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在时序控制器与源极驱动器之间传送数据具有位误码率测试功能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时序控制器与源极驱动器之间传送数据的方法及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时序控制器与源极驱动器之间具有位误码率测试(BERT)功能的数据传送方法及装置,该位误码率测试功能用于当在时序控制器与源极驱动器之间传送/接收数据时,实时感测误码率。
背景技术:
由于与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RTs)相比,平板显示装置更加薄且轻,因此平板显示装置用于各个领域。具体来说,显示装置,如液晶显示装置(LCD),等离子显示面板(PDP)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正迅速地在市场上蔓延,用于替代传统的CRTs。平板显示装置接收来自外部主机系统的数据信号,并将该数据信号施加于显示面板,从而显示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平板显示装置包括一时序控制器与一源极驱动器。也就是说,从外部主机系统施加的数据信号被输入至时序控制器,时序控制器重新处理且将输入的数据信号传送至源极驱动器。源极驱动器使用从时序控制器接收的数据信号将图像数据电压施加给显示面板。近年来,由于平板显示装置的尺寸增加且必需提供图像的高质量,高分辨率已经显示出更高的趋势。因此,对时序控制器与源极驱动器之间的数据传送而言,需要高于现有技术的信号质量及传送速率,以及低的EMI水平,以保持显示系统的可靠性。使用小幅度摆动差分信号(RSDQ和微型低压差分信号(LVDQ的显示装置为传统的数据传送标准,在多点总线方案中信号线结构被使用。该RSDS方案导致结构性阻抗不匹配问题,从而当传送速率增加时,信号质量迅速下降,同时EMI水平变高。为了补偿这种问题,提出点对点差分信号(PPDS)技术。该技术通过具有点对点结构的信号线传送数据信号,其中几乎没有任何信号不匹配,从而使其能够保持高信号质量, 甚至在高传送速率的情况下。然而,当增加源极驱动器的数量时,数据信号线和时钟信号线的数量以相同的速率增加,从而使整个信号线的连接复杂化,且造成成本增加。
图1为说明时序控制器与源极驱动器之间的数据传送的传统协议的示例图。如图1所示,用于时序控制器与源极驱动器之间的数据传送的传统协议包括步骤I(P-I),步骤2 (P-II)以及步骤3 (P-III),其中该步骤1至步骤3作为一个周期。步骤1 对应一时钟训练步骤,其中用于传送同步时序控制器与源极驱动器之间的时钟的时钟信号 CT。在步骤2中,用于传送源极驱动器的操作设置和组态暂存的控制信号。在步骤3中,用于传送施加图像数据给显示面板的数据信号(RGB信号)。图2为说明步骤2中时序控制器与源极驱动器之间的数据传送的传统协议的示例的详细传送封包的示意图。参考图2,步骤2是传送源极驱动器的设置信息信号的步骤,其中包括控制起始封包“CTR_START packet”,控制封包“CTR1 packet”和“CTR2 packet”,以及数据起始封包"DATA_START packet”。控制起始封包表示下一封包为一控制封包,控制封包具有各种用于源极驱动器的组态设置的控制信号,而数据起始封包表示下一封包为一数据封包。在步骤 2中,可包括用于数据同步等的前序封包“PREAMBLE packet”。下面所示的表1和表2分别表示分配给控制起始封包与数据起始封包的位的定义。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在时序控制器与源极驱动器之间传送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位误码率测试功能,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正常模式中传送,其中包括一时钟训练步骤,同步在所述时序控制器与所述源极驱动器之间的时钟;顺序传送用于所述源极驱动器的组态设置的一控制起始封包CTR_ START、控制封包CTRl和CTR2、以及一数据起始封包DATA_START的步骤;以及传送一数据封包RGBDATA步骤,该三个步骤作为一个周期;(b)在位误码率测试(BERT)就绪模式中传送,其中,在正常模式中控制起始封包与数据起始封包的逻辑状态是由第一和第二 BERT封包变化及传送;(c)在位误码率测试(BERT)操作模式中传送,其中,所述控制封包被该位误码率测试就绪模式中的该第一位误码率测试封包忽略,且通过该第二位误码率测试封包传送替代该数据封包的一伪随机二进制序列(PRBQ图案;以及(d)比较所述伪随机二进制序列图案与设置于所述源极驱动器中的位流集,并感测位误码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e)在显示面板上显示位误码率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连续地重复一次或多次之后,进行在位误码率测试(BERT)操作模式中传送的步骤(C)。