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因为便携式显示器的需求(例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和个人数字助理(PDA))增力口,所以需要发展平板显示器(FPD)。在平板显示器中,使用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发展特别活跃。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是通过自身发光的自发光元件。因此,使 用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能够更加容易地制作得较薄,因为它们不需要液晶显示器(LCD)中用于发光的必不可少的背光源。此外,使用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展示出宽视角特性和高响应速度特性。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面提供一种具有减小的电阻-电容(RC)延迟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然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面并不局限于这里所记载的方面。通过参考以下给出的对本发明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以上和其他方面对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变得更加明显。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包括多条扫描线和与所述多条扫描线交叉的多条数据线;在位于由所述多条扫描线和所述多条数据线限定的区域处的多个像素;以及用于选择性施加电压到所述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的一个或多个薄膜晶体管(TFT),其中所述多条数据线连续位于所述多个像素的一侧,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TFT中的第一 TFT至少部分位于与所述多条数据线中的第n数据线相对应的区域和与所述多条数据线中的第n-1数据线相对应的区域之间,所述第n数据线和所述第n-1数据线连续放置,其中n是等于或大于2的整数。所述多个像素中的至少一个可以通过所述第一 TFT联接到所述第n数据线。所述多个像素在行方向上的宽度可以大于所述多个像素在列方向上的长度。所述多条数据线可以在所述列方向上延伸。显示相同颜色的像素可以被布置在第一方向上,并且所述多条数据线可以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其中所述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可以联接到所述多条数据线之一。所述多条数据线可以包括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并且所述多个像素中的连续像素可以交替联接到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一 TFT可以是用于响应于传输到所述多条扫描线之一的选择信号而施加向所述多条数据线之一施加的数据电压的开关元件。所述第一 TFT可以包括两个栅电极,并且所述第n-1数据线可以位于与所述两个栅电极之间的区域相对应的区域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包括多条扫描线和与所述多条扫描线交叉的多条数据线;位于由所述多条扫描线和所述多条数据线限定的区域处的多个像素;以及用于选择性施加电压到所述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的一个或多个TFT ;其中显示k种不同颜色的像素交替布置在第一方向上,k条数据线连续位于显示k种不同颜色的像素的一侧以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TFT中的第一TFT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与所述k条数据线中的连续数据线相对应的区域之间,其中k是等于或大于2的整数。 与联接到所述多条数据线中的第n数据线的像素相对应的第一 TFT可以位于与所述第n数据线相对应的区域和与所述多条数据线中的第n-1数据线相对应的区域之间,其中n是等于或大于2并且等于或小于k的整数。红色像素、绿色像素以及蓝色像素可以连续布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并且可以分别联接到所述多条数据线中的不同数据线。所述多个像素在行方向上的宽度可以大于所述多个像素在列方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一方向可以是列方向。所述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TFT以及电联接到所述两个或更多个TFT中的相应TFT的两个或更多个电容器。所述第一 TFT可以是用于响应于传输到所述多条扫描线之一的选择信号而施加向所述多条数据线之一施加的数据电压的开关元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包括多条扫描线和与所述多条扫描线交叉的多条数据线;位于由所述多条扫描线和所述多条数据线限定的区域处的多个像素;用于提供公共电源到所述多个像素的公共电源线;以及用于选择性施加电压到所述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的一个或多个TFT,其中所述多条数据线和所述公共电源线从最远离所述多个像素处到最靠近所述多个像素处连续且顺序定位,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TFT中的第一 TFT至少部分位于与所述多条数据线中的第n数据线相对应的区域和与所述多条数据线中的第n-1数据线相对应的区域之间,所述第n数据线和所述第n-1数据线连续定位,其中n是等于或大于2的整数。