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光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

xiaoxiao2020-6-26  27

专利名称:电光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出了各种利用电光元件的电光装置,该电光元件包括被称为有机 EL(ElectroLuminescent)元件或发光聚合物元件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以下称为“OLED”)元件等。作为驱动这种电光装置的方式之一,公知有多路复用器方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将多条数据线划分为每3条为一块的多个块,并且设置与构成块的数据线的每一个对应的多个图像信号线。由此成为如下的情况在1个水平扫描期间内,对属于各块的3条数据线的每一个从与该块对应的图像信号线按顺序供给R、G、B信号电压。专利文献1的各像素构成为包括以与驱动电流相应的亮度进行发光的发光元件、 控制驱动电流的驱动晶体管、被配置在驱动晶体管和数据线之间且根据被供给到扫描线的信号来控制导通截止的选择晶体管。在专利文献1中,在1个水平扫描期间内的且在信号写入期间之前的规定期间内,将在该1个水平扫描期间中应选择的扫描线所对应的像素电路的选择晶体管设定为截止状态之后,将R、G、B的信号电压VSigR、VSigG、VSigB分配给各数据线。被供给到各数据线的信号电压通过该数据线所附带的寄生电容等被保持。然后, 在其后的信号写入期间内,将在该1个水平扫描期间中应选择的扫描线所对应的像素电路的选择晶体管一并设定为导通状态,从而将被保持在多条数据线上的信号电压一并写入到像素内。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304690号公报然而,在邻接的数据线间附带有寄生电容,彼此进行电容耦合。目前,假定在向某个块内的第1列数据线供给信号电压之后,向邻接的第2列数据线供给信号电压的情况。在向第2列数据线供给信号电压时,由于第1列数据线为电浮置状态,因此第1列数据线的电位与第2列数据线的电位联动地变化。此时,第1列数据线的电位,从之前的电位(被写入了第1列数据线的信号电压值)变化了与第2列数据线的电位的变化量对应的值。接下来,假定在向第2列数据线供给信号电压之后,向第3列的数据线供给信号电压的情况。在向第3列数据线供给信号电压时,第2列数据线为电浮置状态,因此第2列数据线的电位与第3列数据线的电位联动地变化。此时,第2列数据线的电位从之前的电位 (被写入了第2列数据线的信号电压值)变化了与第3列数据线的电位的变化量对应的值。 如上所述,存在被写入到多条数据线的信号电压的值由于对与该数据线邻接的数据线写入信号电压,而偏离所希望的值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抑制被写入到各数据线中的信号值偏离所希望的值的电光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电光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像素电路(U),其对应于被以多条数据线(16)为单位而被划分为多个块(B)的多条数据线(16)与多条扫描线(120)交叉的各交叉点而配置;多条信号线(18),其与多个块一对一地对应设置;多个选择部(MP),其与多个块一对一地对应设置,并且切换属于对应的块的多条数据线与该块所对应的信号线之间的导通以及非导通;及驱动电路(20),其以单位期间(1个水平扫描期间H)的周期驱动多个像素电路,多个像素电路分别具有选择晶体管(TSL),其在导通状态下将数据线的数据电位写入到像素电路内;及发光元件(E),其以被写入的数据电位所对应的亮度进行发光,单位期间包括多个选择期间(Ts)和在多个选择期间之后的写入期间(PWR),驱动电路在多个选择期间,对各条信号线按顺序输出与像素回路的发光元件的亮度(D)相应的数据电位(DT),并且将与在该单位期间应选择的扫描线所对应的多个像素电路的各个选择晶体管设定为截止状态,该像素回路与属于该信号线所对应的块的各数据线和该单位期间应选择的上述扫描线交叉的各交叉点对应,在写入期间中,将在该单位期间中应选择的扫描线所对应的多个像素电路的各个选择晶体管一并设定为导通状态, 多个选择部的每一个,在多个选择期间的每一个选择期间中选择与在该选择期间应供给向该选择部所对应的信号线输出的数据电位的像素电路所对应的数据线和在该选择期间之后的选择期间中应供给向信号线输出的数据电位的像素电路所对应的数据线,而且使该数据线与信号线导通。根据本发明,在块内的多条数据线中,对在第2个以后的选择期间应供给向信号线输出的数据电位的像素电路所对应的数据线,在应供给与该数据线对应的像素电路的数据电位(称为“第1数据电位”)被写入到该数据线的选择期间(称为“第1选择期间”)之前的选择期间(称为“第2选择期间”)中,写入在该第2选择期间中输入到信号线的数据电位(称为“第2数据电位”)。S卩,由于第1选择期间之前的该数据线的电位被设定为第2 数据电位,所以第1选择期间中的该数据线的电位的变动量变为I第1数据电位-第2数据电位I。由此,第1选择期间之前的该数据线的电位与相比数据电位被设定为足够低的初始化电位的方式(称为“对比例”)相比,能够抑制第1选择期间中该数据线的电位的变动量。由此,与对比例相比,能够抑制随着第1数据电位对该数据线的写入而产生的其他数据线的电位的变动量(由于电容耦合引起的变动量)。即,与对比例相比,存在能够抑制被写入到多条数据线的数据电位偏离所希望的值的优点。作为本发明的电光装置的方式,也可以是如下方式各像素电路具备驱动晶体管(TDR),其与发光元件串联地连接在高位侧电源线与低位侧电源线0 之间的路径上;第1电容元件(Cl),其介于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与源极之间;及电流生成单元(C2,14), 其生成置位电流(Is),该置位电流(Is)从高位侧电源线通过驱动晶体管以及介于驱动晶体管和发光元件之间的节点(ND),分流地流向与至发光元件的路径不同的路径,驱动电路, 在多个选择期间以及写入期间中,以置位电流流过在该单位期间中应选择的扫描线所对应的多个像素电路各个驱动晶体管的方式控制电流生成单元,由此将写入期间的终点的第1 电容元件的两端间的电压设定为反映了驱动晶体管特性的值。在该方式中,驱动电路在多个选择期间以及写入期间中,以置位电流流过在该单位期间中应选择的扫描线所对应的多个像素电路的各个驱动晶体管的方式控制电流生成单元,由此在单位期间内(1个水平扫描期间内)的多个选择期间以及写入期间整个中,进行各驱动晶体管的迁移率补偿动作。艮口,根据该方式,与在多个选择期间不进行迁移率补偿动作的情况相比,存在能够充分地确保1个水平扫描期间内的迁移率补偿期间的优点。作为本发明的电光装置的方式,也可以是如下方式单位期间包括在多个选择期间之前的置位期间(PS),驱动电路在置位期间中,将多条数据线的电位设定为初始化电位 (vmi),将在该单位期间中应选择的扫描线所对应的多个像素电路的各个选择晶体管一并设定为导通状态,由此将驱动晶体管栅极的电位设定为初始化电位,另一方面,以恒定大小的置位电流流过驱动晶体管的方式控制电流生成单元,由此将第ι电容元件的两端间的电压设定为该置位电流流过驱动晶体管所需的值。例如,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多个选择期间之前的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源极间的电压被设定为该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在专利文献1中,驱动电路在多个选择期间之前的期间(补偿期间)中,将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的电位维持在规定的值的状态下,使电流流过驱动晶体管,由此使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源极间的电压逐渐接近阈值电压,但随着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源极间的电压接近阈值电压,流过驱动晶体管的电流变为微小的值,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源极间的电压的时间变化率也变得非常小。