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影像显示系统与栅极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ー种移位寄存器模块,特别关于ー种可以不同的扫描顺序操作的双向移位寄存器模块。
背景技术:
移位寄存器(shift register)被广泛应用于数据驱动电路与栅极驱动电路,用以分别控制各数据线接收数据信号的时序,以及为各栅极线产生扫描信号。在数据驱动电路中,移位寄存器用以输出ー选取信号至各数据线,使得影像数据可依序被写入各数据线。另一方面,在栅极驱动电路中,移位寄存器用以产生ー扫描信号至各栅极线,用以依序将供应至各数据线的影像信号写入一像素矩阵的像素。近年来,发展出非晶娃整合型栅极驱动器(Amorphous Silicon Gate driver,简称ASG)技木。ASG技术是在非晶硅的制程中直接将栅极驱动电路整合于显示面板上,以取代栅极驱动器芯片的使用,此技术统称为面板上的栅极驱动器(Gate driver On Panel,简称GOP)。因此,应用ASG技术,可減少液晶显示器的元件,进而可降低制造成本并缩短制造周期。目前以GOP的产品都只有单向扫描的功能。然而,単一扫描顺序已无法满足现今影像显示系统产品的需求了。因此,需要一种全新的移位寄存器架构,其可以不同扫描顺序产生输出信号。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ー实施例,ー种影像显示系统,包括:ー栅极驱动电路,用以产生多个栅极驱动信号以驱动位于一基板上的一像素矩阵的多个像素。栅极驱动电路包括一双向移位寄存器模块,双向移位寄存器模块包括多级串接的移位寄存器。其中于正向扫描时,移位寄存器以一第一顺序依序输出栅极驱动信号,并且于反向扫描时,移位寄存器以一第二顺序依序输出栅极驱动信号。移位寄存器的至少ー者包括正向输入电路、反向输入电路、以及控制电路。正向输入电路接收正向输入信号以及正向重置信号,并且于正向扫描时根据正向输入信号的电压电位与正向重置信号的电压电位控制ー控制端点的电压电位。反向输入电路接收反向输入信号以及反向重置信号,并且于反向扫描时根据反向输入信号的电压电位与反向重置信号的电压电位控制控制端点的电压电位。控制电路耦接至控制端点,并接收第一时脉信号,用以根据控制端点的电压电位于移位寄存器的ー输出端点选择性输出第一时脉信号或一定电压信号作为栅极驱动信号。根据本发明的另ー实施例,ー种栅极驱动电路,制作于ー基板上,用以产生多个栅极驱动信号以驱动位于基板上的一像素矩阵的多个像素,包括一双向移位寄存器模块,其包括多级串接的移位寄存器。其中移位寄存器的至少ー者包括正向输入电路、反向输入电路、以及控制电路。正向输入电路接收正向输入信号以及正向重置信号,并且于正向扫描时根据正向输入信号的电压电位与正向重置信号的电压电位控制一控制端点的电压电位。反向输入电路接收反向输入信号以及反向重置信号,并且于反向扫描时根据反向输入信号的电压电位与反向重置信号的电压电位控制控制端点的电压电位。控制电路耦接至控制端点,并接收第一时脉信号,用以根据控制端点的电压电位于移位寄存器的ー输出端点选择性输出第一时脉信号或一定电压信号作为栅极驱动信号。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
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其中:图1显示传统液晶显示器示意图。图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双向移位寄存器模块示意图。图3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移位寄存器方块图。图4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移位寄存器电路图。图5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ー实施例所述的移位寄存器电路图。图6显不如图5所不的移位寄存器于正向扫描时的信号波形图。图7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ー实施例所述的移位寄存器电路图。