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终端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终端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终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PC等)通常都采用IXD屏幕作为其显示设备。现有IXD设计通常采用单一的像素结构,其通常只能保证LCD屏幕在室内或暗处的色彩表现力及可读性。但是,在户外高照度的情况下,由于LCD屏幕反射强度的增大,造成用户感受到LCD屏幕的色彩及对比对大幅度下降,从而影响户外可读性。例如,在IXD屏幕在全黑态亮度为0.5nit (尼特),在最高亮度为500nit的情况下,对比度CR = 500/0.5 = 1000: 1,此时色彩及明暗细节表现力非常好。此外,在室内的情况下,如果环境光照度为3001ux,亮度为IOnit时,对比度CR = 1+(500/10) = 51,显示效果良好。然而,在室外多云条件下,如果环境光照度为50001UX,亮度为IOOnit时,对比度CR = 1+(500/100) = 6。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辨清IXD屏幕所显示的内容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解决方案是提高IXD屏幕的背光亮度(如500nit- >IOOOnit)。然而提高LCD屏幕的背光亮度会使终端设备的功耗大幅度增加。此外,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解决方案是LCD屏幕采用LR(低反射)或者AR(不反射)等降低LCD屏幕表面的反射亮度的技术。然而,采用LR或AR的LCD屏幕的成本增加,且显示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显示屏幕,包括多个第一单位显示单元以及多个第二单位显示单元,并且配置来通过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显示静态或动态图像;以及控制单元,配置来基于预设的条件控制所述显示屏幕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向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提供具有原始的图像数据的第一图像信号;以及在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向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提供具有原始的图像数据的第一图像信号,并且向所述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提供具有预设的亮度的第二图像信号。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显示屏幕,所述显示屏幕包括多个第一单位显示单元以及多个第二单位显示单元并通过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以及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显示静态或动态图像,所述显示控制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的条件控制所述显示屏幕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下,向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提供具有原始的图像数据的第一图像信号;以及在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下,向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提供具有原始的图像数据的第一图像信号,并且向所述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提供具有预设的亮度的第二图像信号。通过上述配置,在需要使终端设备以较高亮度显示内容的情况下,通过利用终端设备的液晶显示屏幕中的第一单位显示单元(如,一部分RGB子像素)显示原始的数据内容,而利用与第一单位显示单元相对应的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显示高亮内容,由此增加液晶显示屏幕的整体亮度以使用户看得更加清楚。此外,由于液晶显示屏幕的第二单位显示单元通过改变其中液晶的透明度改变其亮度,因此在不增加背光亮度的基础上提高了液晶显示屏幕的整体亮度。
图1是图解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部件的示意方框图;图2是图解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幕的像素布局的示意图;图3图解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幕的像素布局的示意图;图4图解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幕的像素布局的示意图;以及图5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附图中,将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基本上具有相同或类似结构和功能的组成部分,并且将省略关于它们的重复描述。下面将参照图1简要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各个部件。图1是图解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部件的示意方框图。如图1所示,诸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之类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屏幕1、控制单元2以及亮度感应单元3。