由此,至流入驱动晶体管的电流的值可靠地为零为止(至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源极间的电压可靠地达到阈值电压为止),需要非常长的时间。与此相对,在本发明中,在多个选择期间之前的置位期间内,驱动电路将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的电位设定为初始化电位,并且以恒定大小的置位电流流过驱动晶体管的方式对电流生成单元进行控制,由此将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源极间的电压(第1电容元件的两端间的电压)设定为该置位电流流过驱动晶体管所需的值。由此,存在与专利文献1相比能够大幅地缩短将多个选择期间之前的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源极间的电压设定为所希望的值所需的时间长度的优点。作为本发明的电光装置的方式,也可以是如下方式电流生成单元具备包含第2 电容元件(C2)和供电线(14),该第2电容元件(C2)包括第1电极(Li)和第2电极(L2), 第1电极与节点连接,而第2电极与供电线连接,驱动电路在各单位期间内的置位期间、多个选择期间及写入期间中,使向供电线输出的电位随时间而变化。在该方式中,置位电流为与输出到供电线的电位的时间变化率相应的值。例如只要被输出到供电线的电位以恒定的时间变化率直线地变化,置位电流的值就为恒定,第1电容元件两端间的电压被设定为其置位电流流过驱动晶体管所需的值。根据该方式,存在易于将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源极间的电压调整到所希望的值的优点。本发明的电光装置被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典型例是将发光装置用作显示装置的设备。作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例示了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机。然而,本发明的发光装置的用途并不是限定于图像的显示。例如,作为用于通过光线的照射而在感光鼓等图像担载体上形成潜像的曝光装置(光头)也利用本发明的发光装置。本发明也可以为以单位期间的周期驱动电光装置的方法。本发明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光装置具有多个像素电路,其对应于以多条数据线为单位而被划分为多个块的多条数据线与多条扫描线交叉的各交叉点而配置;和多条信号线,其与上述多个块一对一地对应设置,上述多个像素电路分别具有在导通状态下将上述数据线的数据电位写入到像素电路内的选择晶体管;和以被写入的数据电位所对应的亮度进行发光的发光元件,单位期间包括多个选择期间和在多个选择期间之后的写入期间,在多个选择期间中,对各条信号线按顺序地输出与像素电路的发光元件的亮度相应的数据电位,该像素电路与属于该信号线所对应的块的各条数据线与在该单位期间中应选择的扫描线交叉的各交叉点相对应,并且选择在该选择期间中应供给向该选择部所对应的信号线输出的数据电位的像素电路所对应的数据线和在该选择期间之后的选择期间中应供给向信号线输出的数据电位的像素电路所对应的数据线,并且使数据线与信号线导通,在写入期间中,向在该单位期间中应选择的扫描线所对应的多个像素电路的每一个供给被写入到与该像素电路对应的数据线中的数据电位。通过以上的驱动方法也能够得到与本发明的电光装置同样的效果。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的框图。图2是选择部的电路图。图3是像素电路的电路图。图4是表示像素电路的动作的时序图。图5是表示初始化期间中的像素电路的动作的图。图6是表示置位期间中的像素电路的动作的图。图7是表示数据输出期间中的像素电路的动作的图。图8是表示对比例的动作的时序图。图9是表示写入期间内的像素电路的动作的图。图10是表示发光期间中的像素电路的动作的图。图11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的框图。图12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像素电路的电路图。图13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电位生成电路的框图。图14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斜波波形生成电路的电路图。图15是表示斜波波形生成电路的动作的时序图。图16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的动作的时序图。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具体方式的立体图。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具体方式的立体图。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具体方式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0-元件部,12-布线组,14-供电线,16-数据线,18-信号线,20-驱动电路,21-扫描线驱动电路,23-数据线驱动电路,25-电位生成电路,30-控制电路,41、43、45_供电线, 47-初始化线,50-数据线初始化部,100-电光装置,60-斜波波形生成电路,70-电源电路, B-块,Cl-第1电容元件,C2-第2电容元件,E-发光元件,GINI-初始化信号,GVH、GVL-控制信号,GWR-扫描信号,MP-选择部,ND-节点,SEL-选择信号,Sff-开关,TDR-驱动晶体管, TSL-选择晶体管,TIN-初始化用晶体管,Vrmp-斜波电位,U-像素电路。
具体实施例方式<A 第1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100的构成的框图。该电光装置100是作为用于显示图像的手段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的装置。如图1所示,电光装置100具有将多个像素电路υ排列成矩阵状的元件部10。在元件部10中,形成有沿X方向延伸的m组布线组12、与布线组12配对地在X方向延伸的m条斜波供电线14、和沿与X方向交叉的Y 方向延伸的9η条数据线16 (m、n为自然数)。多个像素电路U被配置在布线组12和斜波供电线14的配对与数据线16交叉的交叉点处,并排列成纵m行X横9η列的矩阵状。而且, 在本实施方式中,9η条数据线16以相邻接的9条为单位被划分为η个块B (B [1]、Β [2]、… Β[η])。如图1所示,电光装置100还具有驱动各像素电路U的驱动电路20、与η个块 B[l] Β[η] —对一地对应设置的η条信号线18、与η个块B[l] Β[η] —对一地对应配置并且对属于所对应的块B的多条数据线16和与该块B对应的信号线18之间的导通与非导通进行切换的η个选择部MP (MP [1] MP [η])、以及控制电路30。如图1所示,驱动电路 20构成为包括扫描线驱动电路21、信号线驱动电路23、电位生成电路25和后述的数据线初始化部(在图1中未图示)。驱动电路20被分散安装到例如多个集成电路中。