图8显示如图7所示的移位寄存器于反向扫描时的信号波形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 电子装置;101 显示器面板;102 输入单元;110-1、110-2 栅极驱动电路;120 数据驱动电路;130 像素矩阵;140 控制芯片;200 双向移位寄存器模块;300、SR[1]、SR[2]、SR[3]、SR[X_2]、SR[X_1]、SR[X] 移位寄存器;301、501、701 正向输入电路;302,502,702 反向输入电路;303、503、703 控制电路;411、412、413、421、422、423、431、432、433 与 434 开关;CK、IN_F、IN_R、N、OUT、P、RSET_F、RSET_R、VG 端点;CK1、CK2、CK3、CK4、CK5、CK6、N(1)、N(2)、N(3)、N(4)、N(5)、N(6)、N(k_3)、N(k_l)、N (k)、N (k+1)、N (k+3)、N (X_5)、N (X_3)、N (X_2)、N (X-1)、N (X)、OUT (I)、OUT (2)、OUT (3)、OUT (k)、OUT (X-2)、OUT (X-1)、OUT ⑴、P (3)、P (X_2)、VGL 信号;M1、M2、M3、M4、M5、M6、M7、M8、M9、M10 晶体管;STVU STV2 起始脉波。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影像显示系统的多种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影像显示系统可包括一显示器面板101,其中显示器面板101包括栅极驱动电路110-1与110-2、一数据驱动电路120、一像素矩阵130以及ー控制芯片140。栅极驱动电路110-1与110-2用以产生多个栅极驱动信号以驱动像素矩阵130的多个像素。数据驱动电路120用以产生多个数据驱动信号以提供数据至像素矩阵130的多个像素。控制芯片140用以产生多个控制信号,包括时脉信号与起始脉波等。根据本发明的ー实施例,像素矩阵130位于一基板上,栅极驱动电路110-1与110-2是以非晶硅整合型栅极驱动器(Amorphous SiliconGate driver,简称ASG)技术制作于该基板上,以形成面板上的栅极驱动器(Gatedriver On Panel,简称 G0P)。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影像显示系统可能包括于ー电子装置100。电子装置100可包括上述显示器面板101与一输入单元102。输入单元102用于接收影像信号,以控制显示器面板101显示影像。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电子装置100有多种实施方式,包括:一移动电话、一数码相机、ー个人数字助理、一移动电脑、ー桌上型电脑、一电视机、ー汽车用显不器、一可携式光盘播放器、或任何包括影像显示功能的装置。根据本发明的ー实施例,栅极驱动电路110-1与110-2可分别包括一双向移位寄存器模块(以下段落将作详细的介绍),其可以不同的扫描顺序(例如,正向扫描顺序与反向扫描顺序)依序输出栅极驱动信号至各栅极线,用以依序将供应至各数据线的影像信号写入像素矩阵130的像素中。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正向扫描或反向扫描,本发明所提出的栅极驱动电路110-1与110-2皆可同时运作,用以双边驱动像素矩阵130,以提升驱动能力。然而,本发明并不受限于双边驱动的设计。例如,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栅极驱动电路也可仅实施于像素矩阵130的ー边,例如,图1的像素矩阵130仅包含单边的栅极驱动电路110-1或110-2,用以单边驱动像素矩阵130。图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双向移位寄存器模块示意图,其中双向移位寄存器模块可配置于如 图1所示的栅极驱动电路110-1与110-2中。双向移位寄存器模块200包括X级串接的移位寄存器300,如图所示的移位寄存器SR[1]、SR[2]、SR[3]、…SR [X-2]、SR[X-1]与SR[X],其中X为一正整数。各移位寄存器分别包括数个时脉输入端点CK、电压信号输入端点VG、正向信号输入端点IN_F、反向信号输入端点IN_R、输出端点OUT、信号传递端点N、正向重置信号输入端点RSET_F与反向重置信号输入端点RSET_R。其中各级移位寄存器的信号传递端点N将输出与输出端点OUT相同的栅极驱动信号,用以将栅极驱动信号的脉冲依序传递于各级移位寄存器之间。在操作上,双向移位寄存器模块200于正向扫描时,各移位寄存器300以ー第一顺序依序输出栅极驱动信号,例如,移位寄存器SR[1]至SR[X]将依序输出栅极驱动信号OUT⑴、OUT⑵、OUT⑶…OUT(X-2)、OUT(X-1)以及OUT⑴。另ー方面,于反向扫描时,各移位寄存器300以相反的一第二顺序依序输出栅极驱动信号,例如,移位寄存器SR[X]至SR[1]依序输出栅极驱动信号 OUT(X)、OUT (X-1)、0UT(X-2)…OUT (3)、0UT(2)以及 OUT(I)。双向移位寄存器模块200自控制芯片140接收多个控制信号,包括时脉信号CKl、CK2、CK3、CK4、CK5与CK6、起始脉波STV1、STV2、以及定电压信号VGL。