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滑盖式修正带及其替换用带芯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使用者可轻易地更换修正带的滑盖式修正带、及适用于该滑盖 式修正带的替换用带芯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新型书写笔具的推出,用来修正错字或误记的修正工具,也从原本的 橡皮擦而发展出修正液及修正带。顾名思义,修正液是利用将液体涂布于欲修正的 部位形成覆盖,进而达到修正的效果。而修正带则是利用固态的带状体,以转印的 方式覆盖于欲修正的部位形成覆盖,进而达到与上述修正液相同的修正效果。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传统的修正带,为了配合带状体的转印而呈现前端(带刀端)尖细而后端为大 半径圆弧的结构,且用来转印带状体的带刀是固定成外露状。在传统的修正带中, 由于带刀是构成外露的配置,为了在未使用的状态下保护上述的带刀,而额外设置 一个保护盖,当是执行转印时,必须先取下保护盖才能执行修正带的转印,如此一 来,不仅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且保护盖也容易遗失。
除了上述的问题以外,由于传统修正带所具有的外形(前端尖细而后端为大半 径圆弧的结构),也造成携带上的不便。举例来说,当将传统修正带收纳于衣物的 口袋内携带时,因挤压使保护盖脱落,而导致带刀外露,恐有衍生带刀受损、带状 体受损或不当转印之虞。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滑盖式修正带,用于将修正带转印至物体表面, 其包括
本体,该本体是由顶壁、底壁、前端壁、右侧壁及后端壁所构成,而为略扁平的长方形体,其内部可收纳用来驱动修正带的修正带驱动系统;和
侧盖,该侧盖是由顶壁、底壁、前端壁及左侧壁所构成,其剖面略呈匸字状, 并包覆于上述本体的外侧,其水平方向的长度是形成该本体可在其内部滑动的长度 ;禾口
滑盖,该滑盖为略呈扁平的板状体,并于其中一面形成有一对卡钩,该滑盖可 通过该一对卡钩而卡合于该本体的右侧壁,具有启动后述滑动控制开关的功能;及
滑动控制开关,该滑动控制开关安装于该本体的右侧壁内,通过使该滑动控制 开关的倾斜部与形成于该侧盖的顶壁内的倾斜部产生面接触,可控制该本体在该侧 盖内的滑动,
当欲执行修正带的转印时,只需使该滑盖沿着水平方向朝前方滑动,便可使收 容于该本体内的修正带驱动装置的带刀从该侧盖伸出,当修正带的转印完成时,只
需使该滑盖沿着水平方向朝后方滑动,便可使该修正带驱动装置的带刀縮回该侧盖 内形成收纳。
此外,针对该的滑盖式修正带,其中该侧盖的左侧壁形成有平行于顶壁的隔板 部,在该前端壁、顶壁与隔板部所包围的范围内形成有防止该本体朝后方滑动时
,意外从该侧盖后方脱离的顶起部及挡块,在该的顶壁及底壁,分别于该左侧壁的
另一侧形成一对沿着垂直方向伸出,而限制该本体从侧盖右侧脱离的限位部。
此外,针对该的滑盖式修正带,其中该顶起部是从该侧盖的左侧壁突起,且中 央部较两端部更高的梯形凸肋,当该本体在该侧盖内滑动时,可由该顶起部对该本 体的前端壁作用磨擦力。
此外,针对该的滑盖式修正带,其中该滑盖在其中一面的左上端角落附近形成 有滑动导轨,该滑动导轨可贯穿形成于该本体的右侧壁的滑动沟而朝本体内部突出 ,而与安装于本体的右侧壁内的滑动控制开关抵接,该滑盖朝后方滑动的作用力通 过该滑动导轨而传递至该滑动控制开关,使该滑动控制开关以形成于该本体的右侧 壁内的安装轴作为中心产生逆时针转动,进而解除与该侧盖的倾斜部间的卡合关系