其中,驱动电路2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由与素电路U—起被形成在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构成。控制电路30将规定电光装置100的动作的信号输出到驱动电路20或各选择部 MP [1] MP [η]中。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30将规定各选择部MP [1] MP [η]的动作的选择信号SELl SEL9向各选择部MP [1] MP [η]输出。而且,控制电路30将表示各像素电路U的指定灰度的灰度数据D或时钟信号等控制信号(未图示)向信号线驱动电路23 输出。而且,控制电路30对扫描线驱动电路21或电位生成电路25还输出时钟信号等控制信号(未图示)。扫描线驱动电路21是在各垂直扫描期间内的m个水平扫描期间Η(Η[1] H[m]) 中依次以行为单位选择多个像素电路U的单元。信号线驱动电路23根据控制电路30输出的各像素电路U的灰度数据D生成η相的灰度信号VD[1] VD[n]并将其向各条信号线18 并行地输出。例如被输出到与第j (1彡j彡η)块B[j]对应的信号线18的灰度信号VD[j], 是以时间分割输出数据电位DT的电压信号,该数据电位DT与9个像素电路U各自的灰度数据D对应,该9个像素电路U与属于该块B[j]的9列的数据线16与由扫描线驱动电路 21选择的行进行交叉的各交叉点对应。各选择部MP [1] MP [η],作为对属于该选择部MP所对应的块B的9条数据线16 分配向该块B所对应的信号线18输出的灰度信号VD的单元发挥作用。图2是选择部MP 的电路图。在图2中,虽然仅代表性地例示了与第j块的B[j]对应的第j选择部MP[j],但其他选择部MP的构成也是相同的。如图2所示,选择部MP[j]包括与该选择部MP[j]对应的块B[j]内的数据线16的条数相当的9个开关SW(SW_1 SW_9)。选择部MP[j]的开关 SW_k(k=丨 钔介于块B[j]内的第k列数据线16和第j列信号线18的输出端之间,对两者的电连接(导通/非导通)进行控制。从控制电路30向η个选择部MP[1] Μρ[η] 共同地供给9个系统的选择信号SELl SEL9。选择信号SELk(k = 1 9)被共同地供给到选择部MP[1] MP[η]各自的开关SW_k来控制开闭。再次返回图1继续说明。如图1所示,电位生成电路25生成电源的高位侧的电位 VELH、复位用的电位VELL、电源的低位侧的电位VCT、斜波电位Vrmp和初始化电位VINI。电位VELH被供给到图3所示的供电线41。供电线41与各像素电路U共同地连接。电位VELL被供给到图3所示的供电线43。供电线43与各像素电路U共同地连接。电位VCT被供给到图3所示的供电线45。供电线45与各像素电路U共同地连接。初始化电位VINI被供给到图3所示的初始化线47。而且,电位生成回路25单独地向各斜波供电线14输出斜波电位Vrmp。在此,将被输出到第i行斜波供电线14的斜波电位记载为Vrmp[i]。图3是像素电路U的电路图。在图3中,仅代表性地图示了属于第i行(1彡i彡m) 的第j块的B[j]内的位于第k列的一个像素电路U。如图3所示,像素电路U构成为具有发光元件E、驱动晶体管TDR、第1电容元件Cl、第2电容元件C2、选择晶体管TSL和电源切换用的晶体管TH以及TL。在图1图示为1条直线的布线组12,如图3所示,构成为包括扫描线120、控制线122和控制线124。而且,多条数据线16中附带有电容Cs。驱动晶体管TDR以及发光元件E串联连接在各个供电线41以及供电线43与供电线45之间的路径上。发光元件E是有机EL材料的发光层介于相对置的阳极与阴极之间的 OLED元件,以与驱动晶体管TDR生成的驱动电流值相对应的亮度进行发光。发光元件E的阴极与供电线45连接。驱动晶体管TDR是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生成与自身的栅极的电位VG与源极的电位VS之差的电压VGS( = VG-VS)相应的电流值的驱动电流。驱动晶体管TDR的源极与发光元件E的阳极连接。而且,在驱动晶体管TDR的漏极和供电线41之间配置有N沟道型晶体管TH,在驱动晶体管TDR的漏极和供电线43之间配置有N沟道型晶体管TL。晶体管TH 的栅极与控制线122连接,根据被输出到控制线122的控制信号GVH[i]来进行导通截止控制。另一方面,晶体管TL的栅极与控制线IM连接,根据被输出到控制线124的控制信号 GVL[i]来进行导通截止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晶体管TH和晶体管TL互补地进行动作。 更具体地说为如下的情况在晶体管TH为导通状态时,晶体管TL成为截止状态,在晶体管 TH为截止状态时,晶体管TL成为导通状态。在驱动晶体管TDR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有第1电容元件Cl。而且,在节点ND (相当于驱动晶体管TDR的源极)与第i行的斜波供电线14之间设有第2电容元件C2,该节点 ND介于连结各个供电线41以及供电线43与供电线45的路径上并位于驱动晶体管TDR与发光元件E之间。第2电容元件C2构成为包括与节点ND连接的第1电极Ll和与第i行的斜波供电线14连接的第2电极L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电容元件C2以及斜波供电线 14,作为用于生成后述的置位电流Is的电流生成单元发挥作用。在驱动晶体管TDR的栅极与数据线16之间配置有选择晶体管TSL。选择晶体管 TSL优选地采用例如N沟道型晶体管(薄膜晶体管)。属于第i行的η个像素电路U的各个选择晶体管TSL的栅极共同与第i行的扫描线120连接。而且,本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100还具有用于对多条数据线16的电位进行初始化的数据线初始化部50。如图3所示,数据线初始化部50构成为具有多个(9η个)初始化用晶体管Tin,该多个(9η个)初始化用晶体管Tin被配置在9η条数据线16和初始化线47 之间并且与9η条数据线16 —对一地对应。9η个初始化用晶体管Tin的各个栅极被共同地供给初始化信号GINI。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100的动作的时序图。在图4中,仅例示了第i 个水平扫描期间H[i],但水平扫描期间H[l] H[m]的每一个构成为包括初始化期间raS、 在初始化期间PRS之后的置位期间PS、在置位期间PS之后的数据输出期间1 和在数据输出期间1 之后的写入期间PWR。在某个垂直扫描期间内的第i个水平扫描期间H[i]结束之后到下一个垂直扫描期间内的第i个水平扫描期间H[i]开始为止的期间被设定为发光期间PDR。图1的扫描线驱动电路21生成扫描信号GWR[1] GWR[m]并向各扫描线120输出。如图4所示,向第i行的扫描线120输出的扫描信号GWR[i],在水平扫描期间H[i]内的初始化期间raS、置位期间PS以及写入期间PWR中被设定成有效电平(高电平)。在此,“选择第i行的扫描线120”是指,在水平扫描期间H[i]内的写入期间PWR中扫描信号GWR[i] 被设定为高电平的意思。而且,扫描线驱动电路21生成控制信号GVH[1] GVH[m]、控制信号GVL[1] GVL[m]和初始化信号GINI并进行输出。控制信号GVH[i]被供给到第i行的控制线122,控制信号GVL[i]被供给到第i行的控制线124。而且,初始化信号GINI被共同地供给到9η个初始化用晶体管Tin的每个栅极。图1的信号线驱动电路23在各水平扫描期间H(H[1] H[m])内的数据输出期间 1 中,向各条信号线18输出分时地指定像素电路U的指定灰度的灰度信号VD,该像素电路 U对应于属于该信号线18所对应的块B的多条数据线16与在该水平扫描期间H应选择的扫描线120交叉的各个交叉点。此时,选择部MP[1] MP[n]按顺序选择属于该选择部MP 所对应的块B的多条数据线16并使该块B所对应的信号线18导通。如图4所示,各水平扫描期间H内的数据输出期间1 由多个(9个)选择期间 Tsl Ts9构成。