所述第一 TFT可以联接到所述多条数据线中的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线最靠近所述多个像素,并且所述第一 TFT可以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公共电源线之间。所述第一 TFT可以包括两个栅电极,并且所述第n-1数据线可以位于与所述两个栅电极之间的区域相对应的区域处。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以上及其它方面和特征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中图I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平面图2是图I中所示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中联接到第一数据线的像素的等效电路图;图3是图I中所示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中联接到第二数据线的像素的等效电路图;图4是图I中所示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中联接到第三数据线的像素的等效电路图;
图5是沿图I的线1-1’截取的截面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7是图6中所示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中联接到第一数据线的像素的等效电路图;图8是图6中所示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中联接到第二数据线的像素的等效电路图;图9是图6中所示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中联接到第三数据线的像素的等效电路图;图10是沿图6的线11-11’截取的截面图;图11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平面图;以及图1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随着显示器面板的尺寸变大并且要求提供更高的图像质量,数据写入时间减少。因此,通过最小化或减小数据线的电阻-电容(RC)延迟来确保数据写入时间是有益的。相应地,提出了各种结构来减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RC延迟。为了减小RC延迟,多条数据线可以被布置为从单个像素旁边经过。然而,在该结构中,在数据线联接到晶体管的区域处会产生寄生电容,并且所产生的寄生电容增大了数据线的RC值。本发明实施例的各方面及其实施方法,可以通过参考示例性实施例以及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而更容易理解。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具体实现,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记载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使该公开内容全面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地传达本发明的构思,并且本发明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放大了层和区域的相对尺寸。还可以理解,当提及一元件或层位于另一元件或层“上”时,该元件或层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或层上,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相比之下,当提及一元件直接位于另一元件或层上时,就不存在中间元件或层。这里所使用的词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联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意或所有组合。这里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词语,例如“下面”、“下方”、“下”、“上方”、“上面”等,是
为了便于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元件或者特征与另一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可以理解,与空间相关的词语旨在包括除了附图中描述的定向之外,还包括使用或工作过程中装置的不同定向。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这里结合作为本发明理想实施例的示意性图示的平面图和截面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这样,由于例如制造技术和/或误差而导致的图示形状的改变是可以预期的。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示出的区域的特定形状,而应该被解释为包括例如因制造过程而导致的形状改变。因此,附图中示出的区域实质上是示意性的,并且它们的形状并不意在示出装置的区域的实际形状,也不意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下文中,将会结合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将结合图I至图5而描述。