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6  27

专利名称: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且尤其涉及一种强度较佳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在显示面板中,为了增加开口率,通常使用平坦层来降低不同层金属线路间产生的耦合效应。如此一来,可缩减不同层的金属线路之间的间隔距离,使得不同层的金属线路甚至可具有上下重叠的位置关系。一般来说,平坦层会覆盖整个基板,因此用以粘合两基板的框胶实质上会配置于平坦层上且与平坦层接触。然而,平坦层与金属层或绝缘层之间的附着强度不佳,因此在对面板进行强度测试时,平坦层往往容易与金属层或绝缘层发生剥离,进而影响面板的强度。为了改善面板强度,一种方法是移除框胶下方的平坦层,使得框胶可直接与金属层或绝缘层接触而提供较强的附着力,以避免发生上述的剥离现象。然而,在小尺寸面板中,与框胶相对的位置通常仍设置有周边线路,而移除该处的平坦层可能会导致线路发生氧化及腐蚀等缺陷,进而影响面板的可靠度。因此,如何最小化移除平坦层对面板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为此领域亟欲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具有较佳的强度。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与框胶区。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介电层、平坦层、第二基板、显示介质以及框胶。介电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上。平坦层配置于介电层上,具有暴露出介电层的至少一开口,开口对应配置于框胶区的角落,且开口的宽度随着远离框胶区的角落逐渐缩小。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对向设置。显示介质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显示区中。框胶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框胶区中,其中框胶填入部分开口中,未覆盖开口的至少一侧边的平坦层,以及经由开口与介电层接触。本发明提出另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与框胶区。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介电层、第一图案化导体层、平坦层、第二基板、显示介质以及框胶。介电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上。 第一图案化导体层至少部分配置于框胶区内的介电层上。平坦层配置于第一图案化导体层与介电层上,具有至少一开口,开口对应配置于框胶区的角落且暴露部分第一图案化导体层与介电层。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对向设置。显示介质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显示区中。框胶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框胶区中,其中框胶填入部分开口中,未覆盖开口的至少一侧边的平坦层,且经由开口与介电层及第一图案化导体层接触。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中,平坦层具有暴露出框胶区的角落的开口,框胶填入部分开口中,且未覆盖开口的至少一侧边的平坦层。如此一来,框胶透过开口直接接触介电层,以框胶与介电层之间的较强附着力来替代平坦层与介电层之间的较弱附着力,进而大幅改善面板角落的强度。因此,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具有较佳的强度。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I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IB是沿图IA之1-1’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图2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2B是沿图2A的1-1’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图3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3B是沿图3A的1-1’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100a、100b、100c、IOOcU IOOe 显示面板102 显示区104:框胶区106 角落110、150:基板112:缓冲层114、120:介电层130、134 图案化导体层132:图案化透明导体层140 平坦层142:开口142a:主开口142b、142c 延伸开口144、146 侧边152 遮光层154 保护层156:电极层160 显示介质170 框胶182、184 次开口w、wl、w2:宽度D1、D2:方向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以及图IB是沿图IA的1_1’ 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为了附图清楚,图IA中仅示出第一基板、平坦层以及框胶。请同时参照图IA与图1B,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102与框胶区104。框胶区104例如是围绕显示区102。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基板110、介电层120、第一图案化导体层130、平坦层140、 第二基板150、显示介质160以及框胶170。介电层120配置于第一基板110上。第一图案化导体层130至少部分配置于框胶区104内的介电层120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10例如是玻璃基板。介电层120的材料例如是氧化硅或氮化硅。第一图案化导体层130的材料例如是金属。在本实施例中, 位于框胶区104的第一图案化导体层130例如是周边电路。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例如是还包括第二图案化导体层134。介电层120例如是配置于第一图案化导体层130与第二图案化导体层134之间,第二图案化导体层134 例如是配置于介电层120与第一基板110之间或位于第一基板110之上。