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结构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6  25

专利名称:按键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键结构。
一般而言,自动(伸缩笔心)原珠笔的按键所使用的循环定位机构,如


图1~图3所示为公知例一的一种按键式原珠笔,其系于笔芯401的前端套组一伸缩弹簧402,组于笔管403内,于笔套404内部设置深浅不同的凹滑槽405,凹滑槽405之间形成顶面具有倾斜面的隔柱4051,按键406套设于笔套404并凸出于笔套404的后开口,按键406连接一套筒407,套筒407外环设凸条408对应于笔套404凹滑槽405,按键406与套筒407相对于笔套404上下滑动,笔尾端套设滑套409,滑套409外环设凸条410来对应笔套404的凹滑槽405,且滑套409的部分凸条410端面设有倾斜面以对应于隔柱4051的倾端面,笔套404螺合于笔管403而成;使用者藉由反复按压按键406,使按键406下方的套筒407推顶滑套409,藉由滑套409凸条410端面的倾斜面与笔套404内隔柱4051的倾端面契合,逐次按压按键406使套筒407推顶滑套409旋动而使滑套409抵顶于笔套404内的隔柱4051顶端形成笔尖凸出(下方定位)的使用状态,如图2所示,或滑套409滑入于凹滑槽405中形成笔尖内缩(上方定位)的收藏状态,如图3所示。此种原珠笔的按键结构各别组件为松散的接触性连接,必需完全组合整体结构,才可以实施按键的功效,结构的连动不稳固,且其每一旋动而形成上下方定位时,都会磨擦其接触的倾斜面,其摩损率较大,所以此等伸缩的按键结构的按压切换次数有限,也不适合于较为精密的按键使用。
各种按键结构使用于电源开关,其操作最主要在于通电及关闭两种作动行程,为确实有效执行开关内部组件的连动动作,按键本身及其相关组件的连结组成关系重大,有关于开关结构的专利不胜枚举,如美国专利第4,167,720号、第4,937,548号、第5,223,813号、第5,451,729号、第5,558,211号等,但这些专利都有共通的缺点,即是(1)连动的组件繁多,连动的过程复杂,产生按键与组件间的非实时作动关系,也提高了制造成本。
(2)作动关系不牢固,增加故障机会,降低通电品质,不利于消费者的选用。
如图4所示为公知例二的立体分解图,其为一按键式开关的立体分解图,其为一利用环状梯道循环定位的按键式开关,其按键501下方设有一环状梯道502,环状梯道502的中央设有一v字型凸起部503,一定位杆504的上端插接于外壳体506的穿孔507中,定位杆504的下端凸杆505伸入环状梯道502中,通过一压缩弹簧508弹性推顶按键501,使定位杆504的凸杆505得以确实地抵顶于环状梯道502面;当反复按压按键501时,定位杆504下端的凸杆505得以扣持于v字型凸起部503的凹陷处a点或环状梯道502的底部b点,形成一种循环定位的按键式开关;然而,该弹簧508所提供的弹力,可能因为使用一段时间后弹力疲乏,此种环状梯道502定位的按键结构,当弹簧508的弹力不足时,其定位杆504的凸杆505与环状梯道502面的接触不牢固,当定位杆504的凸杆505到达环状梯道502顶端时,将可能形成偏离而跳脱,无法牢固扣持定位于v字型凸起部503的凹陷处a点,形成按键501跳脱空转;同时,该弹簧508的弹力疲乏,无法有效将导电片509及其接点510推动使其与接脚511的接点512接触,造成接触导电不良的状况。
基于上述诸公知的循环定位的按压式按键结构在使用上的缺点,特别是在电源开关的各种按键结构,其组件繁复制作成本较高、增加操作故障、作动过程反应迟缓等明显缺点,故有待再进一步改良。
通过定位杆的凸杆端在环状梯道中循环转动并推动定位片左右摆动,使定位片的开孔与环状梯道中的斜凸片成闭合状,卡制定位杆的凸杆端,或定位片被推动使开孔与环状梯道中的斜凸片成开放状,放开定位杆的凸杆端。
实施时,按压按键,直接连动定位杆,使定位杆的凸杆端在环状梯道中顺着梯道循环转动,并接触推动定位片的开孔,使定位片左右转动,通过定位片的开孔与环状梯道中的斜凸片共同钩扣凸杆端,或定位片的开孔转动释放凸杆端,形成定位杆的凸杆端在环状梯道中的循还定位,使该按键与容装本体产生相对突出或收缩的关系。
