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放大器的高占空系数的偏差补偿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6  15

专利名称:运算放大器的高占空系数的偏差补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算放大器的偏差补偿。特别的,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驱动的偏差补偿。
背景技术
已知有各种方法用于运算放大器(QpAmps)输出偏差的补偿。基本可分为两种偏差补偿方式。
第一种方式利用电容来存储此偏差。图1中示出了相应的方框图。图1的电路是这样工作的。对开关S1和S2输入一串脉冲,从而使电路从第一状态(1)转换到第二状态(2),反之亦然。在图1中未示出它们分别的线路。在状态(1),开关S1闭合,运算放大器10工作在单元增益环中工作,其中运算放大器10的输出端12的输出电压等于偏差电压(Voff)。
在状态(1)下输出端12的电压(Voff)被存储在电容13(Coff)中。在状态(2)下,开关S1打开,开关S2闭合。从而电容13与运算放大器10的反相输出14串联。由于偏差电压(Voff)被存在电容13(Coff)中,因此运算放大器10的反相和正相输出位于同一电位。从而,假定输入端15和16的电压差也为零,则运算放大器10的输出端12无电压输出。
美国专利US 4781437中就公开了这样一种系统。
此第一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偏差的去除是通过自动归零开关S1和S2的电荷注入来解决的。
图2示出了根据第二种方式的电路的例子。这里,使用了附加增益级21。此附加增益级21对运算放大器20的输出端而不是输入端进行了偏差补偿。此第二种方式的电路也是通过对开关S1和S2施加一串脉冲而从第一状态(1)转换到第二状态(2)。在状态(1),开关S1闭合,运算放大器20(放大A1倍)的输入端24、25被连接(一起短路),则增益级21的运算放大器22(放大A2倍)在一个闭合环路中工作。此闭合环路使运算放大器23的输出端26进入一个线性区域。在状态(2),当电容27的开关S1打开,则注入的电荷会产生一个附加偏差电压。此附加偏差电压被因数A2放大并由输出端26输出。从而运算放大器20的输出端28的偏差得到补偿。
前面部分所讨论的在两种状态(1)和(2)下校正偏差的这两种方法,通常都具有相同的时间长。也就是说,这些方法的占空系数约为50%。
为了得到更高的占空系数(直到100%),使用一种被称为乒乓拓扑的技术,其中运算放大器输出端的负载可以一直被驱动。这是通过以“复用”的形式加入多个并连级而实现的。在一个电路级补偿偏差时,另一个电路级驱动负载。
可使用一种方法,其需要很高的占空系数且在不同状态下的偏差校正时间小于整个系统的稳定时间。所述乒乓方式可在理论上解决此问题,但其需使用两倍(或更多)的电路和硅片区域。
在同一个模块上使用几百个这种电路的方法中,需要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案来获得有竞争力的价格及硅区。
已知方法的另一个缺陷是,从偏差校正状态(1)到工作状态(2)的瞬时太长了。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克服已知方法中速度慢或是模块上需要额外硅区这些缺陷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好的偏差补偿甚至可去除偏差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显示驱动,特别是LCD的显示驱动的偏差补偿的技术方案。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在放大器电路的电压输出中对放大器的电压偏差进行补偿。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可通过这样的电路来实现,其包括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的一个输入放大级,其输出端与一个输出放大级的输入端相连接。该电路还包括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比较输出端的一个比较器,与输入放大级的偏差调整输入端相连的一个反馈电容,和由多个开关信号控制的多个开关。这些信号可使该电路从第一状态(1)转换到第二状态(2)。在第一状态下,输入放大级的输出端和输出放大级的输入端被第一个开关所分离,输入放大级的两个输入端通过另一个开关相连接,所述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被连接至输入放大级的输出端,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被连接至输出放大级的输入端,这样通过比较器对反馈电容输出电荷,可改变偏差调整输入端的电压。从而校正了输入放大级的偏差。
