 X、 Y电极驱动电路内的未图示的主驱动电 路内的开关元件响应该控制信号,被控制为导通、非导通,向X、 Y 电极施加驱动脉冲,例如维持脉冲。以后会对该控制信号进行详细叙 述。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另一结构图。此等离子 体显示装置与图1同样,具有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和电极驱动单元20。 与图1不同的在于,驱动控制电路22向X电极驱动电路24和Y电极 驱动电路28供给控制命令信号XCD、 YCD, X、 Y电极驱动电路内的未图示的前级驱动电路根据命令信号生成上述控制信号。该控制命令 信号XCD、 YCD除了驱动控制信息还包括驱动脉冲的波形信息信号。驱动波形信息信号为例如包括驱动脉冲的上升定时(timing)和下降定 时的由多位构成的数据信号。因此,控制命令信号XCD、 YCD由在一 根配线上依时间序列输出的多位的信号构成。图2中这之外的结构与 图1相同。在图2的结构中,能够使从X电极驱动电路24内的前级驱动电路 到主驱动电路的控制信号的配线长度比从驱动控制电路22到X电极驱 动电路24的控制命令信号的配线长度充分地短。因为控制命令信号能 够由一根配线构成,所以能够使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内的信号线的根数 变少。因此,能够降低成本。但是,可以预测到,控制命令信号XCD、 YCD上叠加了噪音时,驱动波形信息信号发生变化,会产生不适当的 驱动脉冲。图3为本实施方式的X、 Y电极驱动电路的结构图。该X、 Y电 极驱动电路24、 28具有前级驱动电路PDR,输入包括上述驱动脉冲 的波形信息的命令信号XCD、 YCD,并生成四个控制信号CU、 CD、 LU、 LD;主驱动电路MDR,具有依据控制信号被导通控制的多个开 关Q1 Q4,和回收电荷的电容器C1,并向X、 Y电极施加驱动脉冲。命令信号XCD、 YCD例如包括表示驱动脉冲的上升定时的8位的 数据,和表示下降定时(或脉冲宽度)的8位的数据。前级驱动电路 PDR具有输入命令信号XCD、 YCD,对表示上述定时的数据进行分 离等的数据处理电路31;响应数据处理电路31的输出、生成四个控制 信号CU、 CD、 LU、 LD的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2;在四个控制信号CU、 CD、 LU、 LD中,除去CU、 LU的同时导通控制状态和CD、 LD的同 时导通控制状态,防止这以外的同时导通控制状态的同时导通防止电 路34;和对同时导通防止电路34输出的四个控制信号CU1、 CD1、 LU1、 LD1分别进行增幅的增幅器AMP。主驱动电路MDR在供给维持脉冲等的驱动脉冲电压的较高的第1 电源Vs,和比第1电源Vs低的第2电源(例如地(ground)) Vgnd 之间,连接有在驱动脉冲的上升时导通的第1开关Q1,和在驱动脉冲 的下降时导通的第2开关Q2。此外,在连接于X、 Y电极的输出节点 Nl和电荷回收用电容器C1之间,具有由在驱动脉冲的上升时导通的 第3开关Q3、 二极管D1、电感L1构成的电荷充电电路。进一步,在输出节点N1和电荷回收用电容器C1之间,具有由在驱动脉冲的下降时导通的第4开关Q4、 二极管D2、电感L2构成的电荷回收电路。上 述四个开关Q1 Q4由N沟道晶体管构成,分别在栅极上施加第l 第4控制信号CU1、 CD1、 LU1、 LD1。这些控制信号为H电平(数 据1)时开关晶体管Q1 Q4为导通状态,控制信号为L电平(数据0) 时开关晶体管为非导通状态。即,控制信号的H电平对应导通控制状 态,L电平对应非导通控制状态。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的X、 Y电极间有寄生电容Cpl。因此, 在X或Y电极上施加维持脉冲时,在脉冲的上升时使开关Ql为导通 状态,首先从第1电源Vs对寄生电容Cpl充电,在X、 Y电极间产生 放电阈值电压以上的电位差,发生等离子体放电,该放电所必需的电 流由第l电源Vs提供,在脉冲的下降时使开关Q1为非导通状态,开 关Q2为导通状态,对寄生电容Cpl内的电荷进行放电。但是,通过多次重复施加维持脉冲等的驱动脉冲,在脉冲的下降 时使开关Q4为导通状态,通过电感L2、 二极管D2、开关Q4将寄生 电容Cpl内的电荷回收到电荷回收用电容器C1中,在脉冲的上升时使 开关Q3为导通状态,通过开关Q3、 二极管D1、电感L1将电荷回收 用电容器C1内的电荷充电至寄生电容Cpl。