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智能edid烧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EDID烧录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主要存在两大类烧录显示器EDID (Extended Display Identification Data Mandard,扩展显示标识数据)的方法一、在显示器软件里面内嵌了 EDID数据,工厂生产时不进行在线烧录,或只是更新其中部分信息。二、在线通过各个接口连线逐一烧录。其中第一种方法要求显示器软件工程师充分地了解工厂的相关规定及 EDID数据格式。实践证明要求工程师了解众多工厂的规定并不容易做到,并且容易引起失误;第二种方法是目前主流的方法,但随着现在显示器信号接口的增多,生产线的工作量也相应地增多。比如之前显示器只有一个VGA (Video Graphic Array,显示绘图阵列)接口, 只需要烧录一次;而现在的显示器普遍有二或三个接口(如VGA接口、DVI接口、HDMI接口等),进而要烧录二到三次,花费的时间相对变长,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显示器生产线烧录EDID的效率,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EDID烧录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EDID烧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电检测步骤,检测液晶显示驱动板的连线和上电状态;分析步骤,分析待烧录的EDID数据的组数以及各组EDID数据间的差异是否符合已知差异规则;烧录步骤,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出对应的烧录方案进行烧录;校验步骤,对烧录完成后的数据进行校验。所述已知差异规则包括各组EDID数据只有模拟/数据标志位及校验和位不同;各组EDID数据只有产品名称位及校验和位不同;各组EDID数据只有生成时间位及校验和位不同;各组EDID数据只有序列号位及校验和位不同;以上四种情况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所有情况。上电检测步骤具体包括计算机发送检测命令给液晶显示驱动板,若未收到液晶显示驱动板反馈的响应信息,则提示相应的信息;若能收到液晶显示驱动板反馈的响应信息,则执行分析步骤。分析步骤具体包括计算机首先分析待烧录的EDID数据是否只有一组,若只有一组,直接执行烧录步骤;若超过一组,则分析待烧录的几组EDID数据之间的差异是否符合已知差异规则,再执行烧录步骤。烧录步骤具体包括若待烧录的EDID数据只有一组,则将该EDID数据写入对应的存储器;若待烧录的EDID数据超过一组,且几组EDID数据间的差异不符合已知差异规则, 则把EDID数据逐一写入对应的存储器;若待烧录的EDID数据超过一组,且几组EDID数据间的差异符合已知差异规则,则将一组EDID数据写入对应的存储器,并将该规则发送到主芯片,主芯片加载前述存储器中的EDID数据,根据规则改变差异字节后生成新数据,并写入其他对应的存储器中。所述烧录步骤中,若待烧录的EDID数据超过一组,且几组EDID数据间的差异不符合已知差异规则,则通过一个接口将几组EDID数据逐一传输到主芯片,由主芯片间接将 EDID数据逐一写入对应的存储器。在整个EDID数据烧录过程中,计算机只与液晶显示驱动板的一个接口连接。计算机与液晶显示驱动板间采用IIC或DDC/CI的通讯方式。本发明的智能EDID烧录方法利用计算机分析待烧录的EDID数据,根据待烧录数据的不同情况选择对应的烧录方案进行烧录,烧录方法的适用性更加广泛,使烧录生产线更加智能化。当一组EDID数据烧录到存储器后,通过液晶显示驱动板的主芯片对已烧录的数据进行更新,然后写入其他对应的存储器中,降低了对软件工程师的苛刻要求,将不同接口的数据更新失误率降到最低,且只需要使用一个接口烧录一次就能够完成所有接口的烧录任务,免去了要连接所有接口并逐一进行烧录的繁琐步骤,减少了烧录工作的工作时间, 生产效率和烧录的可靠性得到显著提高。
图1为本发明智能EDID烧录方法的硬件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智能EDID烧录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经过统计分析,液晶显示驱动板的不同接口(如VGA接口与DVI接口)间的EDID 数据一般的情况下只存在某几个字节的不同,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本发明的智能EDID烧录方法,通过对待烧录的EDID数据的数据特征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最佳烧录方案进行烧录。所述智能EDID烧录方法包括上电检测步骤、分析步骤、烧录步骤和校验步骤。上电检测步骤检测液晶显示驱动板的连线和上电状态,确保分析和烧录过程的有效性,杜绝操作员的低级操作失误;分析步骤分析待烧录的EDID数据的组数以及各组EDID数据间的差异是否符合已知差异规则;烧录步骤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出对应的烧录方案进行烧录;烧录完成后进入校验步骤,对烧录完成后的数据进行校验,保证烧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所述已知差异规则包括各组EDID数据只有模拟/数据标志位及校验和位不同; 各组EDID数据只有产品名称位及校验和位不同;各组EDID数据只有生成时间位及校验和位不同;各组EDID数据只有序列号位及校验和位不同;以上四种情况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所有情况。
4
