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改进的敲弯紧固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环活页夹,尤其涉及对一种用于将圆环活页夹机构的护罩固定到夹子的书脊部分上的“冠形”或敲弯紧固件(clinch fastener)的改进。该紧固件为一种隐藏紧固件(concealed fasteners),隐藏紧固件将该机构牢固地固着到夹子的书脊上,但是紧固件不会穿透夹子的封面,因此,看不到紧固件的存在,且该环形活页夹具有理想的美学外观。采用冠形紧固件还能通过减少先前采用其他隐藏紧固件所需要的操作,从而进一步简化通常用于制造夹子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最近几年以来,在用于将夹环机构安装到夹子的封面上的隐藏紧固件方面已经有了一些发展。最近开发的紧固件其吸引力在于,其在将该机构固着到夹子上的同时该紧固件还不容易被看见。尤其是,与先前用于安装目的的铆钉不同,在夹子的外侧显示不出任何东西。这就导致其外观更干净更有吸引力。
直到开发出共同转让的美国专利US 6019538(专利′538)所公开的敲弯紧固件为止,隐藏紧固件的开发,包括本申请和专利′538的受证人所做的工作,已经涉及到一种紧固件结构,该紧固件采用了一种基板(通常为矩形,但是也可以为圆形),从该基板上制起一些叉尖.叉尖都从基板的同一侧伸出,并用于将紧固件安装到形成夹子书脊的压缩纸板或类似补板上。从基板的相反一侧伸出一个柱件,该柱件的外端穿过夹环机构的护罩中的开口。该柱件不但起到一个将夹环机构与夹子书脊间隔开的间隔件的作用,而且还被固着到护罩上,以便将坚固件安装到机构上。在许多现有技术的结构中,该柱件与基板一起形成。在其它结构中,例如Schuessler的美国专利US 5160209中,柱件是一个独立的元件。在许多隐藏式坚固件结构中,紧固件与一间隔件或小孔一起使用,该间隔件或铁环套装在柱件上并有利于将坚固件安装到机构上。除了上述专利US 5160209上之外,下述美国专利披露和描述了各种隐藏式坚固件结构或对这些结构的改进Cooper等人的US 5035526、Cooper的US 5100253、To的US 5755513、US 5772348以及US 5842807、Cheng的US 5879097、Whaley的US 5903958、To的US 5924811、US 5971694以及US 5980146、To等人的US 5924811、Whaley的US 6007265、Cheng等人的US 6007266、以及Whaley的外观设计专利US 414802、US 414803以及US 414804。
除了专利′538之外,当制造采用上述现有的隐藏式紧固件结构的夹子时,都要首先将一对隐藏式紧固件安装到护罩的相应末端。这可以通过将柱件的外端从护罩的下侧穿过形成于护罩的各个末端的开口来完成。接着将该柱件的外端镦锻在靠近相应开口的护罩的外表面周围。在许多结构中,例如象在Schuessler的专利′209中,必须要将一种独立的套管或铁环安装到柱件上,以便在对柱件的外端进行镦锻时使得该护罩维持与夹子之间的理想的相对关系。在其它应用中,如专利′807所示,柱件具有一个狭窄的外端,该外端会这样穿过护罩中的开口,即在柱件的外端被镦锻时该护罩刚性地固着在柱件上的台肩和镦锻过头部之间的柱件上。无论如何,在现有的紧固件被固着后,形成于该紧固件基板中并从紧固件基板中伸出的叉尖被压进书脊材料中。用于将其压进硬纸衬板中的力使得叉尖象喇叭形一样象外张开,从而使得纸板的厚度压缩在紧固件基板和叉尖之间。
在专利′538中描述的敲弯紧固件不同于先前的结构之处在于,该紧固件既没有基板也没有从基板中抽出的用于将紧固件安装到机构的护罩上的柱件。相反,这种敲弯紧固件包括一个圆筒,其一端封闭,在该圆筒的相反的开口端上形成有叉尖。圆筒的封闭端的外表面抵靠在护罩的下侧,而敲弯紧固件通过用一种工具击打护罩的外表面而安装到护罩上,因此将圆筒的端部和护罩以一种敲弯的关系互锁在一起。该操作将护罩的一部分压进由圆筒的封闭端形成的表面,并且同时使得该表面在护罩的周围的一部分变形。如同现有的紧固件一样采用两个敲弯紧固件,护罩的每一端安装一个紧固件。在形成局部组件之后,形成于敲弯紧固件的相反末端上的叉尖被压进衬板材料中,以便将局部组件安装到夹子书脊上。
