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展示屏的支撑架及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展示屏的支撑架及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展示屏广泛应用于广告、宣传、文艺等行业中,为信息的传播起到很大的作用。当展示屏上印制或粘贴有图片、文字等信息时,可用于企业的产品或其它事物的宣传;当广告屏配合投影设备使用时,则广泛应用于视频演示、电影播放等。传统的展示屏大致为两类,一类为固定式展示屏,另一类为滚动式展示屏。固定式展示屏一般包括一个支架和一定尺寸的印有展示内容的布幕或纸张,将布幕或纸张直接固定在支架的上下(左右)两条水平(垂直)的扣持杆上,便可放置在适当的位置进行展示。这种展示屏只能应用于小幅的广告布幕或纸张的展示,对于大幅的广告布幕或纸张现有技术一般是采用玻璃橱窗来展示,而采用玻璃橱窗成本高,占地面积大,并且不易移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展示屏的支撑架及支撑装置,支撑装置结构设计简单,方便实用,可广泛应用于不同幅面广告页的展示,并且支撑装置安装拆卸简便。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种展示屏的支撑架,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展示屏的托座。其中,支撑架包括相对的两竖板,两竖板在其顶部连成整体,所述托座在竖板内壁上成对地设置。特别是,托座为固定在竖板的内壁上向外突起的U型块。特别是,托座为设置在竖板内壁上的通孔。其中,两竖板的底部相互连接形成整体,两竖板中的一个竖板上设置有通孔,以便螺栓穿过通孔将竖板固定在垂直平面上,或者两竖板的底部设有支脚。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展示屏的支撑装置,包括两支撑架,相互分开放置,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展示屏的托座;展示屏主体,位于两支撑架之间,其两端分别支撑在托座上,具有相对布置且相互固定连接的两夹板,两夹板之间相隔一定的间隙,两夹板中至少一个为透明板。每个支撑架包括相对的两竖板,两竖板在其顶部连成整体,托座在竖板内壁上成对地设置;两夹板通过依次穿过两夹板的螺栓相互固定连接,螺栓的两端分别伸出两夹板的侧面并安置在托座上,从而将展示屏主体的端部支撑在支撑架上。特别是,托座为固定在竖板的内壁上向外突起的U型块。特别是,托座为设置在竖板内壁上的通孔。其中,两夹板底部边缘处的间隙内以及两夹板两侧边缘处的间隙内设置有密封物。特别是,密封物为截面呈工字型的密封条,两夹板沿外周边缘处的内侧相对地开有凹槽,凹槽与工字型密封条的侧面突出部相配合。其中,两竖板的底部相互连接形成整体,两竖板中的一个竖板上设置有通孔,螺栓穿过通孔将一个竖板固定在垂直平面上,或者两竖板的底部设有支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支撑架和展示屏主体分开设置,并通过连接展示屏主体的螺栓和支撑架上设置的托座支撑连接,使得支撑装置安装拆卸简便,并且展示屏主体还能起到一定的防尘和防水的作用,支撑装置既能支撑在地面进行展示,也能悬挂在墙壁上进行广告展示,支撑装置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泛。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Ia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Ib是图Ia中B部分的放大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内安置有插板结构时的主视结构图;图加是沿图2中C-C线的剖视图;图3是安置在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内的平板状主体的侧视结构图;图3a是安置在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内的平板状主体的主视结构图;图北是卡棍与平板状主体的连接示意图;图3c是图北中卡棍的分解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d是图北的侧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固定在墙壁上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平板状主体;la、1 la、12a-卡棍;1 Ib-凸起;12b_卡槽;Ib-通孔;2-盖帽;2a-凹槽;2b、2c-帽檐0a、4b_支撑架;41、42_竖板;43-托座;44-支脚;5-展示屏主体;51、52_夹板;53-螺栓;53a-螺帽;54-密封物;55-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实用新型的展示屏的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展示屏的支撑装置包括两支撑架^、4b,左右对称放置;展示屏主体5,位于两支撑架之间, 其两端分别支撑在两支撑架如、4b上,具有相对布置且相互固定连接的两夹板51、52,两夹板51、52之间相隔一定的间隙,两夹板中至少一个为透明板。如图Ia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展示屏主体5具有两夹板51、52,两夹板51、52相对布置,两夹板51、52中至少一个为透明板。