这样,通过使主驱动电路 MDR具有回收向电极间寄生电容Cpl充电的电荷、在下次施加脉冲时 进行利用的电荷回收功能,能够节省反复施加驱动脉冲所必需的电力, 特别是向寄生电容Cpl的充电所必需的电力。图4是用于说明主驱动电路的动作的驱动波形图。图4中表示了 作为显示电极的X、 Y电极和地址电极A的信号波形,和在维持期间 的四个控制信号CU、 CD、 LU、 LD的信号波形。而且,四个控制信 号CU、 CD、 LU、 LD的信号波形对应于Y电极的维持脉冲SUSy进 行表示,对应于X电极的维持脉冲SUSx的控制信号也是同样。在复位期间Treset中,X电极由第2电源Vgnd维持,在Y电极 上施加正极性的脉冲41和负极性的脉冲42,在X、 Y电极间产生微弱 的复位放电,放电单元区域内的壁电荷的量被调节为面板整个面均一 的量。接着,在地址期间Tadd中,依次在Y电极上施加扫描脉冲Ps,与此同步,在多个地址电极A上根据图像数据施加地址脉冲Pa。结果,被施加地址脉冲Pa的单元发生地址放电,并形成壁电荷。之后,在维持期间Tsus中,在Y电极和X电极上交替地施加维持 脉冲SUSy、 SUSx,在Y、 X电极间施加交替的电场。由以下的方法控 制该维持脉冲的脉冲电压Vs:在Vs上添加由地址放电产生的壁电荷 所引起的电压的实效施加电压超过等离子体放电的阈值电压,而没有 添加由壁电场引起的电压的电压Vs为不超过阈值电压的电平。因此, 通过施加维持电压,只有在地址期间发生了地址放电的单元反复地进 行维持放电。通过改变维持脉冲的脉冲数,能够控制维持期间的亮度。 通常,使具有进行了规定的加权(weighted)的维持脉冲数的多个子场 (subfidd)按时间序列排列,通过在期望的组合的子场实行维持放电, 能够实现期望的亮度显示。现在对Y电极的维持脉冲SUSy的施加和四个控制信号CU、 CD、 LU、 LD间的关系进行说明。以下的说明也能够适用于X电极的维持 脉冲SUSx和四个控制信号间的关系。如前所述,主驱动电路MDR在 面板的X、 Y电极间的寄生电容Cpl中反复地进行电荷的充电和放电 时,回收了电荷的状态的电容器C1的节点N2收敛于第1、第2电源 Vs、 Vgnd的中间的电位Vs/2。因此,现假定节点N2为电荷回收状态 的Vs/2而进行说明。首先,第3控制信号LU在维持脉冲SUSy的上升定时变为H电 平。对此响应,第3开关Q3导通,电容器C1内的电荷通过晶体管Q3、 二极管D1、电感L1向节点N1流动,寄生电容Cpl被充电。进一步, 节点Nl的电位上升,从节点N2的电位到二极管Dl的顺序方向电压 到达较低电平之后,由电感Ll和寄生电容Cpl的LC谐振电路的作用 继续对寄生电容Cpl充电,直至节点Nl上升到第1电源Vs的约70% 的电位。在上升到70%的电位的定时,第1控制信号CU变为H电平,作 为第1开关的晶体管Q1导通。由此,寄生电容Cpl由来自第1电源 Vs的电流进一步进行充电。X、 Y电极间的实效施加电压超过放电阈 值电压时,发生等离子体放电,从第l电源Vs通过晶体管Ql供给所必需的电流。另一方面,第4控制信号LD在维持脉冲SUSy的下降定时变为H 电平。对此响应,第4开关Q4导通,被充电至面板的XY电极间的寄 生电容Cpl的电荷通过电感L2、 二极管D2、第4晶体管Q4向节点 N2流动,电容器C1回收电荷。与上升时同样,节点N1的电位通过电 感L2和寄生电容Cpl的LC谐振电路的作用下降,直到电压Vs的约 30%。在下降到30%的电位的定时,第2控制信号CD变为H电平,作 为第2开关的晶体管Q2导通。由此,寄生电容Cpl向第2电源Vgnd 进一步放电,节点N1变为第2电源Vgnd的电平。之后,重复上述的 脉冲的上升和下降的动作。如上所述,主驱动电路MDR首先在驱动脉冲的上升时导通第3 开关Q3,将电荷回收用电容器Cl内的电荷充电至面板的寄生电容 Cpl,之后,导通第1开关Q1,使X、 Y电极上升到第1电源Vs的电 位,供给等离子体放电电流。另一方面,在驱动脉冲的下降时导通第4 开关Q4,将面板寄生区域Cpl的电荷回收至电荷回收用电容器C1, 之后,导通第2开关Q2,使X、 Y电极下降至第2电源Vgnd的电位。这样,在主驱动电路中,产生第l、第3开关Q1、 Q3的同时导通 状态,第2、第4开关Q2、 Q4的同时导通状态。但是不会产生第l、 第2开关Q1、 Q2的同时导通状态,第1、第4开关Q1、 Q4的同时导 通状态,第2、第3开关Q2、 Q3的同时导通状态。当然,因为这些同 时导通状态会产生无用的贯通电流,所以是违反节省电力要求的动作, 且会产生向电荷回收用电容器的不当的充电和放电,因此不希望发生。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驱动电路MDR的前面设置同时导通 防止电路34,在四个控制信号CU、 CD、 LU、 LD中,除了第1、第3 的控制信号CU、 LU为同时导通控制状态(H电平),第2、第4的控 制信号CD、 LD为同时导通控制状态(H电平)以外,禁止多个控制 信号为同时导通控制状态。