除了专利′538中描述的敲弯紧固件为隐藏式紧固件外,该紧固件还有优于现有紧固件的其他优点。测试表明,该敲弯紧固件具有强于传统隐藏式紧固件的固着强度,尤其是在受到侧向负载时。这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如果一个紧固件不能在夹子使用时防止夹环机构从夹子书脊上脱落下来,那么,该紧固件在外观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就是多余的。在敲弯紧固件上的叉尖的末端增加一些倒刺,例如象在共同受让的Whaley的美国专利US 5903958中所教示的那样,这将有助于增加紧固件的保持力。而且在这方面,如上所述,当传统隐藏式紧固件的叉尖被压进夹子书脊的硬纸衬板板材中时,该纸板就被夹在该紧固件基板和叉尖之间。这样会压裂该纸板,使其变得脆弱并使其易于将紧固件拉脱夹子书脊。
除了提高固着强度外,该敲弯紧固件还简化了制造过程。这是因为,某种传统的隐藏式紧固件(例如在专利′709和′807中所示的那种而不是专利′538中所示的那种)需要在护罩中钻孔,以便使紧固件的柱件能够穿过该孔。该敲弯紧固件不需要任何这种开口,因此节省了制造步骤。
在专利′538中所描述的敲弯紧固件具有这些各种优点的同时,还能进行进一步改进。例如,在测试夹子时,已经发现,在护罩组件上反复施加侧向负载(当用户翻动大量插在该夹子中的书页时)会使得该组件拉脱该夹子书脊,即使在施加的力的水平相对较低时也是如此。本发明的冠形的紧固件除了能提供增加专利′538中描述的敲弯紧固件的固着能力外,还解决了该问题。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几个目的中可以明确的提供一种用于将夹子的环形机构安装到夹子的书脊部分上的“冠形”或敲弯紧固件。该敲弯紧固件是一种当紧固件安装到夹子书脊上时其不会穿透到夹子封面的外侧的隐藏式紧固件。因此,该紧固件在处于适当的位置时会看不见,并对该夹子产生一种理想的美化外观。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敲弯紧固件,该紧固件具有两套用于将紧固件安装到书脊衬材中的叉尖或齿。在将紧固件安装到衬板材料上时,第一套叉尖相对于紧固件的纵向中心线象喇叭形一样张开,并且在叉尖的末端形成有倒刺,以便更牢固地抓紧衬材。第二套叉尖长度比第一套叉尖短。第二套中的每个叉尖向内弯曲。这些叉尖也抓紧书脊衬材。使得这两套叉尖象喇叭形一样向相反方向张开以改善紧固件的固着能力,并在夹子承受侧向负载时能防止夹环机构相对夹子扭转。这些特征使得夹子的寿命更长,且更能抵抗较大力量而不会使得组件的护罩部分与夹子的封面分离开。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敲弯紧固件,其中构成第二套叉尖的叉尖长度基本上与衬材的厚度一致,而构成第一套叉尖的叉尖长度大于衬板的厚度。在将冠形紧固件安装到衬材上的过程中,构成第二套叉尖的叉尖以较浅的角度刺入衬材,而构成第一套叉尖的叉尖以一种稍微大一些的角度象喇叭形一样张开。无论怎样,任何一套叉尖都不会刺穿该衬材,从而在夹子的外侧不会看到任何一套的叉尖。
本发明还有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敲弯紧固件,其中采用一对紧固件,在夹环机构的每一端有一个紧固件,以便将机构固着到夹子上。重要的是,因为任何紧固件没有一部分必须延伸穿过机构的护罩,以便使得紧固件安装到护罩上,因此该制造过程所需的步骤较少。因为紧固件安装在封面的下侧且不会延伸穿过护罩中的任何开口,因此当夹子打开时也不会看见紧固件。而且,该紧固件能较为容易地用于自动设备,以用于环夹的批量生产。