一般而言,时脉信号CK1、CK2、CK3、CK4、CK5与CK6两两具有半个脉冲周期重叠,例如,參考图6的波形图,时脉信号CK2的前半个脉冲与时脉信号CKl的后半个脉冲重叠,而时脉信号CK2的后半个脉冲与时脉信号CK3的前半个脉冲重叠,并且通常时脉信号CKl、CK3与CK5提供至奇(偶)数级的移位寄存器,而时脉信号CK2、CK4与CK6提供至偶(奇)数级的移位寄存器。起始脉波STVl与STV2用以起始双向移位寄存器模块200,如图所示,双向移位寄存器模块200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SR[1]于正向信号输入端点IN_F接收起始脉波STVl作为正向输入信号,最后ー级移位寄存器SR[X]于反向信号输入端点IN_R接收起始脉波STV2作为反向输入信号。此外,移位寄存器SR[2]-SR[X-1]分别于正向信号输入端点IN_F接收前ー级移位寄存器于所输出的栅极驱动信号作为正向输入信号,以及于反向信号输入端点IN_R接收后ー级移位寄存器所输出的栅极驱动信号作为反向输入信号。至于正向重置信号与反向重置信号,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移位寄存器通常于正向重置信号输入端点RSET_F接收后两级或后三级移位寄存器所输出的栅极驱动信号作为正向重置信号,并且于反向重置信号输入端点RSET_R接收前两级或前三级移位寄存器所输出的栅极驱动信号作为反向重置信号。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法。例如,移位寄存器亦可接收后ー或多级移位寄存器所输出的栅极驱动信号作为正向重置信号,以及接收前ー或多级移位寄存器所输出的栅极驱动信号作为反向重置信号。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双向移位寄存器模块中头尾的一或多个移位寄存器的正向及反向重置信号耦接方法也可作特殊的设计,以避免产生时序错误。相关的设计方法可參考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文献,于此不赘述。图3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移位寄存器方块图。移位寄存器300包括正向输入电路301、反向输入电路302与控制电路303。正向输入电路301用以接收一正向输入信号以及一正向重置信号,并且于正向扫描时根据正向输入信号的一电压电位与正向重置信号的一电压电位控制ー控制端点的一电压电位。反向输入电路302用以接收一反向输入信号以及一反向重置信号,并且于反向扫描时根据反向输入信号的一电压电位与反向重置信号的一电压电位控制控制端点的电压电位。控制电路303耦接至控制端点,并接收一第一时脉信号,用以根据控制端点的电压电位于移位寄存器的ー输出端点选择性输出第一时脉信号或一定电压信号作为栅极驱动信号。根据本发明的ー实施例,正向输入电路301与反向输入电路302于结构上互相对称,其中于正向扫描时,正向输入电路301为主要控制控制端点的电压的电路,而反向输入电路302可成为辅助的电路,用以辅助正向输入电路301的操作。同样地,于反向扫描时,反向输入电路302为主要控制控制端点的电压的电路,而正向输入电路301可成为辅助的电路,用以辅助反向输入电路302的操作。图4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移位寄存器电路图。在此实施例中,移位寄存器300代表双向移位寄存器模块中第k级的移位寄存器。正向输入电路301包括开关411、412与413。开关411与412耦接于控制端点P与正向信号输入端点IN_F之间,而开关413耦接于控制端点P与电压信号输入端点VG之间。于此实施例中,第k级的移位寄存器的正向信号输入端点IN_F接收第(k-1)级移位寄存器所输出的信号N(k-l)作为正向输入信号,正向重置信号输入端点RSET_F接收第(k+3)级移位寄存器所输出的信号N(k+3)作为正向重置信号,正向输入电路301更接收时脉信号CKl作为另ー控制信号。如上述,各级移位寄存器的信号传递端点N将输出与输出端点OUT相同的栅极驱动信号,用以将栅极驱动信号的脉冲依序传递于各级移位寄存器之间。因此第(k_l)级移位寄存器所输出的信号N(k-l)即为栅极驱动信号OUT (k-1),同样地,第(k+3)级移位寄存器所输出的信号N(k+3)即为栅极驱动信号OUT (k+3)。此外,电压信号输入端点VG自控制芯片130接收定电压信号VGL,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定电压信号VGL为ー低电压信号。根据本发明的ー实施例,开关411根据信号N(k-l)的电压电位切换其导通状态,开关412根据时脉信号CKl的电压电位切换其导通状态,而开关413根据信号N(k+3)的电压电位切换其导通状态。