因此,同时导通控制电路34从四个控制信 号CU、 CD、 LU、 LD中生成除去上述同时导通控制状态的控制信号 CU1、 CD1、 LU1、 LD1,通过增幅器AMP供给至主驱动电路的四个 开关元件Q1 Q4的栅极。图5是表示同时导通防止电路的逻辑式的图。此外,图6是同时导通防止电路的逻辑电路图。图5 (A)是表示输入至同时导通防止电路34的四个控制信号CU、 CD、 LU、 LD的全部组合的图表。图5 (B) 是表示同时导通防止电路34的逻辑式的图表。图5 (C)是表示从同 时导通防止电路34输出的四个控制信号CU1、 CD1、 LU1、 LD1的图 表。被防止的同时导通控制状态由图5中的椭圆表示。根据图5 (B)的逻辑式,第1控制信号CU1是第1、第2输入控 制信号CU、 CD的EOR,第l、第4输入控制信号CU、 LD的EOR, 和第1输入控制信号CU的逻辑积。即,因第1输入控制信号CU = H 时,如第2、第4的输入控制信号CD、 LD均为L电平,则两个EOR 变为H电平,所以第1输出控制信号CU1二H;因为即使第l输入控 制信号CU=H,如第2、第4的输入控制信号CD、 LD的任何-一个为 H电平,则两个EOR的任何一个变为L电平,所以第1输出控制信号 CU1=L。因此,能够防止第l、第2控制信号CU1、 CD1为同时导通 控制状态(H电平),第l、第4控制信号CU1、 LD1为同时导通控制 状态。因此,第1输入控制信号CU二H时,由于某些噪音的影响,第 2、第4输入控制信号CD、 LD的任何一个为H电平时,第1输出控 制信号CU1二L。图6的EOR门61、 62和AND门60为对应图5 (B)的生成第1 控制信号CU1的逻辑式的逻辑电路。根据图5 (B)的逻辑式,第2控制信号CD1是第1、第2输入控 制信号CU、 CD的EOR,第2、第3输入控制信号CD、 LU的EOR, 和第2输入控制信号CD的逻辑积。即,第2输入控制信号CD=H时, 如第1、第3的输入控制信号CU、 LU均为L电平,则第2输出控制 信号CD1=H;即使第2输入控制信号CD=H,如第1、第3的输入 控制信号CU、 LU的任何一个为H电平,则第2输出控制信号CD1二 L。因此,能够防止第l、第2控制信号CU1、 CD1为同时导通控制状 态(H电平),第2、第3控制信号CD1、 LU1为同时导通控制状态。 因此,第2输入控制信号CD二H时,由于某些噪音的影响,第l、第 3输入控制信号CU、 LU的任何一个为H电平时,第2输出控制信号 CD1=L。图6的EOR门61、 64和AND门63为对应图5 (B)的生成第2控制信号CD1的逻辑式的逻辑电路。根据图5 (B)的逻辑式,第3控制信号LU1是第3、第4输入控 制信号LU、 LD的EOR,第3、第2输入控制信号LU、 CD的EOR, 和第3输入控制信号LU的逻辑积。即,第3输入控制信号LU=H时, 如第2、第4的输入控制信号CD、 LD均为L电平,则第3输出控制 信号LU1二H;即使第3输入控制信号LU二H,如第2、第4的输入控 制信号CD、 LD的任何-一个为H电平,则第3输出控制信号LU1=L。 因此,能够防止第3、第4控制信号LU1、 LD1为同时导通控制状态, 第2、第3控制信号CD1、 LU1为同时导通控制状态(H电平)。因it匕, 第3输入控制信号LU二H时,由于某些噪音的影响,第2、第4输入 控制信号CD、 LD的任何一个为H电平时,第3输出控制信号LU1 = L。图6的EOR门65、 67和AND门66为对应图5 (B)的生成第3 控制信号LU1的逻辑式的逻辑电路。最后,根据图5 (B)的逻辑式,第4控制信号LD1是第3、第4 输入控制信号LD、 LU的EOR,第4、第1输入控制信号LD、 CU的 EOR,和第4输入控制信号LD的逻辑积。S卩,第4输入控制信号LD =H时,如第1、第3的输入控制信号CU、 LU均为L电平,则第4 输出控制信号LD1二H;即使第4输入控制信号LD二H,如第1、第3 的输入控制信号CU、 LU的任何一个为H电平,则第4输出控制信号 LD1二L。因此,能够防止第3、第4控制信号LU1、 LD1为同时导通 控制状态(H电平),第4、第1控制信号LD1、 CU1为同时导通控制 状态。因此,第4输入控制信号LD二H时,由于某些噪音的影响,第 1、第3输入控制信号CU、 LU的任何一个为H电平时,第4输出控 制信号LD1二L。图6的EOR门65、 69和AND门68为对应图5 (B)的生成第4 控制信号LD1的逻辑式的逻辑电路。而且,图6中的EOR门62、 69能够仅使用任何一方,EOR门64、 67也能够仅使用任何一方。