405 凹滑槽4051隔柱406 按键407 套筒408 凸条409 滑套410 凸条501 按键502 环状梯道503 凸起部504 定位杆505 凸杆506 外壳体507 穿孔508 压缩弹簧509 导电片510 接点511 接脚512 接点该定位杆2,其上端设有一穿孔21,定位杆2的下方一端形成一凸杆22,该凸杆22弯折向容装本体3内侧面;以一螺栓23穿过一弹性件24、穿孔21组合于按键1的结合柱14,使定位杆2以穿孔21为轴心而相对于按键1摆动,该弹性件24赋予定位杆2一指向按键1方向的弹力;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弹性件24为一压缩弹簧。
该容装本体3,其上方设有数个滑槽31对应于按键1的数支滑杆11,另设至少一个扣孔32对应于容装本体3的至少一支扣钩12,容装本体3的内侧面凹设有一多角的环状梯道33,如图6,该环状梯道33中凸设一斜凸片331,环状梯道33的下旁侧设有一组合孔34;有一定位片35,该定位片35为一板片体,其开设一开孔351,该开孔351略成ㄑ形的不规则状,开孔351的右下端凹处为A点,开孔351的上端凹处为B点,开孔351的下侧片体设有结合孔352,以一螺栓36穿过定位片35的结合孔351螺合于容装本体3环状梯道33下旁侧的组合孔34中,且定位片35以结合孔352为轴心,可相对于容装本体3的环状梯道33左右摆动,另于定位片35的右旁侧设有一穿孔353,以一弹性组件37的一端穿组于穿孔353,弹性组件37的另一端固定组接于容装本体3的内侧面,该弹性组件37提供一弹力推顶定位片35,在不受其它外力时,该弹性组件37的弹力使定位片35恒指向一方,在本实施例中,该弹性组件37使定位片35具向左摆动的弹力。
组合时,将定位杆2的凸杆22端穿过定位片35的开孔351并伸入容装本体3的环状梯道33中。
实施时,参考图7~10,当按键1相对凸出于容装本体3,即位于上方位置时,如图7所示,使用者按压按键1,按键1向下连动定位杆2向下,定位杆2的凸杆22端在环状梯道33中沿着斜凸片331的上侧面,向左下方移动,以反时针方向顺着环状梯道33移到斜凸片331的下侧面,该定位杆2的凸杆22接触推动定位片35的开孔351,使定位片35向左转动,如图8所示,定位片35的开孔351右下凹处A点略成水平状与环状梯道33中的斜凸片331左下侧面共同连结,放开按键1使定位杆2的凸杆22顺着环状梯道33中的斜凸片331左下侧面上滑至定位片35的右下凹处A点定位,形成定位杆2向下定位的状态,如图9所示,此时,按键1相对缩入容装本体3。
当按键1相对缩入容装本体3,即位于下方位置时,如图9所示,使用者按压按键1,按键1向下连动定位杆2向下,定位杆2的凸杆22端在环状梯道33中略微向左下方移动,该定位杆2的凸杆22推动定位片35及开孔351的A点向右,使定位片35向右转动,定位片35的开孔351右下端凹处A点内侧边缘从原来略呈水平状转动成较接近垂直的倾斜状,与环状梯道33中的斜凸片331上端部形成一开口,如
图10所示,此时,定位杆2的凸杆22端失去定位片35开孔351右下端凹处A点内侧边的阻挡,放开按键1,通过按键1内部的弹性件13(压缩弹簧)弹性伸张,将按键1及定位杆2向上弹起,定位杆2的凸杆22端顺环状梯道33向上,又受到定位片35开孔351的限制到达上端凹处B点,使定位杆2的凸杆22端在环状梯道33中移到斜凸片331的左上侧面,形成定位杆2及按键1向上定位的状态,如图7所示,即按键1位于上方位置,此时,按键1相对凸出于容装本体3。
另,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定位杆2与环状梯道及定位片的组设位置与前述实施例为上下倒置(图中未示),其系于容装本体3设置一结合孔以组合定位杆2的穿孔21,该定位杆2的凸杆22位于上端,定位杆2可相对容装本体3摆动,于按键1内侧面凹设一多角的环状梯道,环状梯道中凸设一斜凸片,环状梯道的上旁侧设有一组合孔;以一螺栓36穿过定位片35的结合孔螺合于按键1的环状梯道上侧的组合孔中,定位片35以结合孔为轴心,可相对于环状梯道左右摆动,以弹性组件37的一端穿组于定位片35旁的穿孔,弹性组件37的另一端固定组接于按键1的内侧面,在不受其它外力时,该弹性组件37的弹力使定位片恒指向一方,在实施例二中,该弹性组件37使定位片具有向右摆动的弹力。