显示屏幕I为液晶显示屏幕,并且可以由各种类型的液晶显示屏幕(如,TFT、SIXD)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显示屏幕I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单位显示单元以及多个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未示出,将在下面描述),并且可以通过这些第一单位显示单元以及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显示静态或动态图像。控制单元2可以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微处理器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控制单元2可以基于用户的手动设置或亮度感应单元的输出来控制显示屏幕I的显示模式。这里,控制单元2基于预设的条件控制显示屏幕I在一般显示模式和高亮显示模式之间切换。具体地,诸如光线传感器之类的亮度感应单元3可以检测终端设备附近的环境光强度,并且产生与当前环境光强度相关的检测信号。控制单元2从亮度感应单元3接收该检测信号,并且判断该检测信号是否超过预设的阈值。这里,如果检测信号超过预设的阈值(可变,并基于经验值设置),则控制单元2判断终端设备在较亮的环境中,因此控制单元2控制显示屏幕I进入高亮显示模式。此外,如果检测信号未超过预设的阈值,则控制单元2判断终端设备在不太亮的环境中。此时,控制单元2控制显示屏幕I处于一般显示模式。此夕卜,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可以不包括亮度感应单元3。此时,可以通过用户手动改变显示设置等参数来使控制单元2控制显示屏幕I在一般显示模式和高亮显示模式之间切换。
这里,在一般显示模式下,控制单元2向显示屏幕I的第一单位显示单元和/或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提供具有原始的图像数据的图像信号。此外,在高亮显示模式下,控制单元2向显示屏幕I的第一单位显示单元提供具有原始的图像数据的图像信号,并且向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提供具有预设的亮度的图像信号。这里,预设的亮度为第二显示单元能够显示的最高亮度。此外,预设的亮度还可以是第二显示单元能够显示的较高亮度。例如,在利用8位数据(0-255)表示显示屏幕的每一个R、G、B子像素的亮度的情况下,预设的亮度可以是255或者在200-255之间。通过上述配置,在需要使终端设备以较高亮度显示内容的情况下,通过利用终端设备的液晶显示屏幕中的第一单位显示单元显示原始的数据内容,而利用与第一单位显示单元相对应的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显示高亮内容,由此增加液晶显示屏幕的整体亮度以使用户看得更加清楚。下面将分别参照图2-4描述根据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显示屏幕的像素布局以及控制单元2执行的显示控制。图2是图解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幕的像素布局的示意图。下面,以TFT (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液晶显示屏幕为例进行描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还可以应用到诸如SLCD之类的液晶显示屏幕。诸如TFT液晶显示屏幕之类的显示屏幕I通常可以包括由多种基色子像素(如,RGB子像素)构成的像素阵列,其中每一组RGB子像素构成显示屏幕I的显示像素。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屏幕的每一个R、G、B子像素均包含两个对应基色的次级子像素(第一单位显示单元以及第二单位显示单元)。具体地,对于R子像素来说,R子像素包含两个相邻的R次级子像素,对于G子像素来说,G子像素包含两个相邻的G次级子像素,而对于B子像素来说,R子像素包含两个相邻的B次级子像素。也就是说,与现有技术中TFT液晶显示屏幕中单个显示像素分别包含单个R、G、B子像素的情况不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屏幕I的单个显示像素分别包含两个R次级子像素、两个G次级子像素以及两个B次级子像素,并且两个R次级子像素、两个G次级子像素以及两个B次级子像素分别构成显示像素的个R、G、B子像素。这里,R、G、B次级子像素均是具有TFT驱动结构(TFT晶体管)的液晶像素,并且由于具有TFT驱动结构的液晶像素的结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熟知的,因此这里省略了对R、G、B次级子像素的结构的描述。换句话说,R、G、B次级子像素在结构上与R、G、B子像素相同,并且与R、G、B子像素的面积等于对应的R、G、B次级子像素的面积之和。这里,R、G、B次级子像素的面积可以相同或者不相同。根据上述配置,如果在单个显示像素的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际R、G、B次级子像素的数目是现有技术中的TFT液晶显示屏幕中的对应R、G、B子像素的数目的两倍,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屏幕I的显示效果更佳细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控制单元2控制显示屏幕I处于一般显示模式下,则控制单元2在向显示屏幕I的每一个显示像素提供正常的图像信号。也就是,控制单元2向显示屏幕I的每一个R(或G或B)子像素中的两个R(或G或B)次级子像素提供具有原始(正常)的图像数据的图像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屏幕I的显示效果与现有技术中的显示屏幕相同。