如上所述,同时导通防止电路34除了第1和第3控制信号CU1、 LU1为同时导通控制状态(H电平),第2和第4控制信号CD1、 LD1为同时导通控制状态(H电平)以外,防止任何控制信号变为同时导 通控制状态。因此,对于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2,即使为了以不发生上 述的必须防止的同时导通控制状态的方式产生控制信号而设计了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2,也可能由于某些噪音的产生而在控制信号生成电路 32的输出中产生这样的同时导通控制状态。但是,即使产生所述的同 时导通控制状态,也能够通过同时导通防止电路34防止这样的状态。 由此防止主驱动电路的不当的动作。同时导通防止电路34最低限度只 要防止第1和第2控制信号、第1和第4控制信号、第2和第3控制 信号的各组的同时导通控制状态即可。图3的X、 Y电极驱动电路对应于图2的X、 Y电极驱动电路24、 28。在图2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结构中,驱动控制电路22通过单一 的命令配线XCD、 YCD将驱动脉冲的波形信息信号(多位)供给至X、 Y电极驱动电路24、 28。因此,在命令配线XCD、 YCD上叠加噪音 时,多位的波形信息信号的任何一位变得容易反转。多位中的任何一 位,特别是高位反转时,波形信息产生极大的差异。因此,通过在图2 的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与X、 Y电极驱动电路24、 28内的主 驱动电路MDR相邻接,在它之前的阶段上设置同时导通防止电路34, 即使由上述的噪音使驱动脉冲波形信息发生不当的变化,除去第1、第 3控制信号CU、 LU的同时导通控制状态,和第2、第4控制信号CD、 LD的同时导通控制状态,能够防止多个控制信号变为同时导通控制状 态。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X、 Y电极驱动电路的第2结构图。图7的 电极驱动电路中,使图3的电极驱动电路的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2由四 个计数器36构成。在该计数器36中,例如根据来自数据处理电路31 的未图示的基准定时,对从基准定时到驱动脉冲上升定时的第1时钟 数,和从上升定时到下降定时的第2时钟数(对应于脉冲宽度的时钟 数)进行计数,在对其第1时钟数进行计数后的定时使控制信号CU、 CD、 LU、 LD上升,在对其后第2时钟数进行计数后的定时使控制信 号CU、 CD、 LU、 LD下降。其它的结构与图3相同。此外,图7的 前级驱动电路PDR和主驱动电路MDR也同样能够应用于图1、图2 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任何一个。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X、 Y电极驱动电路的第3结构图。该电极驱动电路中,前级驱动电路PDR与电源Vd和接地(ground)电源连 接,主驱动电路MDR与第1电源+Vs/2和比其低的第2电源一Vs/2 连接。即,施加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X、 Y电极上的维持脉冲为从 接地电源以外的第2电源一Vs/2上升到第1电源+Vs/2,下降到第2 电源一Vs/2的脉冲。这是为了在维持电极的上升时和下降时产生寄生 电容Cpl的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但防止该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流向 接地电源,在接地电源产生很大的噪音。接地电源为前级驱动电路 PDR、驱动控制电路22等的基准电源。因此,在图8的电极驱动电路中,为了能够变换电源电平,在前 级驱动电路PDR内的控制信号生成电路40和主驱动电路MDR之间, 设置有绝缘电路50。该绝缘电路50为i耦合器(coupler),例如为由 变压器(transformer)电路、光电耦合器(photocoupler)电路等实现 的绝缘型信号传送电路。为此,在绝缘电路50的前后设置调制电路37 和解调电路51。图9是表示图8的绝缘电路、调制电路和解调电路的一个例子的 图。调制电路37与电源Vcc、 GND连接,将同时导通防止电路输出的 控制信号CU1、 CD1、 LU1、 LD1 (GND和Vcc间的脉冲信号)调制 为高频信号。