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像素驱动方法

xiaoxiao2020-6-26  24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像素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像素驱动方法,特别关于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IXD)装置以其耗电量低、发热量少、重量轻、以及非辐射性等等优点,已经被使用于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中,并且逐渐地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 CRT)显不装置。一般而言,液晶显示装置主要包含一液晶显示面板(IXD Panel)以及一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其中,液晶显示面板主要具有一薄膜晶体管基板、一彩色滤光基板以及一夹设于两基板间的液晶层,且两基板与液晶层形成数个阵列设置的像素。背光模块可将一光源的光线均匀地分布到液晶显示面板,并经由各像素显示色彩而形成一图案。然而,由于各像素间的电压-穿透率曲线会随着使用者观看液晶显示面板的角度(例如正看及侧看)而有所不同,因此于不同视角观看显示面板时将会有色偏的现象产生。为改善色偏现象,已有多种已知技术研发出来,其中大多的技术特征是将单一像素再分成一亮区及一暗区,经由此两区正看及侧看的电压-穿透率曲线不同,而具有相互补偿的效果,以达到低色偏(Low Color Shift, LCS)的目的。在低色偏技术中,每一像素额外具有一补偿电容,在一第一巾贞期间(frame time)中,当该像素的下一条扫描线致能时,该像素的数据信号(称为第一数据信号)移转至补偿电容。然后在一第二帧期间中,当数据线再一次写入数据信号(称为第二数据信号)至该像素时,第一数据信号与第二数据信号会达到电性平衡而形成暗区。当然,在此状况中,对同一像素而言,其写入的数据信号在时序上需为正极性、负极性、正极性、 .,交错极性的排列才能达到电性平衡的效果。

然而,上述低色偏技术在应用于3D显示时会产生问题。在3D显示技术中,同一像素在帧期间的时序上需依序写入右眼观看数据、左眼观看数据、右眼观看数据、 ,右眼与左眼观看数据交错的排列,以致能在观看者形成3D影像。而3D技术配合低色偏技术时,会有3D显示效果不佳以及产生影像残留等两种情况。在第一种情况中,例如同一像素在时序上所写入的数据信号的极性为+(右眼I)、+ (左眼I)、-(右眼2)、-(左眼2)、+(右眼3)、+(左眼3)、-(右眼4)、-(左眼4)、...的排列,其中+代表正极性,-代表负极性。对右眼3所对应的时序而言,右眼3的数据信号(+极性)与左眼2 (-极性)的数据信号形成电性平衡而产生暗区效果。对左眼3的时序而言,左眼3的数据信号与右眼3的数据信号形成电性平衡,但左眼3与右眼3的数据信号皆为正极性。结果,对同一像素而言,其低色偏的效果不同,导致3D显示效果不佳。在第二种情况中,例如同一像素在时序上所写入的数据信号的极性为+(右眼I)、-(左眼I)、+(右眼2)、-(左眼2)、+(右眼3)、-(左眼3)、+(右眼4)、-(左眼4)、...的排列。但在此种情况中会造成右眼观看数据皆为正极性,左眼观看数据皆为负极性,使得液晶单元内存在一内部电场,从而发生电子聚集以致影像残留(image sticking)等现象。
因此,如何改善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驱动方法,使低色偏技术能更合适的应用于3D显示技术,进而提升显示效能,实为当前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使低色偏技术能更合适的应用于3D显示技术,进而提升显示效能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驱动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驱动方法,在一帧期间内,包含:于一第一致能期间内,致能该第一扫描线并经由该数据线写入具有一第一极性的一第一数据至该第一电容以及该第二电容;于一第二致能期间内,致能该第一扫描线并经由该数据线写入具有一第二极性的一第二数据至该第一电容以及该第二电容,该第二致能期间晚于该第一致能期间;于一第三致能期间内,致能该第二扫描线,该第三致能期间位于该第一致能期间与该第二致能期间之间;以及于一第四致能期间内,致能该第二扫描线,该第四致能期间于该第二致能期间之后。