图I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100的平面图。图2至图4是图I所示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100的像素的等效电路图。图5是沿图I的线1-1’截取的截面图。参见图I至图5,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100包括多条扫描线S1至S3、多条数据线D1至D3以及公共电源线150。多个像素形成在由扫描线S1至S3和数据线D1至D3所限定的区域中。为了描述方便,在图I中示出由三条数据线D1至D3、三 条扫描线S1至S3以及一条公共电源线150驱动的三个像素。扫描线S1至S3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传输扫描信号。数据线D1至D3在与扫描线S1至S3延伸的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传输数据信号。数据线D1至D3连续位于像素的一侧。也就是说,多条数据线D1至D3邻近像素中的每一个而布置。显示k种不同颜色的像素可以在第二方向上交替布置。这里,像素中的每一个可以联接到连续位于其一侧的k条数据线中的任意一条。k是等于或大于2的整数。像素中的每一个可以根据其显示的颜色而联接到不同的数据线。在图l(k = 3)中,分别显示红色、绿色和蓝色的三个像素在第二方向上交替布置,并且分别对应于红色、绿色和蓝色像素的三条数据线以第二方向连续位于红色、绿色和蓝色像素的一侧。这里,第一方向可以是行方向,并且第二方向可以是列方向。像素在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在列方向上的长度。当像素在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在列方向上的长度时,如果扫描线在列方向上延伸同时数据线在行方向上延伸,则会增加扫描线的条数。所增加的扫描线的条数减小了 IH时间,因此减小了数据充电时间。然而,如图I所示,当扫描线在行方向上延伸同时数据线在列方向上延伸时,增大了 IH时间,因此确保了数据充电时间。参见图1,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100在像素中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TFT) 110、第二 TFT 120、第一电容器130以及有机发光元件140。第一 TFT 110充当开关元件,其通过响应于传输到扫描线S1至S3之一的选择信号而开关(例如施加到所选择的像素)施加到数据线D1至D3之一的数据电压,来选择发光的像素。参见图5,第一TFT 110包括第一栅电极115、第一源电极117b、第一漏电极118以及第一有源层113。在基板111上形成缓冲层112。基板111可以由绝缘材料制成,例如由玻璃、石英或者塑料或者金属制成。缓冲层112防止或减少杂质渗入基板111,并且还平坦化基板111的表面。缓冲层112可以由任何材料制成,只要其能够执行这些功能。缓冲层112不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可以依赖于基板111的类型和工艺条件而省略。
在缓冲层112上形成第一有源层113。第一有源层113可以由非晶硅或多晶硅制成。当由多晶硅制成时,第一有源层113可以具有高于由非晶硅制成时的电荷迁移率。第一有源层113包括第一沟道区113b,并且还包括位于第一沟道区113b两侧的第一源区113a和第一漏区113c。第一沟道区113b未掺杂,而第一源区113a和第一漏区113c掺有p型杂质或n型杂质。杂质的类型可以根据第一 TFT 110的类型而改变。
在第一有源层113上形成栅绝缘膜114。栅绝缘膜114可以由氮化硅或氧化硅制成。第一栅电极115形成在栅绝缘膜114上并且与第一沟道区113b重叠。第一栅电极115电联接到扫描线S1至S3之一。在图I中,示出了一个第一栅电极115。然而,当前示例性实施例并不局限于此,并且两个或更多个第一栅电极可以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期望的那样而形成。在栅绝缘膜114上形成覆盖第一栅电极115的层间绝缘膜116。第一源电极117b和第一漏电极118形成在层间绝缘膜116上,并且通过形成在层间绝缘膜116中的接触孔116a和116b分别电联接到第一有源层113的第一源区113a和第一漏区113c。形成在层间绝缘膜116上的布线117a和117c是数据线。第一源电极117b可以电联接到数据线D1至D3之一。在图5中,数据线D2通过接触孔116a电联接到第一有源层113的第一源区113a。也就是说,数据线D2是第一源电极117b (例如联接到第一源电极117b)。第一漏电极118通过接触孔116c电联接到第一电容器130的第一下电极132。在该结构中,像素通过第一 TFT 110电联接到连续位于像素一侧的数据线D1至D3中的任一条。另外,第一 TFT 110由施加到扫描线S2的栅电压驱动,并且将施加到数据线D2的数据电压传递到第二 TFT 120。第一 TFT 110形成在连续位于像素一侧的第n数据线和第n_l数据线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像素通过第一 TFT 110联接到第n数据线。此处,n是等于或大于2并且等于或小于k的整数。联接到第一数据线D1的第一 TFT 110形成在像素区域中。当形成两个栅电极时,如果第一 TFT 110联接到第n数据线,那么第n-1数据线就位于两个栅电极之间。在图I中,作为实例示出k等于3的情况。更具体地,红色像素、绿色像素以及蓝色像素在第二方向上交替布置,并且第三数据线D3、第二数据线D2以及第一数据线D1连续位于红色像素、绿色像素和蓝色像素的一侧。联接到第一数据线D1的第一 TFT 110可以形成在像素区域中,联接到第二数据线D2的第一 TFT 110可以形成在第二数据线D2和第一数据线D1之间,并且联接到第三数据线D3的第一 TFT 110可以形成在第三数据线D3和第二数据线D2之间。