绝缘电路50的一级线圈与接地电源GND连接,二级线 圈Lb与第2电源一Vs/2连接。然后,在调制电路生成的高频信号流过 绝缘电路50的一级线圈La,产生对应高频信号的电动势。与此感应, 在绝缘电路50的二级线圈Lb上产生高频信号。然后,解调电路51对 由二级线圈Lb生成的高频信号进行解调。解调电路51与第1、第2 电源+Vs/2、 一Vs/2连接,生成与这些电源电平对应的控制信号CU1、 CD1、 LU1、 LDl ( +Vs/2禾口一Vs/2之间的脉冲信号),通过增幅器AMP 向主驱动电路MDR输出这些控制信号。在主驱动电路MDR中,第l、第2晶体管Q1、 Q2分别与第l电 源+Vs/2、第2电源一Vs/2连接,节点N2与接地电源GND连接。电 荷回收用电容器C1能够由设置在接地电源GND和第2电源一Vs/2之 间的耦合电容器(coupling condenser)替代。通过使用上述的电路结构, 由和图3同样的动作,在节点Nl生成L电平为一Vs/2、 H电平为+Vs/2的驱动脉冲。然后,控制第1 第4晶体管Ql、 Q4的导通状态的 控制信号CU1、 CD1、 LU1、 LD1通过调制电路37、绝缘电路50和解 调电路51,变换为对应于第1电源+ Vs/2、第2电源一Vs/2的控制脉 冲。因此,由变换了电源电平的控制信号CU1、 CD1、 LU1、 LD1能 够适当地控制第1 第4晶体管Q1 Q4的导通状态。 [X、 Y电极驱动电路对图1的适用例]已说明了图3的X、 Y电极驱动电路应用于图2的等离子体显示 装置的情况。但是,图3的X、 Y电极驱动电路也能够应用于图1的 等离子显示装置。应用于图l的情况是,前级驱动电路PDR内的数据 信号处理电路31和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2设置在驱动控制电路22内, 同时导通防止电路34和增幅器AMP与X、 Y电极驱动电路24、 28内 的主驱动电路MDR邻接,并设置在其之前的阶段上。然后,控制信号 生成电路32输出的控制信号CU、 CD、 LU、 LD通过较长的配线供给 至同时导通防止电路。即,通过将同时导通防止电路34在X、 Y电极 驱动电路内与主驱动电路邻接,并设置在其之前的阶段上,即使在其 上游的信号配线上叠加噪音,也至少能够防止主驱动电路内的第1、第 2开关Q1、 Q2,第l、第4开关Q1、 Q4,第2、第3开关Q2、 Q3分 别同时导通。此外,根据图4、图5的同时导通防止电路,也能够防止 第3、第4开关Q3、 Q4的同时导通。图10、图ll表示了这样的例子。图10是本实施方式的X、 Y电极驱动电路的第4结构图。图10 为图3的X、 Y电极驱动电应用于图1的例子。图3的数据处理电路 31和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2设置在控制信号配线221、 222的前段的驱 动控制电路22内,在X、 Y电极驱动电路中设置了由缓冲电路38、同 时导通防止电路34和增幅器AMP构成的前级驱动电路PDR。主驱动 电路MDR的结构与图3相同。如图1所示,在图10的情况下,四个控制信号CU、 CD、 LU、 LD从驱动控制电22由较长的信号线221、 222传送。在该传送途中, 可能受到噪音的影响,控制信号的L电平和H电平发生反转。但是, 通过在与主驱动电路MDR邻接、在其之前的阶段上设置同时导通防止 电路34,能够防止四个控制信号以不希望的组合成为同时导通控制状 态。由此防止主驱动电路MDR内的四个开关元件Q1 Q4以不希望的组合成为同时导通状态。而且,图7所示的X、 Y电极驱动电路也能够与上述同样地应用 于图1。图11是本实施方式的X、 Y电极驱动电路的第5结构图。图11 是图8的X、 Y电极驱动电路应用于图1的例子。图8的数据处理电 路31和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2设置在控制信号配线221、 222的前段的 驱动控制电路22内,在X、 Y电极驱动电路中设置了由缓冲电路38、 同时导通防止电路34、调制电路37、绝缘电路50、解调电路51和增 幅器AMP构成的前级驱动电路PDR。主驱动电路MDR的结构与图8 相同。如以上所说明的,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与主驱动电路邻接、 在其之前的阶段上设置同时导通防止电路,能够防止控制主驱动电路 内的开关元件的控制信号成为由于某些噪音引起的不希望的同时导通 控制状态。同时,优选在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在与主驱动电路邻接、 在其之前的阶段上设置这样的同时导通防止电路。