最后,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改进的敲弯紧固件,该紧固件是一种低成本的紧固件,但是能提供一种用于将夹环机构安装到夹子上的强度非常高的装置,并且在做到这样的同时提供一种理想的美观的外观。
根据本发明,总体上来说,一种隐藏式敲弯紧固件,也称之为一种“冠形”紧固件,包括一个一端封闭的圆柱体。该紧固件的封闭端形成一可变形的表面,通过将该表面抵靠在护罩的下侧并采用一种工具击打护罩,而使得护罩一部分和彼此周围的表面变形,将紧固件安装到夹环机构的护罩上。第一套叉尖形成于紧固件主体的相反的开口端,且从其向外凸伸,以便在叉尖被压进衬板中而将紧固件固着在该衬板中时,将紧固件安装在夹子上。在该圆筒的开口端还形成有第二套叉尖,但是这些叉尖向内而不是向外延伸。构成第二套叉尖的叉尖的长度要比构成第一套叉尖的叉尖的长度短,并且也被压进衬材中。构成第二套叉尖的叉尖既增加了敲弯紧固件的固着强度,也能防止该夹环机构在安装到夹子上时扭曲夹环机构。其他目的和特征将会在下面更清楚和更明确地指出。
在这些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的通常称之为“冠形”紧固件的一种敲弯紧固件的透视图;图2A是紧固件的俯视图,而图2B是紧固件的侧视图,图3是解释采用一对敲弯紧固件来将夹环组件固着到环夹封面上的一个分解视图;图4是夹子的端视图,用于说明将敲弯紧固件安装到夹环组件上和在安装到夹子封面上之前的情况;图5是表示将紧固件安装到形成夹子封面的书脊部分的硬纸板材料上的正视图;图6是紧固件的另一实施例的正视图;以及图7是第三实施例的正视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见图3,用于夹装冲孔纸张(未示出)的夹子10具有侧封页12和14,以及一个位于该侧封页中间的中心书脊部分16。其结构如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个夹环机构18安装在一种书脊材料M上,该书脊材料通常为一种压缩硬纸板材料。该机构包括多个夹环20,这些夹环20通过手动或通过使位于相应端部的环形金属杠杆运动而开启和闭合。一个金属护罩26套装和封闭着该杠杆。需要指出的是,除了夹环半环延伸穿过的开口外,构成护罩的薄片材料上没有形成于其中的开口。除了图3所示的机构外,许多机构都可以与本密封的紧固件一起使用,只要其护罩和护罩26相似即可。
在共同受让的美国专利US 6019538中描述了一种敲弯紧固件,该专利以参引的方式包含在本申请中。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将夹环机构18固着到夹子的书脊16上的改进敲弯紧固件30,该紧固件因为其具有如图1中所示的象皇冠一样的外观,因此也称之为冠形紧固件。如图3所示,采用了两个这样的紧固件30,夹子的每端各有一个。正如专利′538中描述的敲弯紧固件一样,敲弯紧固件30是一种隐藏式紧固件,在安装好后,无论是对于观看该紧固件的外侧的人还是在眼前观看带有护罩26的打开的夹子的人来说,都看不见该紧固件。而且,重要的是,本发明的冠形紧固件在固着能力方面有显著地改进,该改进后的固着能力能防止机构18与夹子封面脱离开,即使在机构18承受极大的拉力、侧向负载和/或扭转时也是如此。
紧固件30包括形成空心圆筒的主体32,该圆筒的一端封闭而另一端开口。圆筒的封闭端形成端面34,该端面能够变形以便将紧固件安装到夹环机构的护罩26上。如在专利′538中所示和所描述的那样,这要求将表面34抵靠在护罩26的下侧。随后采用一种工具击打护罩的上表面以迫使其进入紧固件的表面34中。该操作使得护罩表面和表面34都变形,如图4和5中的36所示,并使得紧固件与护罩互锁。也就是说,当工具的冲击迫使护罩材料进入紧固件30的表面34中时,表面34就折叠或包裹着护罩的被压进表面中的部分,从而包围护罩并使其固定就位。在这样做的时候,紧固件没有任何一部分会刺透该护罩。还需要指出的是,不需要向铆钉这种独立的紧固件。