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人造知识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教育技术- >教具、仪器- >知识树,其实物产品用于教育活动- >知识分类和知识内容的室外展示以及描述事物发展变化的路径。
背景技术:
目前知识信息的展示都采用平面[如纸质图片、广告文字等]或电子媒介[如视频和声音]。但是人们常把几乎所有事物或知识进行归类,以分解和认识它们的属性,这种类化的结果具有多个维度,这种情况用平面[二维]或电子信息设备[虚拟多维(事实也是平面的,而且是暂时性的,电依赖)]不能立体和持续地描绘。而类化结果更接近自然树的形态结构。比方,在向学习者提供教材及内容或检索专利信息时,总是使用树形目录。虽然它的分类不完全是树形的,因为一个知识点或专利有可能同时属于不同领域。但把它做成网状目录或线性序列,查询者就不好检索、学习者也不清晰。目前教具或仪器一般时间并不置于室外,覆盖面限于它所指定的范围,不能系统全面地展示知识体系,且多数用于课内。仿真树结构的人造知识树产品不受这些限制。
发明内容为了填补现有教学设备不能在室外及知识难以系统展示的空白,人造知识树提供一种模仿自然树的实物产品,该产品可以像自然树一样植于学校操场或公共场合,利用标识或刻画在树枝、树叶上的文字符号,全面地向学习者或相关人员全时段展示、提供查询或服务,在自然和欣赏中获取新知。这种人造树的基本特点I、具有大量的分支结构;II、该人造知识树包括树根、树干、花、果、叶、疙瘩各部件;每个部件上端有疙瘩, 疙瘩有树状分叉呈呈螺栓向上凸出,下端向内凹陷,可有螺纹,用作插接;各部件表面镀金或镀漆;连接装置在树上部的末端打结卡紧在孔中,然后在根部拉紧,再把接头埋入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简言之在人造树上提供分类的文、图、符查看。1、材料用塑料ι金属ι石膏ι水泥ι木质ι胶合板等,可混用多种材料或有机材料。2、主要步骤第一步,根据需要[使用范围、深度和广度]生产知识标签,同时确定标签的形状大小长短等;第二步,再根据知识标签所体现的关系生产树的各部件树根,树干,树枝,树叶, 疙瘩,花,果;同时根据标签的大小长短确定各部件形状。2/3页第三步,把各个部件组装成人造知识树,并植于场地。3、详细。部件的装配特性1、每个部件的上端有疙瘩,疙瘩有数个分叉、呈螺栓向上凸出, 可有螺纹,用来分枝和后期扩展;下端呈螺母向内凹陷[防水],可有螺纹,用作插接;螺或榫头规范为固定的几种太小,提高通用方便组装。组装时根据不同专业或科目需要灵活装卸,以维护和更新。II、根部很大,逐级呈树状但快速变细,是为控制树高便于使用者察看,降低重心以增加稳定。但细度收敛在末级枝节足够容纳或刻蚀标签。部件生产考虑室外及物体膨胀系统[防风化等]。根、叶取耐用材料,防酸雨等。这些措施减少复杂环境对知识树的影响。 根和主干用硬度较大的质材,枝叶选用密度小柔韧的材料。制作与生产I、树体的生产。步1、用计算机软件分别制模树根、树干、树枝、树叶、疙瘩,花,
果。步2、发至工厂生产线生产部件体,浇铸等。步3、外表层打磨以标识。步4、打膜硬化强化、各部件榫头和接口及疙瘩钻孔并强化封装,各部件有孔连通在组装时用。工艺细节略。小型树利用树模一体制作,一次浇注,没有接插部分。II、人造知识树上的标签生产方法1、使用计算机利用树算法动态构造并印制,并粘贴于相应树产品的根或干或枝或叶之上,涂料自由选择->临时使用选用纸张,经常改动树结构可选用易清除涂料;如果相对固定则选用漆。2、使用刻画机器直接在知识树的不同结构上自动刻画,常年置于室外可选用此方法。标签的具体工艺在普通机床或刻画机上可以实现[此略]。根据精度要求选用不同机器,树干标签要求低,末枝要求高。叶片一般印制并过塑。III、组装人造知识树与自然树不同点人造知识树依据不同知识面可偶有回路或枝连交叉;这种回路也使人造知识树更结实。(1)根据标签系列插接或拧上各部件,缝隙用胶水类密封。( 在组装时用强纤维或金属丝穿通串连各部件孔提高树的韧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产品可以像自然树一样植于学校操场或公共场合, 利用标识或刻画在树枝、树叶上的文字符号,全面地向学习者或相关人员全时段展示、提供查询或服务,在自然和欣赏中获取新知。由于能够外置,亲近自然,无论展现时间、适用对象范围、携带知识量和系统性,还是教育艺术性都具明显优势,其知识传播效率大幅提高。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制造人造知识树所对应的某一标签系列。图2人造知识树图。图中1.人造知识树的根部件,2.树干,3.枝,4.叶,5.花,6.果,7.部件上端[带
镙拴],8.部件下端[有镙孔],9.连接装置金属I纤维,10.底部固定装置,11.标签[文字、图标、符号],12.疙瘩。图中标签是各种白色方块或圆或椭圆,均为代指所在处标识有分类信息。附图中的数字号码与说明书中一一对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展示的仅是所要生产的某种人造知识树的一种标签(11)系列。这些标签由计算软件用树算法产生,是一类分解好的知识。图2为一种人造知识树树体。先用计算机用塑料设计模型,再用机床制模。制模同时根据设计配备连接装置(9)。人造知识树的根(1)、树干(2)、枝(3)、叶(4)、花(5)、果 (6)均根据模具生产。部件上端[带镙拴](7)及部件下端[有镙孔](8.)通过嵌入或焊接固定在根、枝、干之中。各部件表面统一风格镀金或镀漆。接下来在机床上连接计算机标签数据漆贴标签或刀刻标识。疙瘩(1 选用更坚固的材料制造,分支和扩展以及固定的功能均在疙瘩上实现。在移植现场组装各种部件,组装时由下及上,但底部固定装置(10)最后实施。组装时同时串连好连接装置(9),连接装置(9)在树上部的末端打结卡紧在孔中, 然后在下部根拉紧,再把余下的接头埋入固定装置(9)。各部件连接时同时用密封胶密封。 接下来根据平衡性和环境及视觉要求插接叶花果。最后,底部固定装置(10)安装即完成。
权利要求1. 一种人造知识树,其特征是包括树根、树干、树枝、疙瘩、及花果叶各部件;每个部件上端有疙瘩,疙瘩有树状分叉并呈螺栓向上凸出,下端向内凹陷,可有螺纹,用作插接;各部件表面镀金或镀漆;连接装置在树上部的末端打结卡紧在孔中,然后在根部拉紧,再把接头埋入固定装置。
专利摘要人造知识树提供一种根据自然树分支特征制作的人造树实物产品,它把类别化的知识标签刻画于人造树体各部,向外界展示系统化的知识、提供查阅。分类知识标签和树体的根枝叶花果等部分用塑料、金属、水泥材料通过焊接、热熔制作。该产品可以像自然树一样置于学校操场或公共场合,主要用于教育、知识查阅。每个部件上端有疙瘩,疙瘩有树状分叉并呈螺栓向上凸出,下端向内凹陷,可有螺纹,用作插接;各部件表面镀金或镀漆;连接装置在树上部的末端打结卡紧在孔中,然后在根部拉紧,再把接头埋入固定装置。
文档编号G09B19/00GK202331896SQ20112003951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9日
发明者郑柏胜 申请人:郑柏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