图2是联接到第一数据线D1的像素的等效电路图。图3是联接到第二数据线D2的像素的等效电路图。图4是联接到第三数据线D3的像素的等效电路图。当k条数据线连续布置在像素的一侧时,如果联接到第n数据线的第一 TFT 110形成在像素区域中,那么第一 TFT 110的第一有源层113和n-1条数据线就会彼此重叠,其中绝缘层介于第一 TFT 110的第一有源层113和n-1条数据线之间。因此,在第一 TFT 110的第一有源层113和n-1条数据线之间可能会产生不希望的寄生电容。寄生电容增大了数据电阻-电容(RC)值并且使数据值失真。然而,在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100中,联接到第n数据线的第一 TFT 110形成在第n数据线和第n_l数据线之间(例如在第n数据线和第n-1数据线之间区域的下面)。因此,可以防止或减小第一 TFT110和第I到第n-1数据线之间的寄生电容的产生。因此,减小了由于数据RC值的增加而产生的RC延迟。 回过来参见图1,第二 TFT 120充当驱动所选择的有机发光元件140的驱动晶体管。第二 TFT 120包括第二栅电极125、第二源电极127、第二漏电极128以及第二有源层123。第二 TFT 120的结构与上述第一 TFT 110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描述。第二栅电极125联接到第一电容130的第一下电极132,第二源电极127通过接触孔联接到公共电源线150,并且第二漏电极128通过接触孔联接到有机发光元件140的像素电极142。在该结构中,当第一 TFT 110由选择信号导通时,数据电压被施加到第二 TFT120的第二栅电极125,并且电流(例如预定电流)被提供给像素电极142。第一电容器130包括第一下电极132和第一上电极131,在第一下电极132和第一上电极131之间布置有层间绝缘膜116。第一下电极132通过接触孔116c联接到第一 TFT110的第一漏电极118,并且第一上电极131联接到公共电源线150。在该结构中,与从第一TFT 110施加的数据电压和从公共电源线150施加到第二 TFT 120的公共电压之间的差值相对应的电压存储在第一电容器130中,并且与存储在第一电容器130中的电压相对应的电流经由第二 TFT 120流到有机发光元件140。因此,有机发光元件140发光。有机发光元件140包括对应于阳极(例如空穴注入电极)的像素电极(未示出)、对应于阴极(例如电子注入电极)的像素电极142以及设置在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141。空穴和电子自阳极和阴极注入到有机发光层141中,并且所注入的空穴和电子复合以形成激子。当激子从激发态回到其基态时发光。像素电极142可以由例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锌锡(IZO)、ZnO或In2O3的透明导电材料制成。以下结合附图6至图10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200的平面图。图7至图9是图6所示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200的一个像素的等效电路图。图10是沿图6的线11-11’截取的截面图。参见图6,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200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多条扫描线S1至S3、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多条数据线D1至D3、公共电源线270以及电压源线280。在由扫描线S1至S3和数据线D1至D3限定的区域中形成多个像素。为了描述方便,图6中示出由三条数据线D1至D3、三条扫描线S1至S3、一条公共电源线270以及一条电压源线280驱动的三个像素。扫描线S1至S3、数据线D1至D3以及公共电源线270与根据先前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100相同,因此省略其描述。显示不同颜色的像素可以在第二方向上交替布置。在图6中,红色像素、绿色像素以及蓝色像素在第二方向上交替布置。参见图6,在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200中,数据线D1至D3连续位于像素的一侧。也就是说,对应于布置在第二方向上的多个像素的数据线D1至D3同时且连续位于像素的一侧。像素中的每一个通过第一 TFT 210联接到数据线D1至D3中的任意一条。这里,第二方向可以是列方向。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200的像素包括第一 TFT 210、第二 TFT 220、第三TFT 230、第一电容器240、第二电容器250以及有机发光元件260。第一 TFT 210可以形成在连续位于像素一侧的数据线D1至D3之间。也就是说,如果像素联接到第n数据线,那么第一 TFT 210(例如第一 TFT 210的栅极)可以形成在第n数据线和第n-1数据线之间(例如在第n数据线下面的区域和第n-1数据线下面的区域之间)。更具体地,如果像素联接到第一数据线D1,那么第一 TFT 210形成在像素内,并且如果像素联接到第二数据线D2,那么第一 TFT 210形成在第二数据线D2和第一数据线D1之间(例如第一 TFT 210的一个栅极形成在第二数据线D2和第一数据线D1之间,同时第一 TFT210的另一个栅极形成在数据线D1的面对数据线D2的一侧)。另外,如果像素联接到第三数据线D3,那么第一 TFT 210形成在第三数据线D3和第二数据线D2之间(例如第一 TFT 210的一个栅极形成在第三数据线D3和第二数据线D2之间,同时第一 TFT 210的另一个栅极形成在第二数据线D2和第一数据线D1之间)。在图6中,红色像素、绿色像素以及蓝色像素顺序形成在列方向上,并且分别联接到连续形成的第一至第三数据线D1至D3。参见图10,第一 TFT 210包括第一有源层213、第一栅电极215a和215b、第一源电 极217b以及第一漏电极218。