当开关411以及/或412导通时,正向输入电路301根据信号N(k-1)的电压电位充电控制端点P的电压,此外,当时脉信号CKl具有高电压电位时,开关412更可帮助控制端点P的电压维持在定电压信号VGL的一电压电位。另ー方面,当开关413导通时,控制端点P将耦接至定电压信号VGL用以放电。根据本发明的ー实施例,反向输入电路302与正向输入电路301在结构上互相对称,包括开关421、422与423。开关421与422耦接接于控制端点P与反向信号输入端点IN_R之间,而开关423耦接于控制端点P与电压信号输入端点VG之间。于此实施例中,第k级的移位寄存器的反向信号输入端点IN_R接收第(k+1)级移位寄存器所输出的信号N(k+1)作为反向输入信号,反向重置信号输入端点RSET_F接收第(k-3)级移位寄存器所输出的信号N(k-3)作为反向重置信号,反向输入电路302更接收时脉信号CK5作为另ー控制信号。开关421根据信号N(k+1)的电压电位切换其导通状态,开关422根据时脉信号CK5的电压电位切换其导通状态,而开关423根据信号N (k-3)的电压电位切换其导通状态。当开关421以及/或422导通时,反向输入电路302根据信号N (k+1)的电压电位充电控制端点P的电压。此外,当时脉信号CK5具有高电压电位时,开关422更可帮助控制端点P的电压维持在定电压信号VGL的一电压电位。另ー方面,当开关423导通时,控制端点P将耦接至定电压信号VGL用以放电。控制电路303包含开关431、432、433与434,分别耦接至用以输出栅极驱动信号OUT (k)的输出端点OUT与用以输出信号N(k)的信号传递端点N。开关431与432根据控制端点P的电压电位切换其导通状态,当开关431与432导通时,控制电路303根据时脉信号CK3的电压电位充电输出端点OUT与信号传递端点N的电压。开关433与434根据不同于时脉信号CK3的其它时脉信号(例如,CKl或CK5)的电压电位切换其导通状态,当开关433与434导通时,输出端点OUT与信号传递端点N将被耦接至定电压信号VGL用以放电。结合信号波形图,以下段落将针对移位寄存器于正向扫描及反相扫描的操作分别作更详细的介绍。图5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ー实施例所述的移位寄存器电路图。图6显示如图5所示的移位寄存器于正向扫描时的信号波形图。在此实施例中,移位寄存器SR[3]代表双向移位寄存器模块中第3级的移位寄存器,其包括正向输入电路501、反向输入电路502与控制电路503,并且其中的开关电路皆以晶体管实施,例如,NMOS晶体管Ml-MlO。于正向扫描吋,晶体管M3首先因时脉信号CKl拉起的脉冲而导通,控制端点P耦接至正向输入信号N(2)。此时由于正向输入信号N(2)仍维持在低电压电位,因此控制端点P的电压保持在低电压电位。待正向输入信号N(2)的脉冲抵达后,晶体管Ml被导通,开始将控制端点P的电压充电至第一高电压电位(如图6中信号P(3)的波形)。由于控制端点P具有高电压电位,晶体管M7与M8会被导通,使得时脉信号CK3的脉冲可传递至输出端点OUT与信号传递端点N。因此,于晶体管M7与M8被导通的期间,栅极驱动信号OUT (3)与信号N(3)将与时脉信号CK3具有相同的相位。此外,于时脉信号CK3具有高电压电位的脉冲区间,控制端点P的电压可更近ー步通过寄生电容(或额外耦接的电容)被时脉信号CK3充高到第二高电压电位,用以进一歩提高晶体管M7与M8的栅极电压。较高的栅极电压有助于加快输出端点OUT与信号传递端点N的充/放电速度。待时脉信号CK3的脉冲结束后,由于晶体管M7与M8的漏极电压恢复到低电压电位,控制端点P的电压开始由第二高电压电位被放电回第一高电压电位。接着,待正向重置信号N(6)的脉冲抵达后,晶体管M5被导通,将控制端点P耦接至具有低电压电位的定电压信号VGL,进ー步将控制端点P的电压放电回低电压电位。如上述,于正向扫描时,正向输入电路为主要控制控制端点的电压的电路,而反向输入电路可成为辅助的电路,用以辅助正向输入电路的操作。參考到图5,信号N(4)与时脉信号CK5的脉冲可分别将反向输入电路的晶体管M2与M4导通,用以辅助控制端点P的充电与放电。图7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ー实施例所述的移位寄存器电路图。图8显示如图7所示的移位寄存器于反向扫描时的信号波形图。在此实施例中,移位寄存器SR[X-2]代表双向移位寄存器模块中第(X-2)级的移位寄存器,其包括正向输入电路701、反向输入电路702与控制电路703,并且其中的开关电路皆以晶体管实施,例如,NMOS晶体管Ml-MlO。于反向扫描吋,由起始脉波STV2起始双向移位寄存器模块的运作,并且时脉信号CK1-CK6的脉冲顺序颠倒(如图8所示)。晶体管M4首先因时脉信号CK6拉起的脉冲而导通,控制端点PI禹接至正向输入信号N(X-1)。