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介电层120例如是层间介电层,使第一图案化导体层130与第二图案化导体层134 绝缘。其中,第二图案化导体层134的材料例如是金属。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例如是还包括缓冲层112与介电层114。介电层114例如是配置于第一基板110上,缓冲层112 例如是配置于第一基板110与介电层114之间。第二基板150与第一基板110对向设置。显示介质160位于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50之间的显示区102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基板150例如是玻璃基板。显示介质 160例如是液晶层。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基板150上例如是依序配置有遮光层152、保护层 154以及电极层156。当然,第二基板150上也可以配置有其他膜层,本发明未对其加以限制。平坦层140配置于第一图案化导体层130上,具有至少一开口 142,开口 142对应配置于框胶区104的角落106且暴露部分第一图案化导体层130。在本实施例中,平坦层 140的材料例如是有机材料,诸如聚丙烯酸树脂、聚环氧丙烯酸树脂、感光性聚酰亚胺树脂、 聚酯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酚醛环氧压克力树脂等感光型树脂或其混合材料。开口 142例如是与框胶区104的角落106具有一致的形状。举例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开口 142例如是L形,其与角落106的轮廓一致。再者,开口 142例如是具有一致的宽度w,宽度 w例如是介于300um至lOOOum。在本实施例中,开口 142例如是暴露部分第一图案化导体层130,且经开口 142暴露的部分第一图案化导体层130上例如是配置有图案化透明导体层 132。其中,图案化透明导体层132的材料例如是铟锡氧化物。特别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例如是低温多晶硅(LTPQ液晶显示面板,因此第一图案化导体层130上通常未配置有绝缘层,故一般会在第一图案化导体层130上配置图案化透明导体层132来隔绝水气与氧气。然而,由于在显示面板的角落处的线路通常较少,且多为共同驱动信号, 因此即使该处的线路发生腐蚀氧化,其对显示面板所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换言之,经开口 142暴露的第一图案化导体层130上也可以不配置图案化透明导体层132。框胶170位于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50之间的框胶区104中,其中框胶170 填入部分开口 142中,未覆盖开口 142的至少一侧边144的平坦层140,且经由开口 142与介电层120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框胶170例如是封闭环状,其围绕显示区102。框胶170 的材料例如是包括热固胶、感光胶或是感光后热固胶。开口 142例如是具有相对的侧边144与侧边146,其中侧边144相较于侧边146为较远离显示区102。换言之,侧边144例如是外侧边以及侧边146例如是内侧边。在本实施例中,框胶170例如是覆盖开口 142的内侧边146的平坦层140,但未覆盖开口 142的外侧边144的平坦层140。在本实施例中,框胶170例如是覆盖经由开口 142暴露的部分第一图案化导体层130,其中经由开口 142暴露的部分第一图案化导体层130上例如是配置有图案化透明导体层132。在其他实施例中,被框胶170覆盖的部分第一图案化导体层130上也可以省略图案化透明导体层132的配置。在本实施例中,是以框胶170覆盖开口 142的内侧边146且未覆盖开口 142的外侧边144为例,但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A与图2B所示,在显示面板IOOa中,框胶170也可以是未覆盖开口 142的相对两侧边144、146,换言之,框胶170仅填入开口 142中但未触及或覆盖开口 142的内侧边146与外侧边144。特别一提的是,在上述的实施例中,都是以平坦层140具有对应于框胶区104的四个角落106的四个开口 142为例,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平坦层140也可以具有一个、两个或三个开口 142。一般来说,在对显示面板进行强度测试时,位于角落处的平坦层容易因为与金属层或绝缘层之间的附着强度不佳而发生剥离,因而影响面板的强度。然而,在本实施例中, 移除对应配置于框胶区104的角落106处的平坦层140以形成开口 142,使得位于框胶区角落106的框胶170可经由开口 142直接与介电层120接触。由于框胶170与介电层120之间的附着力显著地大于平坦层140与介电层120之间的附着力,因此能大幅改善显示面板 IOOUOOa的角落的强度。特别是,由于本实施例仅移除角落处的平坦层140,角落处的线路通常较少且多为共同信号,因此较不需考虑线路之间的短路问题,且即使该处线路发生腐蚀亦对显示面板的影响较小。因此,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IOOa具有较佳的强度与元件特性。图3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以及图:3B是沿图3A的1_1, 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3A与图;3B,显示面板IOOb包括显示区102与框胶区 104。框胶区104例如是围绕显示区102。显示面板IOOb包括第一基板110、介电层120、 平坦层140、第二基板150、显示介质160以及框胶170。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IOOb例如是还包括第一图案化导体层130、第二图案化导体层134、缓冲层112、介电层114、遮光层 152、保护层154以及电极层156。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IOOb的第一图案化导体层130、 第二图案化导体层134、缓冲层112、第二基板150、介电层114、遮光层152、保护层154以及电极层156以及显示介质160可以参照前一实施例中所述,于此不赘述,以下针对不同处进行说明。当然,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50上也可以配置有其他膜层,本发明未对其加以限制。平坦层140配置于介电层120上,具有暴露出介电层120的开口 142。开口 142对应配置于框胶区104的角落106,且开口 142的宽度随着远离框胶区104的角落106逐渐缩小。