此外,针对该的滑盖式修正带,其中该滑盖在其中一面在中央部附近,沿着水 平方向形成一长条状的限位导轨,该限位导轨可自由滑动地嵌入形成于该本体的右 侧壁外的限位导槽,用来控制滑盖的滑动距离。此外,针对该的滑盖式修正带,其中该的修正带驱动系统包含
大齿轮,该大齿轮形成有一对弯月状的止回弹片,并在该一对止回弹片嵌入形
成于该本体的右侧壁的环状齿条的状态下,安装在形成于该本体的右侧壁的大齿轮
轴,而具有防止逆转的功能;和
小齿轮,该小齿轮在其中一侧面形成有多个齿,并在该多个齿与形成于该大齿
轮外周的齿啮合的状态下,安装在形成于该本体的右侧壁的小齿轮轴,而具有当该
大齿轮转动时,可同步反向转动以巻取经转印后的修正带的功能;和
大齿轮内轴套,该大齿轮内轴套是套装于该的大齿轮,并在外周形成有多个可
供后述大齿轮外轴套卡合的突出部;和
大齿轮外轴套,该大齿轮外轴套的外周巻绕着未经转印的修正带,且通过形成 于内周的多个突出部与该大齿轮内轴套5突出部之间的卡合,而套装于该大齿轮内 轴套的外周;及
带刀,该带刀是嵌入形成于该本体的右侧壁的带刀座内而形成安装; 当欲执行修正带的转印时,是使该带刀从该侧盖伸出后, 一边通过带刀将修正 带按压于欲转印的物体表面,并一边朝反向拉动而送出修正带,此时外周巻取着修 正带的大齿轮外轴套将随着修正带的送出而转动,并通过与其卡合的大齿轮内轴套 将转动的作用力传递至大齿轮,再由大齿轮将转动力传递至小齿轮,并使小齿轮产 生与大齿轮方向相反的转动,而使经转印后的修正带巻绕于小齿轮的外周。
另外,本发明的替换用带芯组件,是适用于该滑盖式修正带的替换用带芯组件 ,其包括
替换用带芯定位板,该替换用带芯定位板为扁平状的板状体,且于其中一面形 成有对大齿轮外轴套形成定心的定心用构件;和对小齿轮形成定心的定心用构件; 和对形成于该本体的带刀座执行定位的定位构件;和用来导引修正带正确安装于带 刀的修正带导轨;及一对修正带导柱;
替换用带芯压板,该替换用带芯压板为略呈扁平状的长方形板,该替换用带芯 压板在对应于形成在该替换用带芯定位板的各构件的位置,形成分别对应于该替换 用带芯定位板的各构件形状,且可供该替换用带芯定位板的各构件贯穿的孔;
此外,在靠近可供该定心用构件贯穿的孔的那一侧,分别于上下的两个角落部 各形成一支可对该本体执行定位的定位销;大齿轮外轴套,该大齿轮外轴套是隔着该替换带芯用压板,而暂时卡合于该替 换用带芯定位板的定心用构件,其外周巻绕着尚未使用的修正带,用来替换已安装 于该本体内的大齿轮外轴套;
小齿轮,该小齿轮是隔着该替换带芯用压板,而暂时卡合于该替换用带芯定位 板的另一个定心用构件,用来替换己安装于该本体内的小齿轮,
修正带的替换步骤为先取下安装于该本体内的修正带,并在该替换用带芯定 位板的该两个定心用构件分别抵接于该本体的该大齿轮轴与小齿轮轴、且该替换用 带芯定位板的该定位构件则嵌入该本体的该带刀座、且该替换用带芯定位板的该修 正带导轨包围于该带刀的外周侧的状态下,通过按压该的替换带芯用压板,使替换 用的大齿轮外轴套与小齿轮套装于该本体的该大齿轮轴与小齿轮轴,便完成修正带 的替换。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滑盖式修正带,由于设有滑动控制开关来控制本体于侧盖内部的 滑动,因此带刀可在不使用的状态下縮回侧盖内,当使执行转印时,可通过滑盖的 作动促使带刀从侧盖伸出而执行转印。如此一来可达到保护带刀的效果,并减少构 件(传统修正带的保护盖)的数量而降低成本。
此外,由于本发明的滑盖式修正带不必额外设置用来保护带刀的保护盖,除了 上述减少构件降低成本的功效之外,还能解决传统修正带中"使用时必须先取下保 护盖"、及"保护盖容易遗失"的既有问题。