当着眼于第j块B[j]时,向与该块B[j]对应的信号线18输出的灰度信号VD [j],在各水平扫描期间H内的9个选择期间Tsl Ts9中按顺序被设定为数据电位 DT(DT_1 DT_9),该数据电位DT(DT_1 DT_9)与在该水平扫描期间H应选择的扫描线 120与属于块B[j]的多条数据线16交叉的各交叉点所对应的9个像素电路U各自的灰度数据D相对应。更具体的情况是在各水平扫描期间H内的第k(l < k < 9)选择期间Tsk 中,向与块B [j]对应的信号线18输出的灰度信号VD [j]被设定为数据电位DT_k,该数据电位DT_k与在该水平扫描期间H应选择的扫描线120与块B[j]内的第k列数据线16交叉的交叉点所对应的像素电路U的灰度数据D相对应。对于被输出到其他信号线18的灰度信号VD也是同样。而且,与块B [j]对应的选择部MP [j],在多个选择期间Ts的每一个中,选择在该选择期间Ts应供给向与选择部MP[j]对应的信号线18(第j信号线18)输出的数据电位DT 的像素电路U所对应的数据线16、和在比该选择期间Ts之后的选择期间Ts应供给向第j 信号线18输出的数据电位DT的像素电路U所对应的数据线16,并使该数据线16与该第j 信号线18导通。更具体地说是如下的情况选择部MP[j]在第k选择期间Tsk内,选择在该选择期间Tsk应供给向第j信号线18输出的数据电位DT_K的像素电路U所对应的第k 列数据线16、和在选择期间Ts之后的选择期间Tsk+Ι Ts9中应供给向第j信号线18输出的数据电位DT的像素电路U所对应的数据线16 ( S卩,第k+Ι列 第9列数据线16),并使数据线16与第j信号线导通。即,如图4所示,在第k选择期间Tsk内,选择信号SELk SEL9被一并地设定成有效电平(高电平)。由此成为如下的情况在该选择期间Tsk,被设定为灰度信号VD[j]的数据电位DT_k是经由选择部MP[j]的开关SW_k SW_9向块B[j] 内的第k列 第9列数据线16 —并地供给。以下,将属于第i行的第j块B[j]内的第k列像素电路U的动作划分为初始化期间ras、置位期间PS、数据输出期间Pk、写入期间PWR和发光期间PDR来进行说明。此外,为了便于说明,k设为2 8中的任意一个数。(a)初始化期间I3RS如图4所示,当初始化期间PRS开始时,驱动电路20 (扫描线驱动电路21)将初始化信号Gmi设定为有效电平(高电平)。由此,如图5所示,初始化用晶体管TIN被设定为导通状态。多条数据线16经由导通状态的初始化用晶体管TIN而与初始化线47导通, 因此多条数据线16的电位被设定为初始化电位Vmi。而且,此时,各选择部MP[j]的开关 SW_1 SW_9被设定为断开(off)状态,各块B内的多条数据线16和与该块B对应的信号线18变为非导通。而且,如图4所示,驱动电路20(扫描线驱动电路21)将扫描信号GWR[i]以及控制信号GVL[i]设定为有效电平(高电平),而将控制信号GVH[i]设定为非有效电平(低电平)。由此,如图5所示,选择晶体管TSL以及晶体管TL被设定为导通状态,另一方面晶体管TH被设定为导通状态。由此,驱动晶体管TDR的栅极经由导通状态的选择晶体管TSL与数据线16导通,因此驱动晶体管TDR的栅极的电位VG被设定为初始化电位VINI。而且,驱动晶体管TDR的一个电极(漏极)经由导通状态的晶体管TL与供电线43导通。在本实施方式中,供电线43的电位VELL和初始化电位Vmi之差的电压被设定为远高于驱动晶体管 TDR的阈值电压VTH,所以驱动晶体管TDR变成导通状态。由此,驱动晶体管TDR的源极的电位VS被设定为电位VELL。S卩,驱动晶体管TDR的栅极源极间的电压VGS(第1电容元件 Cl两端间的电压)被初始化为初始化电位VINI和电位VELL之差的电压(| VINI-VELL |)。而且,电位VELL被设定为该电位VELL和供电线45的电位VCT之间的电位差远低于发光元件E的发光阈值电压VTH_0LED的值,因此发光元件E被设定为截止状态(非发光状态)。(b)置位期间如图4所示,当置位期间PS开始时,驱动电路20(扫描线驱动电路21)将控制信号GVH[i]设定成高电平,而将控制信号GVL[i]设定成低电平。其它信号维持为与初始化期间PRS相同的电平。由此,如图6所示,晶体管TH被设定为导通状态,而晶体管TL被设定为截止状态。由此,来自供电线41的电流流过驱动晶体管TDR,驱动晶体管TDR的源极的电位VS开始上升。由于驱动晶体管TDR的栅极的电位VG维持在初始化电位vmi,所以驱动晶体管TDR的栅极源极间的电压缓缓减少。此时,驱动电路20(电位生成电路2 通过使向第i行的斜波供电线14输出的斜波电位Vrmp[i]随时间而变化,生成从供电线41通过节点ND向与至发光元件E的路径不同的路径分流而流过的规定大小的置位电流Is。更具体地说,如下所述。如图4所示,在水平扫描期间H[i]开始时,电位生成电路25将向第i行的斜波供电线14输出的斜波电位Vrmp [i]根据基准电位Vref设定为开始电位VX( > Vref)。然后, 从水平扫描期间H[i]的起点到终点,使斜波电位Vrmp[i]以时间变化率RX(RX = dVrmp/ DT)直线地减少。在本实施方式中,电位生成电路25,使斜波电位Vrmp[i]直线地减少,以使水平扫描期间H[i]的终点处的斜波电位Vrmp[i]的值与基准电位Vref变得相等。若将第2电容元件C2的电容记为Cp,将第2电容元件C2所积蓄的电荷记为Q,则在置位期间 PS,从供电线41经由节点ND以及第2电容元件C2流过第i行的斜波供电线14的置位电流Is,由以下的式(1)表示。Is = dQ/dt = CpXdVrmp/dt = CpXdRX/dt... (1)在本实施方式中,斜波电位Vrmp的时间变化率RX为恒定,因此置位电流Is的值为恒定。由此,在置位期间PS,驱动晶体管TDR的栅极源极间的电压逐渐接近恒定的置位电流Is流过驱动晶体管TDR所需的电压VGS1。这样,各驱动晶体管TDR的栅极源极间的电压被设定为恒定的置位电流Is流过该驱动晶体管TDR所需的电压VGS1。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压VGSl由以下的式⑵表示。VGSl = VTH+Va — (2)在置位期间PS的终点,驱动晶体管TDR的栅极源极间的电压与恒定的置位电流Is 流过驱动晶体管TDR所需的电压VGSl几乎相等,所以驱动晶体管TDR的源极的电位VS被设定成比初始化电位VINI (栅极的电位VG)低出电压VGSl的电位VINI-VGS1。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电位Vmi-VGSl与供电线45的电位VCT之间的电位差(发光元件E两端间的电压)被设定成低于发光元件E的发光阈值电压Vth_el。即、即使在置位期间PS发光元件E 也为非发光状态。(c)数据输出期间1 如图4所示,当数据输出期间1 开始时,驱动电路20 (扫描线驱动电路21)将初始化信号Gmi设定成低电平。由此,如图7所示,初始化用晶体管TmI被设定为截止状态, 因此多条数据线16和初始化线47成为非导通状态。而且,如图4所示,驱动电路20 (扫描线驱动电路21)将扫描信号GWR[i]设定为低电平。由此,如图7所示,选择晶体管TSL成为截止状态。如图4所示,在数据输出期间1 内,驱动电路20(电位生成电路25)与置位期间 PS同样,使向第i行的斜波供电线14输出的斜波电位Vrmp [i]以时间变化率RX直线地减少,因此在从节点ND经由第2电容元件C2直至第i行的斜波供电线14的路径中持续流过置位电流Is。在此,驱动晶体管TDR的迁移率μ越大则流过驱动晶体管TDR的电流的值越大,源极的电位VS的上升量也越大。反之,迁移率μ越小则流过驱动晶体管TDR的电流的值越小。即,迁移率μ越大则驱动晶体管TDR的栅极源极间的电压的减少量(负反馈量) 越大,而迁移率μ越小则栅极源极间的电压的减少量(负反馈量)越小。由此,对每个像素电路U的迁移率μ的偏差进行补偿。而且,如图4所示,选择信号SELk在第1选择期间Tsl 第k选择期间Tsk分别被设定为高电平。由此,在第1选择期间Tsl 第k选择期间Tsk内分别将在该选择期间Ts 向第j信号线18输出的数据电位DT经由开关SW_k供给到块B[j]内的第k列数据线16。 