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栅极横向像素反转驱动方法

xiaoxiao2020-6-26  24

专利名称:双栅极横向像素反转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Dual Gate (双栅极)横向像素反转驱动方式。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器主要包含液晶显示面板、栅极驱动电路和源极驱动电路。其中,液晶显示面板由按m行η列排列的像素单元构成,一个像素分别由R(红色)、G(绿色)、Β (蓝色)三个子像素构成,且每个子像素通过薄膜晶体管进行激活。如图1所示的由Dual Gate(双栅极)横向像素构成的一部分液晶显示器,包括顺序水平排列的六条栅极线(G1、G2、G3、G4、G5、G6),顺序垂直排列的三条数据线(S1、S2、S3),且栅极线Gl G6分别与数据线SI S3垂直交叉;六个像素单元则按照三个像素单元为一列,水平分为相邻的两列。在整个液晶显示器中循环排列上述Dual Gate横向像素,其中包括连接各个横向像素中子像素的η列数据线,m行栅极线。
其中,第一列的每一个像素单元中分别包含垂直相邻的G、R、B三个子像素;相邻的一列的每一个像素单元中分别包含垂直相邻的R、B、G三个子像素。各个像素单元中的子像素分别对应设置有薄膜晶体管,每个薄膜晶体管包括源级、漏极和栅极,且每个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各个子像素相连。
针对行,每个像素单元中的第一行子像素各自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一条栅极线电连接,第二行和第三行子像素各自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同一条栅极线电连接。
针对列,在第一列的每个像素单元中,G、R子像素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源级与SI电连接,B子像素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源级与S2电连接;在第二列的每个像素单元中,R子像素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源级与S2电连接,B、G子像素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源级与S3电连接;也就是说,每一个像素单元分别由两条栅极线进行控制,由两条数据线传输图像数据和极性信号。即双栅极驱动的像素排列方式是三个颜色子像素一起被两个栅极驱动。
在现有的显示技术领域中,为减轻串扰现象的发生,一般采用点反转的驱动方式驱动液晶显示面板,基于上述图1所示的结构。在进行点反转驱动时,栅极线与数据线的时序图如图3所示,图2表示点反转驱动时每个子像素对应被赋予的极性“ + ”极性(高电平)或“_,,极性(低电平)。
具体为,在tl时刻打开G1,驱动SI输入数据且对应的第一行的G子像素被赋予 极,驱动S2输入数据且对应的第一行R子像素被赋予“ + ”极性,驱动S3输入数据且对应的第二行的B子像素被赋予极性;当t2时刻关闭Gl打开G2,驱动SI输入数据且对应的第二行的R子像素被赋予“ + ”极,驱动S2输入数据且对应的第三行B子像素被赋予极性,驱动S3输入数据且对应的第三行G子像素被赋予“ + ”极性;依次交替进行点反转驱动,最终获取如图3所示的各个子像素间的极性示意图。
由于,如图1所示,上下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之间存在不设置栅极线的部分,如图I中第一列第一个像素单元中的B子像素与第二个像素单元中的G子像素之间不设置栅极线,且距离较近,使得像素单元电极之间存在寄生电容。如图3所示,上下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的子像素是先后充电的,所以后充电的子像素会对先充电的子像素产生电容耦合效应,使先充电的子像素电压发生变化。因此根据上述现有的点反转方式进行子像素的驱动时,两个像素单元相邻的子像素之间的极性一直处于相反状态,使相邻的子像素处于偏白的状态。由此可知,利用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点反转方式进行子像素的驱动,容易使相邻像素之间产生干扰,从而破坏距离较近的子像素之间的正常显示状态,使显示出现色偏,造成视觉缺陷。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Dual Gate横向像素反转驱动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点反转驱动容易破坏相邻像素间距离较近的子像素的正常显示状态,造成视觉缺陷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栅极横向像素的反转驱动方法,包括:
在每个预设时间段内仅打开一条栅极线,并向连接该栅极线的子像素的薄膜晶体管栅极发送栅极信号;
在所述每个预设时间段内打开数据线,其中,在横向上,相邻的两个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相反极性的极性信号;在纵向上,由第一行子像素起始,相邻一行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极性相同的极性信号,每隔一行的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的相反极性的极性信号。
优选地,包括:
在横向上,由第一行的第一个子像素起始,电连接所述第一个子像素的数据线输入正极性信号,所述第一行的第二个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负极性信号,与所述第一行电连接的数据线依次输入极性反转后的极性信号直至最后一个子像素;
在纵向上,与所述第一行相邻的第二行上的各个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依次对应输入与所述第一行子像素极性相同的极性信号;与所述第一行相隔一行的第三行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依次对应输入与所述第一行子像素相反极性的极性信号。