此时由于反向输入信号N(X-1)仍维持在低电压电位,因此控制端点P的电压保持在低电压电位。待反向输入信号N(X-1)的脉冲抵达后,晶体管M2被导通,开始将控制端点P的电压充电至第一高电压电位(如图8中信号P(X-2)的波形)。由于控制端点P具有高电压电位,晶体管M7与M8会被导通,使得时脉信号CK4的脉冲可传递至输出端点OUT与信号传递端点N。因此,于晶体管M7与M8被导通的期间,栅极驱动信号0UT(X-2)与信号N(X-2)将与时脉信号CK4具有相同的相位。此外,于时脉信号CK4具有高电压电位的脉冲区间,控制端点P的电压可更近ー步通过寄生电容(或额外耦接的电容)被时脉信号CK4充高到第二高电压电位,用以进一歩提高晶体管M7与M8的栅极电压。较高的栅极电压有助于加快输出端点OUT与信号传递端点N的充/放电速度。待时脉信号CK4的脉冲结束后,由于晶体管M7与M8的漏极电压恢复到低电压电位,控制端点P的电压开始由第二高电压电位被放电回第一高电压电位。接着,待正向重置信号N(X-5)的脉冲抵达后,晶体管M6被导通,将控制端点P耦接至具有低电压电位的定电压信号VGL,进ー步将控制端点P的电压放电回低电压电位。如上述,于反向扫描时,反向输入电路为主要控制控制端点的电压的电路,而正向输入电路可成为辅助的电路,用以辅助反向输入电路的操作。參考到图7,信号N(X-3)与时脉信号CK2的脉冲可分别将反向输入电路的晶体管Ml与M3导通,用以辅助控制端点P的充电与放电。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借由使用结构上互相対称的正向输入电路与反向输入电路以及适当的安排控制信号(例如,时脉信号CK1-CK6)的时序,各级移位寄存器可分别根据不同的顺序输出栅极驱动信号,因此栅极驱动电路110-1与110-2可分别以不同的扫描顺序(例如,正向扫描顺序与反向扫描顺序)依序驱动各栅极线。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掲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ー种影像显示系统,包括: 一栅极驱动电路,用以产生多个栅极驱动信号以驱动位于一基板上的一像素矩阵的多个像素,该栅极驱动电路包括一双向移位寄存器模块,该双向移位寄存器模块包括多级串接的移位寄存器,其中于正向扫描时,所述移位寄存器以一第一顺序依序输出该栅极驱动信号,并且于反向扫描时,所述移位寄存器以一第二顺序依序输出该栅极驱动信号,其中所述移位寄存器的至少ー者包括: 一正向输入电路,接收一正向输入信号以及一正向重置信号,并且于正向扫描时根据该正向输入信号的一电压电位与该正向重置信号的一电压电位控制ー控制端点的ー电压电位; 一反向输入电路,接收一反向输入信号以及一反向重置信号,并且于反向扫描时根据该反向输入信号的一电压电位与该反向重置信号的一电压电位控制该控制端点的该电压电位;以及 ー控制电路,耦接至该控制端点,并接收一第一时脉信号,用以根据该控制端点的该电压电位于该移位寄存器的ー输出端点选择性输出该第一时脉信号或一定电压信号作为该栅极驱动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正向输入电路与该反向输入电路于结构上互相对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显示系统,还包括一显示器面板,其中该显示器面板包括: 该栅极驱动电路; 该像素矩阵; 一数据驱动电路,用以产生多个数据驱动信号以提供数据至该像素矩阵的所述像素;以及 ー控制芯片,产生一第一起始脉波与一第二起始脉波,用以起始该双向移位寄存器模块, 其中该双向移位寄存器模块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接收该第一起始脉波作为该正向输入信号,最后ー级移位寄存器接收该第二起始脉波作为该反向输入信号,并且所述移位寄存器的至少ー者接收前ー级移位寄存器所输出的该栅极驱动信号作为该正向输入信号,以及接收后ー级移位寄存器所输出的该栅极驱动信号作为该反向输入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正向输入电路包括: 一第一开关,耦接于该控制端点与用以接收该正向输入信号的一正向信号输入端点之间,井根据该正向输入信号的该电压电位切换其导通状态; 一第二开关,耦接于该控制端点与该正向信号输入端点之间,井根据ー第二时脉信号的一电压电位切换其导通状态;以及 一第三开关,耦接于该控制端点与该定电压信号之间,井根据该正向重置信号的该电压电位切换其导通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反向输入电路包括: 一第四开关,耦接于该控制端点与用以接收该反向输入信号的一反向信号输入端点之间,井根据该反向输入信号的该电压电位切换其导通状态; 一第五开关,耦接于该控制端点与该反向信号输入端点之间,井根据ー第三时脉信号的一电压电位切换其导通状态;以及 一第六开关,耦接于该控制端点与该定电压信号之间,井根据该反向重置信号的该电压电位切换其导通状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影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正向扫描时,该第一开关与该第ニ开关先被导通,用以充电该控制端点的ー电压,接着该第三开关被导通,用以放电该控制端点的该电压。