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带有二维动感效果的图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图书,尤其涉及一种在翻页时可以体现二维动感效果的图书。
背景技术:
一般图书都具有若干可绕装订线翻折的书页,但现有的图书中的图案并没有动感效果,难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尽管有些图书在封面等位置贴有可变换图案的贴画,但都需要使用者变换观察角度,使用很不方便,成本也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二维动感效果的图书,二维动感印刷就是在普通纸张之上印刷经过特殊设计的图像,再蒙以间隔的分布有透明区域(也包括镂空区域)的覆盖版, 通过图像与覆盖版的相对位移,在透明区域可观察到不同的图案,从而产生连续的动画效果,且动感强烈。一种带有二维动感效果的图书,包括相邻的第一书页和第二书页,在第一书页和第二书页之间依次设有覆盖版和图像页,其中所述的图像页上印刷有待显示图案,所述的覆盖版与图像页上待显示图案对应的部分由间隔分布的条形透明区域和条形遮挡区域构成,所述的覆盖版的边缘固定在第二书页上,所述的图像页在临近图书装订线的一侧通过连接部与所述的第一书页连接。所述的第一书页和第二书页并不特指图中的具体页码,可以是任意的相邻的两页。所述的条形透明区域是为了显示覆盖版下面的图像页上的待显示图案,因此既可以是采用透明材料也可以是将覆盖版直接镂空,均可认为是透明区域。所述的条形透明区域和条形遮挡区域与图书装订线平行分布,当第一书页翻动时,会通过连接部拉动图像页,使图像页与覆盖版发生相对位移,因此条形透明区域会显示出不同的图案,连续变化的图案就会产生动感效果。为了便于覆盖版与第二书页的相对固定,绕覆盖版的四周固定有边框,该边框的远离图书装订线的侧沿与第二书页固定连接,既可以是粘结也可以是一体结构。这样边框连同覆盖版可以翻起,方便更换。为了进一步保证固定效果,所述的边框其他部分的侧沿也可以与第二书页固定连接,例如所述的边框与图书装订线垂直的两个侧沿与第二书页固定连接。但由于图像页要通过连接部与第一书页连接,而该连接部需要穿过覆盖版与第二书页之间临近图书装订线的侧沿,因此边框或覆盖版与第二书页固定连接时,至少要预留出连接部的通道。一般情况图书为矩形,覆盖版或边框除临近图书装订线的侧沿外,其他三个侧沿均与第二书页固定连接。那么与图书装订线垂直的两个侧沿也即作为了图像页移动时的导向部件。所述的连接部可以是若干连接条,也可以是图像页临近图书装订线的侧沿均朝向第一书页延伸并与第一书页相互固定,既可以是粘结也可以是一体结构。为了便于第一书页的翻折所述的连接部连接在第一书页靠近图书装订线的部位,否则图像页位移过大,甚至会被拉出覆盖版与第二书页的间隙。以图书横向翻动为例,当第一书页翻动时,会通过连接部拉动图像页,使图像页与覆盖版发生横向的相对位移,因此制作图像页和覆盖版时主要考虑图像的横向尺寸、以及横向位移产生的变化效果。首先,根据图书的规格,确定图像(图像页上印刷的待显示图案)的横向尺寸。横向尺寸确定后,按照图像的尺寸,确定覆盖版的规格。在这里主要确认覆盖版的条形透明区域的宽度;因为条形遮挡区域会遮盖下面的图像,最终看到的图像,是条形透明区域部分透露出的下面图像的信息。作为优选,条形透明区域在整个图像上所占的面积比例在60-90%之间,确定好线条所占比例以后,根据图像的横向尺寸以及比例关系,计算出条形透明区域的宽度。从而第一步完成覆盖版的初步定位。第二步,按照测算的图书内页翻动时的位移,计算图像变化需要的帧数。原则上讲,书页翻动的距离越大,能够变换的图像帧数也就越多。一般来讲,帧数越多,需要覆盖版的线条越细。图像之所以能够产生动感效果,完全是利用了人眼的视觉暂留原理。当一个物体移动时候,人的眼睛对图像会有一个视觉上的暂时留影。用在印刷上,就是视觉补偿效果。 也就是,人的眼睛会在物体移动的时候,在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到另一个位置的时候,会自觉的对两个位置之间的物体进行视觉上的补偿,反应在大脑中,就产生了比较连续的图像,从而产生动画效果。因此,要产生动感强烈的动画效果,就要控制物体移动的距离,距离太大,视觉暂留不能补偿完全,造成动画效果间断或者不能产生动感连续的动画。距离太短,会造成覆盖版条形透明区域过细,也就是说,覆盖版上条形遮挡区域尺寸加大,覆盖的图像过多,造成图像的不完整,也不能产生很好的图像效果。在第一步中,确定条形透明区域所占图像的比例关系,从而初步计算出条形透明区域的宽度。按照初步制定的数据,按照最终成品的厚度(厚度决定图像的位移),确定图像最终的帧数。一般精装图书的厚度在20-40mm之间,翻动书页的位移在5-15mm之间,所以,一般图书的动画效果最终确定在4-10帧之间。确定动画帧数之后,利用覆盖版的比例关系,制作覆盖版。举例来说,动画要产生 6帧,就需要6幅图像。其中5幅是黑色的图像(与覆盖版的条形遮挡区域的颜色相同), 一幅是白色的图像(相当于与覆盖版的条形透明区域颜色相同)。利用覆盖版,分别剪切不同的图像,将剪切后的图像利用软件合成为一幅图像,印刷在纸张上面。将覆盖版印制在一个透明的承载物之上,当下面的图像或者覆盖版横向移动时,通过覆盖版的透明部分,看到下面图像的不同位置,从而产生动画效果。覆盖版一般可用PVC等材料,条形透明区的透明度好,不易变形,精装图书实现较为容易。还可以是透明的纸张,如硫酸纸等,同样可以实现二维动感效果。[0021]本实用新型图书采用二维动感印刷,完全摒弃了光栅材料,无需使用专用UV油墨,大大节省了成本。