例如存在如下情况在第1选择期间Tsl中,与对应于第1列数据线16的像素电路U的灰度数据D相应的数据电位DT_1经由开关SW_k被供给到第k列数据线16,在第k选择期间 Tsk,与对应于该第k列数据线16的像素电路U的灰度数据D相应的数据电位DT_k经由开关SW_k被供给到第k列数据线16。进而,如图4所示,当选择期间Tsk结束时,选择信号SELk在开始下一水平扫描期间H[i+1]内的数据输出期间1 为止的期间内被设定为低电平。由此,开关31_1^被设定为断开状态,第k列数据线16成为电浮置状态。如上所述成为如下的情况,由于数据线16附带有电容Cs,因此在选择期间Tsk写入第k列数据线16的数据电位DT_k是通过容量Cs而保持的。然而,由于在邻接的数据线16间附带寄生电容(未图示),所以块B[j]内邻接的数据线16彼此进行电容性耦合。例如是第1列数据线16与第2列数据线16进行电容性耦合的情况。在此,多个选择期间Tsl Ts9内,分别假定选择部MP [j]仅选择在该选择期间Ts中应供给向第j信号线18输出的数据电位DT的像素电路U所对应的数据线16,使数据线16与第j信号线18导通的状况(“对比例”)。图8是表示对比例的动作的时序图。如图8所示,例如选择信号SEL2仅在数据输出期间1 内的第2选择期间Ts2内被设定为高电平,在其以外的期间被设定为低电平。由此,选择期间Ts2开始之前的第2列数据线16的电位被维持在初始化电位Vmi,所以在针对第2列数据线16的数据电位DT_2 的供给开始时刻ts,该第2列数据线16的电位从初始化电位Vmi向电位DT_2变化。此夕卜,初始化电位vmi被设定为与数据电位DT的值相比足够小的值。此时,由于第ι列数据线16为电浮置状态,如图8所示,当在时刻ts,第2列数据线16发生变化时,与第2列数据线16电容性耦合的第1列数据线16的电位从在第1选择期间Tsl被写入的电位DT_1变化了与第2列数据线16的电位的变化量(VINI — DT_2)相应的电位ΔVI’。由此,第1列数据线16的电位会偏离所希望的值DT_1。在此,在块B[j]内相互邻接的数据线16中,举出第1列数据线16和第2列数据线16进行说明,对于其他彼此邻接的数据线16也发生同样的现象。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选择期间Ts2之前(第1选择期间Tsl),向块 B[j]内的第2列数据线16写入与初始化电位Vmi的值相比值足够大的数据电位DT_1, 所以第2选择期间Ts2内的第2列数据线16的电位的变动量(|DT_1-DT_2|)与对比例 (|VINI-DT_2|)相比被减少了。即,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对比例(ΔνΓ )相比能够减少将随着数据电位DT_2对第2列数据线16的写入而产生的第1列数据线16的电位的变动量 Δ VI,因此存在能够以接近所希望的值DT_1的值维持第1列数据线16的电位这样的优点。 对于其他数据线16也是同样。(d)写入期间PWR如图4所示,当开始写入期间PWR时,驱动电路20 (扫描线驱动电路21)将扫描信号GWR[i]设定为高电平。由此,如图9所示,由于选择晶体管TSL转变成导通状态,因此驱动晶体管TDR的栅极与块B[j]内的第k列数据线16导通。由此,驱动晶体管TDR的栅极的电位VG被设定为数据电位DT_k,在驱动晶体管TDR流过与该数据电位DT_k相应的电流 Ids。通过在驱动晶体管TDR中流过该电流Ids,驱动晶体管TDR的源极的电位VS随时间而上升,因此驱动晶体管TDR的栅极源极间的电压随时间而减少。此时,驱动电路20(电位生成电路25)与置位期间PS以及数据输出期间1 同样地,使向第i行的斜波供电线14输出的斜波电位Vrmp [i]以时间变化率RX直线地减少,因此置位电流Is持续流过从节点ND经由第2电容元件C2直至第i行的斜波供电线14的路径。于是,流过驱动晶体管TDR的电流Ids在节点ND处分流为朝向第2电容元件C2流动的置位电流Is和朝向第1电容元件Cl流动的电流Icdds-Is)。与数据电位01~_1^相应的电流Ids的值越大,则向第1电容元件Cl流入的电流Ic的值就越大,其结果驱动晶体管TDR 的源极的电位的上升量(即,栅极源极间的电压的减少量)也变得越大。而且,如上所述,驱动晶体管TDR的迁移率μ越大则驱动晶体管TDR的栅极源极间的电压的减少量(负反馈量)越大,而迁移率μ越小则栅极源极间的电压的减少量(负反馈量)越小。由此,对每个像素电路U的迁移率μ的偏差进行补偿。这样的迁移率补偿动作在整个数据输出期间1 以及写入期间PWR内被执行,在写入期间PWR的终点的驱动晶体管TDR的栅极源极间的电压(第1电容元件Cl两端间的电压)被设定为反映数据电位 DT_k和驱动晶体管TDR的特性(迁移率μ)的值。写入期间PWR的终点的驱动晶体管TDR 的栅极源极间的电压VGS2由以下的式(3)表示。VGS2 = VGSl+Δ V = VTH+Va+ AV ... (3)式(3)的Δ V为与数据电位DT_k以及驱动晶体管TDR的特性(迁移率μ )相对应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电路20在1个水平扫描期间H内的数据输出期间Pk(多个选择期间Ts)以及写入期间PWR内,以置位电流Is流过与在该水平扫描期间H应选择的扫描线120对应的多个像素电路U的每一个驱动晶体管TDR的方式控制各像素电路U的第2 电容元件C2的电荷量,由此在1个水平扫描期间H内的整个数据输出期间Pk (多个选择期间Ts)以及写入期间PWR,进行各驱动晶体管TDR的迁移率补偿动作。即,根据本实施方式, 与在数据输出期间Pk(多个选择期间Ts)内不进行迁移率补偿动作的方式相比,能够充分确保1个水平扫描期间内的迁移率补偿期间,因此具有能够充分抑制因驱动晶体管TDR的迁移率μ的偏差而引起的亮度不均这样的优点。此外,写入期间PWR的终点的驱动晶体管TDR源极的电位VS被设定成发光元件E 两端间的电压低于发光阈值电压Vth_el那样的值。由此,即使在写入期间PWR中发光元件 E也变为非发光状态。(e)发光期间PDR如图4所示,当开始发光期间PDR时,驱动电路20 (扫描线驱动电路21)将扫描信号GWR[i]设定为低电平。由此,如图10所示,选择晶体管TSL转变成截止状态,驱动晶体管TDR的栅极变成电浮置状态。而且,驱动电路20(电位生成电路25)将向第i行的斜波供电线14输出的斜波电位Vrmp[i]设定为恒定的基准电位Vref,所以为了根据式⑴也可理解,置位电流Is的值为零。此时,第1电容元件Cl两端间的电压(驱动晶体管TDR的栅极源极间的电压)维持在写入期间PWR的终点的电压VGS2,所以与该电压VGS2相应的电流Iel流过驱动晶体管 TDR,源极的电位VS随时间而上升。由于驱动晶体管TDR的栅极为电浮置状态,因此驱动晶体管TDR的栅极的电位VG与源极的电位VS联动地上升。然后,驱动晶体管TDR的栅极源极间的电压一直维持于在写入期间PWR的终点被设定的电压VGS2的状态,驱动晶体管TDR 的源极的电位VS缓缓增加。当发光元件E两端间的电压达到发光阈值电压Vth_el时,电流Iel作为驱动电流流过发光元件E。发光元件E以与驱动电流Iel相应的亮度进行发光。此刻,若假定驱动晶体管TDR在饱和区域进行动作的情况,则驱动电流Iel以下面的式的形式表现。“ β ”是驱动晶体管TDR的增益系数。Iel = (β /2) (VGS2—VTH)2... (4)通过代入式(3)从而式(4)如以下进行变形。Iel= (β /2) (VTH+Va+ ΔV-VTH)2= (β /2) (Va+ ΔV)2