此外,在控制单元2基于亮度感应单元3的检测信号或用户的输入控制显示屏幕I处于高亮显示模式下,则控制单元2在向显示屏幕I的每一个R(或G或B)子像素中的两个R(或G或B)次级子像素之一提供具有原始(正常)图像数据的图像信号的同时,向两个R(或G或B)次级子像素中的另一个R(或G或B)次级子像素提供具有预设亮度(如,200-255的高亮度)的图像信号。这里,假设显示屏幕I的背光亮度为lOOOnit,并且R(或G或B)次级子像素的R(或G或B)滤色膜的透光率为10%。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现有技术的显示屏幕中的某个R子像素基于图像信号(R127,表示R子像素的透光率为50%)进行显示时,其R子像素的亮度可以表示为1000*50% *10%= 50nito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显示屏幕I处于高亮模式的情况下,R子像素中的一个R次级子像素基于图像信号(R127)进行显示,而另一个R次级子像素基于具有预设的売度(如R255,表不R子像素的透光率为100%的最闻亮度)图像信号进行显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两个R次级子像素的面积相同,则整个R子像素的亮度为(1000*50% *10% +1000*100% *10% )/2 = 75nit。这里,由于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屏幕I的高亮模式下,对G和B子像素的处理与对R子像素的处理相同,这里不再对其进行重复描述。从上述描述不难看出,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屏幕I的高亮模式下,在背光源的亮度不变的情况下,在显示图像信号R127时,R子像素的亮度提高了 50%。而G和B子像素也具有相同的效果。此外,在具有原始数据的图像信号表示的亮度越暗的情况下,亮度提升的效果越明显。因此,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屏幕I的高亮模式下,显示屏幕I能够提供明显更高的亮度,由此用户在室外也能够较为清楚地浏览显示屏幕I上显示的内容。这里,在高亮模式下,由于用于显示高亮度的图像信号的R、G、B次级子像素的亮度很高,因此透过这些R、G、B次级子像素的光经过混色呈白光,这会稍微影响用于显示原始数据的R、G、B次级子像素的颜色从而导致偏色。然而,由于在室外观看显示屏幕I的内容时,用户往往希望看清楚所显示的内容而不会关注显示屏幕I的色度和饱和度,因此不会影响用户在室外的使用。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R、G、B次级子像素的面积可以不相同。例如,在高亮模式下用于显示原始数据的R、G、B次级子像素的面积可以比用于显示高亮度的图像信号的R、G、B次级子像素的面积更大以提供更好地色彩还原能力。此外,在高亮模式下用于显示原始数据的R、G、B次级子像素的面积可以比用于显示高亮度的图像信号的R、G、B次级子像素的面积更小以提供更高的亮度等等。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R、G、B次级子像素(TFT液晶像素)所包含的滤色膜的透光率也可以不同。例如,在用于在高亮显示模式下显示原始数据内容的R、G、B次级子像素以及用于在高亮显示模式下以高亮度进行显示的R、G、B次级子像素的面积相同的情况下,用于在高亮显示模式下显示原始数据内容的R、G、B次级子像素的滤色膜的透光率可以是12%而用于在高亮显示模式下以高亮度进行显示的R、G、B次级子像素滤色膜的透光率可以8% (现有技术中相应的滤色膜透光率通常为10%)。这样,如果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屏幕I处于一般显示模式下,该显示屏幕I的某个R子像素基于图像信号(R127)进行显示,其R子像素的亮度可以表示为(1000*50% *12% +1000*50% *8% )/2=50nit。此外,在显示屏幕I处于高亮模式的情况下,R子像素中的一个R次级子像素基于图像信号(R127)进行显示,而另一个R次级子像素基于具有预设的亮度(如R255,)图像信号进行显示时,则整个R子像素的亮度为(1000*50% *12% +1000*100% *8% )/2 =70nit。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将用于在高亮显示模式下以高亮度进行显示的R、G、B次级子像素的滤色膜的透光率稍稍降低,并且稍稍提高用于在高亮显示模式下显示原始数据内容的R、G、B次级子像素的滤色膜的透光率可以使显示屏幕I在一般显示模式下的显示效果不会发生变化,而且在高亮显示模式下可以稍稍抑制用于以高亮度进行显示的R、G、B次级子像素的亮度,由此减轻用于以高亮度进行显示的R、G、B次级子像素的亮度对用于显示原始数据内容的R、G、B次级子像素所显示的内容的影响,即减轻由用于以高亮度进行显示的R、G、B次级子像素的亮度导致的偏色的影响。此外,在用于在高亮显示模式下显示原始数据内容的R、G、B次级子像素以及用于在高亮显示模式下以高亮度进行显示的R、G、B次级子像素的面积不相同的情况下,还可以适当地调整相应的R、G、B次级子像素的滤色膜的透光率,以确保显示屏幕I在一般显示模式下的显示效果不会发生变化,并且在高亮显示模式下抑制严重偏色情况的发生。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屏幕的像素布局以及控制单元2执行的显示控制。图3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幕的像素布局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屏幕的每一个R、G、B子像素均包含两个对应基色的次级子像素(第一单位显示单元以及第二单位显示单元)。具体地,对于R子像素来说,R子像素包含两个相邻的R次级子像素,对于G子像素来说,G子像素包含两个相邻的G次级子像素,而对于B子像素来说,R子像素包含两个相邻的B次级子像素。这里,与图2的实施例不同,两个R(或G或B)次级子像素之一(下面称为第一次级子像素)是具有TFT驱动结构(TFT晶体管)的液晶像素,而两个R(或G或B)次级子像素中的另一个次级子像素(下面称为第二次级子像素)是具有开关驱动结构的液晶像素。这里,具有驱动开关结构的液晶像素是能够基于开关控制信号处于全透明以及不透明状态的液晶像素。也就是,第二次级子像素在接收到控制信号(如,高电平)时,其液晶层变为全透明状态,而第二次级子像素在接收到控制信号(如,低电平)时,其液晶层变为不透明状态。与图2的实施例相比,由于第二次级子像素不需要具有TFT驱动结构(能够提供渐变的亮度输出),其仅需要具有液晶像素的最基本驱动结构,因此第二次级子像素更容易实现,并且其成本也比相同大小的TFT液晶像素更低。这里,由于第二次级子像素只会提供全亮或全黑两种状态,因此为了不影响一般显示模式的显示,在一般显示模式时不会像第二次级子像素提供图像信号(相当于控制信号的高电平)。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次级子像素的面积应该小于第一次级子像素的面积,否则在一般显示模式下会在显示屏幕I上出现较为明显的间隔,导致显示屏幕I的颗粒感较重。这里,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第一次级子像素的面积与第二次级子像素的面积之比可以为3:I根据本实施例,如果控制单元2控制显示屏幕I处于一般显示模式下,则控制单元2在向显示屏幕I的每一个R(或G或B)子像素中的第一次级子像素提供具有原始(正常)的图像数据的图像信号,并且不向每一个R(或G或B)子像素中的第二次级子像素提供任何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屏幕I的显示效果与现有技术中的显示屏幕类似。