在两夹板51、52之间设置垫片55,螺栓53穿过两夹板51、52和垫片55,在螺栓53上位于两夹板51、52的外侧分别拧上螺帽53a,从而将两夹板51、52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使得两夹板51、52之间相隔一定的间隙。当将安置有广告页的插板结构的平板状主体1插入两夹板51、52之间的间隙中, 如图2、加所示,以便能够在两夹板之间得以展示时,平板状主体1顶端的盖帽2遮盖平板状主体1和两夹板51、52的顶部,使得安置在两夹板51、52之间的平板状主体1与外界隔绝,雨水和灰尘无法进入两夹板51、52之间的间隙内,从而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0037]其中,如图3、3a所示,平板状主体1的顶端固定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卡棍la,卡棍Ia与平板状主体1的固定方式有多种,如,卡棍Ia可以直接粘接在平板状主体1上,如图3a所示,平板状主体1的顶部沿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通孔lb,卡棍Ia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接缝,卡棍Ia与平板状主体1连接时,将胶水涂入卡棍Ia的接缝内,然后将平板状主体1的顶部插入接缝,卡棍Ia接缝内的胶水便会充满通孔lb,从而增大卡棍Ia与平板状主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另外,还可以将卡棍Ia沿平板状主体1分为两部分lla、12a, 如图;3b、3c所示,其中一部分Ila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凸起11b,另一部分1 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卡槽12b,如图3d所示,在平板状主体1的上端对应开有多个通孔lb,将两部分IlaUh分别放置于平板状主体1的两侧,将Ila上的多个凸起lib 分别穿过平板状主体1的上端的多个通孔Ib然后对应插入1 上的多个卡槽12b内,便可将卡棍Ia固定在平板状主体1上。盖帽2上开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2a,凹槽加与卡棍Ia相配合,并且,凹槽 2a的开口宽度小于卡棍Ia的宽度或最大宽度,以便使卡棍Ia由侧面插入凹槽加后防止其与凹槽加脱开。将卡棍Ia的一端与凹槽加的一端对齐,然后相对推动卡棍Ia和盖帽2, 便可将卡棍Ia推入凹槽加,使得卡棍Ia卡在凹槽加内,从而将盖帽2固定在平板状主体 1上;拆卸时,沿长度方向用力推动盖帽2,使得卡棍Ia与盖帽2沿长度方向相对移动,直至卡棍Ia与盖帽2脱离,便可将盖帽2从平板状主体1上拆卸下来。盖帽2亦可为弹性材料制成的盖帽,此时可直接将卡棍Ia与盖帽2上的凹槽加的开口相对,用力便可将卡棍Ia卡入凹槽加内。平板状主体1还可以直接与盖帽2连接,即不需在平板状主体1的顶部设置卡棍, 而是直接将平板状主体1的顶部插入盖帽2的凹槽加内,然后用胶将二者粘接。盖帽凹槽加的底部两边相对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帽檐2b、2c,两帽檐2b、2c的开口宽度大于或等于两夹板51、52的厚度与间隙的间距之和,以便使得平板状主体1安置在两夹板51,52之间的间隙中时,两夹板51,52的顶部能够容纳在两帽檐2b,2c之间,如图2a 所示,从而使得安置在两夹板51、52之间的平板状主体1与外界隔绝,雨水和灰尘无法进入两夹板51、52之间的间隙内,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两夹板51、52顶部未被盖帽2遮盖部分的间隙内、两夹板51、52 的两侧靠近边缘处的间隙内以及两夹板51、52的底部靠近边缘处的间隙内设置有密封物 54(为了视图方便,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仅示出了设置在底部的密封物M)。从而将两夹板51、52的顶部未被盖帽2遮盖部分的间隙、以及左右两边和下端的间隙密封。其中,两夹板51、52的底部也可以不设置密封物M。密封物M可以是填充在两夹板51、52之间的密封物,如胶条,还可以是与两夹板51、52相互配合连接的密封条,如图la、图Ib所示,两夹板51、52的内壁上靠近边缘处分别开有凹槽,密封条具有工字型结构,工字型结构的上端两侧分别与两夹板51、52的内壁上的凹槽配合连接,工字型结构的下端两侧封堵在两夹板 51、52的端部,从而将密封条固定在两夹板之间,并将两夹板51、52的端部密封起来。当将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放置在室内时,两夹板51、52顶部未被盖帽2遮盖部分的间隙内、两夹板51、52的两侧靠近边缘处的间隙内以及两夹板51、52的底部靠近边缘处的间隙内也可以不设置密封物讨。再如图l、la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两支撑架^、4b左右对称放置,展示屏主体5支撑在两支撑架^、4b之间。每个支撑架^、4b具有截面为倒U型的结构。每个支撑架包括相对布置的两竖板41、42,两竖板在其顶部互相连接成整体,每个竖板内壁上成对地设置有托座43,连接两夹板51、52的螺栓53的两端分别支撑在一对托座43上,如图Ia所示,从而将展示屏主体5支撑在支撑架上。托座43可以为上下布置的多对,图Ia中示出的托座43为上下布置的两对,这样, 两个支撑架如、仙上总共布置有4对托座43 (如图1所示)。支撑架如上的一对托座43与支撑架4b上的一对托座43可以位于同一高度,也可以位于不同高度。