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扫描线为第一扫描线的下一条扫描线。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极性为正极性,第二极性为负极性,或第一极性为负极性,第二极性为正极性。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数据为右眼观看数据或左眼观看数据。在一实施例中,第三致能期间为第一致能期间的下一个致能期间。在一实施例中,第四致能期间为第二致能期间的下一个致能期间。在一实施例中,在一第一帧期间的第二数据为右眼观看数据,在一第二帧期间的第二数据为左眼观看数据,第二帧期间为第一帧期间的下一个帧期间。在一实施例中,在一第三帧期间的第二数据为右眼观看数据,第三帧期间为第二帧期间的下一个帧期间,并且第一帧期间的第二数据与第二帧期间的第二数据为相同极性,第三帧期间的第二数据与第二帧期间的第二数据为相反极性。在一实施例中,在连续的多个帧期间的这些第二数据为交替的右眼观看数据与左眼观看数据,且这些帧期间的这些第二数据具有多个连续的正极性以及多个连续的负极性。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含数个像素、一扫描驱动电路以及一数据驱动电路。至少其中一像素具有一第一电容、一第二电容以及一补偿电容。扫描驱动电路经由数个扫描线驱动这些像素,这些扫描线具有一第一扫描线与一第二扫描线,第一扫描线分别经由一第一晶体管以及一第二晶体管与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连接,第二扫描线经由一补偿晶体管与补偿电容连接,且第一电容与补偿电容经由补偿晶体管连接。数据驱动电路经由数个数据线驱动这些像素,其中一数据线分别经由第一晶体管以及第二晶体管与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连接。其中,在一第一致能期间内,扫描驱动电路致能第一扫描线,数据驱动电路经由数据线写入具有一第一极性的一第一数据至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在一第二致能期间内,扫描驱动电路致能第一扫描线,数据驱动电路经由数据线写入具有一第二极性的一第二数据至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第二致能期间晚于第一致能期间。在第一致能期间与第二致能期间之间的一第三致能期间内,扫描驱动电路致能第二扫描线。在第二致能期间之后的一第四致能期间内,扫描驱动电路致能第二扫描线。第一致能期间、第二致能期间、第三致能期间与第四致能期间位于同一帧期间。承上所述,经由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像素驱动方法,至少一像素在同一帧期间内皆被写入两个极性相反的数据信号;先写入的数据信号是其他像素的数据信号所提供作为修改补偿电容极性的效果,后写入的数据信号是该像素真正要显示的数据信号。因此在每一帧期间内,该像素的暗区皆由两个极性相反的数据信号所达到的电性平衡来提供低色偏效果,使得本发明够使低色偏技术能更合适的应用于3D显示技术,并提升显示效倉泛。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方块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一部分像素受扫描线与数据线驱动的示意图;图3至图6为对应同一数据线的像素在单一帧期间中,在时间轴上被一些扫描线驱动的不同方面的示意图;以及图7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像素驱动方法的步骤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液晶显示装置11:扫描驱动电路12:数据驱动电路Cl: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C:补偿电容D:数据线P:像素S:扫描线SOl S04:像素驱动方法的步骤Tl:第一晶体管T2:第二晶体管TC:补偿晶体管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像素驱动方法,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I的方块示意图。液晶显示装置I包含数个像素P、一扫描驱动电路11以及一数据驱动电路12。像素P由液晶显示装置I的一液晶显示面板构成,当然,液晶显示面板具有一薄膜晶体管基板、一液晶层以及一彩色滤光基板,三者堆迭设置,并可形成阵列设置的像素P。扫描驱动电路11经由数个扫描线Sbn驱动这些像素P。