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表述在权利要求2-16中。
还提供一种显示系统,包括具有多个源极线和栅极线的显示屏,一个栅极驱动器,一个源极驱动模块,该显示屏接收表示可显示在显示屏上的信息的输入信号。源极驱动模块包括具有本发明的电路的一个缓冲器。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系统的其它优选实施例表述在权利要求18-19中。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补偿在双入单出的输入放大级中的电压偏差。该输入放大级是下述电路的一部分,该电路包括一个输出放大级,其输入端被连接至输入放大级的输出端,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比较输出端的一个比较器,与输入放大级的偏差调整输入端相连的一个反馈电容,和多个开关。根据本发明,实施以下步骤来补偿输入放大级的偏差电压-闭合第一开关和打开第二开关,-检测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之间的电压差,以在比较器的输出端产生一输出电流,-利用该输出电流对反馈电容进行充电和放电,-通过偏差调整输入端来调整输入放大级的偏差。
该方法的各种变形和优选实施例表述在权利要求21-31中。


为了更完整的描述本发明及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使用参考标记来进行说明,其中图1表示传统的具有偏差补偿的运算放大器。
图2表示另一种传统的具有用于偏差补偿的附加增益级的运算放大器。
图3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4表示图3的实施例中各种信号的示意图。
图5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更详细的实施例。
图6表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开关信号的示意图。
图7表示根据本发明的LCD显示器。
图8表示根据本发明图7中的LCD显示器的源驱动模块。
优选实施例的详述本发明的主旨可结合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在图3中示出了该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电路,包括一个输入放大级31,一个输入放大级32,和一个比较器33。输入放大级31的输出端34通过开关S2耦合至输出放大级32的输入端35。比较器33具有第一输入端41和第二输入端42,第一输入端41与输入放大级31的输出端34连接,其第二输入端42与输出放大级32的输入端35连接。
比较器输出端44通过开关S1连接至反馈电容43(Coff)。反馈电容43被耦合至输入放大级31的偏差调整输入端45。这种结构可通过控制反馈电容43中通过的电压而控制输入放大级31的偏差。
与普通的偏差补偿电路一样,开关S1和S2分别由开关信号V1和V2控制。开关S1和S2用于使电路从第一状态(1)转换到第二状态(2),反之亦然。在状态(1)进行偏差补偿。状态(2)被称为有效状态,因为在此状态下,电路被用于放大施加在输入节点IN和IN-之间的信号。
在状态(1),所有的开关S1被闭合,开关S2被打开。输入放大级31的输出端34和输出放大级32的输入端35被其中一个开关S2分开。比较器33的第一输入端41被连接至输入放大级31的输出端34,比较器33的第二输入端42被连接至输出放大级32的输入端35。这种结构使比较器33可检测输出端34和输入端35之间的电压差。比较器33在比较输出端44产生一电流。由于比较器33输出侧的开关S1在状态(1)中被闭合,从而此电流对反馈电容43进行充电或放电。从而电容43上的电荷,和运算放大器30的偏差调整输入端45上的电压被改变,从而输入放大级31的输出端34上的偏差电压Voff被校正。在此状态(1),输入放大级31的两个输入端36和37通过其中一个开关S1被连接(短路)。
在第二状态(2),所有的开关S2被闭合,开关S1被打开。输入放大级31的输出端34和输出放大级32的输入端35通过第一个开关S2相连接。输入放大级31的两个输入端36和37被第二个开关S1分开。最后但并非不重要的是,另一个开关S1将比较输出端44与电容43分离。在状态(2),比较器33不进行操作,因为其输出端44闲置。这意味着为了节约电流比较器33也可以被切断。