该定位片35的形状及与按键1的组装关系同于前述实施例中定位片35与容装本体3的组装,但上下颠倒,使定位片35相对于按键1的多角环状梯道左右摆动,定位杆2的凸杆22端穿过定位片35的开孔并伸入环状梯道中。实施例二的组成与作动关系相同于前述实施例。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按键1、定位杆2、容装本体3配合环状梯道33及定位片35相互连动形成循环定位关系,其组件组成简易,作动关系直接,使操作确实有效,确具实用功效,并且为前所未见的新设计。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说明,但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等,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覆盖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按键结构,将一按键活动套接于容装本体的上方,按键可相对于容装本体上下滑动,按键与容装本体间设置至少一个弹性件,使按键相对容装本体具有向外(上)弹开的弹力,其特征在于容装本体或按键的内侧面凹设有一环状梯道,该环状梯道中凸设一斜凸片,环状梯道的外侧开口组合一定位片,该定位片设一开孔,定位片可相对于环状梯道左右摆动,于定位片组设一弹性组件,在不受外力时,该弹性组件的弹性力推使定位片恒摆向一方,以一定位杆的凸杆端穿过定位片的开孔并伸入环状梯道中;通过定位杆的凸杆端在环状梯道中循环转动并推动定位片左右摆动,使定位片的开孔与环状梯道中的斜凸片成闭合状,卡制定位杆的凸杆端,或定位片被推动使开孔与环状梯道中的斜凸片成开放状,放开定位杆的凸杆端;实施时,按压按键,使定位杆、定位片与环状梯道相互连动,形成按键与容装本体相对缩合或远离的循环定位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主要包含有一按键、一定位杆、一容装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活动套接于容装本体的上方,按键相对于容装本体上下滑动,按键组合一弹性件,使按键相对容装本体具有向上的弹力;所述定位杆活动组合于按键的内侧面,定位杆可相对于按键摆动,定位杆的下方一端形成一凸杆,该凸杆弯折指向容装本体内侧面;所述容装本体,其内侧面凹设有一环状梯道,该环状梯道中凸设一斜凸片,环状梯道的下旁侧组合有一定位片,该定位片开设一开孔,设有一结合孔,且定位片可相对于容装本体的环状梯道左右摆动;定位片的旁侧设有一穿孔,以一弹性组件的一端穿组于穿孔,弹性组件的另一端固定组接于容装本体的内侧面,该弹性组件提供一弹力推顶定位片,在不受其它外力时,该弹性组件的弹力使定位片恒指向一方;组合时,将定位杆的凸杆端穿过定位片的开孔并伸入容装本体的环状梯道中;实施时,通过按键与定位杆同步作动向上或向下,定位杆与容装本体的环状梯道及定位片相互连动形成循环定位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按键设至少一支扣钩,对应扣组于容装本体的至少一个扣孔,按键活动套接于容装本体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按键向下设置有数支滑杆,对应于容装本体的数个滑槽,按键活动套接于容装本体的上方,使按键相对于容装本体上下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按键内部组合一弹性件,该弹性件位于按键内部与容装本体之间,使按键具有向上的弹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按键组合的弹性件为一压缩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按键的内侧面设有一结合柱,结合柱设有一结合孔;该定位杆,其上端设有一穿孔;以一螺栓穿过一弹性件、定位杆的穿孔而组合于按键的结合柱,使定位杆以穿孔为轴心而相对于按键摆动,该弹性件赋予定位杆一指向按键的弹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为一压缩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