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套筒自动铅笔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6  11

专利名称:双套筒自动铅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过螺旋装置进给笔芯的活动铅笔,属于书写或绘图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铅笔的笔芯直径在1毫米左右,不仅太细易折断,而且笔画粗细变化少,不便使用,尤其是初学写字的小学生更不宜使用,也影响了自动铅笔在制图、绘画等领域的应用。而普通的粗芯铅笔要使用木材,仅我国每年就生产约70亿支木质铅笔,耗费大量的木材资源,不利于环境保护。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套筒自动铅笔,通过双套筒螺旋进给装置,实现粗笔芯的可活动和可更换,双套筒可采用非木材材料,节约了木材资源,便于使用,利于环保。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套筒自动铅笔,包括笔身、笔头和可从笔头伸出的笔芯,所述的笔身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所述的内套筒是带有外螺纹的圆管体,内套筒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笔头上,内套筒的另一端装有尾帽;所述的内套筒的内腔装有可活动的芯箍,所述的笔芯可拆卸的固定在芯箍上;所述的内套筒上有贯通筒壁的滑槽,滑槽沿轴向延伸至内套筒的尾端,所述的芯箍上固定有沿径向凸出的滑块,滑块穿过滑槽露出内套筒外,滑块露出部分两端的内套筒外壁上各连接有一个调节套,调节套与内套筒螺纹配合;所述的外套筒套装在内套筒的外部,外套筒是可绕内套筒的轴线转动的两端开口的管体,外套筒与内套筒之间的距离足够容纳调节套,且外套筒的内壁横断面的形状与调节套外壁横断面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的调节套外壁横断面的形状是保证外套筒能够带动调节套旋转而不打滑的形状。所述的调节套是六角螺母,所述的外套筒是空心六棱柱体。所述的芯箍上有笔芯连接孔,笔芯连接孔是与所述的笔芯紧配合的沉孔,笔芯连接孔的底部制作有斜面,所述的笔芯卡装入笔芯连接孔中,笔芯插入部分的端部有与斜面相适配的斜切面。所述的笔芯连接孔的底部有退芯孔,退芯孔是贯通笔芯连接孔和芯箍外部的轴向通孑L。所述的尾帽的后部有圆锥形削芯孔,削芯孔内固定有刨芯刀。所述的削芯孔的孔壁上有出屑孔。所述的刨芯刀有两个,且相对设置。所述的内套筒的后部有一段直径小于内套筒主体直径的内筒尾端,所述的尾帽与内筒尾端卡装连接。所述的内筒尾端外壁上或者所述的尾帽的内壁上有竖纹。[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双套筒螺旋进给装置,实现了粗笔芯的可活动和可更换,使用方便,利于广大中小学生使用,也可用于制图绘画,扩大了自动铅笔的使用范围。2、双套筒可采用塑料等非木材材料,节约了木材资源,利于环保。3、在芯箍上的笔芯连接孔内制作有斜面,只要将笔芯的一端磨出个斜面,就能牢牢卡在芯箍内,在笔芯随芯箍转动时,例如削铅时不打滑,使用更方便。4、设置了带刨芯刀的削芯装置,削铅芯时更为安全、快捷、方便。5、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利于实施和推广。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图3是图2拆掉外套筒和尾帽后的右视图。图4是图2的A-A剖视图。图5是图2的I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2的B-B剖视图。图中,1、笔头,2、笔芯,3、内套筒,3-1、滑槽,3-2、内筒尾端,4、外套筒,5、调节套, 6、芯箍,6-1、滑块,6-2、笔芯连接孔,6-3、斜面,6-4、退芯孔,7、尾帽,8、刨芯刀,9、削芯孔, 9-1、出屑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一种双套筒自动铅笔,包括笔身、笔头1和可从笔头1伸出的笔芯2, 所述的笔身包括内套筒3和外套筒4,内套筒3和外套筒4可采用塑料或金属材料。如图2、 图3、图6所示,内套筒3是带有外螺纹的圆管体,内套筒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笔头1上, 固定方式可为一体成型,或螺纹连接或卡装,内套筒3的另一端装有尾帽7。内套筒3的内腔装有可活动的芯箍6,所述的笔芯2可拆卸的固定在芯箍6上;所述的内套筒3上有贯通筒壁的滑槽3-1,滑槽3-1沿轴向延伸至内套筒3的尾端,所述的芯箍6上固定有沿径向凸出的滑块6-1,滑块6-1穿过滑槽3-1露出内套筒3外,滑块6-1露出部分两端的内套筒3 外壁上各连接有一个调节套5,调节套5与内套筒3螺纹配合;所述的外套筒4套装在内套筒3的外部,外套筒4是可绕内套筒3的轴线转动的两端开口的管体,外套筒4与内套筒3 之间的距离足够容纳调节套5,且外套筒4的内壁横断面的形状与调节套5外壁横断面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的调节套5外壁横断面的形状是保证外套筒4能够带动调节套5旋转而不打滑的形状。例如,调节套5外壁横断面的形状是多边形或者凸轮形或者带齿的圆形或者带切边的圆形。如图1、图2、图6所示的调节套5是六角螺母,所述的外套筒4是空心六棱柱体。如图2、图5所示,芯箍6上有笔芯连接孔6-2,笔芯连接孔6_2是与所述的笔芯 2紧配合的沉孔,笔芯连接孔6-2的底部制作有防止笔芯转动时与芯箍6出现打滑的斜面 6-3,所述的笔芯2卡装入笔芯连接孔6-2中,笔芯2插入部分的端部有与斜面6-3相适配的斜切面,该斜切面不一定与斜面6-3完全吻合,只要将笔芯的一端磨出个斜面,使之不打滑即可。所述的笔芯连接孔6-2的底部有退芯孔6-4,退芯孔6-4是贯通笔芯连接孔6_2和芯箍6外部的轴向通孔,如果笔芯断在笔芯连接孔6-2内,可用细铁丝、针头等伸入退芯孔将断铅顶出。如图2、图4所示,尾帽7的后部有圆锥形削芯孔9,削芯孔9内固定有刨芯刀8。 所述的削芯孔9的孔壁上有出屑孔9-1。所述的刨芯刀8有两个,且呈V字形相对设置。所述的内套筒3的后部有一段直径小于内套筒主体直径的内筒尾端3-2,所述的尾帽7与内筒尾端3-2卡装连接。尾帽7也可与内套筒3螺纹连接。所述的内筒尾端3-2外壁上或者所述的尾帽7的内壁上有竖纹。使用时,转动外套筒4,带动两个调节套5转动,调节套5在内套筒3上螺旋运动, 带动滑块6-1在滑槽3-1内上下运动,从而使芯箍6带着笔芯发生轴向位移,起到了调节笔芯活动的作用。笔芯的直径可为2毫米至4毫米。