换句话说,由于驱动电流Iel不依赖于驱动晶体管TDR的阈值电压VTH,所以抑制因每个像素电路U的阈值电压VTH的偏差而引起的亮度不均。〈B 第2实施方式>在第1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100中,在全部的像素电路U中设置有电源切换用的晶体管TH以及TL。与此相对,第2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IOOa在1行具有一个晶体管TH以及TL。图11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IOOa的构成的框图。电光装置IOOa除了具备驱动电路20a来替代驱动电路20、具备供电线41a来替代供电线41以及供电线43、具备像素电路Ua来替代像素电路U、具备斜波波形生成电路60、具备电源电路70以及不具备控制线122和控制线IM之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100为同样的构成。驱动电路20a除了具有扫描线驱动电路21a来替代扫描线驱动电路21、具有电位生成电路2 来替代电位生成电路25之外,与驱动电路20为同样的构成。在第1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100中,多个像素电路U分别具有电源切换用的晶体管TH以及TL。与此相对,在电光装置IOOa中,替代像素电路Ua具有电源切换用的晶体管 TH以及TL而电位生成电路25a具有电源切换用的晶体管TH以及TL。S卩,第1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100将晶体管TH以及TL按每1行使用9η个而构成,但第2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 IOOa按每1行使用一个晶体管TH以及TL。电位生成电路2 基于由电源电路70供给的电位VELH以及电位VELL、由斜波波形生成电路60供给的斜波电位VR以及从控制电路30供给的时钟信号等控制信号(未图示),生成电位VEL[1] VEL[m]以及斜波电位Vrmp [1] Vrmp [m]并进行输出。电位生成电路25a,在不生成电位VCT以及初始化电位VINI、替代生成电位VELH以及电位VELL而生成电位VEL[1] VEL[m]以及在电位生成电路25a的内部生成控制信号GVH[1] GVH[m] 以及控制信号GVL [ 1 ] GVL [m],与电位生成电路25不同。扫描线驱动电路21a除了不生成控制信号GVH[1] GVH[m]、以及控制信号 GVL[1] GVL[m]以外,与扫描线驱动电路21为同样的构成。斜波波形生成电路60基于由电源电路70供给的开始电位VX、基准电位Vref以及恒电位Vset、和由控制电路30供给的时钟信号等控制信号,生成斜波电位VR。斜波电位 VR经由斜波供电线61被供给到电位生成电路25a。电源电路70生成开始电位VX、基准电位VrefVg电位Vset、电位VELH、电位VELL、 电位VCT以及初始化电位VINI。开始电位VX向供电线73供给,基准电位Vref向供电线 74供给,恒电位Vset向供电线75供给。电位VELH向供电线71供给,电位VELL向供电线 72供给。电位VCT向供电线45供给。初始化电位VINI向初始化线47供给。图12是像素电路fe的电路图。像素电路fe除了不具有电源切换用的晶体管TH 以及TL之外,与像素电路U为同样的构成。驱动晶体管TDR的漏极与供电线41a连接。图13是表示电位生成电路25a的构成的框图。电位生成电路2 具备脉冲生成电路251、m个斜波波形供给用晶体管Trmp以及m个电位生成部252。脉冲生成电路251生成控制信号GVH[1] GVH[m]以及控制信号GVL[1] GVL[m],并分别输出到第1行 第m行的电位生成部252。而且,脉冲生成电路251生成控制信号Grmp[1] Grmp[m],并分别输出到第1行 第m行的斜波波形供给用晶体管Trmp的栅极。在本实施方式中,斜波波形供给用晶体管Trmp是N沟道型晶体管。斜波波形供给用晶体管Trmp对斜波供电线61和斜波供电线14之间的导通以及非导通进行切换。换句话说,在将i设为满足1 < i < m的整数时,第i行的斜波波形供给用晶体管Trmp在被供给到其栅极的控制信号Grmp [i]为高电平时变为导通,从而将斜波供电线61和第i行的斜波供电线14电连接,而在控制信号Grmp[i]为低电平时变成截止并使斜波供电线61和第 i行的斜波供电线14变为非导通的状态。电位生成部252具备电源切换用的晶体管TH以及TL。在本实施方式中,晶体管 TH以及TL是N沟道型晶体管。晶体管TH对供电线71和供电线41a的导通以及非导通进行切换。也就是说,在第i行的电位生成部252中,晶体管TH在被供给到其栅极的控制信号GVH[i]为高电平时变为导通,从而电连接供电线71和第i行的供电线41a,而在控制信号GVH[i]为低电平时变为截止,从而使供电线71和第i行的供电线41a变为非导通的状态。同样地,晶体管TL对供电线72和供电线41a之间的导通以及非导通进行切换。换句话说,在第i行的电位生成部252中,晶体管TL在被供给到其栅极的控制信号GVL[i]为高电平时变为导通,从而电连接供电线72和第i行的供电线41a,而在控制信号GVL[i]为低电平时变为截止,使供电线72和第i行的供电线41a变为非导通的状态。此外,晶体管TH以及TL互补地进行动作。更具体地说,在晶体管TH为导通状态时,晶体管TL变为截止状态,晶体管TH为截止状态时,晶体管TL变为导通状态。图14是斜波波形生成电路60的电路图。斜波波形生成电路60具有运算放大器 OPl以及0P2、N沟道型晶体管Trl Tr3、电容元件CL、以及电阻Rs。运算放大器OPl的反相输入端子与供给恒电位Vset的供电线75电连接,正相输入端子与节点Nrl电连接,输出端子与晶体管Trl的栅极电连接。运算放大器0P2的正相输入端子与节点Nr2电连接,反相输入端子以及输出端子与节点Nr3电连接。此外,运算放大器0P2作为电压跟随器发挥作用。晶体管Trl配置在节点Nrl以及Nr2之间,对节点Nrl与节点Nr2之间的导通以及非导通进行切换。晶体管Tr2配置在供给开始电位VX的供电线73与节点Nr2之间,基于被供给到晶体管Tr2的栅极的控制信号CtrH来切换供电线73与节点Nr2之间的导通以及非导通。晶体管Tr3配置在供给基准电位Vref的供电线74与节点Nr3之间,基于被供给到晶体管Tr3的栅极的控制信号CtrL,对供电线74与节点Nr3之间的导通以及非导通进行切换。电容元件CL的一个电极与节点Nr2连接,另一电极与供给接地电位Vgnd的供电线连接。电阻Rs具有电阻值Rset,一个端子与节点Nrl连接,另一端子与供给接地电位 Vgnd的供电线64连接。图15是表示斜波波形生成电路60的动作的时序图。在图15中,仅例示了某个1 个水平扫描期间H,但斜波波形生成电路60在其他水平扫描期间H内也同样地进行动作。 各水平扫描期间H由第1期间Tl、第2期间T2以及第3期间T3构成。第1期间Tl是与开始各水平扫描期间H同时开始的期间。在第1期间Tl内,控制信号CtrH变为高电平则晶体管Tr2变为导通,而控制信号CtrL变为低电平则晶体管Tr3截止,因此节点Nr2的电位被设定为开始电位VX。由此,电容元件CL中积蓄电荷Q2。第2期间T2是在第1期间Tl结束时开始的期间。在第2期间T2内,控制信号 CtrH以及控制信号CtrL都变为低电平,晶体管Tr2以及Tr3截止。此时,产生从电容元件 CL经由节点Nr2、晶体管Trl、节点Nrl、电阻Rs流到供电线64的电流Iset。在此,在将运算放大器OPl的增益设为A,将运算放大器OPl的输出电压设为Vout时,以下的式(5)成立。AX (Vset-IsetXRset) = Vout ".(5)在此,当设为A >> Vout时,以下的式(6)成立。Vset-IsetXRset = Vout/A ^ OIset = Vset/Rset ...(6)这样,在第2期间T2中,从电容元件CL流过恒定大小的电流I set,在电容元件CL 中积蓄的电荷Q2被放电。在将电容元件CL的电容设为Cp2时,在电荷Q2与节点Nr2的电位VNr2之间,有以下的式⑵成立。Iset = dQ2/dt= Cp2 X d (VNr2) /dt ...(7)因此,通过式(6)以及(7),电位VNr2的时间变化率RX2如以下的式⑶表示的那样,成为恒定的值。RX2 = d (VNr2) /dt= Iset/Cp2= Vset/(RsetXCp2) ...(8)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时间变化率RX2按照电位VNr2在第2期间T2开始时与开始电位VX相等,在第2期间T2结束时与基准电位Vref相等的方式设定。第3期间T3是第2期间T2结束时才开始的期间。在第3期间T3内,控制信号 CtrH为低电平则晶体管Tr2截止,而控制信号CtrL为高电平则晶体管Tr3导通。