容装本体的下旁侧设有一组合孔,另有一定位片,该定位片为一板片体,其开设一开孔,该开孔略成ㄑ形的不规则状,开孔的右下端有一凹处,上端有一凹处,开孔的下侧设有结合孔;以一螺栓穿过定位片的结合孔螺合于容装本体环状梯道下旁侧的组合孔中,且定位片以结合孔为轴心,可相对于容装本体的环状梯道左右摆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主要包含有一按键、一定位杆、一容装本体;其特征在于该按键活动套接于容装本体的上方,按键相对于容装本体上下滑动,按键组合一弹性件,使按键相对容装本体具有向上的弹力,按键的内侧面凹设有一环状梯道,该环状梯道中凸设一斜凸片,环状梯道的旁侧组合有一定位片,该定位片开设一开孔,设有一结合孔,且定位片可相对于环状梯道左右摆动;定位片右旁侧设一穿孔,以一弹性组件的一端穿组于穿孔,弹性组件的另一端固定组接于按键的内侧面,该弹性组件提供一弹力推顶定位片,在不受其它外力时,该弹性组件的弹力使定位片恒指向一方;该定位杆,其活动组合于容装本体的内侧面,定位杆可相对于容装本体摆动,定位杆的下方一端形成一凸杆,该凸杆弯折指向按键内侧面;该容装本体,设置有一结合柱,该结合柱具有结合孔,利用结合柱活动组合定位杆;组合时,将定位杆的凸杆端穿过定位片的开孔并伸入按键的环状梯道中;实施时,通过按键与定位杆同步向上或向下运动,定位杆与按键的环状梯道及定位片相互连动形成循环定位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键结构,其中该按键设至少一支扣钩,对应扣组于容装本体的至少一个扣孔,按键活动套接于容装本体的上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按键向下设置有数支滑杆,对应于容装本体的数个滑槽,按键活动套接于容装本体的上方,使按键相动于容装本体上下滑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键结构,其中该按键内部组合一弹性件,该弹性件位于按键内部与容装本体之间,使按键具有向上的弹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按键组合的弹性件为一压缩弹簧。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容装本体的内侧面设有一结合柱,结合柱设有一结合孔;该定位杆,其上端设有一穿孔;以一螺栓穿过一弹性件、定位杆的穿孔而组合于容装本体的结合柱,使定位杆以穿孔为轴心而相对于容装本体摆动,该弹性件赋予定位杆一指向按键的弹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为一压缩弹簧。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按键的旁侧设有一组合孔,另有一定位片,该定位片为一板片体,其开设一开孔,该开孔略成ㄑ形的不规则状,开孔的左上端有一凹处,下端有一凹处,开孔的上侧设有结合孔;以一螺栓穿过定位片的结合孔螺合于按键环状梯道旁侧的组合孔中,且定位片以结合孔为轴心,可相对于按键的环状梯道左右摆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键结构,将一按键活动套接于容装本体的上方,按键可相对于容装本体上下滑动,按键与容装本体间设置至少一个弹性件,使按键相对容装本体具有向外(上)弹开的弹力,其特征在于容装本体或按键的内侧面凹设有一环状梯道,该环状梯道中凸设一斜凸片,环状梯道的外侧开口组合一定位片,该定位片设一开孔,于定位片组设一弹性组件,以一定位杆的凸杆端穿过定位片的开孔并伸入环状梯道中;通过定位杆的凸杆端在环状梯道中循环转动并推动定位片左右摆动,使定位片的开孔与环状梯道中的斜凸片成闭合状,卡制定位杆的凸杆端,或定位片被推动使开孔与环状梯道中的斜凸片成开放状,放开定位杆的凸杆端。
文档编号B43K24/03GK2582892SQ0228938
公开日2003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7日
发明者游聪谋 申请人:游聪谋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