而且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不需要单独的套管或铁环来将护罩26相对笔记本书脊固定。而且,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到,本发明的紧固件30可以适用于用来进行批量生产环夹的自动机器。他们还将理解到,用来击打护罩的工具可以进行设计和这样使用,即在紧固件的封闭端安装到该护罩上之后,护罩的外表面将不会难看,而是具有美观的吸引人的外观。例如,工具的击打表面可以设计成这样,即能够在紧固件安装位置形成的凹部呈圆形、方形、矩形或其它几何形状。再者,因为紧固件没有任何部分被压进穿透护罩表面,并且因为护罩中在紧固件安装的位置没有开口,因此在完成夹子机构18/紧固件30的局部组装后看不见紧固件的上部。
本发明的改进紧固件还包括一第一套40叉尖或齿42。这些形成于圆柱件32的相反的开口端的叉尖沿着紧固件的开口端的周边间隔开。优选的是,该叉尖沿着紧固件的该末端的周边等间距地间隔开。在附图中显示出了六个叉尖42a-42f,这些叉尖彼此相隔60°。图中所示的叉尖42的数目仅仅是代表性的,且紧固件30上的构成叉尖套40的叉尖可多可少。每个叉尖42都从紧固件30的纵向中心线或轴线L向外延伸(见图2B)。这些叉尖的长度优选但非必需大于衬材M的厚度T(见图5),叉尖被插进衬材M中。每个叉尖42还具有一种形成于其外端的倒刺或刺44。该倒刺能增加紧固件的固着能力,能象在共同受让的专利US 5903958中描述的那样,在夹子坠落、受到振动、或者受到其它较大的力时防止叉尖42从夹子书脊中被拉脱。
紧固件30还包括第二套52的叉尖或齿54。这些叉尖还是形成在圆柱体32的开口端。第二套叉尖中的每个叉尖54都紧邻于构成的叉尖套42的叉尖44形成。因此,如图所示,有六个构成叉尖套52的叉尖54a-54f。还是如图所示,尽管构成叉尖套42的叉尖44是从紧固件30的纵轴线L向外延伸的,但是构成叉尖套52的叉尖54是向着该纵向轴线向内延伸的。尽管第二套叉尖向内延伸的角度可以根据书脊材料M的特性改变,但是现已了解到,叉尖54向内延伸的角度为大约5-20°的角,而优选为大约7°,这样内部齿能较好地刺透书脊材料,而又不会在紧固件被压进书脊材料中时被弄平。
根据本发明,构成叉尖套52的叉尖54的长度要短于构成叉尖套42的叉尖44。尤其是,尽管叉尖44的长度是该叉尖能如图5所示基本刺透书脊衬材,但叉尖54的长度等于或小于该衬材的厚度,从而使得这些叉尖能刺进衬材的程度要小于叉尖42刺进衬材的程度。如图5所示,当紧固件30被压进衬材时,叉尖套40的叉尖44象喇叭形一样向外张开,而叉尖套52的叉尖54则向内折叠或弯曲。
这两套形成于紧固件30上的叉尖具有一些优于其它紧固件结构的优点。首先,提供了两套叉尖,其中一套向外延伸而另一套向内延伸,这就产生了一种额外的原材料(即硬纸板,其纤维没有被第一套叉尖所扰乱或撕坏)该原材料能抓住夹子书脊材料。这会增加紧固件30的固着强度。此外,具有叉尖54的叉尖套52能防止夹环机构18在机构采用紧固件30安装到夹子上时扭曲,以便能更好地防止该机构从夹子封面上被拉脱,尤其是在受到侧向负载的时候。
对本发明的冠形紧固件的测试表明,叉尖相对于紧固件的纵向轴线形成的角度对紧固件的固着力有影响。具体而言,该测试表明,较浅或较小的角度(例如大约为7°的角度)会增加紧固件的固着力,而角度的增加会减小该固着力。因此,构成叉尖套42的叉尖44所形成的角度,要足以使得该叉尖刺进该衬材并象喇叭形一样张开,从而使得叉尖的末端上的刺或倒刺44能够咬进足够的原材料,这样就使得紧固件现在不会很容易地从该材料中拉脱出来。至于叉尖套52的叉尖54,通过使其沿着与叉尖44相反的方向向内弯曲,这种将夹环机构18安装到夹子封面上的安装结果更能抵抗扭曲力,否则该扭曲力也会将该夹环机构从封面上撕脱下来。
现在已经发现,对于普通的隐藏式紧固件,即那些具有基板的紧固件,一柱件从一侧伸出,以便将紧固件安装到夹环机构上,而叉尖从另一侧伸出并被压进夹子书脊材料中,当紧固件安装到书脊上时,书脊材料被压缩在叉尖和基板之间。这样会断裂和削弱夹子书脊材料并使叉尖在受到力的作用时易于从材料中拉出来。对这些紧固件的测试已经表明,需要数量级为100磅的力来将安装在书脊衬材上的紧固件从其上拉脱下来。
