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书写笔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6  20

专利名称:一种智能书写笔的制作方法
一种智能书写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写字用笔具,特别是指一种有利于儿童和青少年视力保护,防近视防驼背的智能书写笔。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用于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使用的各种书写笔具,有各种铅笔、圆珠笔、中性水笔等,上述所有的笔具除了书写功能外,都不能让学生写字时的双眼与桌面保持正常距离和正确姿势进行书写,容易导致近视或其它视力障碍,因长期书写的姿势不正确,极易弓丨起学生脊椎弯曲变形出现驼背现象。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有人设计出了一种防近视书写笔,它包括夹持笔芯的笔头、握笔套、笔杆,在握笔套的前端设有作为固定握笔点的对称双凹部,在笔杆尾部设有一对红外线探头,在握笔套内腔设有带突起的笔芯套,笔芯套上设有挡圈和复位弹簧,在笔杆内腔设有内连接套和止推挡杆,此外在笔杆内腔还设有磁铁块、钮扣电池和通电后可产生磁场的线圈及控制电路板,当学生写字没有正确握笔时,止推挡杆将会偏离止挡位置让笔芯缩回笔套中无法书写,当小于规定距离书写时,控制电路让线圈通电产生磁场,并对磁铁块产生作用力使止推挡杆发生偏移,笔芯缩回也不能书写,上述技术有利于纠正青少年的书写姿势,但是写字时一定要用手握住握笔套的双凹处,控制电路才能起作用,使用起来不方便, 且整枝笔内部结构复杂,加工装配不方便,且耗电量较大。针对上述缺点,中国专利第02215255. 5号,名称为防近视太阳能自动调控书写笔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书写笔,该书写笔由笔芯、笔头、握笔套、笔杆、红外探头、设有杠杆状止推挡杆,笔杆后端设有活动轴,活动轴上固定有重量块及太阳能电池板,活动轴通过固定内套语转动外套活动配合,使重量板始终处于后端笔杆的下方,从而在写字时让红外探头始终都朝着人脸部方向,该技术能自动纠正青少年的书写姿势,但其工艺太复杂,成本很高。中国专利第200420098052. 9号,名称为双防智能书写笔公开了一种书写笔,握笔套表面布设有正负极导电漆线构成的触摸开关,在握笔套内腔的尾端部固定有管形骨架及其线圈,在线圈通电时会产生磁场并对止推挡杆尾部的磁铁块产生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偏移动作的作用力,使笔芯在复位弹簧弹力作用下缩入笔头内部而不能写字,电路板及与其固定连接的活动轴是通过滚动轴承安装在笔杆后端的内腔中,所述重量块固定连接在活动轴上,并在其重力作用下会始终处于后端笔杆的下方,从而会使固定于电路板上的作为探头用的红外发射、接收管始终都朝着人脸的方向。该技术能自动纠正青少年学生写字姿势,该书写笔内部结构同样较复杂。因此,急需一种既能防近视防驼背、内部结构又简单的书写笔。

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书写笔,不仅对书写者能够起到防近视防驼背的作用,而且内部结构简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智能书写笔,包括一笔杆、 一笔芯、一夹持笔芯用的笔头、一用于装置笔芯的滑套、一电池、以及一感应装置,所述滑套设置在靠近笔头方向的笔杆内腔,且该滑套的顶端设有一滑芯,所述感应装置可自由转动的设置在笔杆的尾部内腔,所述感应装置包括一电路板、一与电路板连接的电机、一上限位探针、一下限位探针和一由复数个传动轮组成的联动杆,所述电池与电路板连接,且该电路板后端及前端分别设置一红外发射管以及一红外接收管,所述联动杆中位于顶端的传动轮通过一凸台与电机连接,该联动杆中位于尾端的传动轮与滑芯固定连接,所述上限位探针及一下限位探针分别与电路板连接;所述上限位探针位于联动杆正上方,且当联动杆顶于上限位探针时,该智能书写笔笔芯的笔尖缩入笔头内;所述下限位探针位于联动杆正下方且与滑芯紧邻,且当联动杆顶于下限位探针时,该智能书写笔笔芯的笔尖伸出笔头。进一步地,所述上限位探针设于电机上,所述下限位探针固定于笔杆的内壁。本发明一种智能书写笔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利用发射红外线来探测书写者头部与桌面的距离,当距离太近时凸台转动,间接使笔芯的笔尖主动缩到笔头内,能够自动纠正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的书写姿势,让写字者保持正确的坐姿和距离进行书写,有利于保护青少年的视力,防止驼背;且该智能书写笔具有内部结构简单的优点。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是本发明一种智能书写笔的装配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发明一种智能书写笔的装配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结合参阅图1与图2,本发明一种智能书写笔,包括一笔杆1、一笔芯2、一夹持笔芯2用的笔头3、一用于装置笔芯2的滑套4、一电池5、以及一感应装置6,所述滑套4设置在靠近笔头3方向的笔杆1内腔,且该滑套4的顶端设有一滑芯41,所述感应装置6可自由转动的设置在笔杆1的尾部内腔。