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组合式等高线地形图演示模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用模型,确切地说是组合式等高线地形图演示模型。
背景技术:
公知的地形图演示模型,有三种,一是山体模型,上画出等高线,另画出平面等高线图;其不足之处是,山体与平面等高线图分离,不能紧密对应。二是铁丝线拉放模型,由若干个铁丝圈,用细线连接而成;拉起成山,放下成等高线图;该模型的不足之处是,上课时在讲台上演示等高线不便于学生观看,演示山体时教师须一直用手提着模型,演示讲解不方便,且不易保管,演示内容少。三是玻璃板压缩海棉模型,在海棉状山体上画出等高线,用玻璃板压扁即成等高线图;不足之处是,上课时在讲台上演示压扁的等高线图,不便于学生观看;演示内容少;不易保管,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教学模型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演示内容多、操作方便、模型和图结合的、组合式等高线地形图演示模型。
具体的结构方案是这样的组合式等高线地形图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二个以上山体部件;所述底座为平板状,所述山体部件为环状,二个以上山体部件为伸缩杆状套设在一起,且可拉伸。
所述底座上设有与山体部件配合的凹槽,二个以上可伸缩套设在一起的山体部件设于凹槽内。
所述山体部件为不规则环状,其上部环口内则设有一定位槽。
所述二个以上山体部件的顶部设有凸块。
本实用新型具有几方面的优点1、立体等高线与平面等高线紧密对应,组合于一个教具内,演示效果好。
2、在教学演示时,拉起成山,压平面图,操作方便。
3、该教具演示的内容较多,可演示陡坡、缓坡、鞍部、山脊、山脊脊线、分水线、山谷、山谷槽线、集水线和等高距。
4、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长期反复使用,易于携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压平成等高线图的示意图,图3为底座示意图,图4为山体部件示意图,图5为两山体部件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该模型包括底座1和三个山体部件2。所述底座为平板状,中部有与山体部件2配合的凹槽3,见图3,山体部件2位于凹槽3内。山体部件2共有三块,为不规则环状,见图4,三个山体部件2为伸缩杆状套装在一起,可拉伸,山体部件2的顶部装有凸块4。
山体部件2其上部环口内则设有定位槽5,当依次拉伸山体部件2时,位于内侧的山体部件2外侧凸缘将会进入其外侧山体部件2的定位槽5内,以防拉伸过程中被拉脱,或拉起后自动滑落,见图5。
教学过程中,当需要拉起成山时,一只手按住底座1,另一只手向上拉最内层的山体部件2,接着拉起凸块4,即成山体模型。
当需要作为等高线图时,向下压,凸块4,山体部件2依次缩入底座1上的凹槽3内,即成等高线图,见图2。
权利要求1.组合式等高线地形图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二个以上山体部件;所述底座为平板状,所述山体部件为环状,二个以上山体部件为伸缩杆状套设在一起,且可拉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等高线地形图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与山体部件配合的凹槽,二个以上可伸缩套设在一起的山体部件设于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等高线地形图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山体部件为不规则环状,其上部环口内则设有一定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等高线地形图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个以上山体部件的顶部设有凸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山体模型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二个以上山体部件;二个以上山体部件为伸缩杆状套设在一起,且设于平板状的底座上。该教具模型立体等高线与平面等高线紧密对应,组合于一个教具内,演示效果好;操作方便;其可演示陡坡、缓坡、鞍部、山脊、山脊脊线、分水线、山谷、山谷槽线、集水线和等高距。
文档编号G09B25/06GK2583746SQ0228627
公开日2003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3日
发明者王吉星 申请人:王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