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气球起重机教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具,特别是一种气球起重机教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液压千斤顶演示装置主要用于演示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在中学物理实验室内,还没有一种既能够演示气体压强原理,又能够演示充气千斤顶原理的实验教具。另外,现有的液压千斤顶演示装置,其实验现象比较抽象,不够直观,而且实验过程也比较单调、乏味,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气球起重机教具,该教具容知识性、趣味性、表演性为一体,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非常直观地验证物理学中的气体压强原理和充气千斤顶原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气球起重机教具,由若干个气球和玻璃板组成,其特征是若干个气球之间通过导管相互连通,其中一个气球还连通有长吹气管,玻璃板放置于若干个气球的上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长吹气管的长度为ail。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玻璃板为有机玻璃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球共有5 8个。本实用新型所述气球的材料为橡胶复合材料。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廉;2)容知识性、趣味性、表演性为一体,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非常直观地验证物理学中的气体压强原理和充气千斤顶原理;3)可以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问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该教具还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都十分有利,是一种理想的物理探究型气球起重机教具。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气球起重机教具,由若干个气球2和玻璃板1组成,其特征是若干个气球2之间通过导管3相互连通,其中一个气球2还连通有长吹气管4,玻璃板1放置于若干个气球2的上面。所述的长吹气管4的长度为an。所述的玻璃板1为有机玻璃板。所述的气球2共有5 8个。所述气球2的材料为橡胶复合材料。本气球起重机教具在使用时,人站在玻璃板1上,手握长吹气管4,并将长吹气管4 的管口对准其嘴部,然后持续向长吹气管4内吹气,则若干个气球2逐渐被充起;随着这些气球2的逐渐充起,可以发现站在玻璃板1上的人自身竟然可以被这些气球2慢慢顶起,也即是说站在玻璃板1上的人自己可以把自己吹起来。本气球起重机教具的工作原理是当站在玻璃板1上的人向长吹气管4内吹气时, 嘴吹长吹气管4管口的压强与这些相互连通气球内部的压强是相等的;嘴吹长吹气管4管口的面积相当于小活塞面积,气球与玻璃板1的接触面积相当于大活塞面积;气球与玻璃板1的接触面积是嘴吹长吹气管4管口的面积的多少倍,气球对玻璃板1的托力就是嘴吹力的多少倍;由于气球与玻璃板1的接触面积远远大于嘴吹长吹气管4管口的面积,所以气球对玻璃板1的托力是非常大的,足可以托起一个人;当嘴的吹力不变时,减小嘴吹长吹气管4管口的面积(相当于减小小活塞面积),或者增大气球与玻璃板1的接触面积(相当于增大大活塞面积),都可以增加气球对玻璃板1的托力;如果选用8个气球相互连通时,足可以托起2——3个人。综上可知,通过观看表演和自身演示,无疑会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该教具能够直观、生动地演示并验证物理学中的气体压强原理和充气千斤顶原理,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以下规律一定质量的气体能够产生压强,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压强是可以传递的,并且大小不变;因此由压力公式F=PS可知,当气体压强不变时,接触面积越小,压力也越小,接触面积增大,压力也随之增大,当压力足够大时,甚至能够将较重的物体顶起。
权利要求1.一种气球起重机教具,由若干个气球(2)和玻璃板(1)组成,其特征是若干个气球 (2)之间通过导管(3)相互连通,其中一个气球(2)还连通有长吹气管(4),玻璃板(1)放置于若干个气球(2)的上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球起重机教具,其特征是所述的长吹气管(4)的长度为2m 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球起重机教具,其特征是所述的玻璃板(1)为有机玻璃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球起重机教具,其特征是所述的气球(2)共有5 8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气球起重机教具,其特征是所述气球(2)的材料为橡胶复合材料。
专利摘要一种气球起重机教具,由若干个气球和玻璃板组成,其特征是若干个气球之间通过导管相互连通,其中一个气球还连通有长吹气管,玻璃板放置于若干个气球的上面。其优点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廉;容知识性、趣味性、表演性为一体,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非常直观地验证物理学中的气体压强原理和充气千斤顶原理,是一种理想的物理探究型气球起重机教具。
文档编号G09B23/12GK201946184SQ201120001138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5日
发明者吴海彬, 杨红玉, 韩帅, 韩爱民 申请人:韩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