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6  25

专利名称: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器,且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致发光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大以及传输资讯内容的增加,显示器的技术与形式也逐渐多元化,消费者对于显示器的要求也随之增加。从一开始的黑白单色、彩色一直到未来的立体显示。从阴极射线管、平面显示器一直到可携式、可折叠式以至于大荧幕显示方式等。都可看出显示器的研发趋势是为了能够更符合人性,更融入使用者的生活之中。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或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器等。一般而言,液晶显示器是使用背光模块来提供光源,故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其在厚度上能减少的幅度有限。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虽不需额外的背光源,但因使用的有机材料的亮度会随时间而衰减,使得显示品质随使用时间的增加而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致发光显示器,显示时不需额外的背光源,因而具有厚度较薄的优点。此外,本发明可以选用无机材料作为显示器的电致发光体,因而可以有效避免电致发光体的亮度随时间衰减,进而延长显示器的使用寿命与显示品质。本发明提供一种显不器,包括互相平行的一第一基板与一第二基板、一阴极层、多个电致发光体、多个阳极以及一驱动电路。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第二基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二表面以及一第三表面,第二表面面向第一表面。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中,至少一者为透明基板。阴极层位于第一表面上,阴极层的表面具有多个尖端。电致发光体形成于第二表面上且与阴极层具有一间隙。阳极形成于第三表面,电致发光体与阳极分别位于第二基板两侧的对应位置。驱动电路设置于第三表面,驱动电路电连接至阳极。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显示器利用驱动电路控制阳极的电位,使阴极层尖端放出电子,并且电子在往阳极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撞击电致发光体,使电致发光体所发出的光线通过第一基板或是第二基板以形成显示画面。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IA是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器的示意图;图IB是依照本发明的一种显示器的第三表面的局部示意图;图2是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显示器的示意图;图3是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显示器的示意图;图4是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种显示器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200、300、400 :显示器110、210、310、410 :第一基 板112 :第一表面120、220、320、420 :第二基板122 :第二表面124 :第三表面130、230、330 :阴极层132 :尖端140、240、340 :电致发光体150:间隙152:间隔件160、360、460 :阳极170 :接地层180:驱动电路182 :扫描线184 :数据线186 :像素区188、488:有源元件500 :光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照图IA与图1B,图IA是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器的示意图。图IB是依照本发明的一种显示器的第三表面的局部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器100,包括一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 —阴极层130,多个电致发光体140,多个阳极160以及一驱动电路180。第一基板110具有一第一表面112,第二基板120与第一基板110相互平行。第二基板120具有相对的一第二表面122以及一第三表面124,且第二表面122面向该第一表面112。其中,在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之中至少一者为透明基板。在本实施例中,仅有第二基板120为透明基板。阴极层130位于第一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2上,阴极层130的表面具有多个尖端132。电致发光体140形成于第二基板120的第二表面上122,电致发光体140与阴极层130具有一间隙150。阳极160形成于第二基板120的第三表面124,电致发光体140与阳极160分别位于第二基板120两侧的对应位置。驱动电路180设置于第二基板120的第三表面124,驱动电路180电连接至阳极160。在图IB中可见,第三表面124上设有驱动电路180以及阳极160。驱动电路180包括多条扫描线182,多条数据线184以及多个有源元件188。在第三表面124上,该些扫描线182实质上相互平行,且该些数据线184实质上相互平行。并且,扫描线182与数据线184彼此相交,以在第三表面124上定义出多个像素区186。阳极160分别位于像素区186内。有源元件188对应于像素区186设置,并且分另Ij电连接到阳极160。每一扫描线182与每一数据线184电连接相应的有源元件188。有源元件188所设置的位置可如同图4所示,分别设于像素区186之内。当然,有源元件188所设置的位置也可设于扫描线182与数据线184相交处或是其他位置。有源元件188的位置并不以此为限制。本实施例中,有源元件188为薄膜晶体管。驱动电路180的作动方式是通过扫描线182在不同时序输入高位或是低位信号,使得薄膜晶体管也相对应切换开与关。当薄膜晶体管开启时,多个信号经由该些数据线184分别输入至该些阳极160,以提供每一阳极160所需的正电位。这边要说明的是,下述其他实施例的驱动电路的作动方式可与本实施例中驱动电路的作动方式相同,故在下述其他实施例中便不对于驱动电路另作赘述。本发明的显示器利用驱动电路180来使电子受到阳极160的吸引脱离阴极层130并往阳极160方向移动。由于电致发光体140位于电子移动的路径上,故电子会直接撞击电致发光体140,经由电激发光原理促使电致发光体140发光。并且,本发明的显示器透过 调整阳极160的正电位大小来控制脱离阴极层130的电子多寡,进而影响发光亮度。本实施例中,电致发光体140包括荧光材料或是磷光材料,通过不同荧光材料或是磷光材料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线,例如R、G、B三原色等以形成显示画面。特别是,上述的电致发光体140可选用无机材料,故其本质与亮度不会随时间而衰减。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阳极160的材料包括透明导电材料,透明导电材料包括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或是铟镓锌氧化物(IGZO)等。由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基板120与阳极160为透明,因此自电致发光体140所发出的光线500是穿透第二基板120而在第二基板120上形成显示画面。