此外,由于本发明的侧盖设有顶起部及挡块,当欲使带刀从侧盖伸出而使本体 朝前方滑动,或欲使带刀縮回侧盖内而使本体朝后方滑动时,本体的前端壁将受到 上述顶起部及挡块的作用,而产生明显的定位感,并可防止本体从侧盖脱落。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替换用带芯组件,当安装于本体内的修正带用完时,使用 者可轻易地自行更换新的修正带而重复使用本发明的滑盖式修正带。如此一来,可 延长滑盖式修正带的使用寿命,并符合环保的趋势。
最后,由于本发明的滑盖式修正带具有扁平的长方形外观,相较于传统的修正 带,具有容易收藏携带的效果。
图1为显示本发明滑盖式修正带的实施形态的说明图。 图2为显示本发明滑盖式修正带的本体的说明图。 图3为显示本发明滑盖式修正带的侧盖的说明图。 图4为显示本发明滑盖式修正带的滑盖的说明图。
图5A至图5D为显示本发明滑盖式修正带的构件的说明图,其中图5A为大齿 轮,图5B为大齿轮外轴套,图5C为大齿轮内轴套,图5D为小齿轮。
图6A和图6B为显示本发明滑盖式修正带的构件的说明图,其中图6A为带刀 ,图6B滑动控制开关。
图7A至图7C为本发明的滑盖式修正带的作用说明图,其中图7A是本体位于 侧盖内的退位置的状态,图7B是本体在侧盖内朝前方滑动的状态,图7C为滑动控 制开关形成逆时针转动的状态。
图8A至图8C为本发明的滑盖式修正带的作用说明图,其中图8A为本体在侧 盖内位于前进位置(带刀伸出)的状态,图8B为滑动控制开关形成逆时针转动的 状态,图8C为本体位于侧盖内之后退位置的状态(带刀縮回)
图9A和图9B为显示本发明替换用带芯组件的构件的说明图,其中图9A为替 换用带芯定位板,图9B为替换用带芯压板。
图IO为显示本发明替换用带芯组件的组合状态的说明图。
图11是用来说明替换用带芯组件的使用状态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接下来,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滑盖式修正带及替换用带芯组件的较佳实施例进 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滑盖式修正带l为略成扁平状的长方形体,是由本体
2、侧盖3、滑盖4、修正带驱动系统5及滑动控制开关7所构成。如图2所示,上 述的本体2是由顶壁2a、底壁2b、前端壁2c、右侧壁2d及后端壁2e构成一个 略呈扁平状,且左侧开放的长方形体。在右侧壁2d贯穿形成有长条状的卡合沟22 、22及滑动沟23,并在其外侧面形成有长条状的限位导槽21,该限位导槽21并 未贯穿右侧壁2d。此外,在该右侧壁2d的内侧面设有用来安装带刀55的带刀 座24、用来安装大齿轮51的大齿轮轴26、用来安装小齿轮54的大齿轮轴27、用来安装滑动控制该关7的安装轴28、用来固定滑动控制开关7的卡钩29、及以上 述大齿轮轴26作为中心的环状齿条25。
如图7A至图7C所示,在本体2内部收纳着修正带驱动系统5,该修正带驱动 系统5包含大齿轮51,该大齿轮51形成有一对弯月状的止回弹片511,并在该 一对止回弹片511嵌入形成于上述本体2的右侧壁2d的环状齿条25的状态下,安 装在形成于上述本体2的右侧壁2d的大齿轮轴26;小齿轮54,该小齿轮54在其 中一侧面形成有多个齿,并在该多个齿与形成于上述大齿轮51外周的齿啮合的状 态下,安装在形成于上述本体2的右侧壁2d的小齿轮轴27;大齿轮内轴套53,该 大齿轮内轴套53是套装于上述的大齿轮51,并在外周形成有多个可供后述大齿轮 外轴套52卡合的突出部;大齿轮外轴套52,该大齿轮外轴套52的外周巻绕着未 经转印的修正带,且通过形成于内周的多个突出部与上述大齿轮内轴套53的突出 部之间的卡合,而套装于上述大齿轮内轴套53的外周;及带刀55,该带刀55是 嵌入形成于上述本体2的右侧壁2d的带刀座24内。