权利要求1.一种双套筒自动铅笔,包括笔身、笔头(1)和可从笔头(1)伸出的笔芯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笔身包括内套筒C3)和外套筒G),所述的内套筒C3)是带有外螺纹的圆管体,内套筒C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笔头(1)上,内套筒C3)的另一端装有尾帽(7);所述的内套筒(3)的内腔装有可活动的芯箍(6),所述的笔芯(2)可拆卸的固定在芯箍(6)上;所述的内套筒(3)上有贯通筒壁的滑槽(3-1),滑槽(3-1)沿轴向延伸至内套筒(3)的尾端, 所述的芯箍(6)上固定有沿径向凸出的滑块(6-1),滑块(6-1)穿过滑槽(3-1)露出内套筒(3)外,滑块(6-1)露出部分两端的内套筒C3)外壁上各连接有一个调节套(5),调节套 (5)与内套筒C3)螺纹配合;所述的外套筒(4)套装在内套筒(3)的外部,外套筒(4)是可绕内套筒(3)的轴线转动的两端开口的管体,外套筒(4)与内套筒(3)之间的距离足够容纳调节套(5),且外套筒的内壁横断面的形状与调节套(5)外壁横断面的形状相适配, 所述的调节套( 外壁横断面的形状是保证外套筒(4)能够带动调节套( 旋转而不打滑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套筒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套( 是六角螺母,所述的外套筒(4)是空心六棱柱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套筒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箍(6)上有笔芯连接孔(6-2),笔芯连接孔(6-2)是与所述的笔芯(2)紧配合的沉孔,笔芯连接孔(6-2) 的底部制作有斜面(6-3),所述的笔芯(2)卡装入笔芯连接孔(6-2)中,笔芯(2)插入部分的端部有与斜面(6- 相适配的斜切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套筒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笔芯连接孔(6-2)的底部有退芯孔(6-4),退芯孔(6-4)是贯通笔芯连接孔(6-2)和芯箍(6)外部的轴向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套筒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帽(7)的后部有圆锥形削芯孔(9),削芯孔(9)内固定有刨芯刀(S)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套筒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削芯孔(9)的孔壁上有出屑孔(9-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套筒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刨芯刀(8)有两个,且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套筒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套筒(3)的后部有一段直径小于内套筒主体直径的内筒尾端(3-2),所述的尾帽(7)与内筒尾端(3-2)卡装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套筒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尾端(3- 外壁上或者所述的尾帽(7)的内壁上有竖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套筒自动铅笔,属于书写或绘图器具技术领域。它包括双套筒螺旋进给装置,内套筒是带有外螺纹的圆管体,内套筒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笔头上,内套筒的另一端装有尾帽;内套筒内装有可活动的芯箍,内套筒上有滑槽,芯箍上固定有滑块,滑块穿过滑槽露出内套筒外,滑块露出部分两端的内套筒外壁上各连接有一个调节套,调节套与内套筒螺纹配合;外套筒套装在内套筒的外部,可带动调节套旋转而不打滑。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粗笔芯的可活动和可更换,双套筒可采用非木材材料,节约了木材资源,便于使用,利于环保。
文档编号B43K21/08GK202046046SQ20112003464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5日
发明者张子俊 申请人:张子俊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