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电子书页码识别装置和电子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书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书页码识别装置和电子书。
背景技术:
普通的书本都是将文字印刷在书页上,读者通过视觉获取书本中的信息,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实际的需要,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一种电子书,随着读者翻动该电子书的书页, 该电子书能将读者所翻到的书页中的相关内容(如书页印刷的内容以及背景音乐等)以语音的方式自动播放出来,增加读者阅读的趣味性,可提高阅读效率。现有的电子书内具有对电子书页码进行识别的页码识别装置,页码识别装置包括控制器和页码感应器,随着读者翻动电子书的书页,页码感应器可以识别到读者所翻到的书页的页码,并传递信号给控制器,而控制器根据接受到的信号播放该书页的信息。现有技术中,页码识别装置中的页码感应器,包括软电路和触碰机构。软电路的一端接入控制器,另一端贴设在书脊位上,触碰机构也贴设在书脊位上,且必须预先与某条软线路连接导通,当用户翻动某个书页时,该触碰机构再与其它相应的软线路接触导通,从而达到识别该书页页码并播放相应书页内容的目的,由于触碰机构与软线路之间的距离会随书页打开的角度变化而变化,为此现有技术的触碰机构通常采用弹性材料,如导电橡胶或金属弹片,以保障接触效果,但在实际装配过程中,由于弹性的触碰机构通过粘贴的方式安装,其安装定位难以精确统一,且在使用过程中,又由于书脊部位的触碰机构和软电路之间存在摩擦错位现象,弹性的触碰机构非常容易偏离原有位置,工作不可靠,容易出现该页码识别装置检测不到书页页码或检测到错误的书页页码的现象,且触碰机构的关键尺寸往往难以控制把握,结构也比较复杂,以致生产效率不高,所以不良率和生产成本均相对较高。另外,在现有技术中,触碰机构对书页的要求比较严格,其安装的书页必须足够厚,才能保证有足够的空间来安装触碰机构,如果触碰机构过薄则会进一步降低其工作的可靠性,且提高零件的生产难度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子书页码识别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电子书页码识别装置装配麻烦、工作不可靠、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以及对书页厚度要求严格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子书页码识别装置,用于自动识别电子书的书页页码并可播放所述书页的内容,包括控制器以及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软电路,所述软电路的一端具有可贴设于电子书书脊位上的接触端,还包括可插设于书脊位并可使所述软电路导通的定位触发钉,所述定位触发钉穿设于所述接触端,且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器。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触发钉包括本体以及设于所述本体上并可插设于所述书脊位的插针,所述插针穿设于所述接触端,所述本体抵接于所述接触端上。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呈圆柱形状。[0010]进一步地,所述插针呈扁平状。进一步地,所述软电路包括第二线路以及数个相互独立的第一线路,所述接触端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线路一端的第一接触端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线路一端的公共接触端,所述定位触发钉穿设于所述公共接触端。更进一步地,依所述书页页码的排列次序,每个公共接触端以及置于所述公共接触端两侧的两个第一接触端和插设于所述公共接触端的定位触发钉为接触端组。更进一步地,当所述电子书页码识别装置具有数个接触端组时,依书页页码排列次序的方向,所述接触端组相互错开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软电路也可为数个相互独立的第三线路,所述接触端为设于所述第三线路一端的第三接触端,所述定位触发端穿设于所述第三接触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书。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子书,包括书本,还包括上述的电子书页码识别装置,所述电子书页码识别装置的软电路贴设于所述书本最外侧的书页上,且所述接触端贴设于所述书脊位上,所述定位触发钉插设于所述书脊位,所述控制器置于所述书本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书脊位上具有书页裱贴弯折形成的高位以及书页与书页之间形成的低位,所述高位和所述低位相间分布于书脊位上,所述接触端和所述定位触发钉置于所述低位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定位触发钉可通过直接插设的方法设置在电子书的书脊位上,其结构非常简单,装配也很方便,因此生产效率高,成本也低,且在使用过程中,该定位触发钉不会出现移位现象,工作非常可靠,对电子书的书页厚度要求也低,适用性强。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子书页码识别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子书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子书的书脊位的主视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子书的立体示意图一;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子书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定位触发钉的主视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定位触发钉的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书页码识别装置,用于自动识别电子书的书页页码并可播放所述书页的内容,包括控制器以及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软电路,所述软电路的一端具有可贴设于电子书书脊位上的接触端,还包括可插设于书脊位并可使所述软电路导通的定位触发钉,所述定位触发钉穿设于所述接触端,且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子书页码识别装置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因此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且使用过程中定位触发钉不会出现移位的现象,所以工作非常可靠,对电子书的书页厚度要求也低,适用性强。