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多功能三芯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笔,包括有活动铅笔芯、红、蓝圆珠笔芯,多笔种的多功能三芯笔。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多功能三芯笔包括带有定位弹簧的定位杆置于带揿帽、橡皮的揿帽座内,与笔套上连接的笔夹上的揿块配合构成的复位装置,由连接有顶杆座的顶杆的一端与带塔形弹簧的揿帽座连接,通过揿帽座与滑块座连接,并由滑块座与滑针座连接成一体构成的推出装置,而笔套与带复位弹簧、笔芯的笔杆连接所组成,所述的滑针座上安装有三根带有复位弹簧、笔芯的笔芯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因此笔为三芯笔,滑针座结构紧凑,体积小,因此使用其安装成的笔体积更小,使用、携带更方便,为市场增加了一种可供顾客选择的品种。
图2.
图1的A-A剖面图。
揿帽座4为两端有盲孔的阶梯圆柱形,中间有一横向盲孔,盲孔对应壁的外表面有凸出的矩形滑块。
滑块座8为薄壁圆筒形,下边缘有对应的两小孔,外壁上有对应的两长矩形孔,其中一矩形孔的一端开口。
笔套13一端表面有大小不同的三插孔,上边缘表面有三等分的活动铅笔,蓝、红圆珠笔的记号标志。
滑针座9为周边有均布三个环形开口槽,开口槽的下端内壁上有凸缘,上边缘为带三通孔、外壁上有对应两凸柱的环形。
紧嵌有定位弹簧22的定位杆5安放在揿帽座4的盲孔内,带有橡皮2的揿帽1紧套在揿帽座4的一端上,揿帽座4插入滑块座8内,利用其上凸出的滑块与滑块座8上的矩形孔上、下滑动配合,并在其下端盲孔内放入套有顶杆座6、塔形弹簧21的顶杆7,顶杆7的另端悬荡着,再利用其边缘上的通孔与滑针座9边缘上的凸柱连接成一体。套有复位弹簧11的笔芯座20,通过连接管14分别与活动铅笔芯18、蓝、红圆珠笔芯15、16连接后,分别将笔芯座20安装在滑针座9上的开口槽中,而弹簧11被搁持在内壁的凸缘上定位。
将装配好的滑针座9、滑块座8插入笔套13内,最后将带有揿块3的笔夹10,利用其两边的插脚,插入笔套13上的插孔内固定,再将笔套13紧套在由衬套12与笔项17螺纹连接,笔项17与尖套19紧配合连接成的笔杆上,多功能三芯笔装配成。
若要使用蓝圆珠笔,则用手倾斜拿着笔杆,并对着笔套13上标有蓝圆珠笔记号标志的位置,用手向下按动揿帽1,带动与其连接的揿帽座4向下移动,并压缩塔形弹簧21,使顶杆7的悬荡端在重力的作用下,偏向滑针座9,对应于蓝圆珠笔芯15上端笔芯座20的顶部,并顶着笔芯座20向下移,将蓝圆珠笔芯15推出尖套19外供使用。
若需调换活动铅笔使用,这时需先将揿帽1复位,即按动揿块3,由揿块3将定位杆5端部压回滑块座8内,与其连接的揿帽1,在塔形弹簧21的作用下弹回原来位置,并使顶杆7脱离笔芯座20,则蓝圆珠笔芯15在复位弹簧11的作用下,弹回笔杆尖套19内,再转动笔套13,对着笔套13上标有活动铅笔记号标志的位置,向下按揿帽1,则顶杆7的悬荡端在重力作用下,又悬荡到笔芯座20对应于活动铅笔芯18的位置上,使顶杆7的悬荡端,顶着活动铅笔芯18上端笔芯座20的顶部,并顶着笔芯座20向下移,将活动铅笔芯18推出笔杆尖套19外供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三芯笔,包括带有定位弹簧(22)的定位杆(5)置于带揿帽(1)、橡皮(2)的揿帽座(4)内,与笔套(13)上连接的笔夹(10)上的揿块(3)配合构成的复位装置,由连接有顶杆座(6)的顶杆(7)的一端与带塔形弹簧(21)的揿帽座(4)连接,通过揿帽座(4)与滑块座(8)连接,并由滑块座(8)与滑针座(9)连接成一体构成的推出装置,而笔套(13)与带复位弹簧(11)、笔芯的笔杆连接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针座(9)上安装有三根带有复位弹簧(11)、笔芯的笔芯座(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芯笔,其特征在于笔芯为活动铅笔芯(18)、蓝、红圆珠笔芯(15)、(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芯笔,其特征在于滑针座(9)为周边有均布三个环形开口槽,开口槽的下端内壁上有凸缘,上边缘为带三通孔、外壁上有对应两凸柱的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芯笔,其特征在于笔杆由衬套(12)与笔项(17)螺纹连接,笔项(17)与尖套(19)紧配合连接成的整体。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三芯笔,包括带有定位弹簧的定位杆置于带揿帽、橡皮的揿帽座内,与笔套上连接的笔夹上的揿块配合构成的复位装置,由连接有顶杆座的顶杆的一端与带塔形弹簧的揿帽座连接,通过揿帽座与滑块座连接,并由滑块座与滑针座连接成一体构成的推出装置,而笔套与带复位弹簧、笔芯的笔杆连接所组成。所述的滑针座上安装有三根带有复位弹簧、笔芯的笔芯座。此多功能三芯笔的体积更小,使用、携带更方便,为市场又增加了一种可供顾客选择的品种。
文档编号B43K27/00GK2581191SQ0228649
公开日2003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2日
发明者金碧华 申请人:金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