为了说明冠形紧固件30优于传统隐藏式紧固件的优点,通过一个独立测试实验来进行拉脱测试,以确定将一个紧固件从夹子书脊材料上抽脱出来所需要的力量的大小。进行三组独立的测试。在每组测试中,采用具有三个夹环的夹子机构18。以相对该机构90°的角度施加负载。
在第一组测试中,采用仅仅具有六(6)个叉尖44的紧固件30。使得一个紧固件与其安装在其上的衬材M分离所需的力为测试1  131磅测试2  151磅测试3  137磅测试4  134磅测试5  117磅平均值 134.0磅对仅仅具有六(6)个叉尖54的紧固件30进行一组独立的测试。在第二组测试中,使得一个紧固件与其安装在其上的衬材M分离所需的力为测试1  61磅测试2  75磅测试3  58磅测试4  77磅测试5  70磅平均值 68.2磅第二组测试的重要性在于,其表示出了仅仅采用较短的向内弯曲的叉尖的紧固件30的固着能力,尽管比较长齿的固着能力小但是依然很大。
最后,对具有两套叉尖的紧固件30进行第三组测试,每套叉尖包括六个(6)叉尖。在第三组测试中,使得一个紧固件与其安装在其上的衬材M分离所需的力为  
测试1159磅测试2165磅测试3156磅测试4107磅测试5161磅平均值   149.69磅这些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一种冠形紧固件,例如紧固件30,不但具有更优于传统紧固件的更显著的抵抗撕脱的阻力,而且具有两套叉尖40和50的紧固件30能提供比仅仅采用一套叉尖40的紧固件30的高出10%的固着能力。这在固着能力方面是一种显著的增加。
还发现,冠形紧固件30除了能用于硬纸板衬材之外,还可以很容易地以相同的固着能力用于塑料衬材中。
参见图6,本发明的敲弯紧固件的第二实施例总体上标记为60。紧固件60包括一个空心的圆柱体62,该圆柱体一端封闭。圆柱体的封闭端形成一个表面64,该表面可以变形而以前述方式将紧固件60安装到夹环机构18上。紧固件60还包括含有叉尖72的第一组叉尖70,该叉尖72从圆柱体62的相反的开口端伸出。如前所述,叉尖围绕紧固件的这一端的周边间隔分布,六个叉尖72(在附图6中仅仅表示出了其中的三个72a-72c)彼此相隔60°。而且,叉尖的数目仅仅是代表性的。每个叉尖72都从紧固件的纵向中心线向外延伸。在每个叉尖的外端处形成有刺74。
紧固件70具有含有叉尖82的第二套叉尖80,该叉尖82从圆柱体的开口端伸出。在该实施例中,在叉尖套70的一对相邻的叉尖72的中间形成至少两个叉尖82。因此,叉尖套80包括十二个叉尖84。在图6中,表示出了这些叉尖中的四个84a-84d。这些叉尖84向着紧固件60的纵向轴线向内延伸。如在前述实施例中一样,叉尖84的长度要比叉尖74短。又如前述方式一样将紧固件60安装到书脊衬材上。
最后,参见图7,敲弯紧固件的第三实施例总体上标记为90,并以前述紧固件30和60一样方式形成。不过,目前不是在相邻的向外延伸的较长的叉尖94之间形成一个或多个向内延伸的较短的叉尖92,而是仅仅是在每隔一对相邻的一对叉尖94之间形成一个较短的叉尖。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尽管紧固件90具有形成于其开口端的六个叉尖94,但是仅仅有三个叉尖92从该紧固件主体96的开口端上伸出。
上面所述的是一种将夹子的夹环机构安装到其书脊部分上的敲弯紧固件。该紧固件具有一个一端封闭的圆柱体,该封闭端为一个可变形的表面,该表面变形后将紧固件安装到夹环机构上。紧固件具有两套独立的形成于圆柱体的相反的开口端的叉尖。第一套叉尖延伸穿过书脊衬材,并具有形成于其端部的刺以便抓住该材料。第二套叉尖中的每一个都比第一套叉尖短,且形成于构成第一套叉尖的叉尖的中间。当第一套叉尖从紧固件本体向外弯曲时,第二套叉尖则向内弯曲。通过使得紧固件具有两套反向延伸的叉尖,该夹环机构在其被安装到夹子书脊上时,能够更好地抵抗使两者分离的拉力和扭曲力。与一种具有一个基板、且从该基板的一侧伸出柱件而从基板的另一侧伸出叉尖的传统紧固件相比,不但这种紧固件能够较好地抵抗这些力,而且仅仅具有一套叉尖的敲弯紧固件也能抵抗这些力。