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影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于反向扫描时,该第四开关与该第五开关先被导通,用以充电该控制端点的一电压,接着该第六开关被导通,用以放电该控制端点的该电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干,该栅极驱动电路是以非晶硅整合型栅极驱动器(Amorphous Silicon Gate driver, ASG)技术制作于该基板上。
9.ー种栅极驱动电路,制作于ー基板上,用以产生多个栅极驱动信号以驱动位于该基板上的一像素矩阵的多个像素,包括: 一双向移位寄存器模块,包括多级串接的移位寄存器,其中所述移位寄存器的至少ー者包括: 一正向输入电路,接收一正向输入信号以及一正向重置信号,并且于正向扫描时根据该正向输入信号的一电压电位与该正向重置信号的一电压电位控制ー控制端点的ー电压电位;一反向输入电路,接收一反向输入信号以及一反向重置信号,并且于反向扫描时根据该反向输入信号的一电压电位与该反向重置信号的一电压电位控制该控制端点的该电压电位;以及 ー控制电路,耦接至该控制端点,并接收一第一时脉信号,用以根据该控制端点的该电压电位于该移位寄存器的ー输出端点选择性输出该第一时脉信号或一定电压信号作为该栅极驱动信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正向输入电路与该反向输入电路于结构上互相对称。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正向输入电路包括: 一第一开关,耦接于该控制端点与用以接收该正向输入信号的一正向信号输入端点之间,井根据该正向输入信号的该电压电位切换其导通状态; 一第二开关,耦接于该控制端点与该正向信号输入端点之间,井根据ー第二时脉信号的一电压电位切换其导通状态;以及 一第三开关,耦接于该控制端点与该定电压信号之间,井根据该正向重置信号的该电压电位切换其导通状态。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反向输入电路包括: 一第四开关,耦接于该控制端点与用以接收该反向输入信号的一反向信号输入端点之间,井根据该反向输入信号的该电压电位切换其导通状态; 一第五开关,耦接于该控制端点与该反向信号输入端点之间,井根据ー第三时脉信号的一电压电位切换其导通状态;以及 一第六开关,耦接于该控制端点与该定电压信号之间,井根据该反向重置信号的该电压电位切换其导通状态。
13.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于正向扫描时,该正向输入电路根据该正向输入信号充电该控制端点的一电压,并且该反向输入电路根据该反向输入信号协助该正向输入电路充电该控制端点的该电压。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于反向扫描时,该反向输入电路根据该反向输入信号充电该控制端点的一电压,并且该正向输入电路根据该正向输入信号协助该反向输入电路充电该控制端点的该电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影像显示系统和栅极驱动电路。该栅极驱动电路包括正向输入电路、反向输入电路、以及控制电路。正向输入电路接收正向输入信号以及正向重置信号,并且于正向扫描时根据正向输入信号的电压电位与正向重置信号的电压电位控制一控制端点的电压电位。反向输入电路接收反向输入信号以及反向重置信号,并且于反向扫描时根据反向输入信号的电压电位与反向重置信号的电压电位控制控制端点的电压电位。控制电路耦接至控制端点,并接收第一时脉信号,用以根据控制端点的电压电位于移位寄存器的一输出端点选择性输出第一时脉信号或一定电压信号作为栅极驱动信号。
文档编号G09G3/20GK103137057SQ20111040916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5日
发明者黄筑琳, 江建学 申请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