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善本保护夹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6  14

专利名称:古籍善本保护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古籍善本保护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古籍善本保护夹。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古籍包装名称叫古籍函套,即传统古籍函套文件夹。古人一直都以这样的 包装来存放古籍善本。但是在保存过程中,很多古籍书丢失了原先的函套,保存中容易损 坏。为解决该问题,人们往往仿作传统古籍函套,用以保存古书。但是现有的古籍函套在使 用时,存在很多问题1、由于不同古籍的大小和厚度不同,而且经常因为古籍的大小和厚度数据制作不 精准,达不到函套的作用。对于不同的古籍,需要一套一套的准备和制作古籍函套,一般每 制作一个传统古籍函套的定作时间都需要3天左右完成,生产效率低,不利于古籍函套的 生产,也不适合异地提供数据制作;2、大多数古籍往往由多册组成,古籍函套的厚度往往与其中存放的全部册数的厚 度相对应,如果出现古籍丢失,例如原本古籍应该有8册,但是因为丢失2册,只剩下6册, 此时的古籍函套,就无法准确的盛放古籍,古书在其中由于没有填满古籍函套,因此会出现 纸张走形的问题,导致古籍损坏;3、传统的古籍函套为不透明材料的布糊制而成,使用者无法直接观察到函套内书 籍,并且大多函套受到潮湿或者长时间的使用,已经变形或者非常的脏,根本无法起到保护 和管理的作用。此时,该函套只能作废,无法继续使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古籍善本保护夹,它可以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 不足,通过两个夹板与两根固定绳,快捷方便的固定古籍善本,并且能够利用固定绳的长度 调节连接装置,实现夹持厚度可调,从而能够适应不同厚度的书籍使用,易于批量化生产。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古籍善本保护夹,包括正面 保护板、背面保护板、上固定绳和下固定绳,正面保护板和背面保护板的上部在水平方向上 分别设置至少两个上穿绳槽,正面保护板和背面保护板的下部在水平方向上分别设置至少 两个下穿绳槽,上固定绳依次穿过各个上穿绳槽,下固定绳依次穿过各个下穿绳槽,在上固 定绳和下固定绳的两端设置可调节长度的连接装置。所述上固定绳和下固定绳为弹性绳。所述正面保护板和背面保护板为透明板。所述正面保护板和背面保护板为亚克力板。在正面保护板或背面保护板的外侧设置标签袋。在正面保护板或背面保护板的内侧设置标签袋。所述可调节长度的连接装置为连接纽扣和连接孔,在上固定绳和下固定绳的一端 分别设置连接纽扣,在上固定绳和下固定绳的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分别设置多个连接孔,连接孔与连接纽扣配合。所述可调节长度的连接装置是粘扣和粘扣带,在上固定绳和下固定绳的一端分别 设置粘扣,在上固定绳和下固定绳的另一端分别设置粘扣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夹持厚度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调整,以适合不同厚 度、不同册数的古籍使用,牢固的夹持书籍,防止古书走形;能够实现批量化生产,大大降低 制作成本,易于古籍保护的进行。本实用新型通过附加技术方案,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采用透明板作为保护板,使 用者可以透过保护板直接观察古籍情况;采用亚克力板作为保护板,强度高,使用寿命久, 不易损坏,并且根据使用要求,还可使用激光雕刻机在亚克力夹板上提供书名和收藏者的 雕刻制作;可以在保护板上设置标签袋,在标签袋内放置标有古书信息的标签,方便人们查 阅备案使用等。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附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二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附图3的后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连接孔;2、上固定绳;3、正面保护板;4、上穿绳槽;5、背面保 护板;6、连接纽扣;7、下固定绳;8、标签袋;9、下穿绳槽;10、粘扣;11、粘扣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 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 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 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实用新型所述古籍善本保护夹,主体结构包括正面保护板3、背面保护板5、上 固定绳2和下固定绳7。所述保护板优选采用亚克力板,其具有强度高,不易损坏,质量轻, 使用寿命久的优点,能够长时间保护古籍不受损坏。同时还可以根据使用者要求,使用激光 雕刻机在亚克力板上提供书名和收藏者的雕刻制作。正面保护板3和背面保护板5的上部 在水平方向上分别设置至少两个上穿绳槽4,正面保护板3和背面保护板5的下部在水平方 向上分别设置至少两个下穿绳槽9,所述水平方向为图1所示的水平方向。一般在保护板 上设置两个穿绳槽就可以。