本实用新型中的托座43为固定在两竖板41、42的内壁上并分别由该内壁向外突起的U型块。本实用新型的托座43还可以为设置在两竖板41、42内壁上的通孔。安装展示屏主体5时,先预先将两夹板51、52对应的通孔用垫片55粘连,使三者通孔处形成一个连体通孔,再将粘有垫片的展示屏主体置于支撑架的两竖板41、42之间,然后将螺栓53依次穿过一个竖板41上的通孔、螺母53a、上述展示屏主体5的连体通孔、螺母53a、另一个竖板42 上的通孔并紧固,从而将展示屏主体5的两夹板51、52连接成整体,同时将展示屏主体5支撑在两支撑架4a、4b上(图中未示出)。支撑架^、4b的两竖板41、42的底部分别向外(如图Ia所示)或向内(图中未示出)水平弯折形成支脚44,以便通过支脚44将支撑架支撑在水平面上;或者两竖板41、 42的底端在不折弯的情况下直接支撑在水平面上,起到支脚的作用。还可将两竖板41、42底部也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如图4所示,两竖板41、42中的一个竖板上设置通孔,螺栓穿过通孔将竖板固定在垂直平面上,从而将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悬挂在垂直平面上。尽管上文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的各种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展示屏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展示屏的托座0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相对的两竖板01、42), 两竖板(41、4幻在其顶部连成整体,所述托座在所述竖板内壁上成对地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座为固定在所述竖板 (41,42)的内壁上向外突起的U型块,或者所述托座为设置在所述竖板01、42)内壁上的通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竖板(41、42)的底部相互连接形成整体,所述两竖板Gl、42)中的一个竖板上设置有通孔,以便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一个竖板固定在垂直平面上,或者所述两竖板Gl、42)的底部设有支脚04)。
5.一种展示屏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支撑架Ga、4b),相互分开放置,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展示屏的托座03);展示屏主体(5),位于两支撑架之间,其两端支撑在所述托座上,具有相对布置且相互固定连接的两夹板(51、52),两夹板(51、52)之间相隔一定的间隙,两夹板中至少一个为透明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架包括相对的两竖板 01、42),两竖板(41、4幻在其顶部连成整体,所述托座在所述竖板内壁上成对地设置;所述两夹板(51、5幻通过依次穿过两夹板(51、52)的螺栓(5 相互固定连接,螺栓 (53)两端分别伸出所述两夹板(51、52)侧面并安置在托座G3)上,从而将所述展示屏主体 (5)的端部支撑在所述支撑架Ga、4b)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座03)为固定在所述两竖板 (41,42)的内壁上向外突起的U型块,或者所述托座为设置在所述两竖板01、42)内壁上的通孔。
8.如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夹板(51、52)底部边缘处的间隙内以及所述两夹板(51、52)两侧边缘处的间隙内设置有密封物(5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物(54)为截面呈工字型的密封条;所述两夹板(51、5幻沿外周边缘处的内侧相对地开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工字型密封条的侧面突出部相配合。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竖板01、42)的底部相互连接形成整体,所述两竖板Gl、42)中的一个竖板上设置有通孔,以便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一个竖板固定在垂直平面上,或者所述两竖板Gl、42)的底部设有支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展示屏的支撑架及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两支撑架(4a、4b),相互分开放置,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展示屏的托座(43);展示屏主体(5),位于两支撑架之间,其两端支撑在所述托座(43)上,具有相对布置且相互固定连接的两夹板(51、52),两夹板(51、52)之间相隔一定的间隙,两夹板中至少一个为透明板。支撑装置结构设计简单,方便实用,可广泛应用于不同幅面广告页的展示,并且支撑装置安装拆卸非常方便。
文档编号G09F15/00GK202093774SQ20112001784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0日
发明者李航 申请人: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