图4表示各种电压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应当注意图4中的信号曲线仅仅是举例。开关信号V1是用于控制开关S1的信号。当V1为“高”,开关被闭合。开关信号V2是用于控制开关S2的信号。当V2为“高”,开关被闭合。如图4所示,开关信号V1在信号为“高”处具有一系列相对较短的脉冲。这些脉冲的持续时间为T1。在此例子中,开关信号V2是信号V1的反相信号。也就是说,信号V2为“低”时,信号V1为“高”,反之亦然。信号V2在周期T2为“高”。由图4可看出,对应于周期T1的第一状态(1)短于对应于周期T2的第二状态(2)。这意味着有效周期(状态(2))远远大于偏差补偿状态(1)。通常,T1为T2的0.1%到49%之间。最好,T1为T2的1%到20%。
图4下部的两个曲线表示运算放大器30输入端36的偏差电压Voff和通过电容43的电压Vc。在本实施例中,t0处的偏差电压为V3。由于比较器33和电容43对偏差调整输入端45的相互作用,偏差电压Voff被一点一点的补偿。在周期T1中,偏差电压Voff被减少,直至接近于零。这个时间点在图4中表示为参考标记46。在理想情况下,偏差电压可被完全消除。在偏差电压Voff被减少时,通过电容43的电压Vc增加。
本主旨是不仅仅在一个单独的状态下校正偏差电压Voff,而是在多个状态下校正此电压,其中在需要驱动输出端40的负载的最终值处,0pAmp所有的内部节点被尽可能的靠近。这样,在偏差校正状态(1)和有效状态(2)之间的瞬时就被尽可能的减短。在特定情况下,此瞬时可被完全消除。
在偏差校正状态(1)(周期T1),第一和第二级31和32被开关S2分离,第一级31的两个输入端36,37被短路。第二级32在一个单元增益环中作为增益级工作,其中反馈环通过补偿电容Ccomp39被闭合。第二级32以恒定电压Vout驱动输出端40的负载。在此情况下,输出级32是一个单极系统且严格稳定。在两个级31和32之间的比较器33用于比较第二级32输入端35的取样电压与第一级31的端点34的输出电压(Vout1)。端点34的输出电压(Vout1)将随着其输入端36,37处的偏差电压Voff的值而相应地改变至一个更高或更低的电压值。这将使比较器33对偏差去除反馈环电容43注入或抽离电荷,从而修正其电压(VC)并校正了偏差电压Voff。
图5示出了本发明更详细的实施例。输入级31以镜像拓扑的形式实现。被称为镜像拓扑是因为其使用了由成对晶体管构成的电流镜。放大器30的一对输入是由两个晶体管M1和M2实现的。输入线36连接晶体管M1的栅极。晶体管M20的漏极构成了放大器30的输出端34。输入级31是具有轨对轨输出的单级放大器。
本例中的偏差调整电路包括晶体管M7,M8,M9和反馈电容43Coff。
输出级32作为已知的AB级,在RonHogervorst,J.P.Tero,R.G.H.Eschauzier和J.H.Huijsing的论文“ACompact Power Efficient 3V CMOS Rail-to-Rail Input/OutputOperational Amplifier for VLSI Eell Libraries”,IEEE J.ofSolid-State Circuits,Vol.29,No.12,pp.1505-1513,Dec.1994中有所描述。AB型放大器作为已经公知的技术这里就不再详述。电路级32包括晶体管M10,M11,M14到M19。最好,输出放大级32包含具有AB输出端40的两级运算放大器。运算放大器的A型输出也可代替AB型输出。
类似于图5中描述的输出级32的一个输出级在上述的IEEE J.ofSolid Circuits paper中有所介绍。
比较器33是晶体管M3到M6的共用微分级。电流镜晶体管M12和M13通过由晶体管M7到M9构成的辅助输入级形成的负反馈而实现偏差补偿。电流镜晶体管M12和M13这样的结构也可作为电流中继器。在本例中状态(1)下,运算放大器32通过补偿电容Cc1和Cc2被置于一个单元增益的闭合环路结构中。
辅助输入级的非反相输入端51(晶体管M9的栅极)被两个栅极到源极的电压Vgs17+Vgs16形成偏置,其中Vgs16是晶体管M16的栅极到源极的电压,Vgs17是晶体管M17的栅极到源极的电压。从而晶体管M9可工作在线性区域被作为一个电阻。在初始化瞬间之后(如图4所示)辅助级的反相输入端52处的电压(晶体管M7的栅极)将设定在一个特定值,使晶体管M7/M8的阻抗将对晶体管M12,M13构成的电流镜形成负反馈,其负反馈的大小为偏差校正所需的量。与M7并联的晶体管M8是用于在晶体管M7被完全截止时,为晶体管M12建立接地的通路。该电路50只能进行有限范围内的偏差校正,但十分之几的毫伏已足够弥补由于不匹配和处理分散而引起的随机偏差。
在偏差校正状态(开关S1闭合且开关S2打开),晶体管M10和M11的栅极电压在它们各自的栅极容量内被取样。第一级31的输出也将随着其输入偏差而相应改变。比较器33将检测关于晶体管M10的栅极取样值的任何输出电压的变化,并通过切换流过晶体管M3和M4的偏置电流来增加或减少通过反馈电容43(Coff)的电压。在正常工作模式下(状态(2)其中信号V2为逻辑“高”),流过晶体管M3,M4的电流可以被截止,以尽可能的减少电流消耗。