优选地,包括:
在横向上,由第一行的第一个子像素起始,电连接所述第一个子像素的数据线输入负极性信号,所述第一行的第二个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正极性信号,与所述第一行电连接的数据线依次输入极性反转后的极性信号直至最后一个子像素;
在纵向上,与所述第一行相邻的第二行上的各个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依次对应输入与所述第一行子像素极性相同的极性信号;与所述第一行相隔一行的第三行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依次对应输入与所述第一行子像素相反极性的极性信号。
优选地,当所述双栅极横向像素的分布为,一列中的每一个像素由垂直相邻的绿色子像素、红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构成;相邻列中的每一个像素由垂直相邻的红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构成时,包括:
第一列的第一个绿色子像素和第一个红色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负极性信号,相邻列的相邻的红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正极性信号;
第一列的第一个蓝色子像素和第二个绿色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正极性信号,相邻列的相邻的绿色子像素和红色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负极性信号;
其他列和行对应的接收到栅极信号的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依次按照上述同极性和反极性交替循环输入极性信号。
优选地,当所述双栅极横向像素的分布为,一列中的每一个像素由垂直相邻的绿色子像素、红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构成;相邻列中的每一个像素由垂直相邻的红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构成时,包括:
第一列的第一个绿色子像素和第一个红色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正极性信号,相邻列的相邻的红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负极性信号;
第一列的第一个蓝色子像素和第二个绿色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负极性信号,相邻列的相邻的绿色子像素和红色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正极性信号;
其他列和行对应的接收到栅极信号的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依次按照上述同极性和反极性交替循环输入极性信号。
优选地,包括:
当相邻的蓝色子像素与绿色子像素为同极性时,拉高相互之间的电平,所述相邻的蓝色子像素与绿色子像素呈偏黑色;
当相邻的蓝色子像素与绿色子像素为反极性时,拉低相互之间的电平,所述相邻的蓝色子像素与绿色子像素呈偏白色。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ual Gate横向像素反转驱动方法。通过在横向上,使相邻两个子像素的相反极性;在纵向上,每逢两个子像素极性反转一次,即先两个子像素的极性相同,接着后两个像素的相反极性的极性反转方式进行驱动,使得横向的子像素对应的极性正极性和负极性交替出现,纵向的子像素两两对应的极性正极性和负极性交替出现。从而降低距离较近的子像素之间的电压干扰,改善出现色偏的情况,减少整个液晶显示器的视觉缺陷。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由Dual Gate横向像素构成的一部分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2为现有技术进行点反转驱动时部分子像素对应的极性示意图3为现有技术进行点反转驱动时部分栅极线与数据线的时序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由Dual Gate横向像素构成的一部分液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Dual Gate横向像素的反转驱动方法流程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进行极性反转驱动时部分栅极线与数据线的时序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进行横向极性反转驱动时部分子像素对应的极性示意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进行横向Idot纵向2dot反转驱动时部分子像素对应的极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由背景技术可知,在现有技术中针对由Dual Gate (双栅极)横向像素构成的液晶显示器,其采用点反转驱动的方式避免液晶被极化。由于,上下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是先后充电的,在进行点反转驱动的过程中两个像素单元相邻的子像素之间的极性一直处于相反状态,且后充电的像素电压会使先充电的像素电压发生变化,从而破坏相邻的子像素之间的正常显示状态,使整个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出现色偏,造成视觉缺陷。