此外,在控制单元2基于亮度感应单元3的检测信号或用户的输入控制显示屏幕I处于高亮显示模式下,则控制单元2在向显示屏幕I的每一个R(或G或B)子像素中的第一次级子像素提供具有原始(正常)图像数据的图像信号的同时,向第二次级子像素提供另一图像信号。这里,向第二次级子像素提供的另一图像信号对应于使第二次级子像素处于全透明状态的开关控制信号,即另一图像信号的电平与使第二次级子像素处于全透明状态的开关控制信号匹配。这里,假设显示屏幕I的背光亮度为lOOOnit,并且R(或G或B)次级子像素的R(或G或B)滤色膜的透光率为10%。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现有技术的显示屏幕中的某个R子像素基于图像信号(R127,表示R子像素的透光率为50% )进行显示时,其R子像素的亮度可以表示为1000*50% *10%= 50nit。然而,根据本实施例,在显示屏幕I处于高亮模式的情况下,R子像素中的第一次级子像素基于图像信号(R127)进行显示,而第二次级子像素处于全透明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则整个R子像素的亮度为(1000*50% *10%*3+1000*100% *10% )/4 = 62.5nit。这里,由于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屏幕I的高亮模式下,对G和B子像素的处理与对R子像素的处理相同,这里不再对其进行重复描述。从上述描述不难看出,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屏幕I的高亮模式下,在背光源的亮度不变的情况下,在显示图像信号R127时,R子像素的亮度提高了 25%。此外,在具有原始数据的图像信号表示的亮度越暗的情况下,亮度提升的效果越明显。而G和B子像素也具有相同的效果。因此,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屏幕I的高亮模式下,显示屏幕I能够提供明显更高的亮度,由此用户在室外也能够较为清楚地浏览显示屏幕I上显示的内容。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屏幕的像素布局以及控制单元2执行的显示控制。图4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幕的像素布局的示意图。与图2和图3所示的显示屏幕I不同,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屏幕I的结构做出任何改变,也就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屏幕I与现有技术中的TFT或SLCD的显示屏幕的结构相同或类似。如图4所示,用于在高亮显示模式下显示原始数据内容的第一单位显示单元可以为显示屏幕中的RGB像素阵列中的奇数行的R、G、B子像素。此外,用于在高亮显示模式下以高亮度进行显示的第二单位显示单元可以为第一单位显示单元的相邻偶数行(如,奇数行的下一行)的对应位置上的对应R、G、B子像素。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屏幕I中的R、G、B子像素两两配对,并且显示屏幕I中的一半的R、G、B子像素用作第一单位显示单元,而与上述R、G、B子像素相邻的另一半R、G、B子像素用作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此外,本发明不限于此,用于在高亮显示模式下显示原始数据内容的第一单位显示单元可以为显示屏幕中的RGB像素阵列中的偶数行R、G、B子像素。此外,用于在高亮显示模式下以高亮度进行显示的第二单位显示单元还可以为第一单位显示单元的相邻行或相邻列的对应位置上的对应基色子像素。这里,第二单位显示单元需要在在横向方向上或纵向方向上与第一单位显示单元相邻。也就是说,对于某个R、G或B子像素(第一单位显示单元)来说,其相邻行或相邻列中的一个对应的R、G或B子像素被用作第二单位显示单元,并且两两配对。因此,在高亮显示模式下,显示屏幕I中的一半的R、G、B子像素用作第一单位显示单元,而与上述R、G、B子像素相邻的另一半R、G、B子像素用作第二单位显示单
J Li 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控制单元2控制显示屏幕I在一般显示模式下,则控制单元2在显示屏幕I的RGB像素阵列中的第一单位显示单元以及第二单位显示单元均提供含有原始数据的图像信号(正常图像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屏幕I的显示效果与现有技术中的显示屏幕相同。此外,在控制单元2基于亮度感应单元3的检测信号或用户的输入控制显示屏幕I处于高亮显示模式下,控制单元2在向显示屏幕I的RGB像素阵列中的第一单位显示单元提供含有原始数据的图像信号(正常图像信号),向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提供具有预设亮度(如,200-255的高亮度)的另一图像信号。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显示屏幕I中的特定R、G、B子像素(占整体R、G、B子像素数目的一半)显示正常的数据内容,而与上述各个R、G、B子像素相邻且用作第二单位显示单元的R、G、B(占整体R、G、B子像素数目的另一半)显示高亮内容,因此显示屏幕I的整体分辨率减半。这里,在高亮显示模式下,虽然显示屏幕I的整体分辨率减半,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室外光强度很大的情况)用户往往希望看清楚所显示的内容而不会关注显示屏幕I的分辨率,因此不会影响用户在室外的使用。下面将参照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控制方法。图5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控制方法可以应用到诸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上。如图5所示,在步骤S501,基于预设的条件控制显示屏幕在一般显示模式和高亮显示模式之间切换。