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中,电子书页码识别装置1用于自动识别电子书2的书页212页码并可播放书页212中的内容,电子书2的书本21由多个书页212组成,书页212相互叠合在一起,形成书本21,书本21的一端固定叠合,成为书本21的书脊位211,另一端活动叠合, 用户可在书本21的另一端翻动书页212,该电子书页码识别装置1包括控制器11、软电路 12以及定位触发钉122,该控制器11可接受软电路12发出的信号并根据信号输出相应的信息,执行相关的操作,用户可以根据实际软电路12以及定位触发钉122的布置情况,对控制器11内部进行预编程设置,软电路12的一端具有接触端,该接触端可贴设在书脊位211 上,定位触发钉122通过穿设在接触端电性连接于控制器11,其可插设在书脊位211上,用户通过翻动电子书2的书页212,可使书脊位211上的不同接触端通过定位触发钉122而相接,即使得软电路12导通,从而,控制器11接受到信息,并根据其内部的设置判断用户翻动的书页212的页码,然后执行相应的操作,即播放该书页212中预设的内容。在本实施例中,该定位触发钉122插设在书脊位211,由于定位触发钉122通过插设的方法固定,其装配过程非常简单方便,因此生产效率高,成本也低,且在使用过程中,该定位触发钉122不会出现移位现象,工作非常可靠,相对于现有技术,该定位触发钉122对电子书2书页212的厚度要求低,不需要厚的书页212才可以进行插设,其适用性强,且定位触发钉122是穿设于软电路12的接触端之上,由于受到软电路12本身的衬托保护,因此,定位触发钉122不会被挤压入书页212内,从而保证电子书页码识别装置1可重复工作。如图7、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定位触发钉122的外形如订书针状,其具有本体1221 以及设于本体1221上的插针1222,该插针1222可插设在书脊位211,且该插针1222穿设在接触端,本体1221则抵接在接触端上,从而实现定位触发钉122于控制器11的电性连接, 在实际使用中,定位触发钉122的插针1222插设在书脊位211中,由于定位触发钉122具有插针1222,所以定位触发钉122的安装非常方便。本实施例中,定位触发钉122的本体1221上设置了两个插针1222,其分别设置在本体1221的两端,当然,根据需要,用户也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插针1222,插针1222也可以设置在本体1221上的其他位置,只要其能够实现将定位触发钉122插设在书脊位211上就可以。本实施例中,当接触端与定位触发钉122相互抵接时,是定位触发钉122的本体 1221与接触端相互抵接,定位触发钉122的本体1221呈圆柱形状,这样,有利于接触端和定位触发钉122的抵接,且插针1222呈扁平形状,这样,便于插针1222插设在书脊位211上, 且因其扁平状外形而不会影响书页212的外观。当然,定位触发钉122的本体1221和插针1222的形状也可因应实际需要设置为其他形状。本实施例中,该定位触发钉122的材料为金属材料,其好处在于在使用过程中,该定位触发钉122不会变形,因此使得该页码识别装置1可以长时间使用而且可靠。当然,定位触发钉122也可采用不导电的其它刚性材料再覆以导电涂层制成,这样在翻页后,通过可导电的触发定位钉122,可使某两个接触端相互导通,从而使得软电路12导通,从而达到识别书页212页码的目的。具体地,该软电路12具有第二线路121和数条第一线路,该数条第一线路之间相互独立,软电路12的接触端包括了设在第一线路一端的第一接触端123以及设在第二线路 121 —端的公共接触端1211,第一线路的另一端和第二线路121的另一端为连接端124,且连接端1 接入控制器11,电性连接于控制器11,定位触发钉122通过穿设在该第二线路 121的公共接触端1211而电性连接于控制器11,这样,当用户翻动书页212时,书脊位211 上对应于翻动的书页212的第一接触端123则会挤压在相应的定位触发钉122上,从而使得该第一接触端123和公共接触端1211导通,即彼此之间电性连接,从而实现软电路12的导通,触发控制器11则根据接受到的信号执行预定的动作。根据用户需要,公共接触端1211接通控制器11的电位可以设定为高电位或低电位或零电位,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的电路信号。本实施例中,第二线路121接通控制器11的电位为零电位,所以公共接触端1211 的电位也为零电位,由于定位触发钉122穿过该公共接触端1211,其电位也为零电位。为了节省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本实施例中,对软电路12的接触端进行分组,形成接触端组,具体的分组情况为依书页212的页码排列次序,每个公共接触端1211 以及设置于公共接触端1211两侧的两个第一接触端123和插设在该公共接触端1211的定位触发钉122为一个接触端组,该软电路12具有数个接触端组。这样,依据上述分组的规则对设置在电子书2书脊位211上的接触端进行布置,每一个定位触发钉122可以用于相邻两个书页212的页码检测,节约定位触发钉122的使用数量。在本实施例中,沿书页212页码排列次序的方向,软电路12的接触端组相互错开分布,这样,接触端组在书脊位211上的布局更加合理,更节省空间,且避免接触端组之间由于相互误接触而引起控制器11的误触发。为了便于软电路12在书脊位211上的布局,本实施例中,第二线路121设置在书脊位211的公共接触端1211具有多个分线路,且分线路之间相互电性连接,这样,对应各个接触端组的位置,可以就近引入接近的公共接触端1211的分线路。在接触端进行分组的情况下,当电子书2的页码为奇数值时,可以先依书页212页码的次序先进行分组,最后剩下的一页为独立一组,利用单独的一个接触端和一个公共接触端1211对其进行识别控制。本实施例中,电子书2 —共具有八页待识别的书页212,因此该软电路12具有四组接触端组,每组接触端组设置有一个定位触发钉122,这样,该页码识别装置1 一共具有4 个定位触发钉122。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1还可根据需要设置按键111,执行相应的操作。为了便于该控制器11的播音,在控制器11上还设有播音口 112,控制器11内播放出的声音可以透过播音口 112传至外部,有利于用户收听。[0049]如图2-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书2,该电子书2包括书本21 以及上述的电子书页码识别装置1,该页码识别装置1的软电路12贴设于书本21最外侧的书页212上,其接触端贴于书本21的书脊位211上,定位触发钉122插设在书脊位211上, 控制器11则置于书本21的一侧。