在本实施例中,平坦层140的材料例如是有机材料,诸如聚丙烯酸树脂、聚环氧丙烯酸树脂、感光性聚酰亚胺树脂、聚酯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酚醛环氧压克力树脂等感光型树脂或其混合材料。在本实施例中,开口 142例如是具有主开口 142a、第一延伸开口 142b以及第二延伸开口 142c,主开口 14 位于框胶区104的角落106,第一延伸开口 142b由主开口 14 朝第一方向Dl延伸,以及第二延伸开口 142c由主开口 14 朝第二方向D2延伸,其中第一延伸开口 142b的宽度wl随着远离主开口 14 逐渐缩小,以及第二延伸开口 142c的宽度w2随着远离主开口 14 逐渐缩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Dl与第二方向D2例如是实质上垂直,其中第一方向Dl例如是χ方向以及第二方向D2例如是y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主开口 14 的形状例如是矩形,以及第一延伸开口 142b与第二延伸开口 142c的形状例如是等腰三角形。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是以第一延伸开口 142b与第二延伸开口 142c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且第一延伸开口 142b与第二延伸开口 142c具有相同形状为例。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延伸开口 142b与第二延伸开口 142c也可以具有其他形状,且第一延伸开口 142b 与第二延伸开口 142c的形状也可以不同。举例来说,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显示面板IOOc中,第一延伸开口 14 与第二延伸开口 142c的形状也可以是直角三角形。在另一实施例,如图5所示,在显示面板IOOd中,第一延伸开口 142b实质上由多个第一次开口 184 所构成。第一次开口 184彼此相连通,且第一次开口 184的尺寸wl随着第一次开口 184的位置远离主开口 14 而缩小。第一次开口 184的尺寸wl例如是介于300um至lOOOum。第二延伸开口 142c实质上由多个第二次开口 182所构成。第二次开口 182彼此相连通,且第二次开口 182的尺寸w2随着位置远离主开口 14 而缩小。第二次开口 182的尺寸w2例如是介于250um至950um。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次开口 184与第二次开口 182的形状例如是矩形,诸如正方形。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显示面板IOOe中,开口 142例如是具有弧形斜边的类三角形。换言之,开口 142可以具有多种构型,只要符合开口 142的宽度随着开口 142远离框胶区104的角落106逐渐缩小即可。请同时参照图3A与图:3B,框胶170位于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50之间的框胶区104中,其中框胶170填入部分开口 142中,未覆盖开口 142的至少一侧边144的平坦层 140,且经由开口 142与介电层120及透明导体层132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框胶170例如是封闭环状,其围绕显示区102。框胶170的材料例如是包括热固胶、感光胶或是感光后热固胶。特别一提的是,由于开口 142的宽度是随着远离框胶区104的角落106逐渐缩小,因此在搭配具有渐进改变的涂布速度的涂布器(dispenser)下,可均勻地涂布框胶170。如此一来,使框胶170能具有预定的一致宽度。开口 142例如是具有相对的侧边144与侧边146,其中侧边144相较于侧边146为较远离显示区102。换言之,侧边144例如是外侧边以及侧边146例如是内侧边。在本实施例中,框胶170例如是覆盖开口 142的内侧边146的平坦层140,但未覆盖开口 142的外侧边144的平坦层140。在本实施例中,框胶170例如是覆盖经由开口 142暴露的部分第一图案化导体层130。在一实施例中,经由开口 142暴露的部分第一图案化导体层130上可以配置有图案化透明导体层132。再者,在另一实施例中,可参照图2B,框胶170也可以是未覆盖开口 142的相对两侧边144、146,换言之,框胶170仅填入开口 142中但未覆盖开口 142 的内侧边146与外侧边144。特别一提的是,在上述的实施例中,都是以平坦层140具有对应于框胶区104的四个角落106的四个开口 142为例,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平坦层140也可以具有一个、两个或三个开口 142。在本实施例中,移除对应配置于框胶区104的角落106处的平坦层140以形成开口 142,使得位于框胶区角落106的框胶170可经由开口 142直接与介电层120接触。由于框胶170与介电层120之间的附着力显著地大于平坦层140与介电层120之间的附着力,因此能大幅改善显示面板IOOb IOOe的角落的强度。特别是,本实施例将平坦层140的开口 142设计成随着远离框胶区104的角落106逐渐缩小,因此有利于均勻地涂布框胶170, 使框胶170具有预定的一致宽度。因此,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IOOb IOOe的制作可轻易地与现有的显示面板工艺结合,不会造成制作成本的大幅增加。再者,由于本实施例仅移除角落处的平坦层140,角落处的线路通常较少且多为共同信号,因此较不需考虑线路之间的短路问题,且即使该处线路发生腐蚀亦对显示面板的影响较小。因此,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 IOOb IOOe具有较佳的强度与元件特性。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中,由于平坦层在对应于框胶区的角落处具有开口,因此框胶可填入部分开口中,且未覆盖开口的至少一侧边的平坦层。如此一来,框胶透过开口直接与介电层接触。由于框胶与介电层之间的附着力显著地大于平坦层与介电层之间的附着力,因此能大幅改善显示面板的角落的强度。特别是,由于本发明仅移除角落处的平坦层,因此能将移除平坦层对显示面板的线路所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故适于制作低温多晶硅液晶显示面板及具有窄边框的显示面板。此外,在平坦层的角落处形成开口的工艺可轻易地与现有的显示面板中的工艺结合。故,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具有较佳的强度与元件特性,且不会造成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与时间的大幅增加。