晶体管M3,M4,M10,M14,M18,M19,M20,M21,M22,M23是p型的MOSFET,其他晶体管是n型的MOSFET。
虽然图5中描述的实施例包含n型和p型的MOSFET晶体管,然而本发明也可用各种类型的晶体管来实现,包括npn型,pnp型,MESFET等等,其中施加在控制端(例如栅极或基极)的控制电压可控制流过两个负载终端(例如发射极或集电极或源极和栅极)的电流。
在偏差电压已被补偿甚至被完全消除后,反馈电容43需要被时时复原,这是因为由于泄漏电流反馈电容会失去电荷。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信号V1,V2在第三状态(3)被改变,这称为复原模式。在复原模式下,周期T1可比常规状态(1)更短,和/或周期T2则可以更长。图6表示这三个状态(1),(2)和(3)的例子。在状态(1)和(2),信号V1,V2与图4中的一样。在偏差电压已被补偿后,状态(3)开始。此时间点被表示为t*。从t*开始,信号V2的脉冲开始变长而V1脉冲开始变短。在此例中,T2*约为T2的两倍,T1*约为T1的一半。可使用专门的驱动器来产生所需信号V1和V2。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此驱动器包括一个阈值检测器,用于监测反馈电容43的电压。若该电压低于预定电平,则驱动器增加V1脉冲的频率,以使T2*变短和/或使T1*变长。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开关S1和S2为晶体管开关,例如场效应管(FET)类型。最好使用自动归零的开关。
可使用多路复用器来产生开关信号V1和V2。应注意此多路复用器不是必需的,其中开关信号可由使用该电路的外部器件提供。
这里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都可适用于LCD驱动器。在此显示器中,模拟信号,例如RGB视频信号,被用于控制每个显示单元或“像素”的灰度级。此信号通过多个供应总线或TFT屏幕的源极线被施加,并由施加在多个行或栅极供应总线上的栅极信号,对显示器的每个显示单元在适当的时间被选通。通常,使用源极线驱动器来驱动源极线。这样,第二级32的输出端40可被连接至LCD的源极总线。从输出端40“看”过去的电容Cload在图5中以虚线表示。此电容表示源极总线的电容。视频信号,例如RGB信号,被施加在第一级31的输入端(IN)。根据本发明,开关信号V1,V2的序列触发LCD驱动器,以对视频信号进行取样并保持此取样。
图7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该图表示具有控制电路的LCD显示器的方框图。LCD显示器包括一个LCD屏幕60,其具有多个源极线67和多个栅极线68。一个源极驱动模块61用于驱动各个源极线67。一个栅极驱动器63通常用于驱动一个全栅极线68。CPU 62控制所有的栅极线68和源极线67的扫描。为此,CPU 62通过总线66提供视频信号(数据信号和控制信号),例如RGB信号,至源极驱动模块61,和通过总线69提供行定时信号(控制信号)至栅极驱动器63。源极驱动模块61可包括几个源极驱动器。通常每个源极线都具有一个源极驱动器。然而,也可以以多路复用的形式使用一个源极驱动器,使同一个源极驱动器来驱动几个源极线67。
每个源极驱动器包括一个数-模(D/A)转换器64和一个缓冲器65,如图8所示。缓冲器65以LCD屏幕60的每个像素所需要的电压来驱动源极线。根据本发明的电路结构被应用于缓冲器65中,以补偿缓冲放大器中的偏差电压。
根据本发明的LCD驱动器可与用于控制LCD显示器的其它部件一起被集成在一个共用基底上。
这里所说明的方法其优点在于,在第一近似中,偏差校正状态(1)的周期T1独立于偏差消除环路带宽,而整个电路结构可根据其应用的外部器件的时序进行调整。
另一个优点是,在偏差消除状态(1),所有内部节点的电压都保留以前的值。这样就可以从状态(1)快速恢复,因为不需要将内部节点还原为初始值的瞬间。
本发明的又一个优点是,在状态(1)和(2)都可保持与输出负载的连接。
本发明非常适用于偏差补偿的时间很短而占空系数很高的系统及应用。一种类型的应用是,例如TFT显示的源极驱动器。需要缓冲器的输出偏差很低且偏差校正时间被尽可能的减小,从而不影响驱动显示像素所需的时间。这样的驱动器甚至400个输出缓冲器可以被制作在一个单片上,从而需要高占空系数,低电流消耗和小面积的偏差消除电路。