该电子书2采用上述的页码识别装置1对书页212的页码进行识别,使得电子书 2的装配过程非常方便,且电子书2的生产效率高,成本也低,电子书2在使用过程中,工作可靠。本实施例中,在书本21的书脊位211上,分布有高位2111和低位2112,即书页212 与书页212之间形成低位2112,书页212本身的裱贴弯折处形成了高位2111,且高位2111 和低位2112在书脊位211上相间分布。为了使得接触端能与定位触发钉122相互抵接,使得页码识别装置1能够获取到书页212的页码信号,接触端和定位触发钉122均设置在书脊位211的低位2112上,这样,既便于定位触发钉122的安装,也不影响外观,且低位2112 形成的自然弧面使接触端与圆形的定位触发钉122本体1221得以充分接触。实施例二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根据对控制器的内部预编程设置,软电路只包括数个相互独立的第三线路,而软电路的触发端为设置在第三线路一端且可贴设在书脊位上的第三接触端,定位触发钉通过穿设在第三线路的第三接触端电性连通其所插设的第三接触端,从而电性连接于控制器,这样,当用户翻动书页时,通过定位触发钉,使得某两个第三线路的接触端相互接通,从而实现软电路的导通, 控制器内部根据导通的情况执行相关的动作。本实施例中,电子书一共具有八页需要识别的书页,该软电路具有九个第三线路, 即具有九个第三接触端,同时,具有四个定位触发钉,按第三接触端贴设在书脊位上排列次序,四个定位触发钉分别穿设在第二、四、六、八接触端,并同时插设在书脊位上,从而,翻动电子书的书页,使得贴设在书脊位上的相对应的第三接触端通过定位触发钉接通。当然,根据控制器内部预编程情况的不同,定位触发钉和定位触发钉也不可以进行不一样的设置,并不仅仅限制于上述的情况。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书页码识别装置,用于自动识别电子书的书页页码并可播放所述书页的内容,包括控制器以及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软电路,所述软电路的一端具有可贴设于电子书书脊位上的接触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插设于书脊位并可使所述软电路导通的定位触发钉,所述定位触发钉穿设于所述接触端,且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书页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触发钉包括本体以及设于所述本体上并可插设于所述书脊位的插针,所述插针穿设于所述接触端,所述本体抵接于所述接触端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书页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呈圆柱形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书页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呈扁平状。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子书页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电路包括第二线路以及数个相互独立的第一线路,所述接触端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线路一端的第一接触端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线路一端的公共接触端,所述定位触发钉穿设于所述公共接触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子书页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依所述书页页码的排列次序,每个公共接触端以及置于所述公共接触端两侧的两个第一接触端和插设于所述公共接触端的定位触发钉为接触端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子书页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子书页码识别装置具有数个接触端组时,依书页页码排列次序的方向,所述接触端组相互错开设置。
8.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子书页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电路为数个相互独立的第三线路,所述接触端为设于所述第三线路一端的第三接触端,所述定位触发端穿设于所述第三接触端。
9.一种电子书,包括书本,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子书页码识别装置,所述电子书页码识别装置的软电路贴设于所述书本最外侧的书页上,且所述接触端贴设于所述书脊位上,所述定位触发钉插设于所述书脊位,所述控制器置于所述书本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子书页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书脊位上具有书页裱贴弯折形成的高位以及书页与书页之间形成的低位,所述高位和所述低位相间分布于书脊位上,所述接触端和所述定位触发钉置于所述低位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书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子书页码识别装置和电子书,该电子书页码识别装置用于自动识别电子书的书页页码并可播放所述书页的内容,包括控制器、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软电路以及可插设于书脊位并可使所述软电路导通的定位触发钉,所述软电路的一端具有可贴设于电子书书脊位上的接触端,所述定位触发钉穿设于所述接触端,且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定位触发钉直接插设在书页之间的书脊位上,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因此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且定位触发钉不会出现移位的现象,工作非常可靠,另外,该电子书页码识别装置对电子书书页的厚度要求相对较低,适用性强。
文档编号G09B5/02GK202008748SQ20112004638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4日
发明者钟子文 申请人:钟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