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显示面板及其源极驱动架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源极驱动架构。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1,图1为公知显示面板100的示意图。显示面板100分为多个显示区块 110及120,显示区块110及120分别由多路复用器130及140所控制。多路复用器130、 140电连接于驱动电路150,用以接收驱动电路150产生的源极驱动信号。多路复用器130、 140的驱动开关132、142再将源极驱动信号经由数据线DL传送至被扫描线SL开启的像素 P,以使像素P根据源极驱动信号显示画面。如图1所示,多路复用器140设置于显示面板 100的上侧,用以经由数据线DL传送源极驱动信号至显示面板100右半部的像素P,而多路复用器130设置于显示面板100的下侧,用以经由数据线DL传送源极驱动信号至显示面板 100左半部的像素P。然而,依据上述配置,多路复用器130、140的驱动开关132、142两两相邻,造成驱动开关的横向空间受到限制,因此多路复用器的驱动开关会占用较多的纵向空间,进而增加显示面板100的上下侧边缘所需的宽度,相对地,其他上下侧边缘没有设置多路复用器的地方又造成空间的浪费。另外,电连接于多路复用器130的信号线L2的长度较电连接于多路复用器140的信号线Ll的长度长,因此右半部的像素P的负载和左半部的像素P的负载有差异,容易造成显示面板100的左右两边的显示画面不协调的现象。再者,以铟镓锌氧化物(InGaZn Oxide,IGZ0)为材料制作的晶体管,具有电子移动速度较高的优点,因此电流驱动能力较高,因此可作为显示装置驱动电路的材料,IGZO所制作的晶体管,其优势在于光罩工艺数少,成本较LTPS工艺为低,同时TFT基板表面平整度佳,然而,IGZO的电子移动速度较LTPS为低,因此IGZO应用于多路复用器的元件设计上, 所占的面积较大,当运用于高解析度的显示装置时,更需要考虑其空间配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含一第一多路复用器,一第二多路复用器,多条第一数据线,多条第二数据线,多条扫描线,及多个像素。该第一多路复用器设置于该显示面板的一第一侧,该第一多路复用器包含多个第一驱动开关。每一第一驱动开关包含一第一输入端,用以接收一第一源极驱动信号,及多个第一输出端,用以输出该第一源极驱动信号。该第二多路复用器设置于该显示面板的一第二侧,该第二多路复用器包含多个第二驱动开关。每一第二驱动开关包含一第二输入端,用以接收一第二源极驱动信号,及多个第二输出端,用以输出该第二源极驱动信号。所述多个第一数据线电连接于所述多个第一输出端,用以传送该第一源极驱动信号。所述多个第二数据线电连接于所述多个第二输出端,用以传送该第二源极驱动信号。所述多个像素电连接于所述多个第一数据线、所述多个第二数据线及所述多个扫描线,用以根据该第一源极驱动信号及该第二源极驱动信号显示画面。
所述多个第一数据线及所述多个第二数据线交错设置。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源极驱动架构,通过将第一数据线及第二数据线交错设置以减少显示面板的上下侧边缘所需的宽度,另外上述配置也使得第一多路复用器控制的像素的负载和第二多路复用器控制的像素的负载差异减少,进一步解决公知显示面板左右两边的显示画面不协调的现象。
0UT2DLlDL2
第二输出端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L1,L2 信号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同时参考图2至图4。图2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示意图,图3为图2显示器的显示面板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多路复用器的驱动开关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显示器200包含显示面板300用以显示画面,及背光模块210用以产生背光。显示面板300包含第一多路复用器310,第二多路复用器320,驱动电路350,多条第一数据线DLl, 多条第二数据线DL2,多条扫描线SL,及多个像素P。第一多路复用器310设置于显示面板 300的上侧,第一多路复用器310包含多个第一驱动开关SW1。每一第一驱动开关312包含第一输入端IN1,多个第一控制端Cl,及多个第一输出端0UT1。第一输入端INl电连接于驱动电路350的第一源极驱动器352,用以接收第一源极驱动器352产生的源极驱动信号。第一控制端Cl电连接于驱动电路350的第一源极驱动器352,用以接收第一源极驱动器352产生的第一输出控制信号。