因此,本发明以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Dual Gate横向像素反转驱动方法,在双栅极横向排列的像素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横向按照一个子像素极性、纵向按照两个子像素极性进行的极性反转方式进行驱动,即横向Idot (点)纵向2dot的极性反转方式进行驱动,使得横向的子像素对应的极性同极性和反极性交替出现,纵向的子像素两两对应的极性同极性和反极性交替出现,也就是说针对列,相邻列相邻的子像素之间的极性相反,即横向Idot反转;针对行,由第一行开始,每相邻的两行子像素与之后相邻两行子像素之间的极性相反,即纵向2dot反转,也就是说当前行子像素的极性与跨越一行后所在行的子像素的极性相反。通过上述横向Idot纵向2dot的极性反转方式进行驱动,降低距离较近的子像素之间的电压干扰,改善出现色偏的情况,减少整个液晶显示器的视觉缺陷。
在本发明中所基于液晶显示器主要包括液晶显示面板、栅极驱动电路和源极驱动电路。该液晶显示面板由多个双栅极横向排列的像素单元构成。如图4所示,为在整个液晶显示面板上循环排列的像素单元结构,主要包括:六条栅极线(G1、G2、G3、G4、G5、G6),顺序垂直排列的三条数据线(S1、S2、S3),且栅极线Gl G6分别与数据线SI S3垂直交叉;六个像素单元则按照三个像素单元为一列,水平分为相邻的两列。其中,第一列的每一个像素单元中分别包含垂直相邻的G(绿色)、R(红色)、B(蓝色)三个子像素;相邻的一列的每一个像素单元中分别包含垂直相邻的R、B、G三个子像素。针对上述结构具体进行横向Idot点纵向2dot的极性反转驱动方法,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Dual Gate横向像素的反转驱动方法的流程图,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在每个预设时间段内仅打开一条栅极线,并向连接该栅极线的子像素的薄膜晶体管栅极发送栅极信号。
在执行步骤SlOl的过程中,在一个预设时间段内仅能打开一条栅极线,如图6所示,在第一时间段tl内打开Gl ;在第二时间段t2内则关闭G1,打开G2;在第三时间段t3内关闭G2,打开G3 ;依次针对具有m行栅极线,η列数据线的液晶显示器来说,至第m时间段tn内关闭Gm-1,打开Gm。并依次在对应的时间段内,向打开栅极线电连接的子像素的薄膜晶体管栅极发送栅极信号。
步骤S102,在所述每个预设时间段内打开数据线,按照横向I点纵向2点的极性反转方式,向当前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栅极信号的子像素输入正极性信号或负极性信号。
在执行步骤S102的过程中,在每个预设时间段内将所有数据线打开,并针对步骤101中每个预设时间段内打开的栅极线对应的子像素输入正极性信号或负极性信号。
具体针对步骤S102中所述的横向I点纵向2点的极性反转方式,针对按照预设时间段依次打开的栅极线对应电连接的子像素主要的过程为:
在横向上,相邻的两个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相反极性的极性信号。
在纵向上,由第一行子像素起始包括第一行,相邻一行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相同极性的极性信号,每隔一行的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相反极性的极性信号。
针对上述横向I点纵向2点的极性反转方式在横向上和纵向上的极性反转,可以有多种新式,只要满足横向I点纵向2点的极性反转即可,以下主要公开两种比较常使用的极性输入过程:
示例一:
在横向上,由第一行第一个子像素起始,电连接所述第一个子像素的数据线输入正极性信号,所述第一行的第二个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负极性信号,与所述第一行电连接的数据线依次输入极性反转后的极性信号直至最后一个子像素。
在纵向上,与所述第一行相邻的第二行上的各个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依次对应输入与所述第一行子像素极性相同的极性信号;与所述第一行相隔一行的第三行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依次对应输入与所述第一行子像素相反极性的极性信号。
示例二:
在横向上,由第一行的第一个子像素起始,电连接所述第一个子像素的数据线输入负极性信号,所述第一行的第二个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正极性信号,与所述第一行电连接的数据线依次输入极性反转后的极性信号直至最后一个子像素;
在纵向上,与所述第一行相邻的第二行上的各个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依次对应输入与所述第一行子像素极性相同的极性信号;与所述第一行相隔一行的第三行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依次对应输入与所述第一行子像素相反极性的极性信号。
通过上述由数据线从不同极性信号开始,并采用横向Idot点纵向2dot的极性反转方式进行驱动,使得横向的子像素对应的极性同极性和反极性交替出现,纵向的子像素两两对应的极性同极性和反极性交替出现。从而降低距离较近的子像素之间的电压干扰,改善出现色偏的情况,减少整个液晶显示器的视觉缺陷。
为更清楚的说明横向Idot点纵向2dot的极性反转方式驱动子像素的过程,在该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附图4中各个RGB子像素的排列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二
如图4可知,Dual Gate横向像素的分布为,一列中的每一个像素由垂直相邻的G子像素、R子像素和B子像素构成;相邻列中的每一个像素由垂直相邻的R子像素、B子像素和G子像素构成,其中,每个像素(包含三个子像素)分别由两条栅极线控制,且在栅极线的控制下由三条数据线分别输入图像数据和极性信号。
结合图6所示的栅极线和数据线的时序图,具体进行横向Idot点纵向2dot的极性反转的过程为:
当打开栅极线Gl时,此时电连接位于第一行的第一位置的G子像素的数据线SI输入负极性信号,使该G子像素呈现低电平状态;根据横向Idot反转的方式,此时电连接位于第一行第二位置的R子像素的数据线S2则输入正极性信号,使该R子像素呈现高电平状态;同样的根据纵向2dot反转的方式,此时电连接位于第二行第二位置的B子像素的数据线S3则输入与S2同样的正极性信号,使B子像素呈现高电平状态;针对由栅极线Gl控制的子像素,各个对应的数据线依次循环输入上述极性信号。
当打开栅极线G2时,此时电连接第二行第一位置的R子像素的数据线根据纵向2dot反转的方式,输入负极性信号,使该R子像素呈现与上方垂直相邻的G子像素相同的低电平状态,而此时电连接第三行第一位置的B子像素的数据线S2则输入正极性信号,使该B子像素呈现与上方垂直相邻的R子像素和G子像素相反的极性,即呈现高电平状态,实现纵向2dot的反转;同样的根据纵向2dot反转的方式,此时电连接第三行第二位置的G子像素的数据线S3则输入负极性信号,即使G子像素呈现与上方垂直相邻的R子像素和B子像素相反的极性,即呈现负电平状态,实现纵向2dot的反转;同时都位于第三行相邻的B子像素和G子像素之间的极性为相反极性。依次循环按照上述横向I点纵向2点的极性反转方式进行子像素的驱动。
在其他列和行对应的接收到栅极信号的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依次按照上述同极性和反极性交替循环输入极性信号,即执行上述极性反转之后,请参见附图7,为部分子像素对应的极性或电平示意图。结合附图4可知,在存在不设置栅极线的上下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之间,且距离较近的B子像素和G子像素其对应的极性或电平分别为:同极性、反极性、同极性、反极性交替出现的。且由于上下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的子像素是先后充电的,后充电的子像素会对先充电的子像素产生电容耦合效应,从而使相邻的子像素电压发生变化。
因此,针对上述同极性和反极性交替出现的情况,同极性时的B子像素和G子像素将相互之间的电平被拉高,使B子像素和G子像素呈现偏黑状态,对于反极性时的B子像素和G子像素将相互之间的电平被拉低,使B子像素和G子像素呈现偏白状态,通过上述交替出现的偏黑状态和偏白状态,从色差上相互之间进行了补偿,降低距离较近的子像素之间的电压干扰。因而从整体液晶显示面板的宏观视觉角度出发则不会出现色偏的现象,降低了整个液晶显示器的视觉缺陷,甚至使整个液晶显示器不存在视觉缺陷。
实施例三,
在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基础上,如图4可知,Dual Gate横向像素的分布为,一列中的每一个像素由垂直相邻的G子像素、R子像素和B子像素构成;相邻列中的每一个像素由垂直相邻的R子像素、B子像素和G子像素构成,其中,每个像素(包含三个子像素)分别由两条栅极线控制,且在栅极线的控制下由三条数据线分别输入图像数据和极性信号。
当各个数据线与上述实施例二中的数据线输入的极性信号相反时,具体进行横向Idot点纵向2dot的极性反转的过程为:
当打开栅极线Gl时,此时电连接位于第一行的第一位置的G子像素的数据线SI输入正极性信号,使该G子像素呈现高电平状态;根据横向Idot反转的方式,此时电连接位于第一行第二位置的R子像素的数据线S2则输入负极性信号,使该R子像素呈现低电平状态;同样的根据纵向2dot反转的方式,此时电连接位于第二行第二位置的B子像素的数据线S3则输入与S2同样的负极性信号,使B子像素呈现低电平状态;针对由栅极线Gl控制的子像素,各个对应的数据线依次循环输入上述极性信号。
当打开栅极线G2时,此时电连接第二行第一位置的R子像素的数据线根据纵向2dot反转的方式,输入正极性信号,使该R子像素呈现与上方垂直相邻的G子像素相同的高电平状态,而此时电连接第三行第一位置的B子像素的数据线S2则输入负极性信号,使该B子像素呈现与上方垂直相邻的R子像素和G子像素相反的极性,即呈现低电平状态,实现纵向2dot的反转;同样的根据纵向2dot反转的方式,此时电连接第三行第二位置的G子像素的数据线S3则输入正极性信号,即使G子像素呈现与上方垂直相邻的R子像素和B子像素相反的极性,即呈现低电平状态,实现纵向2dot的反转;同时都位于第三行相邻的B子像素和G子像素之间的极性为相反极性。依次循环按照上述横向I点纵向2点的极性反转方式进行子像素的驱动。
在其他列和行对应的接收到栅极信号的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依次按照上述同极性和反极性交替循环输入极性信号,即执行上述极性反转之后,请参见附图8,为部分子像素对应的极性或电平示意图。结合附图4可知,在存在不设置栅极线的上下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之间,且距离较近的B子像素和G子像素其对应的极性或电平分别为:同极性、反极性、同极性、反极性交替出现的。且由于上下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的子像素是先后充电的,后充电的子像素会对先充电的子像素产生电容耦合效应,从而使相邻的子像素电压发生变化。
因此,针对上述同极性和反极性交替出现的情况,同极性时的B子像素和G子像素将相互之间的电平被拉高,使B子像素和G子像素呈现偏黑状态,对于反极性时的B子像素和G子像素将相互之间的电平被拉低,使B子像素和G子像素呈现偏白状态,通过上述交替出现的偏黑状态和偏白状态,从色差上相互之间进行了补偿,降低距离较近的子像素之间的电压干扰。因而从整体液晶显示面板的宏观视觉角度出发则不会出现色偏的现象,降低了整个液晶显示器的视觉缺陷,甚至使整个液晶显示器不存在视觉缺陷。