所述上固定绳2和下固定绳7优选为弹性绳,本实用新型可以 利用固定绳的弹力实现夹持厚度的调节。上固定绳2依次穿过各个上穿绳槽4,下固定绳7 依次穿过各个下穿绳槽9,正面保护板3和背面保护板5通过上固定绳2和下固定绳7实现 连接,并且在正面保护板3和背面保护板5间保留一定的安装距离。在上固定绳2和下固 定绳7的两端设置可调节长度的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可调节长度的连接装置有多种实施例,其优选方案包括以下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结构所述可调节长度的连接装置为连接纽扣6和连接孔1,在上固定绳2和下固定绳7的一端分别设置连接纽扣6,在上固定 绳2和下固定绳7的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分别设置多个连接孔1,连接孔1与连接纽扣6配 合。使用时,将古籍夹持在保护板中,选择合适的连接孔1,将连接纽扣6置于该连接孔1中 即可实现固定。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二的结构所述可调节长度的连接装置是 粘扣10和粘扣带11,在上固定绳2和下固定绳7的一端分别设置粘扣10,在上固定绳2和 下固定绳7的另一端分别设置粘扣带11。使用时,将古籍夹持在保护板中,拉紧固定绳,将 粘扣10与粘扣带11进行粘接即可实现固定。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特征在于所述正面保护板3和背面保护板5优选为透明板。 采用透明板设计,使用者可以透过保护板直接观察古籍情况,无需反复抽拉古籍,利于古籍 的保存。为了能够标明所保存古籍的信息,优选在正面保护板3或背面保护板5的外侧设 置标签袋8,标签袋8内放置标有古书信息的标签。当采用透明板作为保护板时,还可以在 在正面保护板3或背面保护板5的内侧设置标签袋8。
权利要求1.古籍善本保护夹,其特征在于包括正面保护板(3)、背面保护板(5)、上固定绳(2) 和下固定绳(7),正面保护板(3)和背面保护板(5)的上部在水平方向上分别设置至少两个 上穿绳槽(4),正面保护板(3)和背面保护板(5)的下部在水平方向上分别设置至少两个下 穿绳槽(9),上固定绳( 依次穿过各个上穿绳槽G),下固定绳(7)依次穿过各个下穿绳 槽(9),在上固定绳(2)和下固定绳(7)的两端设置可调节长度的连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籍善本保护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绳(2)和下固定 绳(7)为弹性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籍善本保护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保护板(3)和背面 保护板(5)为透明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籍善本保护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保护板(3)和背面 保护板(5)为亚克力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籍善本保护夹,其特征在于在正面保护板(3)或背面保 护板(5)的外侧设置标签袋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古籍善本保护夹,其特征在于在正面保护板(3)或背面保 护板(5)的内侧设置标签袋(S)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籍善本保护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长度的连接装置 为连接纽扣(6)和连接孔(1),在上固定绳( 和下固定绳(7)的一端分别设置连接纽扣 (6),在上固定绳( 和下固定绳(7)的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分别设置多个连接孔(1),连接孔 (1)与连接纽扣(6)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籍善本保护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长度的连接装置 是粘扣(10)和粘扣带(11),在上固定绳(2)和下固定绳(7)的一端分别设置粘扣(10),在 上固定绳( 和下固定绳(7)的另一端分别设置粘扣带(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古籍善本保护夹,包括正面保护板、背面保护板、上固定绳和下固定绳,正面保护板和背面保护板的上部在水平方向上分别设置至少两个上穿绳槽,正面保护板和背面保护板的下部在水平方向上分别设置至少两个下穿绳槽,上固定绳依次穿过各个上穿绳槽,下固定绳依次穿过各个下穿绳槽,在上固定绳和下固定绳的两端设置可调节长度的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夹持厚度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调整,以适合不同厚度、不同册数的古籍使用,牢固的夹持书籍,防止古书走形;能够实现批量化生产,大大降低制作成本,易于古籍保护的进行等。
文档编号B42F7/00GK201922694SQ20112005513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4日
发明者张金伟 申请人:张金伟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