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多个显示电极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向所述显示电极多次施加驱动脉冲的电极驱动单元,电极驱动单元具有,向所述显示电极施加驱动脉冲的主驱动电路;向该主驱动电路供给控制信号的前级驱动电路;和向该前级驱动电路供给驱动波形信息信号的驱动控制电路,所述主驱动电路具有,第1开关,连接于第1电源和所述显示电极之间,在所述驱动脉冲上升时导通;第2开关,连接于比所述第1电源低的第2电源和所述显示电极之间,在所述驱动脉冲下降时导通;电荷回收用电容器;第3开关,设置在所述电荷回收用电容器和显示电极之间,在所述驱动脉冲上升时导通;第4开关,设置在所述显示电极和电荷回收用电容器之间,在所述驱动脉冲下降时导通,而且,所述前级驱动电路具有,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根据所述驱动波形信息信号生成控制所述第1~第4开关的第1~第4控制信号;同时导通防止电路,禁止所述第1~第4控制信号中至少所述第1和第2控制信号组、第1和第4控制信号组、第2和第3控制信号组均成为同时导通控制状态,并向所述主驱动电路供给第1~第4控制信号。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时导通防止电路与主驱动电路之间的控制信号的配线长度比所述驱动控制电路与前级驱动电路之间的驱动波形信息信号的配线 长度短。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时导通防止电路邻接于所述主驱动电路而设置。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驱动电路,分别在所述第3开关和所述显示电极之间具有第1电感,在所述第4开关和所述显示电极之间具有第2电感。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时导通防止电路,即使所述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所生成的第1控制信号为导通控制状 态,在所述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所生成的第2或第4控制信号的任何一 个为导通控制状态时,使该第1控制信号成为非导通控制状态并输出,即使所述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所生成的第2控制信号为导通控制状态,在所述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所生成的第1或第3控制信号的任何一 个为导通控制状态时,使该第2控制信号成为非导通控制状态并输出,即使所述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所生成的第3控制信号为导通控制状 态,在所述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所生成的第2或第4控制信号的任何一 个为导通控制状态时,使该第3控制信号成为非导通控制状态并输出,即使所述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所生成的第4控制信号为导通控制状 态,在所述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所生成的所述第1或第3控制信号的任 何一个为导通控制状态时,使该第4控制信号成为非导通控制状态并 输出。
6. —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多个显示电极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 向所述显示电极多次施加驱动脉冲的电极驱动单元, 电极驱动单元具有,向所述显示电极施加驱动脉冲的主驱动电路;和向该主驱动电路供给控制信号的前级驱动电路,所述主驱动电路具有第1开关,连接于第1电源和所述显示电 极之间,在所述驱动脉冲上升时导通;第2开关,连接于比所述第1 电源低的第2电源和所述显示电极之间,在所述驱动脉冲下降时导通; 电荷回收用电容器;第3开关,设置在所述电荷回收用电容器和显示 电极之间,在所述驱动脉冲上升时导通;第4开关,设置在所述显示 电极和电荷回收用电容器之间,在所述驱动脉冲下降时导通,而且,所述前级驱动电路具有,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根据所述驱 动波形信息信号生成控制所述第1 第4开关的第1 第4控制信号; 同时导通防止电路,禁止所述第1 第4控制信号中至少所述第1和第2控制信号组、第1和第4控制信号组、第2和第3控制信号组均成为 同时导通控制状态,并向所述主驱动电路供给第1 第4控制信号。