如以上所述,由于大齿轮51是在其一对止回弹片511嵌入上述本体2的右侧 壁2d的环状齿条25的状态下,安装于上述本体2的右侧壁2d的大齿轮轴26,故 可通过上述一对止回弹片55与上述环状齿条25之间的卡合关系,限制大齿轮51 形成单方向(送出修正带的方向)的转动,如此一来,可精准地控制修正带的送出 量,而达到有效转印避免浪费的功效。
此外,由于上述的小齿轮54在其中一侧面形成有多个齿,并在该多个齿与形 成于上述大齿轮51外周的齿啮合的状态下,安装于右侧壁2d的小齿轮轴27,因 此当上述大齿轮51转动时,小齿轮54将同步形成反向转动,将经转印后的修正带 巻绕于其外周。如此一来,由于大齿轮51与小齿轮54之间存在啮合的关系,故当 大齿轮51转动时小齿轮54也将随着形成反向转动。换言之,被小齿轮54所巻取 的经转印后的修正带的量(长度),是与大齿轮51所送出的未经转印的修正带量 (长度)相等,通过上述的方式,可使修正带在保持最佳张力的状态下执行转印, 进而消除皱折、中断等存在于传统修正带的既有问题。
本发明的带刀55如图6A所示,是由按压部55a;和形成于该按压部55a左右 两侧的一对导引部55b、 55b;及用来插入带刀座24的杆体部55c所构成,于上述 的杆体部55c的外周面上,在靠近前端的部份形成有突出部,当带刀55插入带刀座24内时,可通过使上述突出部抵接于带刀座24内部的方式,来限制带刀55的 旋转角度,如此一来,可避免因带刀55产生过度的旋转而导致修正带纠结受损的 情形产生。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滑盖4为略呈扁平的板状体,并于其中一面形成有一对 卡钩42、 42,该滑盖4可通过使该一对卡钩42、 42贯穿卡合于上述卡合沟22、 22 ,而安装于上述本体2的右侧壁2d。
此外,滑盖4在其中一面的左上端角落附近形成有滑动导轨43,该滑动导轨 43可贯穿形成于本体2的右侧壁2d的滑动沟23而朝本体2内部突出,并与安装 于本体2的右侧壁2d内的滑动控制幵关7抵接,滑盖4朝后方滑动的作用力通过 该滑动导轨43而传递至滑动控制幵关7,使滑动控制开关7以形成于本体2的右 侧壁2d内的安装轴28作为中心产生逆时针转动,进而解除与侧盖3的倾斜部32 间的卡合关系。不仅如此,滑盖4在面对本体2的右侧壁2d外表面的表面中央部 附近,沿着水平方向形成一长条状的限位导轨41,该限位导轨41可自由滑动地嵌 入形成于本体2的右侧壁2d外侧面的限位导槽21,如此一来,限位导轨41与限 位导槽21之间的滑动关系,控制滑盖4朝前后方向滑动的距离。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侧盖3是由顶壁3a、底壁3b、前端壁3c及左侧壁3d 所构成并包覆于本体2的外侧,其剖面略呈匸字状。侧盖3的左侧壁3d形成有平 行于顶壁3a的隔板部35,在上述前端壁3c、顶壁3a与隔板部35所包围的范围内 形成有顶起部34及挡块33,顶起部34及挡块33可于本体2朝后方滑动时,防止 本体2意外从上述侧盖3后方脱离。
在上述的顶壁3a及底壁3b,分别于上述左侧壁3d的另一侧形成一对限位部 31、 31,该限位部31、 31是沿着垂直方向伸出,而可限制本体2从侧盖3右侧脱 离。