具体地,控制单元2可以基于用户的手动设置或亮度感应单元3的输出来控制显示屏幕I的显示模式。例如,诸如光线传感器之类的亮度感应单元3可以检测终端设备附近的环境光强度,并且产生与当前环境光强度相关的检测信号。控制单元2从亮度感应单元3接收该检测信号,并且判断该检测信号是否超过预设的阈值。这里,如果检测信号超过预设的阈值(可变,并基于经验值设置),则控制单元2判断终端设备在较亮的环境中,因此控制单元2控制显示屏幕I进入高亮显示模式。此外,如果检测信号未超过预设的阈值,则控制单元2判断终端设备在不太亮的环境中。此时,控制单元2控制显示屏幕I处于一般显示模式。还可以通过用户手动改变显示设置等参数来使控制单元2控制显示屏幕I在一般显示模式和高亮显示模式之间切换。在步骤S502,在一般显示模式下,向第一单位显示单元和/或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提供具有原始的图像数据的图像信号。具体地,根据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显示屏幕的每一个R、G、B子像素均包含两个对应基色的次级子像素(第一单位显示单元以及第二单位显示单元)。这里,R、G、B次级子像素均是具有TFT驱动结构(TFT晶体管)的液晶像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控制单元2控制显示屏幕I处于一般显示模式下,则控制单元2在向显示屏幕I的每一个显示像素提供正常的图像信号。也就是,控制单元2向显示屏幕I的每一个R(或G或B)子像素中的两个R(或G或B)次级子像素提供具有原始(正常)的图像数据的图像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屏幕I的显示效果与现有技术中的显示屏幕类似。此外,根据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显示屏幕的每一个R、G、B子像素均包含两个对应基色的次级子像素(第一单位显示单元以及第二单位显示单元)。这里,R(或G或B)子像素中的两个R(或G或B)次级子像素之一(下面称为第一次级子像素)是具有TFT驱动结构(TFT晶体管)的液晶像素,而两个R(或G或B)次级子像素中的另一个次级子像素(下面称为第二次级子像素)是具有开关驱动结构的液晶像素。这里,第二单位显示单元基于开关控制信号具有全透明以及不透明两种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控制单元2控制显示屏幕I处于一般显示模式下,则控制单元2在向显示屏幕I的每一个R(或G或B)子像素中的第一次级子像素提供具有原始(正常)的图像数据的图像信号,并且不向每一个R(或G或B)子像素中的第二次级子像素提供任何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屏幕I的显示效果与现有技术中的显示屏幕类似。此外,根据图4所示的实施例,用于在高亮显示模式下显示原始数据内容的第一单位显示单元可以为显示屏幕中的RGB像素阵列中的奇数行或偶数行R、G、B子像素。此夕卜,用于在高亮显示模式下以高亮度进行显示的第二单位显示单元还可以为第一单位显示单元的相邻行或相邻列的对应位置上的对应基色子像素。这里,第二单位显示单元需要在在横向方向上或纵向方向上与第一单位显示单元相邻,并且第一单位显示单元与第二单位显示单元两两配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控制单元2控制显示屏幕I在一般显示模式下,则控制单元2在显示屏幕I的RGB像素阵列中的第一单位显示单元以及第二单位显示单元均提供含有原始数据的图像信号(正常图像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屏幕I的显示效果与现有技术中的显示屏幕相同。在步骤S503,在高亮显示模式下,向第一单位显示单元提供具有原始的图像数据的第一图像信号,并且向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提供具有预设的亮度的第二图像信号。具体地,根据图2所示的实施例,在控制单元2基于亮度感应单元3的检测信号或用户的输入控制显示屏幕I处于高亮显示模式下,则控制单元2在向显示屏幕I的每一个R(或G或B)子像素中的两个R(或G或B)次级子像素之一提供具有原始(正常)图像数据的图像信号的同时,向两个R(或G或B)次级子像素中的另一个R(或G或B)次级子像素提供具有预设亮度(如,200-255的高亮度)的图像信号。通过上述配置,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屏幕I的高亮模式下,显示屏幕I能够提供明显更高的亮度,由此用户在室外也能够较为清楚地浏览显示屏幕I上显示的内容。此外,根据图3所示的实施例,在控制单元2基于亮度感应单元3的检测信号或用户的输入控制显示屏幕I处于高亮显示模式下,则控制单元2在向显示屏幕I的每一个R(或G或B)子像素中的第一次级子像素提供具有原始(正常)图像数据的图像信号的同时,向第二次级子像素提供另一图像信号。这里,向第二次级子像素提供的另一图像信号对应于使第二次级子像素处于全透明状态的开关控制信号,即另一图像信号的电平与使第二次级子像素处于全透明状态的开关控制信号匹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二次级子像素不需要具有TFT驱动结构(能够提供渐变的亮度输出),其仅需要具有液晶像素的最基本驱动结构(透明,不透明两种状态),因此第二次级子像素更容易实现,并且其成本也比相同大小的TFT液晶像素更低。此外,根据图4所示的实施例,在控制单元2基于亮度感应单元3的检测信号或用户的输入控制显示屏幕I处于高亮显示模式下,控制单元2在向显示屏幕I的RGB像素阵列中的第一单位显示单元提供含有原始数据的图像信号(正常图像信号),向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提供具有预设亮度(如,200-255的高亮度)的另一图像信号。通过上述方式,在不改变显示屏幕的像素阵列的结构的情况下,通过用一部分RGB子像素显示正常的内容,并且用该部分RGB子像素的相邻像素显示高亮度来提高整体显示屏幕的亮度。这里,在高亮显示模式下,虽然显示屏幕I的整体分辨率减半,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室外光强度很大的情况)用户往往希望看清楚所显示的内容而不会关注显示屏幕I的分辨率,因此不会影响用户在室外的使用。