另外,显不器100更包括一间隔件152。利用于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之间设置间隔件152,来维持间隙150。保持间隙150的目的在于使电子可受阳极160吸引后,通过经过间隙150而加速至适当速度以撞击电致发光体140。在图I中,间隔件152抵靠于第二基板120与阴极层130,但间隔件152所顶靠的方式及设置的位置不以上述为限制。另外,第二基板120的第二表面122设有一接地层170,以避免电子束累积于第二基板120。图2是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显示器的示意图。在第二实施例的显示器200中,仅有第一基板210为透明基板。此外,本实施例中阴极层230的材料包括透明导电材料。其中,透明导电材料包括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或是铟镓锌氧化物(IGZO),但不以此为限。也就是说,相较于第一实施例中光线500穿透第二基板120,在本实施例中,自电致发光体240所发出的光线500穿透第一基板210而形成显示画面。图3是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显示器的示意图。在第三实施例中,第一基板310与第二基板320均为透明基板,并且阳极360与阴极层330的材料包括透明导电材料。透明导电材料包括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或是铟镓锌氧化物(IGZO)等,但透明导电材料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自电致发光体340所发出的光线500可穿透第一基板310以及第二基板320,故显示器300的两面均可显示出画面。图4是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种显示器的示意图。在第四实施例中,第一基板410或第二基板420为可挠式基板,并且有源元件488为有机薄膜晶体管。由于有机薄膜晶体管具有可挠性,因此,显示器400可如同图4所示,可被弯折并且同时显示画面。在图4中,第二基板420为透明基板,且阳极460的材料包括透明导电材料,例如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或是铟镓锌氧化物(IGZO)等。这边要说明的是,虽然图4中的光线500仅穿过第二基板420。但也可仅有第一基板410为透明基板,或是,第一基板410与第二基板420均为透明基板。本实施例仅在强调该显示器可弯折的特性,不局限画面显示于第一基板410、第二基板420或是同时显不于第一基板410与第二基板420。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显示器利用驱动电路控制阳极的电位大小,使阴极层的尖端放出数量不等的电子而撞击电致发光体。再透过由电致发光体所发出的光线,通过第一基板或是第二基板以形成显示画面。本发明的显示器,显示时不需额外的背光源,因而具有厚度较薄的优点。此外,本发明可以选用无机材料作为显示器的电致发光体,因而可以有效避免电致发光体的亮度随时间衰减,进而延长显示器的使用寿命与显示品质。虽然结合以上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 领域中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显不器,包括 第一基板,具有第一表面; 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互平行,该第二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二表面以及第三表面,该第二表面面向该第一表面,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中至少一者为透明基板; 阴极层,位于该第一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上,该阴极层的表面具有多个尖端; 多个电致发光体,形成于该第二基板的该第二表面上,该些电致发光体与该阴极层具有一间隙; 多个阳极,形成于该第二基板的该第三表面,该些电致发光体与该些阳极分别位于该第二基板两侧的对应位置;以及 驱动电路,设置于该第二基板的该第三表面,该驱动电路电连接至该些阳极。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第二基板为透明基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些阳极的材料包括透明导电材料。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第一基板为透明基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阴极层的材料包括透明导电材料。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均为透明基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些阳极与该阴极层的材料包括透明导电材料。
8.如权利要求3、5或7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透明导电材料包括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或是铟镓锌氧化物。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器,还包括间隔件,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以维持该间隙。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些电致发光体包括荧光材料或是磷光材料。
11.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器,还包括接地层,设置于该第二基板的该第二表面。
1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驱动电路包括 多条扫描线,设置于该第二基板的该第三表面,该些扫描线实质上相互平行; 多条数据线,设置于该第二基板的该第三表面,该些数据线实质上相互平行,且该些扫描线与该些数据线相交,以在该第三表面上定义出多个像素区,该些阳极分别位于该些像素区内;以及 多个有源元件,对应于该些像素区设置,并且分别电连接到该些阳极,每一扫描线与每一数据线电连接相应的该有源元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有源元件为有机薄膜晶体管。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第一基板或该第二基板为可挠式基板。
1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电致发光体包括无机材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器,其包括互相平行的一第一基板与一第二基板、一阴极层、多个电致发光体、多个阳极以及一驱动电路。第一基板具有第一表面。第二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二表面以及第三表面,且第二表面面向第一表面。而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中,至少一者为透明基板。阴极层位于第一表面上,阴极层的表面具有多个尖端。电致发光体形成于第二表面上且与阴极层具有一间隙。阳极形成于第三表面,电致发光体与阳极分别位于第二基板两侧的对应位置。驱动电路设置于第三表面,驱动电路电连接至阳极。
文档编号G09G3/20GK102968947SQ20111030452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0日
发明者沈玟璋 申请人: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