此外,在侧盖3的顶壁3a的内侧面,于大致对应于顶起部34的位置朝侧盖3 的内侧突出形成一个略呈三角状的倾斜部32。当滑盖式修正带1在携带的状态下 ,该倾斜部32的斜面32a与上述滑动控制开关7的斜面73a形成面接触,而使带 刀55保持在侧盖3的内部。当滑盖式修正带1在伸出带刀55执行转印的状态下, 上述倾斜部32的斜面32b则与上述滑动控制开关7的斜面73b形成面接触,而使 带刀55保持在伸出的位置。上述顶起部34是从上述侧盖3的左侧壁3d突起且中央部较两端部更高的梯形 凸肋,当上述本体2在上述侧盖3内滑动时,本体2的前端壁2c将接触于该顶起
部34,随着该顶高部34的高度变化(侧端部低-〉中央部高-〉侧端部低),
将对前端壁2c作用磨擦力,如此一来,将使本体2在侧盖3内的滑动受到若干程 度的阻碍,使用者可清楚地感受到上述滑动的变化,并可根据此一滑动的变化获得 清楚的定位感。亦即,在本体2朝前方滑动而使带刀55从侧盖3伸出的场合中, 是使本体2在侧盖3的内部朝前方滑动, 一旦其前端壁2c的外侧面抵接于侧盖3 的前端壁3c的内侧面,便停止上述的滑动而完成定位(带刀33伸出)。相反地, 在本体2朝后方滑动而使带刀55縮回侧盖3内的场合中,是使本体2在侧盖3的 内部朝后方滑动, 一旦其前端壁2c的内侧面抵接于上述挡块33,便停止上述的滑 动而完成定位(带刀33縮回)。
如图6B所示,滑动控制开关7具有收容部71、凸点72、倾斜部73及推杆 74。收容部71是用来收纳弹簧8。滑动控制幵关7是安装于上述本体2内的安装 轴28,并由设在该安装轴28附近的卡钩29按压其表面而形成安装状态。在上述 的安装状态下,滑动控制开关7能以上述的安装轴28作为中心产生旋转。更详细 地说,在上述的安装状态下,是通过收纳于上述收纳部71内的弹簧8的弹力,使 滑动控制开关7保持成其倾斜部73从本体2的顶壁2a突出的状态,此时,滑动 控制开关7的推杆74是位在与"贯穿本体2的滑动沟23而朝本体2内部突出" 的滑盖4的滑动导轨43抵接的位置。当滑盖4朝后方滑动时,由于滑盖4的滑动 导轨43抵接于滑动控制开关7的推杆74, 一旦滑动的作用力大于弹簧8的弹力, 滑动控制开关7将因为滑盖4朝后方的滑动,而以安装轴28作为中心形成逆时针 转动。当滑动的作用力小于弹簧8的弹力时,滑动控制开关7则受到弹簧8的弹力 作用而恢复成上述的安装状态。
接下来,参考
本发明的替换用带芯组件6。
如图9A、图9B、图10所示,本发明的替换用带芯组件6是由替换用带芯定位 板61、替换用带芯压板62、大齿轮外轴套52及小齿轮54所构成。
上述的替换用带芯定位板61为扁平状的板状体,且于其中一面形成有对大 齿轮外轴套52形成定心的定心用构件611;和对小齿轮54形成定心的定心用构件 612;和对形成于上述本体2的带刀座24执行定位的定位构件614;和用来导引修正带正确安装于带刀55的修正带导轨615;及一对修正带导柱613、 613。
而上述的替换用带芯压板62为略呈扁平状的长方形板,该替换用带芯压板62 在对应上述替换用带芯定位板61的各构件611 615的位置,形成分别对应于上述 替换用带芯定位板61的各构件611 615形状,且可供上述替换用带芯定位板61 的各构件611 615贯穿的孔622 626。此外,在靠近上述孔626的那一侧,分别 于上下的两个角落部各形成一支可对上述本体2执行定位的定位销621、 621。
上述的大齿轮外轴套52是隔着上述替换带芯用压板62,而暂时卡合于上述替 换用带芯定位板61的定心用构件611,其外周巻绕着尚未使用的修正带,用来替 换己安装于上述本体2内的大齿轮外轴套。
上述的小齿轮54是隔着上述替换带芯用压板62,而暂时卡合于上述替换用带 芯定位板61的另一个定心用构件612,用来替换已安装于上述本体内的小齿轮。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滑盖式修正带1及替换用带芯组件6的使用方法。
