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多功能球体模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等数学教学行业的模型,具体地说是多功能球体模型。
背景技术:
目前为止,高等数学定积分部分的教学模具比较单一,只有规则的立体模具,对于二重定积分三重积分的运算与应用中所涉及的图形没有相关的模型,每届学生中有一大部分对相应的立体图形想象不出来,这样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带来了很大困难。有的高校利用多媒体将空间立体图形用三维图表示出来,但这需要有一定的软件操作要求与现代化设备做支撑。即便能够顺利地得到三维图来模拟,也不如实际模型配合教学内容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与理解所学知识。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球体模型,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球体A、圆锥体、球体B、球体C、圆柱体,其特征在于球体A内设置有圆锥体,球体A和圆锥体组成下半球形体,球体B为1/4球形体,球体C内设置有圆柱体,圆柱体的顶面为球形弧形,圆柱体的顶面与球体C的球形弧面平行,球体C和圆柱体组合成1/4球形体,球体B、球体C、圆柱体组成上半球形体,所述的上半球形体与下半球形体组合成圆形球体。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独立结构部分可以组成高等数学旋转体与二重积分、三重积分计算中所涉及到的多个立体图形,例如,所有结构可以看作是一个球体,下半球形体是一个半球,利用半球面可以讲解旋转的抛物面的相关知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达到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组装,能达到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学得会的效果,形成教得轻松,学得愉快的教学局面。
图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半球形体结构示意图;图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半球形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球体Al、圆锥体2、球体B3、球体C4、圆柱体5。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具体的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球体Al、圆锥体2、球体B3、球体C4、圆柱体5,其特征在于球体Al内设置有圆锥体2,球体Al和圆锥体2组成下半球形体,球体B3为1/4球形体,球体C4内设置有圆柱体 5,圆柱体5的顶面为球形弧形,圆柱体5的顶面与球体C4的球形弧面平行,球体C4和圆柱体5组合成1/4球形体,球体B3、球体C4、圆柱体5组成上半球形体,所述的上半球形体与下半球形体组合成圆形球体。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权利要求1.多功能球体模型,包括球体A(I)、圆锥体(2)、球体B (3)、球体C (4)、圆柱体(5),其特征在于球体A(I)内设置有圆锥体O),球体A(I)和圆锥体(2)组成下半球形体,球体 B(3)为1/4球形体,球体C(4)内设置有圆柱体(5),圆柱体(5)的顶面为球形弧形,圆柱体 (5)的顶面与球体C(4)的球形弧面平行,球体C(4)和圆柱体( 组合成1/4球形体,球体 B(3)、球体以4)、圆柱体( 组成上半球形体,所述的上半球形体与下半球形体组合成圆形球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球体模型,包括球体A、圆锥体、球体B、球体C、圆柱体,其特征在于球体A内设置有圆锥体,球体A和圆锥体组成下半球形体,球体B为1/4球形体,球体C内设置有圆柱体,圆柱体的顶面为球形弧形,圆柱体的顶面与球体C的球形弧面平行,球体C和圆柱体组合成1/4球形体,球体B、球体C、圆柱体组成上半球形体,所述的上半球形体与下半球形体组合成圆形球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达到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组装,能达到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学得会的效果,形成教得轻松,学得愉快的教学局面。
文档编号G09B23/04GK201965808SQ201120014370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8日
发明者于秀清 申请人:德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