图像数据都通过预先的计算设定,印刷比较容易控制,成品率较高。因此,整体的成本能够大幅下降,性价比较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有二维动感效果的图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仅示意性的表示其中两页且覆盖版处于翻起状态;图2为图1中的图书的断面示意图,其中第一书页处于半展开状态;图3为图2中第一书页处于完全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图像页中图案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图案被覆盖版间隔性的遮挡后的效果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图案与覆盖版发生相对横向位移后的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 3,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二维动感效果的图书,包括相邻的第一书页 1和第二书页2,在第一书页1和第二书页2之间依次设有覆盖版3和图像页5,为了便于显示覆盖版3处于翻起状态.图像页5上印刷有待显示图案,覆盖版3与图像页5上待显示图案对应的部分由间隔分布的条形透明区域和条形遮挡区域构成。覆盖版3中条形透明区域和条形遮挡区域与图书装订线平行分布。为了便于覆盖版3与第二书页2的相对固定,绕覆盖版3的四周固定有边框4,边框4的远离图书装订线的侧沿与第二书页2固定连接,例如采用粘结,这样边框4连同覆盖版3可以翻起,方便更换。图像页5在临近图书装订线的一侧通过连接部6与第一书页1连接,连接部6采用两个连接条,连接条连接在第一书页1靠近图书装订线的部位,当第一书页1翻动时,会通过连接部6拉动图像页5,使图像页5与覆盖版3发生相对位移。参见图4 6,以简单的三角和矩形图案变换为例,图4为图像页中印刷的图案,正常状态下,覆盖版3盖在图像页上面,条形遮挡区域间隔的遮住图像页中的部分区域,显示出图5的效果(三角形),当第一书页翻动时,会通过连接部拉动图像页,使图像页与覆盖版发生相对位移,因此条形透明区域会显示出不同的图案,即图6的效果(矩形),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设计相对复杂和可以连续变化的图案,而产生动感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二维动感效果的图书,包括相邻的第一书页和第二书页,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书页和第二书页之间依次设有覆盖版和图像页,其中所述的图像页上印刷有待显示图案,所述的覆盖版与图像页上待显示图案对应的部分由间隔分布的条形透明区域和条形遮挡区域构成,所述的覆盖版的边缘固定在第二书页上,所述的图像页在临近图书装订线的一侧通过连接部与所述的第一书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二维动感效果的图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条形透明区域采用透明材料或镂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二维动感效果的图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条形透明区域和条形遮挡区域与图书装订线平行分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二维动感效果的图书,其特征在于,绕所述的覆盖版的四周固定有边框,该边框的远离图书装订线的侧沿与第二书页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二维动感效果的图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框与图书装订线垂直的两个侧沿与第二书页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二维动感效果的图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连接在第一书页靠近图书装订线的部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二维动感效果的图书,包括相邻的第一书页和第二书页,在第一书页和第二书页之间依次设有覆盖版和图像页,其中所述的图像页上印刷有待显示图案,所述的覆盖版与图像页上待显示图案对应的部分由间隔分布的条形透明区域和条形遮挡区域构成,所述的覆盖版的边缘固定在第二书页上,所述的图像页在临近图书装订线的一侧通过连接部与所述的第一书页连接。当第一书页翻动时,会通过连接部拉动图像页,使图像页与覆盖版发生相对位移,因此条形透明区域会显示出不同的图案产生动感效果。本实用新型图书采用二维动感印刷,完全摒弃了光栅材料,无需使用专用UV油墨,大大节省了成本。
文档编号B42D1/00GK201998592SQ201120042590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1日
发明者宋炳忠 申请人:天津市银博印刷技术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