因此,节点Nr2的电位被设定为基准电位Vref。 此外,节点Nr2的电位VNr2与节点Nr3的电位(即,斜波电位VR)相等。因此,斜波电位VR在第1期间Tl内被设定为开始电位VX,在第2期间T2内从开始电位VX以恒定的时间变化率RX2直线地减少到基准电位Vref,在第3期间T3内被设定为基准电位Vref。在此,第1期间Tl以及第3期间T3也可以设为充分短的期间。在该情况下,能够看成斜波电位VR从1水平期间的起点到终点,从开始电位VX直线地减少到基准电位Vref 这样的电位。图16是表示电光装置IOOa的动作的时序图。如图16所示,由脉冲生成电路251生成的控制信号GVH[i]是具有1垂直扫描期间F的周期的脉冲信号,在1垂直扫描期间F内水平扫描期间H[i]的初始化期间PRS中变为低电平,在该以外的期间变为高电平。这样的控制信号GVH[1] GVH[m]各延迟1个水平扫描期间H,依次下降为低电平。同样地控制信号GVL[i]是具有1垂直扫描期间F的周期的脉冲信号,在1垂直扫描期间F内水平扫描期间H[i]的初始化期间PRS变为高电平, 在其以外的期间变为低电平。各个控制信号GVL[1] GVL[m]分别延迟1个水平扫描期间H,依次上升到高电平。通过这样的控制信号GVH[i]以及控制信号GVL[i],控制第i行的电位生成部252 的晶体管TH以及TL的导通截止。在水平扫描期间H[i]的初始化期间PRS内,晶体管TH 截止,而晶体管TL导通,因此第i行的供电线41a与供电线72电连接,电位VEL[i]被设定为电位VELL。而且,在1垂直扫描期间F内水平扫描期间H[i]的初始化期间PRS以外的期间,晶体管TH导通,而晶体管TL截止,因此第i行的供电线41a与供电线71电连接,电位 VEL[i]被设定为电位VELH。这样,电位VEL[i]具有1垂直扫描期间F的周期,在1垂直扫描期间F内的水平扫描期间H[i]的初始化期间PRS中被设定为电位VELL,在其以外的期间被设定为电位VELH。 同样地,电位VEL[1] VEL[m]分别在水平扫描期间H[l] H[m]的初始化期间PRS中,分别被设定为电位VELL,在其以外的期间被设定为电位VELH。控制信号Grmp[i]是具有1垂直扫描期间F的周期的脉冲信号,在1垂直扫描期间F内的水平扫描期间H[i]中变为高电平,而在1垂直扫描期间F内的除水平扫描期间 H[i]以外的期间中变为低电平。同样地,控制信号Grmp[1] Grmp[m]分别在水平扫描期间H[l] H[m]内,被设定为高电平。斜波电位VR与各水平扫描期间H[i]的开始同时被设定为开始电位VX,在各水平扫描期间H[i]内从开始电位VX以时间变化率RX2直线地减少到基准电位Vref,在各水平扫描期间H[i]结束时被设定为基准电位Vref。第i行的斜波波形供给用晶体管Trmp根据控制信号Grmp[i]进行导通截止控制。 因此,在控制信号Grmp[i]变为高电平的水平扫描期间H[i]内,斜波波形供给用晶体管 Trmp导通,因此第i行的斜波供电线14与斜波供电线61电连接,斜波电位Vrmp [i]为与斜波电位VR相等的波形。另一方面,由于在水平扫描期间H[i]结束的同时,控制信号Grmp[i] 变为低电平,所以斜波供电线14和斜波供电线61变为非导通。在水平扫描期间H[i]结束时,斜波电位VR变为基准电位Vref。因此,斜波电位Vrmp[i]在水平扫描期间H[i]结束时被设定为基准电位Vref,在水平扫描期间H[i]结束后也被保存为基准电位Vref。同样地,各个斜波电位Vrmp [1] Vrmp [m]在水平扫描期间H[l] H[m]内,分别被设定为与斜波电位VR相等的电位,而在其以外的期间被设定为基准电位Vref。 在这样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IOOa中,构成为电位生成电路25a与各供电线 41a对应地具备晶体管TH以及TL来替代各个像素电路Ua具有电源切换用的晶体管TH以及TL。因此,电光装置IOOa能够实现像素电路fe的小型化。而且,能够提高像素的开口率。而且,电光装置IOOa是在电位生成电路2 中每行具有一个晶体管TH以及TL来替代各个像素电路Ua具有晶体管TH以及TL的构成。假设在各个像素电路具有晶体管TH 以及TL的情况下,晶体管TH以及TL需要共计2XmX9η个。与此相对,在电光装置IOOa 中,电位生成电路2 按每行具备晶体管TH以及TL,因此晶体管TH以及TL共计有2Xm个即可,从而能够大幅减少晶体管的数量。这样,第2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IOOa具有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低成本化以及显示的高精细化这样的优点。而且,电光装置IOOa具有替代供电线41、供电线43、控制线122以及控制线IM合计細条布线,而具备供电线41a的m条布线的构成。因此,第2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IOOa 具有能够大幅减少布线数、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低成本化以及显示的高精细化这样的优点。〈C:变形例〉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还可以进行以下的变形。而且,还可以组合以下所示的变形例中的2个以上的变形例。(1)变形例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置位期间PS中,驱动电路20通过使向第i行的斜波供电线 14输出的斜波电位Vrmp[i]随时间而变化(即,使第2电容元件C2的电荷量随时间而变化),从而生成置位电流Is,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设置有用于生成置位电流Is的恒电流源来替代第2电容元件C2以及斜波供电线14的方式。总之,各像素电路U具备用于生成置位电流Is的电流生成单元即可。(2)变形例 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被输出到斜波供电线14的电位以恒定的时间变化率RX直线地减少,但并不局限于,被输出到斜波供电线14的电位的变化方式可以是任意的。例如被输出到斜波供电线14的电位的波形也可以是曲线形状的。总之,被输出到斜波供电线14 的电位随时间而变化使得置位电流Is流过驱动晶体管TDR即可。(3)变形例 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初始化期间PRS中,驱动电路20使向斜波供电线14输出的斜波电位Vrmp[i]按时间变化率RX直线地减少,但不限定于此,初始化期间PRS内的斜波供电线14的电位是任意的。例如,在初始化期间PRS中,驱动电路20还可以将向斜波供电线14输出的电位固定为规定大小的电位。(4)变形例 4发光元件E也可以是OLED元件,还可以是无机发光二极管或LED (Light Emitting Diode)。总之,能够将根据电能的供给(电场的外加或电流的供给)来进行发光的所有元件用作本发明的发光元件。(5)变形例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源切换用的晶体管TH以及TL都由N沟道型晶体管构成,但也可以将电源切换用的晶体管TL或者TH中的一方由P沟道型晶体管构成。例如,在将电源切换用的晶体管TL由P沟道型晶体管构成的情况下,电源切换用的晶体管TH以及TL都能够根据控制信号GVH[i]进行导通截止控制,从而能够减少在脉冲生成电路251中要生成的控制信号。(6)变形例 6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由电位生成电路25生成了斜波波形,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地在电位生成电路25的外部生成。而且,在第2实施方式中,由电位生成电路25a生成了电位VEL [ 1] VEL [m],但本发明并不不限定于此,可以将这些由扫描线驱动电路21a生成。