第一源电极217b和第一漏电极218与根据先前不例性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100的第一 TFT 110相同,因此省略其描述。此外,形成在层间绝缘膜216上的布线217c是数据线。可以形成两个或更多个第一栅电极215a和215b。在图6中,示出具有两个第一栅电极215a和215b的双栅结构。然而,单个第一栅电极也可以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期望的那样形成。当第一 TFT 210联接到第n数据线时,第n-1数据线可以位于两个第一栅电极215a和215b之间(例如两个第一栅电极215a和215b之间区域的上方的区域)。该双栅结构不仅减小了漏电流,而且防止或者减小由未被选择的数据线引起的寄生电容的产生。第一有源层213可以由非晶硅或多晶硅制成。第一有源层213可以包括第一沟道区213b和213d、第一源区213a以及第一漏区213e。第一沟道区213b和213d未掺杂,并且第一源区213a和第一漏区213e位于第一沟道区213b和213d的两侧,并且掺有p型杂质或n型杂质。另外,掺杂的区213c可以进一步形成在第一沟道区213b和213d之间。参见图6,第二 TFT 220包括第二有源层223、第二栅电极225、第二源电极227以及第二漏电极228。第二栅电极225通过接触孔电联接到第二电容器250的第二下电极252,第二源电极227通过接触孔联接到公共电源线270,并且第二漏电极228通过接触孔联接到有机发光元件260。第二有源层223联接到第一电容器240的第一下电极242。在该结构中,施加数据电压和公共电压到第二 TFT 220,并且与数据电压和公共电压之间的差值相对应的电流流到像素电极262。第三TFT 230包括第三有源层233、第三栅电极235、第三源电极237以及第三漏电极228。第三栅电极235通过接触孔联接到电压源线280,并且第三源电极237通过接触孔联接到第二电容器250的第二下电极252。第三漏电极228与第二漏电极228重叠。也就是说,第三漏电极228与第二漏电极228是同一电极,并且通过接触孔联接到有机发光元件260。在该结构中,第三TFT 230由传输到电压源线280的信号开关,并且检测第二 TFT220的阈值电压。所检测的阈值电压存储在第二电容器250中。第二 TFT 220和第三TFT 230的结构与第一 TFT 110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描述。
第一电容器240由彼此重叠的第一上电极241和第一下电极242形成,其中栅绝缘膜214介于第一上电极241和第一下电极242之间。第一上电极241可以由与第一至第三栅电极215a、215b、225以及235相同的材料形成并且形成于同一层上。第一下电极142可以通过对非晶硅或多晶硅进行掺杂而形成。这里,杂质可以以高浓度被掺入从而降低电阻。第一下电极242可以与第一至第三有源层213、223和233形成在相同的层上。第一下电极242中杂质的浓度可以高于第一至第三有源层213、223和233中的杂质浓度。第二电容器250由彼此重叠的第一上电极241和第二下电极252形成,其中栅绝缘膜214介于第一上电极241和第二下电极252之间。第二电容器250和第一电容器240可以共享同一上电极241。然而,独立的下电极可以形成以将第一电容器240与第二电容器250分开。第二下电极252可以由掺杂的非晶硅或多晶硅形成。有机发光元件260包括对应于阳极的像素电极(未示出)、对应于阴极的像素电极262以及设置在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261。以下将结合图11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300的平面图。参见图11,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300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多条扫描线SJP S2、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多条数据线DJP D2以及公共电源线350。在由扫描线S1和S2与数据线D1和D2限定的区域中形成多个像素。为了描述方便,图11中示出由两条数据线D1和D2、两条扫描线S1和S2以及一条公共电源线350驱动的两个像素。数据线D1和D2连续位于像素的一侧,并且像素中的每一个通过第一 TFT310电联接到数据线D1和D2中的任意一条。显示相同颜色的像素可以在第二方向上连续布置。这里,两条或更多条数据线可以连续位于像素的一侧。也就是说,两条或更多条数据线可以并列地从像素中的每一个旁边经过。第二方向可以是列方向。像素可以交替联接到n条数据线。具体来说,如果奇数行或者奇数列中的像素联接到第n数据线,那么偶数行或者偶数列中的像素联接到第n-1数据线。在图11中,两个或更多个红色像素连续位于列方向上。奇数行中的红色像素联接到第一数据线D1,并且偶数行中的红色像素联接到第二数据线D2。如上所述,如果两条或更多条数据线并列布置到相同颜色的像素,则减小了数据充电时间。参见图11,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例的像素包括第一 TFT 310、第二 TFT320、第一电容器330以及有机发光元件340。第一 TFT 310、第二 TFT 320、第一电容器330以及有机发光元件340与上述根据图I的先前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100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描述。第一 TFT 310包括第一有源层313以及第一栅电极315。在图11中,示出了一个第一栅电极315。然而,当前示例性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并且也可以形成两个或更多个第一栅电极。