首先,先针对滑盖式修正带l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当欲执行修正带的转印时,使用者是以手指分别夹持于滑盖式修正带1的两侧 ,此时,安装于本体2内部的滑动控制开关7,是通过其倾斜部73的斜面73a对 侧盖3的倾斜部32的斜面32a形成面接触(请参考图7A、 7B),如此一来,可使 本体2保持在侧盖3内的后退位置。当推动滑盖4朝前方滑动,由于滑盖4的滑动 导轨43贯穿本体2,借此将促使本体2在侧盖3的内部朝前方滑动, 一旦该滑动 的作用力大于上述弹簧8的弹力,滑动控制开关7的斜面73a将受到侧盖3的斜面 32a的挤压,而使滑动控制开关7以本体2的安装轴28作为中心产生逆时针转动 (请参考图7C)。此时滑动控制开关7的斜面73a与侧盖3的斜面32a之间的面 接触面积,将随着本体2在侧盖3内部持续朝前方滑动、以及滑动控制开关7的逆 时针转动的双重作用而逐渐减少, 一旦上述滑动控制开关7的斜面73a与侧盖3 的斜面32a之间的面接触关被解除,也就是说侧盖3的斜面32a不再对滑动控制开 关7的斜面73a形成按压时,滑动控制开关7将通过弹簧8的弹力作用而以本体2 的安装轴28作为中心形成顺时针转动,而恢复至滑动控制开关7的推杆74抵接于 滑盖4的滑动导轨43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本体2是位在侧盖3内部的前进位 置,也就是指带刀55从侧盖3伸出的位置。此时,滑动控制开关7的斜面73b是 以面接触的方式抵接于侧盖3的斜面32b而形成卡合(请参考图8A)。当上述带刀55从上述侧盖3伸出后, 一边通过带刀55将修正带按压于欲转印
的物体表面,并一边朝反向拉动而送出修正带,此时外周巻取着修正带的大齿轮外
轴套52将随着修正带的送出而转动,并通过与其卡合的大齿轮内轴套53将转动的 作用力传递至大齿轮51,再由大齿轮51将转动力传递至小齿轮54,并使小齿轮 54产生与大齿轮51方向相反的转动,而使经转印后的修正带巻绕于小齿轮54的 外周。
在上述转印动作的说明中,为了说明上的方便而分解成多个步骤进行说明,但 在实际的转印过程中,上述说明中的所有步骤是在同一个时间点被执行,换言之, 上述的转印动作是在瞬间同步执行的动作。
当转印结束欲縮回带刀55时,是朝后方推动滑盖4,此时滑盖4朝后方滑动 的作用力通过其滑动导轨43而传递至滑动控制开关7, 一旦滑动的作用力大于弹 簧8的弹力,将使滑动控制开关7以本体2的安装轴28作为中心形成逆时针转动 ,进而解除上述滑动控制开关7的倾斜面73b与侧盖3的倾斜面32b之间的卡合关 系, 一旦上述的卡合关系被解除,滑盖4与本体2可在侧盖3的内部朝后方滑动, 直到本体2的前端壁2a抵接于侧盖3的挡块33时,便完成带刀55縮回侧盖3内 的动作。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替换用带芯组件的替换步骤。
修正带的替换步骤为先将本体2从侧盖3中取出,再取下安装于上述本体2 内的修正带(包含小齿轮54及大齿轮外轴套52),并在替换用带芯定位板61的 两个定心用构件611、 612分别抵接于本体2的大齿轮轴26与小齿轮轴27、且替 换用带芯定位板61的定位构件614嵌入本体2的带刀座24、且替换用带芯定位板 61的修正带导轨615包围于带刀55的外周侧的状态下(请参考图11),通过按压 替换带芯用压板62,使替换用的大齿轮外轴套52与小齿轮54套装于本体2的上 述大齿轮轴26与小齿轮轴27,便完成修正带的替换。