第一驱动开关SWl根据第一输出控制信号选择第一输出端OUTl输出源极驱动信号。第二多路复用器320设置于显示面板300的下侧,第二多路复用器320包含多个第二驱动开关SW2。每一第二驱动开关SW2包含第二输入端IN2,多个第二控制端C2,及多个第二输出端0UT2。第二输入端IN2电连接于驱动电路350的第二源极驱动器354,用以接收第二源极驱动器邪4产生的源极驱动信号。第二控制端C2电连接于驱动电路350的第二源极驱动器354,用以接收第二源极驱动器3M产生的第二输出控制信号。第二驱动开关SW2根据第二输出控制讯选择第二输出端0UT2输出源极驱动信号。第一数据线DLl电连接于第一驱动开关SWl的第一输出端0UT1,用以传送第一驱动开关SWl 输出的源极驱动信号至像素P。第二数据线DL2电连接于第二驱动开关SW2的第二输出端 0UT2,用以传送第二驱动开关SW2输出的第二源极驱动信号。像素P电连接于第一数据线 DL1、第二数据线DL2及扫描线SL。当驱动电路350的扫描驱动器356经由扫描线SL开启一行像素P时,被开启的像素P会根据源极驱动信号显示画面。如图3所示,电连接于第一驱动开关SWl的两条第一数据线DLl设置于电连接于第二驱动开关SW2的两条第二数据线DL2的一侧,且第一数据线DLl及第二数据线DL2两两交错设置。换言之,显示面板100下侧的第二驱动开关SW2对应于显示面板上侧的第一驱动开关SW1,其空间配置为,第二驱动开关SW2其中之一对应于任两相邻的第一驱动开关 Sffl的中间。依据上述配置,驱动开关SW1、SW2之间的横向空间较大(约为先前技术的两倍),因此驱动开关SW1、SW2可以利用更多的横向空间来配置,进而减少显示面板100的上下侧边缘所需的宽度。另外,电连接于第一多路复用器310和第一源极驱动器352的信号线Ll的长度和电连接于第二多路复用器320和第二源极驱动器354的信号线L2的长度相近,因此第一多路复用器310控制的像素的负载和第二多路复用器320控制的像素的负载差异不大,可进一步解决公知显示面板左右两边的显示画面不协调的现象。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显示面板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电连接于第一驱动开关SWl的两条第一数据线DLl可设置于电连接于第二驱动开关SW2的两条第二数据线DL2之间,或者电连接于第二驱动开关SW2的两条第二数据线DL2可设置于电连接于第一驱动开关SWl的两条第一数据线DLl之间。请参考图6及图7。图6为本发明显示面板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显示面板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电连接于第一驱动开关的第一数据线及电连接于第二驱动开关的第二数据线也可如图6或图7所示交错设置。另外,上述第一数据线及第二数据线的排列方式也可通过镜射配置而衍生更多种排列变化。举例来说,请参考图8,图8为本发明显示面板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图8的第一数据线及第二数据线的排列方式根据图3的第一数据线及第二数据线的排列方式再加以镜射配置。本发明第一数据线及第二数据线的排列方式并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数据线及第二数据线可以其他方式排列。在上述实施例中,驱动开关包含两个输出端,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 第一及第二驱动开关SW1、SW2也可包含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输出端0UT1、0UT2。另外,上述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350为整合式驱动电路,包含第一源极驱动器 352,第二源极驱动器354,及扫描驱动器356,以进一步节省空间。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源极驱动器及扫描驱动器可分别独立存在,并不一定要整合在一起。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源极驱动架构,通过将第一数据线及第二数据线交错设置以减少显示面板的上下侧边缘所需的宽度,另外上述配置也使得第一多路复用器控制的像素的负载和第二多路复用器控制的像素的负载差异减少,进一步解决公知显示面板左右两边的显示画面不协调的现象。