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在所述源极驱动器中传送的伪随机二进制序列图案与位流集之间设置一预定的规则,然后根据在传送的伪随机二进制序列图案与位流集之间的该预定的规则是否保持来感测位误码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位误码率测试封包将所述控制起始封包中的控制起始位的逻辑状态变化为另一逻辑状态,且使用部分的保留位作为用于控制位误码率测试(BERT)操作模式的位,其中,所述控制起始封包包括表示下一封包为控制封包的控制起始位、以及其余的保留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位误码率测试(BERT)操作模式的位包括重置位“DSRST BIT”,用于使伪随机二进制序列图案与设置于所述源极驱动器中的位流集设定为相一致;以及使能位“DSEN BIT”,用于确定是否传送伪随机二进制序列图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重置位处于第一逻辑状态时,设置于所述源极驱动器中的伪随机二进制序列图案与位流集彼此相一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使能位处于第二逻辑状态时,伪随机二进制序列图案在下一周期中被传送至所述源极驱动器,当使能位处于第三逻辑状态时,在下一周期停止伪随机二进制序列图案的传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位误码率测试封包将所述数据起始封包中的数据起始位的逻辑状态变化为另一逻辑状态,且使用部分保留位作为用于设置所述源极驱动器的组态的位,替代被第一位误码率测试封包忽略的控制封包,其中所述数据起始封包包括表示下一封包为数据封包的数据起始位、以及其余的保留位。
10.一种用于在时序控制器与源极驱动器之间传送数据的装置,该装置具有位误码率测试功能,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时序控制器,该时序控制器包括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处理并输出自外部输入的数据信号;第一线性反馈位移寄存器(LFSR),用于输出第一位流;第一 M)R闸极,用于通过在第一位流与所有位的值均为1的位流之间进行XOR操作来输出伪随机二进制序列(PRBS)图案; 以及多路复用器(MUX),用于选择并输出伪随机二进制序列图案与数据信号的其中之一至数据信号传输线;以及源极驱动器,该源极驱动器包括第二线性反馈位移寄存器,用于输出第二位流;以及第二 M)R闸极,用于输出在第二位流与伪随机二进制序列图案之间的XOR操作的结果。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性反馈位移寄存器和所述第二线性反馈位移寄存器输出第一位流及第二位流,每一个位流均由M位构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性反馈位移寄存器和第二线性反馈位移寄存器的典型的多项式用下面的方程式表示χ24+χ9+χ5+χ2+ι0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性反馈位移寄存器和第二线性反馈位移寄存器分别输出第一位流和第二位流,以响应使能信号“DSEN”,以及输出所有位的值均为1的位流,以响应重置信号“DSRST”。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进一步包括错误计数器,用于当将自所述时序控制器传送的伪随机二进制序列图案与所述设置于源极驱动器中的位流集进行比较时,执行计数操作,从而感测位误码。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错误计数器在传送的伪随机二进制序列图案与第二位流之间设置一预定的规则,且当在传送的伪随机二进制序列图案与第二位流之间不保持该预定的规则时,执行计数操作。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错误计数器的输出值显示在显示面板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露了一种用于在时序控制器与源极驱动器之间传送数据的方法及装置,尤其揭露了一种在时序控制器与源极驱动器之间的数据传送方法及装置,其具有位误码率测试(BERT)功能,用于当在时序控制器与源极驱动器之间传送和接收数据时,实时感测误码率。
文档编号G09G3/20GK102542974SQ2011104462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8日
发明者全炫奎, 吴洸一, 崔丁焕, 罗俊皞, 金秀佑, 韩允泽 申请人:硅工厂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