<D:应用例〉接下来,对利用了本发明的发光装置的电子设备进行说明。图17是表示将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100作为显示装置来使用的移动型的个人计算机的构成的立体图。个人计算机2000具有作为显示装置的电光装置100和主体部2010。主体部2010上设有电源开关2001以及键盘2002。该电光装置100由于使用OLED元件作为发光元件E, 所以能够显示宽视角且清楚的画面。图18示出将以上说明过的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100用作显示装置的移动电话机的构成。移动电话机3000具有多个操作按钮3001以及滚动按钮3002及电光装置100。通过操作滚动按钮3002而使电光装置100所显示的画面进行滚动。图19示出将以上说明过的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100作为显示装置使用的便携式信息终端(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的构成。信息移动终端4000具有多个操作按钮4001以及电源开关4002和电光装置100。当操作电源开关4002时,地址簿、日程表这样的各种信息被显示在电光装置10中。此外,作为应用本发明的电光装置的电子设备,除了从图17到图19所示的设备之夕卜,还列举具备数码相机、电视机、摄像机、汽车导航装置、传呼机、电子记事本、电子纸张、 计算器、文字处理器、工作站、可视电话、POS终端、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视频播放器、触摸屏的设备等。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像素电路,其对应于以多条数据线为单位而被划分为多个块的多条数据线与多条扫描线交叉的各交叉点而配置;多条信号线,其与上述多个块一对一地对应设置;多个选择部,其与上述多个块一对一地对应设置,并且切换属于对应的块的各条数据线与该块所对应的上述信号线之间的导通与非导通;及驱动电路,其以单位期间的周期驱动上述多个像素电路, 上述多个像素电路分别具有选择晶体管,其在导通状态下将上述数据线的数据电位写入到上述像素电路内;及发光元件,其以被写入的数据电位所对应的亮度进行发光, 上述单位期间包括多个选择期间和在上述多个选择期间之后的写入期间, 上述驱动电路,在上述多个选择期间中,对上述各条信号线按顺序输出与上述像素电路的发光元件的亮度相应的上述数据电位,并且将与在该单位期间应选择的上述扫描线所对应的多个上述像素电路的各个上述选择晶体管设定为截止状态,上述像素电路与属于该信号线所对应的块的各条数据线与在该单位期间应选择的上述扫描线交叉的各交叉点对应,在上述写入期间中,将在该单位期间中应选择的上述扫描线所对应的多个上述像素电路的各个上述选择晶体管一并设定为导通状态,上述多个选择部的每一个,在上述多个选择期间的每一个选择期间中,选择在该选择期间中应供给向该选择部所对应的信号线输出的上述数据电位的上述像素电路所对应的上述数据线和在该选择期间之后的上述选择期间中应供给向上述信号线输出的上述数据电位的上述像素电路所对应的上述数据线,并且使上述数据线与上述信号线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个上述像素电路具备驱动晶体管,其与上述发光元件串联地连接在高位侧电源线与低位侧电源线之间的路径上;第1电容元件,其介于上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与源极之间;及电流生成单元,其生成置位电流,该置位电流从上述高位侧电源线通过上述驱动晶体管以及介于上述驱动晶体管与上述发光元件之间的节点,分流地流向与至上述发光元件的路径不同的路径, 上述驱动电路,在上述多个选择期间以及上述写入期间中,以上述置位电流流过在该单位期间中应选择的上述扫描线所对应的多个上述像素电路的各个上述驱动晶体管的方式控制上述电流生成单元,由此将上述写入期间的终点的上述第1电容元件的两端间的电压设定为反映了上述驱动晶体管的特性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单位期间包括在上述多个选择期间之前的置位期间, 上述驱动电路,在上述置位期间内,将上述各条数据线的电位设定为初始化电位,通过将在该单位期间中应选择的上述扫描线所对应的多个上述像素电路的各个上述选择晶体管一并设定为导通状态,而将上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的电位设定为上述初始化电位,另一方面,通过以恒定大小的上述置位电流流过上述驱动晶体管的方式控制上述电流生成单元,而将上述第1 电容元件的两端间的电压设定为该置位电流流过上述驱动晶体管所需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流生成单元具备第2电容元件和供电线,该第2电容元件包括第1电极和第2 电极,上述第1电极与上述节点连接,而上述第2电极与上述供电线连接,上述驱动电路,从上述单位期间内的上述置位期间的开始到上述写入期间的结束为止,使输出到上述供电线的电位随时间而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上述单位期间内的上述置位期间的开始到上述写入期间的结束为止,使输出到上述供电线的电位直线地变化。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光装置。
7.一种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以单位期间的周期驱动电光装置的方法, 该电光装置具有多个像素电路,其对应于以多条数据线为单位而被划分为多个块的多条数据线与多条扫描线交叉的各交叉点而配置;和多条信号线,其与上述多个块一对一地对应设置,上述多个像素电路分别具有在导通状态下将上述数据线的数据电位写入到上述像素电路内的选择晶体管;和以被写入的数据电位所对应的亮度进行发光的发光元件,上述单位期间包括多个选择期间和在上述多个选择期间之后的写入期间,在上述多个选择期间中,对上述各条信号线按顺序地输出与上述像素电路的发光元件的亮度相应的数据电位, 该像素电路与属于该信号线所对应的块的各条数据线与在该单位期间中应选择的上述扫描线交叉的各交叉点相对应,并且选择在该选择期间中应供给向该选择部所对应的信号线输出的上述数据电位的上述像素电路所对应的上述数据线和在该选择期间之后的上述选择期间中应供给向上述信号线输出的上述数据电位的上述像素电路所对应的上述数据线, 并且使上述数据线与上述信号线导通,在上述写入期间中,向在该单位期间中应选择的上述扫描线所对应的多个上述像素电路的每一个供给被写入到与该像素电路对应的上述数据线中的上述数据电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光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电光装置具有对应于被划分为多个块(B)的多条数据线与多条扫描线(120)交叉的各交叉点而配置的多个像素电路(U)、多条信号线(18)、多个选择部、驱动电路(20)。多个选择部分别在1个水平扫描期间(H)内的多个选择期间(Ts)中,分别选择在该选择期间(Ts)应供给向该选择部所对应的信号线(18)输出的数据电位(DT)的像素电路(U)所对应的数据线(16)、和在该选择期间(Ts)之后的选择期间(Ts)中应供给向信号线(18)输出的数据电位(DT)的像素电路U所对应的数据线(16),并与其信号线(18)导通,从而在该选择期间(Ts)中写入对信号线18输出的数据电位(DT)。
文档编号G09G3/20GK102467868SQ201110362250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7日
发明者北泽幸行, 河西利幸, 漥田岳彦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