数据驱动电路12经由数个数据线Dn驱动这些像素P。图2为其中一部分像素P受扫描线与数据线驱动的示意图。请参照图2所示,至少其中一像素(于此以每一像素为例)具有一第一电容Cl、一第二电容C2以及一补偿电容CC。于此,第一电容Cl与补偿电容CC配合用以使像素的一部分形成所谓的「暗区」,而第二电容C2用以使像素的另一部分形成所谓的「亮区」。扫描线分别经由一第一晶体管Tl以及一第二晶体管T2与第一电容Cl以及第二电容C2电性连接。经由扫描线传送扫描信号可开启第一晶体管Tl与第二晶体管T2,而这段开启的时间称为致能时间。另外,扫描线亦经由一补偿晶体管TC与上一像素的补偿电容CC电性连接。并且第一电容Cl与补偿电容CC经由补偿晶体管TC电性连接;藉此,当补偿晶体管TC开启时,第一电容Cl与补偿电容CC可达到电性平衡而提供低色偏效果。数据线分别经由第一晶体管Tl以及第二晶体管T2与第一电容Cl以及第二电容C2电性连接。当第一晶体管Tl与第二晶体管T2被开启时,经由数据线可写入数据信号以使液晶对应地转动而呈现正确的画面。在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应用3D显示技术,因而在显示上,同一像素在一第一帧期间中的数据信号对应右眼观看数据,而在一第二帧期间中的数据信号对应左眼观看数据,如此以在观看者形成3D影像。然而上述达到3D显示的技术手段仅为举例说明,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图2绘示了局部的像素以为说明本实施例的像素驱动方法,以下对一些标号稍作说明。图2仅为举例,其显示扫描线S3 S6、一数据线Dm。其中,扫描线S3与数据线D111所对应的像素为P3ni,像素P3ni中的第一电容为Cl3n1、第二电容为C23n1、补偿电容为CC3ni,而第一晶体管为Tl3m、第二晶体管为T23m、补偿晶体管为TC3m,其余像素依此类推。在此需为申请专利范围中的「第一扫描线」与「第二扫描线」作一定义,例如对像素P3m而言,第一扫描线为扫描线S3,而第二扫描线为扫描线S4。但是在其他方面中,有可能第二扫描线非扫描线S4,例如当扫描线S5经由补偿晶体管TC3m与补偿电容CC3m电性连接时,则扫描线S5为第二扫描线。但需注意,上面「第一扫描线」与「第二扫描线」的叙述对像素P3m而言,其余像素依此类推。第一实施例请参照图3及图2以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像素驱动方法。图3为对应同一数据线的像素在单一帧期间(frame time)中,在时间轴上被一些扫描线驱动的示意图,进一步说,在图3中,横线代表不同的扫描线(于此以扫描线S1 S6为例),但纵线非数据线而是代表致能期间的推移,每一致能期间代表一扫描线开启的时间,而其上的+ -代表所写入的数据信号的极性。以像素P4m来说,其先被写入一正极性的数据信号,然后再被写入一负极性的数据信号。步骤SOl:在一第一致能期间内,致能第一扫描线S3,并经由数据线Dm写入具有一第一极性的一第一数据至第一电容Cl3m以及第二电容C23m。但需注意,此第一数据并非像素P3m所真正要显示的数据信号,此第一数据是属于像素Plm所真正要显示的数据信号,只是当扫描线S1致能时,扫描线S3同时致能,以致数据线Dm将第一数据也写入像素P3m。第一致能期间写入的数据信号可视为扫描线S1致能所对应的「预充」效果。于此,第一数据以正极性为例。步骤S02:于一第二致能期间内,致能第一扫描线S3并经由数据线Dm写入具有一第二极性的一第二数据至第一电容Cl3m以及第二电容C23m,第二致能期间晚于第一致能期间。对像素P3m来说,第二致能期间是其真正的致能期间,在此致能期间所写入的第二数据是像素P3m真正要显示的数据信号。于此,第二数据以负极性为例;或者在其他方面中,第一数据可为负极性,而第二数据可为正极性。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致能期间亦提供了扫描线S5—次预充的效果。步骤S03:于一第三致能期间内,致能第二扫描线S4,第三致能期间位于第一致能期间与第二致能期间之间。由图3来看可知第三致能期间是扫描线S2所对应提供的预充效果。请参照图2所示,第三致能期间来致能第二扫描线S4的用意在于使像素P3m的补偿晶体管TC3m被开启,以致储存于第一电容Cl3m的电荷过到补偿电容CC3m,于此使在第一致能期间所得到的正极性第一数据过到补偿电容CC3m,以为了之后与负极性的第二数据形成电性平衡而提供低色偏效果。于此,第三致能期间为第一致能期间的下一个致能期间。步骤S04:于一第四致能期间内,致能第二扫描线S4,第四致能期间于第二致能期间之后。由图3可知,第四致能期间为像素P4m的真正的致能期间并且造成扫描线S6 —次「预充」效果,但这里主要强调第四致能期间对像素P3m的功用。