根据前面所述,将会看出,本发明的几个目的都可以实现,且获得了其它有利的效果。
因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能对上述结构进行各种改变,因此,上面的说明中和附图中所有涉及到和所示的内容都被认为是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将夹环机构安装到夹子封面上的“冠形”紧固件,该紧固件包括一紧固件主体,该紧固件主体在一端具有一表面,该表面通过将所述表面抵靠在所述夹子机构上、然后使得所述夹子机构的一部分和所述表面彼此相互变形以便将他们包围在一起,用来将所述紧固件安装到所述夹子机构上;第一套叉尖,从紧固件主体的相反末端伸出,通过将所述叉尖在靠近一部分封面处定位、并随后使得所述叉尖与该封面的用于所述叉尖的所述部分啮合,以便将所述叉尖固定到其上,从而该第一套叉尖将所述紧固件安装到夹子封面上;以及第二套叉尖,在主体的相反的端部形成,并从该端部伸出,所述第二套叉尖还与夹子封面的所述部分啮合,以增加紧固件的固着强度,并能够防止机构一旦安装在夹子上的扭曲,由此减少该机构因此而从封面上脱离下来的趋势,构成第一套叉尖的叉尖从紧固件的纵向轴线向外延伸,构成第二套叉尖的叉尖向着纵向轴线向内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形紧固件,其中构成第二套叉尖的每个叉尖都形成于构成第一套叉尖的相邻叉尖的中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冠形紧固件,其中构成第二套叉尖的叉尖的长度都比构成第一套叉尖的叉尖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冠形紧固件,其中构成第二套叉尖的叉尖的长度等于或小于衬材的厚度,该叉尖插进该衬材中将紧固件安装在夹子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冠形紧固件,其中构成第一套叉尖的叉尖的长度等于或大于衬材的厚度,该叉尖插进该衬材中将紧固件安装在夹子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冠形紧固件,其还包括在第一套叉尖的相邻叉尖的中间形成至少两个第二套叉尖。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冠形紧固件,其中构成第二套叉尖的叉尖形成于构成第一套叉尖的某些而不是所有的叉尖的中间。
8.一种用于将夹环机构安装到夹子封面上的“冠形”紧固件,该紧固件包括一紧固件主体,该紧固件主体在一端具有一表面,该表面通过将所述表面抵靠在所述夹子机构上、然后使得所述夹子机构的一部分和所述表面彼此相互变形以便将他们包围在一起,用来将所述紧固件安装到所述夹子机构上;第一套叉尖,从紧固件主体的相反末端伸出,通过将所述叉尖在靠近一部分封面处定位、并随后使得所述叉尖与该封面的用于所述叉尖的所述部分啮合,以便将所述叉尖固定到其上,从而该第一套叉尖将所述紧固件安装到夹子封面上;以及第二套叉尖,在该主体的该相反的端部形成,并从该端部伸出,所述第二套叉尖还与夹子封面的所述部分啮合,以增加紧固件的固着强度,并能够防止该机构一旦安装在夹子上而扭曲,由此减少机构因此而从封面上脱离下来的趋势,所述紧固件主体包括一个一端封闭的圆筒,该圆筒的封闭端形成该表面,且构成各个第一和第二套叉尖的叉尖从圆筒的相反的开口端伸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冠形紧固件,其中构成第一套叉尖的每个叉尖在其外端都形成有刺。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冠形紧固件,其中构成第二套叉尖的每个叉尖都形成于构成第一套叉尖的相邻叉尖的中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冠形紧固件,其中构成第二套叉尖的叉尖的长度等于或小于衬材的厚度,该叉尖插进衬材中将紧固件安装在夹子上。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冠形紧固件,其中构成第一套叉尖的叉尖的长度等于或大于衬材的厚度,该叉尖插进该衬材中将坚固件安装在夹子上。