如果显示红色的像素联接到第n数据线,那么第一 TFT 310就形成在第n数据线和第n-1数据线之间(例如至少部分在与第n数据线和第n-1数据线相对应的区域之间)。更具体地,如果红色像素联接到第一数据线D1,那么第一 TFT 310形成在红色像素内,并且第一数据线D1通过接触孔联接到第一有源层313的源区(未示出)。如果红色像素联接到第二数据线D2,那么第一 TFT 310形成在第二数据线D2和第一数据线D1之间(例如至少部分在与第二数据线D2和第一数据线D1相对应的区域之间)。另外,当形成两个第一栅电极时,如果像素联接到第n数据线,那么第n-1数据线可以位于两个第一栅电极之间(例如在两个栅电极之间区域的上方)该结构可以防止第一 TFT 310的第一有源层313和第一至第n_l数据线在第n数据线和第一 TFT 310之间(其中绝缘膜介于第n数据线和第一 TFT310之间)彼此重叠,因此防止产生寄生电阻。以下将结合图12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图1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400的平面图。参见图12,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400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多条扫描线S1至S3、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多条数据线D1至03以及公共电源线450。在由扫描线S1至S3和数据线D1至D3限定的区域中形成多个像素。为了描述方便,图12中示出由三条数据线D1至D3、三条扫描线S1至S3以及一条公共电源线450驱动的三个像素。数据线D3至D1和公共电源线450可以连续位于像素的一侧。数据线D3至D1和公共电源线450可以从最远离像素处到最靠近像素处顺序定位。像素可以显示不同颜色,并且可以在第二方向上交替布置。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400的像素包括第一 TFT 410、第二 TFT 420、第一电容器430以及有机发光元件440。第一 TFT 410可以形成在第n数据线和第n-1数据线之间(例如第一 TFT410的栅极可以形成在第n数据线和第n-1数据线之间)以联接第n数据线和像素。这里,因为公共电源线450形成在第一数据线D1和像素之间,所以联接到第一数据线D1的第一 TFT 410形成在第一数据线D1和公共电源线450之间(例如在与第一数据线D1和公共电源线450相对应的区域之间)。如上所述,当第一 TFT 410形成在第n数据线和第n_l数据线之间时,可以防止第n-1数据线和公共电源线450与第一 TFT 410的第一有源层重叠,因此防止产生寄生电容(例如防止产生过多的寄生电容),与当第一 TFT 410形成在像素内时不同。第一 TFT 410与根据图6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200的第一 TFT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描述。另外,第二 TFT 420、第一电容器430以及有机发光元件440与根据图I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描述。在图12中,示出了有源矩阵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具有2Tr_lCap结构,其中在一个像素中包括两个TFT和一个电容器。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结构。根据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在一个像素中可以包括三个或更多个TFT以及两个或更多个电容器。此外,附加的布线可以形成为使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具有各种结构。例如,电压源线可以形成在像素和公共电源线450之间。尽管结合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具体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会理解,可以在不超出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形式上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应该以描述的意义理解示例性实施例,而并不用于限定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包括 多条扫描线和与所述多条扫描线交叉的多条数据线; 位于由所述多条扫描线和所述多条数据线限定的区域处的多个像素;以及 用于选择性施加电压到所述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的一个或多个薄膜晶体管, 其中所述多条数据线连续位于所述多个像素的一侧,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薄膜晶体管中的第一薄膜晶体管至少部分位于与所述多条数据线中的第n数据线相对应的区域和与所述多条数据线中的第n-1数据线相对应的区域之间,所述第n数据线和所述第n-1数据线连续放置,其中n是等于或大于2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像素中的至少一个通过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联接到所述第n数据线。