在本发明的附图和说明书中已对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虽然使用了专门的术语,但本说明中的术语都是仅指普通的上位的含义,而不能够限制本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路结构,包括具有两个输入端(36,37)和一个输出端(34)的一个输入放大级(31),其输出端(34)与一个输出放大级(32)的输入端(35)相连接,具有第一输入端(41),第二输入端(42)和比较输出端(44)的一个比较器(33),与输入放大级(31)的偏差调整输入端(45)相连的一个反馈电容(43),和由多个开关信号(V1,V2)控制的多个开关(S1,S2),可使该电路从第一状态转换到第二状态,其中在第一状态下,-输入放大级(31)的输出端(34)和输出放大级(32)的输入端(35)被第一个开关(S2)所分离,-输入放大级(31)的两个输入端(36,37)通过第二个开关(S1)相连接,-所述比较器(33)的第一输入端(41)被连接至输入放大级(31)的输出端(34),比较器(33)的第二输入端(42)被连接至输出放大级(32)的输入端(35),这样通过比较器输出端(44)对反馈电容(43)输出电荷,可改变偏差调整输入端(45)的电压,从而校正输入放大级(31)的偏差。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结构,其中在第二状态下,-输入放大级(31)的输出端(34)和输出放大级(32)的输入端(35)通过第一个开关(S2)相连接,-输入放大级(31)的两个输入端(36,37)通过第二个开关(S1)相分离,-比较输出端(44)通过另一个开关(S1)与电容(43)相分离。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结构,包括在第一状态下闭合的两个开关(S1),和在第二状态下闭合的两个开关(S2)。
4.一种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路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状态短于所述第二状态。
5.一种如前面任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路结构,其中所述输出放大级(32)包括一个放大器(38),最好是一个运算放大器,其输出端(40)通过补偿电容(39)以反馈的形式连接至输出放大级(32)的输入端(35)。
6.一种如前面任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路结构,其中所述放大器(38)的输出端(40)被连接一个负载。
7.一种如前面任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路结构,其中所述放大器(38)的输出端(40)是严格稳定的。
8.一种如前面任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路结构,其中若比较器(33)的第一输入端(41)和比较器(33)的第二输入端(42)之间有电压差,则所述比较器(33)在输出端(44)产生一个电流。
9.一种如前面任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路结构,其中所述输入放大级(31)以镜像拓扑的形式实现。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路结构,其中所述输入放大级(31)包括一个电流镜和一个辅助输入级。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路结构,其中所述输入放大级(31)输出端(34)的偏差由电流镜通过辅助输入级的负反馈来校正。
12.一种如前面任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路结构,其中所述输出放大级(32)以AB-拓扑或A-拓扑的形式实现。
13.一种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路结构,其中所述输出放大级(32)包括一个具有AB输出的两级运算放大器。
14.一种如前面任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路结构,其中所述比较器(33)以微分级的形式实现。
15.一种包含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个所述的电路结构(50)的系统,其中所述开关信号(V1,V2)由该系统施加至电路结构(50)中的开关(S1,S2)。
16.一种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是显示器,最好是LCD显示器的一部分。
17.一种显示系统,包括具有多个源极线(67)和多个栅极线(68)的显示屏(60),一个栅极驱动器(63),和一个源极驱动模块(61),该显示屏接收表示可显示在显示屏(60)上的信息的输入信号,且该源极驱动模块(61)包括一个具有权利要求1-14中任一个所述的电路结构的缓冲器。
18.一种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系统,其中所述输出放大级(32)被连接至多个源极线(67)中的一个源极线。