13.一种用于将夹环机构安装到夹子封面上的改进的敲弯坚固件,该坚固件包括一主体,该主体一端敞开一端封闭,主体的封闭端包括一个表面,该表面可以通过将表面抵靠在夹子机构上、并采用一种工具击打夹子机构而变形,将该坚固件安装到夹子机构上,该工具能使得夹子机构的一部分变形,并使得在夹子机构的所述变形部分周围的表面变形,以夹紧其变形的部分;从主体的相反开口末端伸出的第一套叉尖,通过将叉尖在靠近夹子的衬板定位、并随后便利叉尖压进用于叉尖的衬板中,以将叉尖固定到其上,从而该第一套叉尖将坚固件安装到夹子上;以及在该主体的相反的端部还形成有第二套叉尖,并且该叉尖也被压进衬板中,以便增加紧固件的固着强度,并防止该机构一旦安装在夹子上的扭曲,构成所述第一套叉尖的叉尖从紧固件的纵向轴线向外延伸,构成第二套叉尖的叉尖向着该纵向轴线向内延伸。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改进的敲弯紧固件,其中构成第二套叉尖的每个叉尖都形成于构成第一套叉尖的相邻叉尖的中间。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改进的敲弯紧固件,其中构成第二套叉尖的叉尖的长度都比构成第一叉套尖的叉尖短。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改进的敲弯紧固件,其中构成第二套叉尖的叉尖的长度等于或小于衬板的厚度,该叉尖插进衬板中将紧固件安装在夹子上。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改进的敲弯紧固件,其中构成第一套叉尖的叉尖的长度等于或大于衬板的厚度,该叉尖插进衬板中将紧固件安装在夹子上。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改进的敲弯紧固件,其中构成第一套叉尖的每个叉尖在其外端都形成有刺。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改进的敲弯紧固件,其中在第一套叉尖的相邻叉尖的中间形成至少两个第二套叉尖。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改进的敲弯紧固件,其中构成第二套叉尖的叉尖形成于构成第一套叉尖的某些而不是所有的叉尖的中间。
全文摘要
一种隐藏式的、敲弯(“冠形”)紧固件(30)包括一个一端封闭的圆柱体(32),该封闭端形成一个可变形的表面(34),表面变形后将紧固件安装到一个夹环机构(18)上。一第一套(40)叉尖(42)从紧固件主体的反向开口端上伸出,以便在叉尖被压进夹子书脊材料(M)时将紧固件安装到夹子书脊材料(M)上。在紧固件的端部还形成有第二套(50)叉尖(52)位于构成第一套的叉尖的中间。这些叉尖的长度比构成第一套的叉尖的长度短,且构成第一套的叉尖从主体上沿某一方向延伸时,构成第二套的叉尖沿着相反的方向延伸。紧固件除能提供优于隐藏式紧固件的固着强度外,还能比其它的紧固件更好地抵抗将机构从夹子封面上拉脱下来的拉力和扭曲力。
文档编号B42F13/00GK1455741SQ02800061 
公开日2003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13日
发明者保罗·M·惠利, 杰里·奥斯特兰德 申请人:美国林·宾德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