另外,将本发明的电路架构应用于包含一铟镓锌氧化物为材料制作的晶体管开关中,由于通过将第一数据线及第二数据线交错设置以减少显示面板的上下侧边缘所需的宽度,可有效降低因为使用IGZO所占的面积较大的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面板,包含一第一多路复用器,设置于该显示面板的一第一侧,该第一多路复用器包含多个第一驱动开关,每一第一驱动开关包含一第一输入端,用以接收一第一源极驱动信号;及多个第一输出端,用以输出该第一源极驱动信号;一第二多路复用器,设置于该显示面板的一第二侧,该第二多路复用器包含多个第二驱动开关,每一第二驱动开关包含一第二输入端,用以接收一第二源极驱动信号;及多个第二输出端,用以输出该第二源极驱动信号;多条第一数据线,电连接于所述多个第一输出端,用以传送该第一源极驱动信号; 多条第二数据线,电连接于所述多个第二输出端,用以传送该第二源极驱动信号; 多条扫描线,及多个像素,电连接于所述多个第一数据线、所述多个第二数据线及所述多个扫描线,用以根据该第一源极驱动信号及该第二源极驱动信号显示画面;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数据线及所述多个第二数据线交错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驱动开关包含二个第一输出端,该第二驱动开关包含二个第二输出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电连接于该第一驱动开关的两条第一数据线设置于电连接于该第二驱动开关的两条第二数据线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电连接于该第一驱动开关的两条第一数据线设置于电连接于该第二驱动开关的两条第二数据线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电连接于该第一驱动开关的一第一数据线设置于电连接于该第二驱动开关的两条第二数据线之间,电连接于该第一驱动开关的另一第一数据线设置于电连接于该第二驱动开关的两条第二数据线的外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驱动开关包含三个以上的第一输出端, 该第二驱动开关包含三个以上的第二输出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驱动开关另包含多个第一控制端,用以接收多个第一输出控制信号,该第一驱动开关用以根据所述多个第一输出控制信号选择所述多个第一输出端输出该第一源极驱动信号;该第二驱动开关另包含多个第二控制端,用以接收多个第二输出控制信号,该第二驱动开关用以根据所述多个第二输出控制讯选择所述多个第二输出端输出该第二源极驱动信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另包含一驱动电路,电连接于该第一多路复用器及该第二多路复用器,用以产生该第一源极驱动信号及该第二源极驱动信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多个第一驱动开关与所述多个第二驱动开关分别包含以铟镓锌氧化物为材料制作的晶体管。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驱动电路包含一第一源极驱动器,电连接于该第一多路复用器,用以产生该第一源极驱动信号; 一第二源极驱动器,电连接于该第二多路复用器,用以产生该第二源极驱动信号;及一扫描驱动器,经由所述多个扫描线电连接于所述多个像素,用以控制所述多个像素的开启与关闭。
11. 一种显示器,包含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一第一源极驱动器,电连接于该第一多路复用器,用以产生该第一源极驱动信号; 一第二源极驱动器,电连接于该第二多路复用器,用以产生该第二源极驱动信号一扫描驱动器,经由所述多个扫描线电连接于所述多个像素,用以控制所述多个像素的开启与关闭;及一背光模块,设置于该显示面板的一侧,用以提供背光。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源极驱动架构,该显示面板包含多个第一驱动开关设置于该显示面板的一第一侧,多个第二驱动开关设置于该显示面板的一第二侧,多条第一数据线,多条第二数据线,多条扫描线,及多个像素。每一第一驱动开关包含一第一输入端,及多个第一输出端。每一第二驱动开关包含一第二输入端,及多个第二输出端。所述多个第一数据线电连接于所述多个第一输出端。所述多个第二数据线电连接于所述多个第二输出端。所述多个像素电连接于所述多个第一数据线、所述多个第二数据线及所述多个扫描线,用以显示画面。所述多个第一数据线及所述多个第二数据线交错设置。本发明可解决显示画面不协调及因为使用IGZO所占面积较大的问题。
文档编号G09G3/20GK102419950SQ201110396379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8日
发明者丁友信, 傅春霖, 洪义轩, 范大伟, 陈思洁, 陈振铭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