在第四致能期间内,像素P3m的补偿晶体管TC3m再次被开启(前一次是在第三致能期间),以致储存于第一电容Cl3m的第二数据(于第二致能期间得到的负极性的第二数据)与补偿电容CC3m的第一数据(正极性的第一数据)形成电性平衡而提供低色偏效果。于此,第四致能期间为第二致能期间的下一个致能期间。由上可知,像素P3m在单一帧期间内依序经过第一致能期间、第三致能期间、第二致能期间以及第四致能期间,并且得到的效果叙述如下。在第一致能期间内使正极性的第一数据对第一电容Cl3m与第二电容C23m充电;在第三致能期间内使第一电容Cl3m的正极性的第一数据过到补偿电容CC3m ;在第二致能期间内使负极性的第二数据对第一电容Cl3m与第二电容C23m充电;在第四致能期间内使储存于第一电容Cl3m的负极性的第二数据与储存于补偿电容CC3m的正极性的第一数据产生电性平衡并形成一暗区,而储存于第二电容C23m的负极性的第二数据形成亮区,经由亮区与暗区的配置而达到低色偏的效果。并且,在每一帧期间内,各像素的暗区皆由不同极性的数据信号达到电性平衡,进而提供效能更佳的低色偏效果。由于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应用3D显示技术,故可令在上述帧期间(第一帧期间)内的所有数据(如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为右眼观看数据,而在下一帧期间(第二帧期间)内的所有数据为左眼观看数据;当然也可以反过来。如此,对像素P3m而言,其在帧期间的时序上,第二数据的性质可例如为-(右眼I)、-(左眼I)、+ (右眼2)、+ (左眼2)、-(右眼3)、-(左眼3)、+(右眼4)、+(左眼4)、...的排列,藉此可避免右眼观看数据(或左眼观看数据)皆为同极性而导致影像残留(image sticking)。另外,在连续的多个巾贞期间的这些第二数据为交替的右眼观看数据与左眼观看数据,并且这些帧期间的这些第二数据具有多个连续的正极性以及多个连续的负极性,例如:-(右眼I)、-(左眼I)、-(右眼2)、+(左眼2)、+(右眼3)、+(左眼3)、-(右眼4)、-(左眼4)、-(右眼5)、...的排列,或是_(右眼I)、-(左眼I)、-(右眼2)、-(左眼2)、+(右眼3)、+(左眼3)、+(右眼4)、+(左眼4)、-(右眼5)、...的排列。如此,本发明利用像素预充的概念来解决低色偏技术应用于3D显示技术所产生的问题,进而提升3D显示效能。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4与图2以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像素驱动方法。图4的意义类同于图3,故于此不再赘述。从某一角度来说,由图3可知第一实施例的像素驱动方法,当一条扫描线Sn(如扫描线S1)致能时,其同步致能扫描线Sn+2 (如扫描线S3)以提供预充效果。由图4可知第二实施例的像素驱动方法,当一条扫描线Sn(如扫描线S1)致能时,其同步致能扫描线Sn+3 (如扫描线S4)以提供预充效果,并同样达到低色偏效果。由图4可知,像素P3m依序经过第一致能期间、第三致能期间、第二致能期间以及第四致能期间,并且得到的效果叙述如下。在第一致能期间内使负极性的第一数据对第一电容Cl3m与第二电容C23m充电;在第三致能期间内使第一电容Cl3m的负极性的第一数据过到补偿电容CC3m ;在第二致能期间内使正极性的第二数据对第一电容Cl3m与第二电容C23m充电;在第四致能期间内使正极性的第二数据与负极性的第一数据形成电性平衡并形成一暗区,而储存于第二电容C23m的正极性的第二数据形成亮区,经由亮区与暗区的配置而达到低色偏的效果。如此,在每一帧期间内,各像素的暗区皆由不同极性的数据信号达到电性平衡,进而提供效能更佳的低色偏效果。第三实施例请参照图5与图2以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像素驱动方法。图5的意义类同于图3,故于此不再赘述。与第二实施例主要不同在于,第三实施例的像素驱动方法利用点反转(dotinversion)方式,即相邻的像素,在同一帧期间内,其第二数据的极性不相同。本实施例以像素P4m来说明。由图5可知,像素P4m依序经过第一致能期间、第三致能期间、第二致能期间以及第四致能期间,并且得到的效果叙述如下。在第一致能期间内使正极性的第一数据对第一电容Cl4m与第二电容C24m充电;在第三致能期间内使第一电容Cl4ffl的正极性的 第一数据过到补偿电容CC4m ;在第二致能期间内使负极性的第二数据对第一电容Cl4m与第二电容C24m充电;在第四致能期间内使负极性的第二数据与正极性的第一数据形成电性平衡并形成一暗区,而储存于第二电容C24m的负极性的第二数据形成亮区,经由亮区与暗区的配置而达到低色偏的效果。