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课堂教学用反射弧演示教具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6  12

专利名称:一种生物课堂教学用反射弧演示教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教学教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课堂教学用反 射弧演示教具。
背景技术
目前,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所用的教学用具很多,但都功能单一,只是针对各自需要 展示的内容而设计的。在学习神经系统反射和基本方式是生物课的重要且难于理解的难点 之一,学生和教师都迫切需要有针对性的教学用具,然而在市场上却很难找到这类教学用 具。因此教师在讲解上述概念时,只能照教科书讲解,然而书本所记载的知识总是比较抽象 难懂的,尤其是缺乏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不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从而给教学带 来一定困难,甚至影响到学生成绩和学习兴趣。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拟904173,
公开日为2007年5月23日的实用新型说明书公开 了“一种生物教学用具”,该实用新型展示板面上设置有代表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的图案,其中所述的感受器与神经中枢之间连接有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与效应器之间连接有传出神经,所述的代表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 器的图案位置的板面背面上均设置有数显管,以便通电时使板面正面上的图案发亮,增强 演示效果,所述的数显管通过导线连接在控制电路上。具有直观性强、操作容易、全面展示 出神经系统反射的特点,既便于教师快捷地完成教学任务,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 手能力,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但是,该实用新型整体上演示效 果不好,细节演示上不周到,课堂教学使用中的效果还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反射弧的生物教学用具演示效果差、细节演示效果 差等不足,提供了一种整体和细节演示效果均较好的生物课堂教学用反射弧演示教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生物课堂教学用反射弧演示 教具,包括有演示板和模拟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的演示电路及演 示图案,所述的演示电路包括有电池组和其外壁上设置的盒体电极,并通过数条线条电极 连接设置有散光灯带,在散光灯带的中间还设置有灯泡,所述散光灯带的另一端还连接设 置有电动伸缩囊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本生物课堂教学用反射弧演示 教具能形象的演示出反射弧工作的过程和原理,整体演示和细节演示效果好,更容易帮助 学生理解课堂教学知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池组,2-盒体电极,3-线条电极,4-电动伸缩囊泡,5-散光灯带,6-灯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的一种生物课堂教学用反射弧演示教具,包括有演示板和模拟感受 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的演示电路及演示图案,所述的演示电路包括有 电池组1和其外壁上设置的盒体电极2,并通过数条线条电极3连接设置有散光灯带5,在 散光灯带5的中间还设置有灯泡6,所述散光灯带5的另一端还连接设置有电动伸缩囊泡 4。这样设置,本生物课堂教学用反射弧演示教具通过数条线条电极3来模拟感受器的多条 发散的神经纤维,通过散光灯带5来模拟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用灯泡6来模拟神经中枢, 用电动伸缩囊泡4来模拟效应器;在具体课堂演示时,教师可以将数条线条电极3中的任意 一条与盒体电极2进行接触,进而启动整个电路,依次点亮散光灯带5、灯泡6,并启动电动 伸缩囊泡4进行伸缩运动,这样就能形象的演示出整个反射弧工作的过程和原理,整体演 示和细节演示效果好,更容易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教学知识。总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整体和细节演示效果均较好的生物课堂教学用反射 弧演示教具。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 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 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 一种生物课堂教学用反射弧演示教具,包括有演示板和模拟感受器、传入神经、神 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的演示电路及演示图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演示电路包括有电 池组(1)和其外壁上设置的盒体电极O),并通过数条线条电极C3)连接设置有散光灯带 (5),在散光灯带( 的中间还设置有灯泡(6),所述散光灯带( 的另一端还连接设置有电 动伸缩囊泡(4)。
专利摘要一种生物课堂教学用反射弧演示教具,包括有演示板和模拟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的演示电路及演示图案,所述的演示电路包括有电池组(1)和其外壁上设置的盒体电极(2),并通过数条线条电极(3)连接设置有散光灯带(5),在散光灯带(5)的中间还设置有灯泡(6),所述散光灯带(5)的另一端还连接设置有电动伸缩囊泡(4)。本生物课堂教学用反射弧演示教具能形象的演示出反射弧工作的过程和原理,整体演示和细节演示效果好,更容易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教学知识。
文档编号G09B23/36GK201927262SQ20112003773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5日
发明者孔万英 申请人:孔万英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