以上的说明,只是列举本发明的滑盖式修正带与替换用带芯组件的其中一个范 例做说明,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说明。只要是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可针上述 各构件的配置关系、形状、数量或作动方式做适当的设计变更,举例来说,本发明 中用来定位的定位销、定位构件等组件,亦可视各构件之间的配合关系而针对数量 、形状或配置位置等作适当的变更。
权利要求
1. 一种滑盖式修正带,用于将修正带转印至物体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本体,该本体是由顶壁、底壁、前端壁、右侧壁及后端壁所构成,而为略扁平的长方形体,其内部可收纳用来驱动修正带的修正带驱动系统;和侧盖,该侧盖是由顶壁、底壁、前端壁及左侧壁所构成,其剖面略呈ㄈ字状,并包覆于上述本体的外侧,其水平方向的长度是形成该本体可在其内部滑动的长度;和滑盖,该滑盖为略呈扁平的板状体,并于其中一面形成有一对卡钩,该滑盖可通过该一对卡钩而卡合于该本体的右侧壁,具有启动后述滑动控制开关的功能;及滑动控制开关,该滑动控制开关安装于该本体的右侧壁内,通过使该滑动控制开关的倾斜部与形成于该侧盖的顶壁内的倾斜部产生面接触,可控制该本体在该侧盖内的滑动;当欲执行修正带的转印时,只需使该滑盖沿着水平方向朝前方滑动,便可使收容于该本体内的修正带驱动装置的带刀从该侧盖伸出,当修正带的转印完成时,只需使该滑盖沿着水平方向朝后方滑动,便可使该修正带驱动装置的带刀缩回该侧盖内形成收纳。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的滑盖式修正带,其特征在于 该侧盖的左侧壁形成有平行于顶壁的隔板部;在该前端壁、顶壁与隔板部所包围的范围内形成有防止该本体朝后方滑动时 ,意外从该侧盖后方脱离的顶起部及挡块;在该的顶壁及底壁,分别于该左侧壁的另一侧形成一对沿着垂直方向伸出, 而限制该本体从侧盖右侧脱离的限位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的滑盖式修正带,其特征在于该顶起部是从该侧盖 的左侧壁突起,且中央部较两端部更高的梯形凸肋,当该本体在该侧盖内滑动时, 可由该顶起部对该本体的前端壁作用磨擦力。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的滑盖式修正带,其特征在于该滑盖在其中一面的左上端角落附近形成有滑动导轨,该滑动导轨可贯穿形成于该本体的右侧壁的滑动沟 而朝本体内部突出,而与安装于本体的右侧壁内的滑动控制开关抵接;该滑盖朝后方滑动的作用力通过该滑动导轨而传递至该滑动控制开关,使该滑 动控制开关以形成于该本体的右侧壁内的安装轴作为中心产生逆时针转动,进而解 除与该侧盖的倾斜部间的卡合关系。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的滑盖式修正带,其特征在于该滑盖在其中一面在中 央部附近,沿着水平方向形成一长条状的限位导轨,该限位导轨可自由滑动地嵌入 形成于该本体的右侧壁外的限位导槽,用来控制滑盖的滑动距离。