如上所述,已经在上面具体地描述了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根据设计要求或其它因素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或者替换,而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显示屏幕,包括多个第一单位显示单元以及多个第二单位显示单元,并且配置来通过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显示静态或动态图像;以及 控制单元,配置来基于预设的条件控制所述显示屏幕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之间切换, 其中在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向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提供具有原始的图像数据的第一图像信号;以及 在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向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提供具有原始的图像数据的第一图像信号,并且向所述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提供具有预设的亮度的第二图像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进一步包括: 亮度感应单元,配置来检测所述终端设备附近的环境光强度,并且产生与所述环境光强度相关的检测信号,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从所述亮度感应单元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且判断所述检测信号是否超过预设的阈值;以及 如果所述检测信号超过预设的阈值,则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显示屏幕进入第二显示模式,其中所述预设的亮度为最高亮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 所述显示屏幕包括由多种基色子像素构成的像素阵列,所述每一个基色子像素由具有对应基色的第一单位显示单元以及具有对应基色的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单位显示单元具有薄膜场效应晶体管驱动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 在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在向每一个基色子像素中的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单元显示单元提供所述第一图像信号;以及 在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在向每一个基色子像素中的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提供所述第一图像信号的同时,向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提供所述第二图像信号。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具有薄膜场效应晶体管驱动结构;以及所述第二单位显示单元具有开关驱动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单位显示单元基于开关信号具有全透明以及不透明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 在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在向每一个基色子像素中的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提供所述第一图像信号; 在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在向每一个基色子像素中的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提供所述第一图像信号,向所述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提供所述第二图像信号,并且所述第二图像信号对应于使所述第二单位显示单元处于全透明状态的开关信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显示屏幕包括由多种基色子像素构成的像素阵列,其中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为所述显示屏幕中的奇数行或偶数行中的基色子像素;以及所述第二单位显示单元为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的相邻行或相邻列的对应位置上的对应基色子像素,所述第二单位显示单元在横向方向上或纵向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相邻; 其中 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在向所述像素阵列中的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提供所述第一图像信号;以及 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在向所述像素阵列中的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提供所述第一图像信号的同时,向所述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提供所述第二图像信号。