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像素在行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多个像素在列方向上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条数据线在所述列方向上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显示相同颜色的像素被布置在第一方向上,并且所述多条数据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其中所述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联接到所述多条数据线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条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并且所述多个像素中的连续像素交替联接到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是用于响应于传输到所述多条扫描线之一的选择信号而施加向所述多条数据线之一施加的数据电压的开关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包括两个栅电极,并且所述第n-1数据线位于与所述两个栅电极之间的区域相对应的区域处。
9.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包括 多条扫描线和与所述多条扫描线交叉的多条数据线; 位于由所述多条扫描线和所述多条数据线限定的区域处的多个像素;以及 用于选择性施加电压到所述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的一个或多个薄膜晶体管, 其中显示k种不同颜色的像素交替布置在第一方向上,k条数据线连续位于显示k种不同颜色的像素的一侧以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薄膜晶体管中的第一薄膜晶体管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与所述k条数据线中的连续数据线相对应的区域之间,其中k是等于或大于2的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与联接到所述多条数据线中的第n数据线的像素相对应的第一薄膜晶体管位于与所述第n数据线相对应的区域和与所述多条数据线中的第n-1数据线相对应的区域之间,其中n是等于或大于2并且等于或小于k的整数。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红色像素、绿色像素以及蓝色像素连续布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并且分别联接到所述多条数据线中的不同数据线。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像素在行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多个像素在列方向上的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是列方向。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包括两个或更多个薄膜晶体管以及电联接到所述两个或更多个薄膜晶体管中的相应薄膜晶体管的两个或更多个电容器。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是用于响应于传输到所述多条扫描线之一的选择信号而施加向所述多条数据线之一施加的数据电压的开关元件。
16.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包括 多条扫描线和与所述多条扫描线交叉的多条数据线; 位于由所述多条扫描线和所述多条数据线限定的区域处的多个像素; 用于提供公共电源到所述多个像素的公共电源线;以及 用于选择性施加电压到所述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的一个或多个薄膜晶体管, 其中所述多条数据线和所述公共电源线从最远离所述多个像素处到最靠近所述多个像素处连续且顺序定位,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薄膜晶体管中的第一薄膜晶体管至少部分位于与所述多条数据线中的第n数据线相对应的区域和与所述多条数据线中的第n-1数据线相对应的区域之间,所述第n数据线和所述第n-1数据线连续定位,其中n是等于或大于2的整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联接到所述多条数据线中的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线最靠近所述多个像素,并且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公共电源线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包括两个栅电极,并且所述第n-1数据线位于与所述两个栅电极之间的区域相对应的区域处。
全文摘要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多条扫描线和与所述扫描线交叉的多条数据线、位于由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限定的区域处的多个像素以及用于选择性施加电压到所述像素中的每一个的一个或多个薄膜晶体管(TFT),其中所述数据线连续位于所述像素的一侧,并且所述TFT中的第一TFT至少部分位于与所述数据线中的第n数据线相对应的区域和与所述数据线中的第n-1数据线相对应的区域之间,所述第n数据线和所述第n-1数据线连续放置。
文档编号G09G3/32GK102646390SQ20111039707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7日
发明者吴真坤, 崔仁豪, 康起宁, 李王枣, 金那英 申请人: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