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的滑盖式修正带,其特征在于该修正带驱动系统包含大齿轮,该大齿轮形成有一对弯月状的止回弹片,并在该一对止回弹片嵌入形 成于该本体的右侧壁的环状齿条的状态下,安装在形成于该本体的右侧壁的大齿轮轴,而具有防止逆转的功能;和小齿轮,该小齿轮在其中一侧面形成有多个齿,并在该多个齿与形成于该大齿 轮外周的齿啮合的状态下,安装在形成于该本体的右侧壁的小齿轮轴,而具有当该 大齿轮转动时,可同步反向转动以巻取经转印后的修正带的功能;和大齿轮内轴套,该大齿轮内轴套是套装于该大齿轮,并在外周形成有多个可供 后述大齿轮外轴套卡合的突出部;和大齿轮外轴套,该大齿轮外轴套的外周巻绕着未经转印的修正带,且通过形成 于内周的多个突出部与该大齿轮内轴套的突出部之间的卡合,而套装于该大齿轮内 轴套的外周;及带刀,该带刀是嵌入形成于该本体的右侧壁的带刀座内而形成安装; 当欲执行修正带的转印时,是使该带刀从该侧盖伸出后, 一边通过带刀将修正 带按压于欲转印的物体表面,并一边朝反向拉动而送出修正带,此时外周巻取着修 正带的大齿轮外轴套将随着修正带的送出而转动,并通过与其卡合的大齿轮内轴套 将转动的作用力传递至大齿轮,再由大齿轮将转动力传递至小齿轮,并使小齿轮产 生与大齿轮方向相反的转动,而使经转印后的修正带巻绕于小齿轮的外周。
7. —种替换用带芯组件,是适用于权利要求1 6所述的滑盖式修正带的替换 用带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替换用带芯定位板,该替换用带芯定位板为扁平状的板状体,且于其中一面形 成有对大齿轮外轴套形成定心的定心用构件、和对小齿轮形成定心的定心用构件、 和对形成于该本体的带刀座执行定位的定位构件、和用来导引修正带正确安装于带 刀的修正带导轨、及一对修正带导柱;替换用带芯压板,该替换用带芯压板为略呈扁平状的长方形板,该替换用带芯 压板在对应于形成在该替换用带芯定位板的各构件的位置,形成分别对应于该替换 用带芯定位板的各构件形状,且可供该替换用带芯定位板的各构件贯穿的孔;在靠近可供该定心用构件贯穿的孔的那一侧,分别于上下的两个角落部各形成 一支可对该本体执行定位的定位销;大齿轮外轴套,该大齿轮外轴套是隔着该替换带芯用压板,而暂时卡合于该替 换用带芯定位板的定心用构件,其外周巻绕着尚未使用的修正带,用来替换己安装 于该本体内的大齿轮外轴套;小齿轮,该小齿轮是隔着该替换带芯用压板,而暂时卡合于该替换用带芯定位 板的另一个定心用构件,用来替换已安装于该本体内的小齿轮;修正带的替换步骤为先取下安装于该本体内的修正带,并在该替换用带芯定 位板的该两个定心用构件分别抵接于该本体的该大齿轮轴与小齿轮轴、且该替换用 带芯定位板的该定位构件则嵌入该本体的该带刀座、且该替换用带芯定位板的该修 正带导轨包围于该带刀的外周侧的状态下,通过按压该替换带芯用压板,使替换用 的大齿轮外轴套与小齿轮套装于该本体的该大齿轮轴与小齿轮轴,便完成修正带的 替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者可轻易地更换修正带的滑盖式修正带及适用于该滑盖式修正带的替换用带芯组件。该滑盖式修正带为略成扁平状的长方形体,是由本体、侧盖、滑盖、修正带驱动系统及滑动控制开关所构成。当欲执行修正带的转印时,只需使该滑盖沿着水平方向朝前方滑动,便可使收容于该本体内的修正带驱动装置的带刀从该侧盖伸出,当修正带的转印完成时,只需使该滑盖沿着水平方向朝后方滑动,便可使该修正带驱动装置的带刀缩回该侧盖内形成收纳。
文档编号B43L19/00GK101428519SQ20071016694
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5日
发明者北宪仁, 阪本誓史 申请人:飞龙文具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化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