9.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显示屏幕,所述显示屏幕包括多个第一单位显示单元以及多个第二单位显示单元并通过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以及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显示静态或动态图像,所述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基于预设的条件控制所述显示屏幕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之间切换; 在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下,向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提供具有原始的图像数据的第一图像信号;以及 在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下,向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提供具有原始的图像数据的第一图像信号,并且向所述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提供具有预设的亮度的第二图像信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 检测所述终端设备附近的环 境光强度,并且产生与所述环境光强度相关的检测信号, 判断所述检测信号是否超过预设的阈值;以及 如果所述检测信号超过预设的阈值,则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显示屏幕进入第二显示模式, 其中所述预设的亮度为最高亮度。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显示屏幕包括由多种基色子像素构成的像素阵列,并且所述每一个基色子像素由具有对应基色的第一单位显示单元以及具有对应基色的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构成,并且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单位显示单元具有薄膜场效应晶体管驱动结构, 其中在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在向每一个基色子像素中的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单元显示单元提供所述第一图像信号;以及 在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在向每一个基色子像素中的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提供所述第一图像信号的同时,向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提供所述第二图像信号。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显示屏幕包括由多种基色子像素构成的像素阵列,并且所述每一个基色子像素由具有对应基色的第一单位显示单元以及具有对应基色的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构成,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具有薄膜场效应晶体管驱动结构,并且所述第二单位显示单元具有开关驱动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单位显示单元基于开关信号具有全透明以及不透明状态, 其中在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在向每一个基色子像素中的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提供所述第一图像信号; 在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在向每一个基色子像素中的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提供所述第一图像信号,向所述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提供所述第二图像信号,并且所述第二图像信号对应于使所述第二单位显示单元处于全透明状态的开关信号。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为所述显示屏幕中的奇数行或偶数行中的基色子像素;以及所述第二单位显示单元为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的相邻行或相邻列的对应位置上的对应基色子像素,所述第二单位显示单元在横向方向上或纵向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相邻; 其中 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在向所述像素阵列中的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提供所述第一图像信号;以及 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在向所述像素阵列中的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提供所述第一图像信号的同 时,向所述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提供所述第二图像信号。
全文摘要
终端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显示屏幕,包括多个第一单位显示单元以及多个第二单位显示单元,并且配置来通过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显示静态或动态图像;以及控制单元,配置来基于预设的条件控制所述显示屏幕在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向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提供具有原始的图像数据的第一图像信号;以及在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向所述第一单位显示单元提供具有原始的图像数据的第一图像信号,并且向所述第二单位显示单元提供具有预设的亮度的第二图像信号。
文档编号G09G3/34GK103137075SQ20111039944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5日
发明者石均 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