如此,在每一帧期间内,各像素的暗区皆由不同极性的数据信号达到电性平衡,进而提供效能更佳的低色偏效果。第四实施例请参照图6与图2以说明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像素驱动方法。图6的意义类同于图3,故于此不再赘述。从某一角度来说,由图3可知第一实施例的像素驱动方法,当一条扫描线Sn致能时,其同步致能扫描线Sn+2以提供预充效果。由图6可知第四实施例的像素驱动方法,当部分扫描线的其中一条(如扫描线Sn_2)致能时,其同步致能该条扫描线之后的第5条扫描线(如扫描线Sn+3)以提供预充效果,并且当另一部分扫描线(如扫描线Slri)的其中一条致能时,其同步致能该条扫描线之后的7条扫描线(如扫描线Sn+6)以提供预充效果,并同样达到低色偏效果。此外,就第二数据而言,扫描线并非依序致能,而是如I (如n-2)、3 (如n)、2 (如n-1)、4 (如 n+1)、5、7、6、8、 的顺序来致能。本实施例以像素P(n+5)m来说明。由图6可知,像素P(n+5)m依序经过第一致能期间、第三致能期间、第二致能期间以及第四致能期间,并且得到的效果叙述如下。在第一致能期间内使正极性的第一数据对第一电容Cl(n+5)m与第二电容C2(n+5)m充电;在第三致能期间内使第一电容Cl(n+5)m的正极性的第一数据过到补偿电容CC(蛛;在第二致能期间内使负极性的第二数据对第一电容Cl(n+5)m与第二电容C2(n+5)m充电;在第四致能期间内使负极性的第二数据与正极性的第一数据形成电性平衡并形成一暗区,而储存于第二电容C2(n+5)m的负极性的第二数据形成亮区,经由亮区与暗区的配置而达到低色偏的效果。如此,在每一帧期间内,各像素的暗区皆由不同极性的数据信号达到电性平衡,进而提供效能更佳的低色偏效果。并且,第一致能期间、第三致能期间、第二致能期间以及第四致能期间并非相邻的致能期间。综上所述,经由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像素驱动方法,至少一像素在同一帧期间内皆被写入两个极性相反的数据信号;先写入的数据信号是其他像素的数据信号所提供的预充效果,后写入的数据信号是该像素真正要显示的数据信号。因此在每一帧期间内,该像素的暗区皆由两个极性相反的数据信号所达到的电性平衡来提供低色偏效果,使得本发明够使低色偏技术能更合适的应用于3D显示技术,并提升显示效能。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驱动方法,其中该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数个像素、数个扫描线与数个数据线,至少其中一像素具有一第一电容、一第二电容以及一补偿电容,所述扫描线具有一第一扫描线与一第二扫描线,该第一扫描线分别经由一第一晶体管以及一第二晶体管与该第一电容以及该第二电容连接,该第二扫描线经由一补偿晶体管与该补偿电容连接,且该第一电容与该补偿电容经由该补偿晶体管连接,其中一数据线分别经由该第一晶体管以及该第二晶体管与该第一电容以及该第二电容连接,在一帧期间内,该像素驱动方法包含: 于一第一致能期间内,致能该第一扫描线并经由该数据线写入具有一第一极性的一第一数据至该第一电容以及该第二电容; 于一第二致能期间内,致能该第一扫描线并经由该数据线写入具有一第二极性的一第二数据至该第一电容以及该第二电容,该第二致能期间晚于该第一致能期间; 于一第三致能期间内,致能该第二扫描线,该第三致能期间位于该第一致能期间与该第二致能期间之间;以及 于一第四致能期间内,致能该第二扫描线,该第四致能期间于该第二致能期间之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驱动方法,其中该第二扫描线为该第一扫描线的下一条扫描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驱动方法,其中该第一极性为正极性,该第二极性为负极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驱动方法,其中该第一极性为负极性,该第二极性为正极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驱动方法,其中该第二数据为右眼观看数据或左眼观看数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驱动方法,其中该第三致能期间为该第一致能期间的下一个致能期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驱动方法,其中该第四致能期间为该第二致能期间的下一个致能期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驱动方法,其中在一第一帧期间的该第二数据为右眼观看数