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一显示区与一框胶区,该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介电层,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一平坦层,配置于该介电层上,具有暴露出该介电层的至少一开口,该开口对应配置于该框胶区的一角落,且该开口的宽度随着远离该框胶区的该角落逐渐缩小;一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对向设置;一显示介质,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的该显示区中;以及一框胶,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的该框胶区中,其中该框胶填入部分该开口中,未覆盖该开口的至少一侧边的该平坦层,且经由该开口与该介电层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平坦层为有机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开口具有一主开口、一第一延伸开口以及一第二延伸开口,该主开口位于该框胶区的角落,该第一延伸开口由该主开口朝一第一方向延伸,以及该第二延伸开口由该主开口朝一第二方向延伸,其中该第一延伸开口的宽度随着该第一延伸开口远离该主开口逐渐缩小,以及该第二延伸开口的宽度随着该第二延伸开口远离该主开口逐渐缩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实质上垂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延伸开口与该第二延伸开口的形状相同。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延伸开口与该第二延伸开口的形状包括一等腰三角形或一直角三角形。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延伸开口实质上由多个第一次开口所构成,该些第一次开口的尺寸随着各该第一次开口的位置远离该主开口而缩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各该第一次开口的形状包括矩形。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二延伸开口实质上由多个第二次开口所构成,该些第二次开口的尺寸随着各该第二次开口的位置远离该主开口而缩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各该第二次开口的形状包括矩形。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一第一图案化导体层,至少部分配置于该框胶区内的该介电层上,其中该开口暴露出部分该第一图案化导体层,以及该框胶经由该开口与部分该第一图案化导体层接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经由该开口暴露的部分该第一图案化导体层上配置有一图案化透明导体层,该框胶经由该开口与该图案化透明导体层接触。
13.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一显示区与一框胶区,该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介电层,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一第一图案化导体层,至少部分配置于该框胶区内的该介电层上;一平坦层,配置于该第一图案化导体层与该介电层上,具有至少一开口,该开口对应配置于该框胶区的一角落且暴露部分该第一图案化导体层与该介电层;一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对向设置;一显示介质,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的该显示区中;以及一框胶,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的该框胶区中,其中该框胶填入部分该开口中,未覆盖该开口的至少一侧边的该平坦层,且经由该开口与该介电层及该第一图案化导体层接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平坦层为有机材料。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开口为具有弧形斜边的类三角形。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开口为L形。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开口具有一致的宽度。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框胶未覆盖该开口的相对两侧边的该平坦层。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框胶未覆盖该开口的外侧边的该平坦层。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经由该开口暴露的部分该第一图案化导体层上配置有一图案化透明导体层,该框胶经由该开口与该图案化透明导体层接触。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与框胶区。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介电层、平坦层、第二基板、显示介质以及框胶。介电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上。平坦层配置于介电层上,具有暴露出介电层的至少一开口,开口对应配置于框胶区的角落,且开口的宽度随着远离框胶区的角落逐渐缩小。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对向设置。显示介质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显示区中。框胶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框胶区中,其中框胶填入部分开口中,未覆盖开口的至少一侧边的平坦层,以及经由开口与介电层接触。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具有较佳的强度。
文档编号G09F9/00GK102419931SQ20111039641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8日
发明者简维谊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