如图1所示,进行烧录时,将计算机与液晶显示驱动板上的接口 A(如VGA接口) 连接,在液晶显示驱动板中,该接口还与对应的存储器A和主芯片连接,主芯片还连接有其他若干个接口和存储器。计算机与液晶显示驱动板间采用IIC或DDC/CI通讯方式。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智能EDID数据烧录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A.检测液晶显示驱动板的连线和上电状态;B.加载待烧录的EDID数据;C.分析数据特征首先分析待烧录的EDID数据是否只有一组,若只有一组,直接进入步骤D ;若超过一组,再分析要烧录的几组EDID数据之间的差异是否符合已知差异规则,并分别进入步骤D ;D.计算机与主芯片通信,请求写存储器的权限;E.判断是否得到写权限,若得到写权限则执行步骤F,若未得到写权限,则提示相应的信息并结束程序;F.根据步骤C的分析结果,选择对应的烧录方式进行烧录若待烧录的EDID数据只有一组,则将该EDID数据写入对应的存储器;若待烧录的EDID数据超过一组,且几组EDID数据间的差异不符合已知差异规则, 则通过一个接口将数据传输到主芯片,由主芯片间接将EDID数据逐一写入对应的存储器;若待烧录的EDID数据超过一组,且几组EDID数据间的差异符合已知差异规则,则将一组EDID数据写入到对应的存储器,并将该规则发送到主芯片,主芯片加载前述存储器中的EDID数据,根据规则改变差异字节后生成新数据,并写入其他对应的存储器中;G.数据校验如果校验失败则重复步骤F ;如果校验成功则归还写权限并结束烧写程序。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EDID烧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电检测步骤,检测液晶显示驱动板的连线和上电状态;分析步骤,分析待烧录的EDID数据的组数以及各组EDID数据间的差异是否符合已知差异规则;烧录步骤,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出对应的烧录方案进行烧录; 校验步骤,对烧录完成后的数据进行校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EDID烧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已知差异规则包括 各组EDID数据只有模拟/数据标志位及校验和位不同;各组EDID数据只有产品名称位及校验和位不同; 各组EDID数据只有生成时间位及校验和位不同; 各组EDID数据只有序列号位及校验和位不同; 以上四种情况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所有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EDID烧录方法,其特征在于,上电检测步骤具体包括 计算机发送检测命令给液晶显示驱动板,若未收到液晶显示驱动板反馈的响应信息,则提示相应的信息;若能收到液晶显示驱动板反馈的响应信息,则执行分析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EDID烧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析步骤具体包括 计算机首先分析待烧录的EDID数据是否只有一组,若只有一组,直接执行烧录步骤; 若超过一组,则分析待烧录的几组EDID数据之间的差异是否符合已知差异规则,再执行烧录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EDID烧录方法,其特征在于,烧录步骤具体包括 若待烧录的EDID数据只有一组,则将该EDID数据写入对应的存储器;若待烧录的EDID数据超过一组,且几组EDID数据间的差异不符合已知差异规则,则把 EDID数据逐一写入对应的存储器;若待烧录的EDID数据超过一组,且几组EDID数据间的差异符合已知差异规则,则将一组EDID数据写入对应的存储器,并将该规则发送到主芯片,主芯片加载前述存储器中的 EDID数据,根据规则改变差异字节后生成新数据,并写入其他对应的存储器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EDID烧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录步骤中,若待烧录的EDID数据超过一组,且几组EDID数据间的差异不符合已知差异规则,则通过一个接口将几组EDID数据逐一传输到主芯片,由主芯片间接将EDID数据逐一写入对应的存储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EDID烧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整个EDID数据烧录过程中,计算机只与液晶显示驱动板的一个接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EDID烧录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机与液晶显示驱动板间采用IIC或DDC/CI的通讯方式。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智能EDID烧录方法,具体包括上电检测步骤,检测液晶显示驱动板的连线和上电状态;分析步骤,分析待烧录的EDID数据的组数以及各组EDID数据间的差异是否符合已知差异规则;烧录步骤,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出对应的烧录方案进行烧录;校验步骤,对烧录完成后的数据进行校验。本发明利用计算机分析待烧录的EDID数据的数据特征,并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最佳烧录方案进行烧录,使烧录生产线更加智能化,烧录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文档编号G09G3/36GK102385849SQ201110389378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9日
发明者颜专 申请人:黄冈新北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