其中,感应装置6包括一电路板61、一与电路板61连接的电机62、一上限位探针 63、一下限位探针64和一由复数个传动轮组成的联动杆65,所述电池5与电路板61连接, 且该电路板61后端及前端分别设置一红外发射管611以及一红外接收管612,该联动杆65 中位于顶端的传动轮651通过一凸台66与电机62连接,该联动杆65中位于尾端的传动轮 652与滑芯41固定连接,上限位探针63及一下限位探针64分别通过导线7与电路板61连接,且上限位探针63设于电机62上且位于联动杆65正上方,下限位探针64位于联动杆65 正下方且与滑芯41紧邻;当联动杆65顶于上限位探针63时,该智能书写笔笔芯2的笔尖 21缩入笔头3内;当联动杆65顶于下限位探针64时,该智能书写笔笔芯2的笔尖21伸出笔头3 ;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限位探针63设于电机62上,所述下限位探针64固定于笔杆1的内壁。该智能书写笔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红外发射管611会一直向外发射红外线信号,使用时保证红外发射管611和红外接收管612始终朝向人脸的方向。
当书写者书写坐姿正确时,红外发射管611的发射头在设定的距离内无障碍物, 红外接收管612无法接收到足够强的红外线信号,电路板61输出一个信号驱动电机62运转,然后电机62通过凸台66带动联动杆65运转,且联动杆65在运转的同时带动下方的滑芯41做纵向直线运动,使得笔芯2的笔尖21伸出笔头3,待联动杆65顶于下限位探针64 时(具体地,联动杆65位于尾端的传动轮652顶于下限位探针64),电路板61接收到下限位探针64传送过来的联动杆65的到位信号并控制电机62停止运转,笔芯2的笔尖21就停留在笔头3外面,可以正常书写。当书写者头部与桌面过于接近时,红外发射管612发射的红外线信号被书写者的脸部挡住而反射,红外接收管612接收发射回的红外线信号,电路板61输出驱动信号驱动电机62运转,然后电机62通过凸台66带动联动杆65运转,且联动杆65在运转的同时带动下方的滑芯41做纵向直线运动,进而使笔芯2的笔尖21主动缩入笔头3内,待联动杆65 顶于上限位探针64时(具体地,联动杆65位于顶端的传动轮651顶于下限位探针64),电路板61接收到上限位探针64传送过来的联动杆65的到位信号并控制电机62停止运转, 笔芯2的笔尖21停止在缩入笔头3内的状态,使书写者无法书写。从而起到防止近视,防止驼背的作用。当书写者书写完后将该智能书写笔放置于笔盒或者书包内时,该智能书写笔的工作状态与上述书写者头部与桌面过于接近时的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书写笔,包括一笔杆、一笔芯、一夹持笔芯用的笔头、一用于装置笔芯的滑套、一电池、以及一感应装置,所述滑套设置在靠近笔头方向的笔杆内腔,且该滑套的顶端设有一滑芯,所述感应装置可自由转动的设置在笔杆的尾部内腔,所述感应装置包括一电路板,所述电池与电路板连接,且该电路板后端及前端分别设置一红外发射管以及一红外接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还包括一与电路板连接的电机、一上限位探针、一下限位探针和一由复数个传动轮组成的联动杆,该联动杆中位于顶端的传动轮通过一凸台与电机连接,该联动杆中位于尾端的传动轮与滑芯固定连接,所述上限位探针及一下限位探针分别与电路板连接;所述上限位探针位于联动杆正上方,且当联动杆顶于上限位探针时,该智能书写笔笔芯的笔尖缩入笔头内;所述下限位探针位于联动杆正下方且与滑芯紧邻,且当联动杆顶于下限位探针时,该智能书写笔笔芯的笔尖伸出笔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书写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探针设于电机上,所述下限位探针固定于笔杆的内壁。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一种智能书写笔,包括一笔杆、一笔芯、一笔头、一滑套、一电池、以及一感应装置,感应装置包括一电路板、一电机、一上限位探针、一下限位探针和一由复数个传动轮组成的联动杆,电池与电路板连接,且电路板上设置一红外发射管以及一红外接收管,联动杆通过一凸台与电机连接,且联动杆与滑芯固定连接,上限位探针及一下限位探针分别与电路板连接;当联动杆顶于上限位探针时,笔芯的笔尖缩入笔头内;当联动杆顶于下限位探针时,笔芯的笔尖伸出笔头。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利用发射红外线来探测书写者头部与桌面的距离,当距离太近时凸台转动,进而使笔芯的笔尖主动缩到笔头内,对书写者能够起到防近视防驼背的作用,且内部结构简单。
文档编号B43K24/00GK102529510SQ2011104284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0日
发明者白志权, 连文胜 申请人:福州文盛光电子文具有限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