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时导通防止电路邻接于所述主驱动电路而设置。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时导通防止电路,即使所述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所生成的第1控制信号为导通控制状态,在所述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所生成的第2或第4控制信号的任何一 个为导通控制状态时,使该第1控制信号成为非导通控制状态并输出,即使所述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所生成的第2控制信号为导通控制状 态,在所述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所生成的第1或第3控制信号的任何一 个为导通控制状态时,使该第2控制信号成为非导通控制状态并输出,即使所述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所生成的第3控制信号为导通控制状 态,在所述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所生成的第2或第4控制信号的任何一 个为导通控制状态时,使该第3控制信号成为非导通控制状态并输出,即使所述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所生成的第4控制信号为导通控制状 态,在所述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所生成的所述第1或第3控制信号的任 何一个为导通控制状态时,使该第4控制信号成为非导通控制状态并 输出。
9.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多个显示电极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 向所述显示电极多次施加驱动脉冲的电极驱动单元, 电极驱动单元具有,向所述显示电极施加驱动脉冲的主驱动电路;向该主驱动电路供给控制信号的前级驱动电路;向该前级驱动电路供给驱动波形信息信号的驱动控制电路,所述主驱动电路具有,电荷回收用电容器和生成所述驱动脉冲的多个开关,而且,所述前级驱动电路具有,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根据所述驱动波形信息信号生成控制所述多个开关的多个控制信号;同时导通防 止电路,禁止所述多个控制信号中至少规定的控制信号对成为同时导 通控制状态,并向所述主驱动电路供给多个控制信号,所述同时导通防止电路和主驱动电路之间的控制信号的配线长度 比所述驱动控制电路和前级驱动电路之间的驱动波形信息信号的配线 长度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电极驱动电路的多个开关不会被不当的导通控制。在该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电极驱动单元具有施加驱动脉冲的主驱动电路;向其供给控制信号的前级驱动电路;和向其供给驱动波形信息信号的驱动控制电路。主驱动电路具有用于形成驱动脉冲的多个开关和电荷回收用电容器。而且,前级驱动电路具有根据驱动波形信息信号控制所述第1~第4开关、生成第1~第4控制信号的控制信号生成电路;和同时导通防止电路,禁止所述第1~第4控制信号中的至少第1和第2控制信号组、第1和第4控制信号组、第2和第3控制信号组分别为同时导通控制状态,并向主驱动电路供给第1~第4控制信号。
文档编号G09G3/20GK101226715SQ20071016056
公开日2008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17日
发明者小野泽诚, 岸智胜 申请人:富士通日立等离子显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