19.一种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显示系统,其中所述显示屏(60)是一个LCD显示屏,最好是一个TFT显示屏。
20.一种用于补偿具有两个输入端(36,37)和一个输出端(34)的输入放大级(31)的偏差电压的方法,该输入放大级(31)是下述电路结构的一部分,该电路结构包括,-具有一个输入端(35)的输出放大级(32),该输入端(35)被连接至输入放大级(31)的输出端(34),-具有第一输入端(41),第二输入端(42)和比较输出端(44)的一个比较器(33),-与输入放大级(31)的偏差调整输入端(45)相连的一个反馈电容(43),-多个第一开关(S1)和多个第二开关(S2),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闭合第一开关(S1)并打开第二开关(S2),(b)检测比较器(33)的第一输入端(41)和第二输入端(42)之间的电压差,以在比较输出端(44)产生一输出电流,(c)利用该输出电流对反馈电容(43)进行充电和放电,(d)通过偏差调整输入端(45)来调整输入放大级(31)的偏差,从而补偿输入放大级(31)的偏差电压。
21.一种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e)闭合第二开关(S2)并打开第一开关(S1),(f)放大施加在输入放大级(31)的两个输入端(36,37)其中一个上的输入信号(IN),以在输出放大级(32)的输出端(40)提供一个相应的输出信号。
22.一种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a)输入放大级(31)的输出端(34)通过其中一个第二开关(S2)从输出放大级(32)的输入端(35)处断开。
23.一种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a)比较器输出(44)被连接至反馈电容(43)的一个端点。
24.一种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a)输入放大级(31)的两个输入端(36,37)相连接。
25.一种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e)输入放大级(31)的输出端(34)通过一个第二开关(S2)被连接至输出放大级(32)的输入端(35)。
26.一种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e)比较器(33)的第一输入端(41)和第二输入端(42)相连接。
27.一种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和(e)被周期性地重复。
28.一种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到(d)在偏差补偿状态下被执行,该偏差补偿状态的周期为T1。
29.一种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e)到(f)在有效状态下被执行,该有效状态的周期为T2。
30.一种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T1<T2。
31.一种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T1约等于T2的0.1%到49%,最好T1为T2的1%到20%。
全文摘要
一种电路结构,包括具有两个输入端(36,37)和一个输出端(34)的一个输入放大级(31),其输出端(34)与一个输出放大级(32)的输入端(35)相连接。该电路结构还包括具有第一输入端(41),第二输入端(42)和比较输出端(44)的一个比较器(33),与输入放大级(31)的偏差调整输入端(45)相连的一个反馈电容(43),和由多个开关信号(V1,V2)控制的多个开关(S1,S2),可使该电路从第一状态转换到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输出端(34)和输入端(35)被第一个开关(S2)所分离,两个输入端(36,37)通过第二个开关(S1)相连接。比较器(33)的第一输入端(41)被连接至输入放大级(31)的输出端(34),比较器(33)的第二输入端(42)被连接至输出放大级(32)的输入端(35),这样通过比较器输出端(44)对反馈电容(43)输出电荷,可改变偏差调整输入端(45)的电压,从而校正输入放大级(31)的偏差。
文档编号G09G3/36GK1461521SQ02801166
公开日2003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11日
发明者A·米拉尼斯 申请人: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