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力学演示教具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6  15

专利名称:一种力学演示教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教学用具,适用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它有助于中学生的智力开发,具体的讲是一种力学演示教具。
背景技术
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力学部分是比较容易进行直观教学的,但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教学教具还非常缺乏,例如在讲到杠杆原理和力的合成与分解时,老师都要靠画图片来进行讲解。特别是在讲到力的大小和方向、力臂的长短、力的分解与力臂的关系等部分时, 如果能有一个直观的教具,那将对同学们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初中力学教程中力学教具的不足,本使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力学演示教具,它有助于培养和激发同学们学习物理课的热情,可以让同学们直观的看到当力的方向、力臂的长短、力的大小改变后其作用效果的改变,本力学演示教具可以使平面的图片式教学变为立体的、直观的、实物的教学,这对今后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是非常有益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力学演示教具,它包括底座、立柱、摆动杠杆、固定横梁、滑块、量块等。其中底座为一铸铁制成的长方体,立柱的下端垂直的固定在底座中央,摆动杠杆上刻有尺寸线,摆动杠杆铰接在立柱上部开口的矩形槽内,可相对于立柱摆动,固定横梁被牢固的插装在立柱中部的矩形孔内,摆动杠杆和固定横梁的两端各滑动的装有一个滑块,滑块的上端装有一个小顶紧螺钉用于固定滑块,滑块的正面中部制有一吊耳,摆动杠杆两端滑块的下部各装有一个角度尺,角度尺的中心位于滑块上吊耳的中心,量块经吊绳挂在摆动杠杆两端滑块的吊耳上,吊绳的中部经固定横梁上两端滑块上的吊耳后自由下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立体直观,一目了然,通过改变量块的大小和滑块的位置,即可改变力臂和作用效果,有利于在同学们的大脑中建立起一个力学模型。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将摆动杠杆两端的滑块固定在任意位置,并挂上不同重量的量块,通过调节固定横梁两端滑块的位置,使两端摆动杠杆两端平衡,这时读出摆动杠杆上的尺寸和角度尺上力的作用方向,即可计算出两端力臂与力的乘积相等。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中的B-B剖视图;图中,1.底座,2.立柱,3.固定横梁,4.大顶紧螺钉,5.摆动杠杆,6.圆柱销,7.滑块,8.小顶紧螺钉,9.角度尺,10.吊耳,11.量块,12.吊绳,13.半圆头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在图中,一种力学演示教具,它包括底座1、立柱2、摆动杠杆5、固定横梁3、滑块7、量块11等。其中底座1为一铸铁制成的长方体,立柱2的下端垂直的固定在底座1的中央,摆动杠杆5两端刻有尺寸线,摆动杠杆5的中部经圆柱销6铰接在立柱2上部开口的矩形槽内,并可相对于立柱2摆动,固定横梁3经大顶紧螺钉4被牢固的插装在立柱2中部的矩形孔内,摆动杠杆5和固定横梁3 的两端各滑动的装有一个滑块7,滑块7的上端装有一个小顶紧螺钉8用于固定滑块7,滑块7的正面中部制有一吊耳10,摆动杠杆5两端滑块7的下部经半圆头螺钉13各装有一个角度尺9,角度尺9的中心位于滑块7上吊耳10的中心,量块11经吊绳12挂在摆动杠杆5 两端滑块7的吊耳10上,吊绳12的中部经固定横梁3上两端滑块7上的吊耳10后自由下垂ο
权利要求1.一种力学演示教具,其特征是它包括底座、立柱、摆动杠杆、固定横梁、滑块、量块, 其中立柱的下端垂直的固定在底座中央,摆动杠杆铰接在立柱上部,固定横梁被牢固的插装在立柱中部的矩形孔内,摆动杠杆和固定横梁的两端各滑动的装有一个滑块,滑块的上端装有一个小顶紧螺钉,滑块的正面中部制有一吊耳,摆动杠杆两端滑块的下部各装有一个角度尺,量块经吊绳挂在摆动杠杆两端滑动的吊耳上,吊绳的中部经固定横梁上两端滑块上的吊耳后自由下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力学演示教具,其特征是角度尺的中心位于滑动上吊耳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力学演示教具,其特征是摆动杠杆上刻有尺寸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力学演示教具,它包括底座、立柱、摆动杠杆、固定横梁、滑块、量块等。其中底座为一铸铁制成的长方体,立柱的下端垂直的固定在底座中央,摆动杠杆上刻有尺寸线,摆动杠杆铰接在立柱上部,可相对于立柱摆动,固定横梁牢固的插装在立柱中部,摆动杠杆和固定横梁的两端各滑动的装有一个滑块,摆动杠杆两端滑块的下部各装有一个角度尺,量块经吊绳挂在摆动杠杆两端滑块的吊耳上,吊绳的中部经固定横梁上两端滑块上的吊耳后自由下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立体直观,一目了然,通过改变量块的大小和滑块的位置,即可改变力臂和作用效果,有利于在同学们的大脑中建立起一个力学模型。
文档编号G09B23/10GK202008764SQ20112000427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0日
发明者刘莹 申请人:刘莹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