据,在一第二帧期间的该第二数据为左眼观看数据,该第二帧期间为该第一帧期间的下一个帧期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驱动方法,其中在一第三帧期间的该第二数据为右眼观看数据,该第三帧期间为该第二帧期间的下一个帧期间,并且该第一帧期间的该第二数据与该第二帧期间的该第二数据为相同极性,该第三帧期间的该第二数据与该第二帧期间的该第二数据为相反极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驱动方法,其中在连续的多个帧期间的所述第二数据为交替的右眼观看数据与左眼观看数据,且所述帧期间的这些第二数据具有多个连续的正极性以及多个连续的负极性。
11.一种液晶显不装置,包含: 数个像素,至少其中一像素具有一第一电容、一第二电容以及一补偿电容; 一扫描驱动电路,经由数个扫描线驱动这些像素,所述扫描线具有一第一扫描线与一第二扫描线,该第一扫描线分别经由一第一晶体管以及一第二晶体管与该第一电容以及该第二电容连接,该第二扫描线经由一补偿晶体管与该补偿电容连接,且该第一电容与该补偿电容经由该补偿晶体管连接;以及 一数据驱动电路,经由数个数据线驱动所述像素,其中一数据线分别经由该第一晶体管以及该第二晶体管与该第一电容以及该第二电容连接, 其中,在一第一致能期间内,该扫描驱动电路致能该第一扫描线,该数据驱动电路经由该数据线写入具有一第一极性的一第一数据至该第一电容以及该第二电容, 在一第二致能期间内,该扫描驱动电路致能该第一扫描线,该数据驱动电路经由该数据线写入具有一第二极性的一第二数据至该第一电容以及该第二电容,该第二致能期间晚于该第一致能期间, 在该第一致能期间与该第二致能期间之间的一第三致能期间内,该扫描驱动电路致能该第二扫描线, 在该第二致能期间之后的一第四致能期间内,该扫描驱动电路致能该第二扫描线, 该第一致能期间、该第二致能期间、该第三致能期间与该第四致能期间位于同一帧期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二扫描线为该第一扫描线的下一条扫描线。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极性为正极性,该第二极性为负极性。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极性为负极性,该第二极性为正极性。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二数据为右眼观看数据或左眼观看数据。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三致能期间为该第一致能期间的下一个致能期间。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第四致能期间为该第二致能期间的下一个致能期间。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在一第一帧期间的该第二数据为右眼观看数据,在一第二帧期间的该第二数据为左眼观看数据,该第二帧期间为该第一帧期间的下一个帧期间。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在一第三帧期间的该第二数据为右眼观看数据,该第三帧期间为该第二帧期间的下一个帧期间,并且该第一帧期间的该第二数据与该第二帧期间的该第二数据为相同极性,该第三帧期间的该第二数据与该第二帧期间的该第二数据为相反极性。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在连续的多个帧期间的所述第二数据为交替的右眼观看数据与左眼观看数据,且所述帧期间的所述第二数据具有多个连续的正极性以及多个连续的负极性。
全文摘要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驱动方法,在一帧期间内,包含于一第一致能期间内,致能该第一扫描线并经由该数据线写入具有一第一极性的一第一数据至该第一电容以及该第二电容;于一第二致能期间内,致能该第一扫描线并经由该数据线写入具有一第二极性的一第二数据至该第一电容以及该第二电容,该第二致能期间晚于该第一致能期间;于一第三致能期间内,致能该第二扫描线,该第三致能期间位于该第一致能期间与该第二致能期间之间;以及于一第四致能期间内,致能该第二扫描线,该第四致能期间于该第二致能期间之后。
文档编号G09G3/36GK103151001SQ20111040315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7日
发明者谢明峰 申请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