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DualGate横向像素结构及针对其进行的横向Idot点纵向2dot的驱动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双栅极横向像素的反转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每个预设时间段内仅打开一条栅极线,并向连接该栅极线的子像素的薄膜晶体管栅极发送栅极信号; 在所述每个预设时间段内打开数据线,其中,在横向上,相邻的两个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相反极性的极性信号;在纵向上,由第一行子像素起始,相邻一行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极性相同的极性信号,每隔一行的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的相反极性的极性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横向上,由第一行的第一个子像素起始,电连接所述第一个子像素的数据线输入正极性信号,所述第一行的第二个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负极性信号,与所述第一行电连接的数据线依次输入极性反转后的极性信号直至最后一个子像素; 在纵向上,与所述第一行相邻的第二行上的各个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依次对应输入与所述第一行子像素极性相同的极性信号;与所述第一行相隔一行的第三行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依次对应输入与所述第一行子像素相反极性的极性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横向上,由第一行的第一个子像素起始,电连接所述第一个子像素的数据线输入负极性信号,所述第一行的第二个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正极性信号,与所述第一行电连接的数据线依次输入极性反转后的极性信号直至最后一个子像素; 在纵向上,与所述第一行相邻的第二行上的各个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依次对应输入与所述第一行子像素极性相同的极性信号;与所述第一行相隔一行的第三行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依次对应输 入与所述第一行子像素相反极性的极性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双栅极横向像素的分布为,一列中的每一个像素由垂直相邻的绿色子像素、红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构成;相邻列中的每一个像素由垂直相邻的红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构成时,包括: 第一列的第一个绿色子像素和第一个红色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负极性信号,相邻列的相邻的红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正极性信号; 第一列的第一个蓝色子像素和第二个绿色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正极性信号,相邻列的相邻的绿色子像素和红色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负极性信号; 其他列和行对应的接收到栅极信号的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依次按照上述同极性和反极性交替循环输入极性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双栅极横向像素的分布为,一列中的每一个像素由垂直相邻的绿色子像素、红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构成;相邻列中的每一个像素由垂直相邻的红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构成时,包括: 第一列的第一个绿色子像素和第一个红色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正极性信号,相邻列的相邻的红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负极性信号; 第一列的第一个蓝色子像素和第二个绿色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负极性信号,相邻列的相邻的绿色子像素和红色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正极性信号; 其他列和行对应的接收到栅极信号的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依次按照上述同极性和反极性交替循环输入极性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相邻的蓝色子像素与绿色子像素为同极性时,拉高相互之间的电平,所述相邻的蓝色子像素与绿色子像素呈偏黑色; 当相邻的蓝色子像素与绿色子像素为反极性时,拉低相互之间的电平,所述相邻的蓝色子像素与绿色 子像素呈偏白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栅极横向像素的反转驱动方法,主要包括在每个预设时间段内仅打开一条栅极线,并向连接该栅极线的子像素的薄膜晶体管栅极发送栅极信号;在每个预设时间段内打开数据线,在横向上,相邻的两个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相反极性的极性信号;在纵向上,由第一行子像素起始,相邻一行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相同极性的极性信号,每隔一行的子像素电连接的数据线输入的相反极性的极性信号。本发明通过上述极性反转方式进行驱动,使得横向的子像素对应的极性正极性和负极性交替出现,纵向的子像素两两对应的极性正极性和负极性交替出现。从而降低距离较近的子像素之间的电压干扰,改善出现色偏的情况,减少液晶显示器的视觉缺陷。
文档编号G09G3/36GK103137054SQ20111039171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0日
发明者夏志强 申请人: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