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基于无线电子书包的无线教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线电子书包的无线教学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年,我国大力普及课堂多媒体教学,虽然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但是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方式存在着弊端,一方面幻灯片的快速切换不利于学生做笔记并且图文分离不便于学生形成图文结合的整体记忆效果,对多媒体设备太过于依赖,遇到设备故障或者停电等现象就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即使个别学校拥有较完善的的多媒体教室,但是缺少以学生为主的多媒体终端,导致学生离开学校以后就不能再享受到多媒体和网络的服务。使得学校和学生之间没有形成一个多媒体网络,交流和学习很不方便。另一方面缺乏获取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多媒体网络资源的途径。无线局域网是基于IEEE802. 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允许在局域网络环境中使用未授权的2. 4或5. 3GHz射频波段进行无线连接。它具有以下优点(1)灵活性和移动性。在有线网络中,网络设备的安放位置受网络位置的限制,而无线局域网在无线信号覆盖区域内的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接入网络。无线局域网另一个最大的优点在于其移动性,连接到无线局域网的用户可以移动且能同时与网络保持连接。(2)安装便捷。无线局域网可以免去或最大程度地减少网络布线的工作量,一般只要安装一个或多个接入点设备,就可建立覆盖整个区域的局域网络。( 易于扩展。无线局域网有多种配置方式,可以很快从只有几个用户的小型局域网扩展到上千用户的大型网络,并且能够提供节点间"漫游"等有线网络无法实现的特性。由于无线局域网有以上诸多优点,因此其发展十分迅速。最近几年,无线局域网已经在企业、医院、商店、工厂和学校等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发明因此而来。
发明内容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电子书包的无线教学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学生和老师间交流和学习不方便等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无线电子书包的无线教学系统,包括作为无线收发终端的无线电子书包,所述无线电子书包内设置有无线射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交换机、无线接入点,所述无线接入点与交换机间有线连接;所述无线电子书包通过无线射频模块与无线接入点通讯后通过交换机与其他无线电子书包通讯传输教学内容。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服务器,所述服务器负责进行用户权限的认证。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网络教学资源库,经服务器认证后,无线电子书包通过无线射频模块连接网络教学资源库进行网络教学。优选的,所述网络教学资源库与服务器间设置防火墙,所述网络教学资源库与服务器通过INTERNET网络连接通讯。[0010]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电子书包的无线教学系统的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C/S架构将服务器、交换机、无线接入点和无线电子书包搭建形成无线局域网;(2)配置无线局域网络环境,设置管理员和使用者的权限;(3)管理员端和使用者端的无线电子书包通过搭建的无线局域网进行网络教学。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于本发明基于电子书包的无线网络传输与组建技术,通过无线网络技术构建一种电子书包的无线教学系统,通过C/S架构服务器、汇聚交换机和无线传感器在教室室内环境搭建一个简单的无线局域网,学生持具有无线网络适配器的电子书包进入到教室就可以发送请求至无线传感器,无线传感器接收到信号后将认证信息发送至交换机,交换机从服务器取出用户名和密码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返回成功信息至无线传感器,无线传感器便保持这个请求信号,建立无线连接,否则通知用户认证失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持电子书包可以进入无线局域网,可以访问教师指定的网络教学资源。学生与教师持电子书包可以通过服务器的C/S架构验证通过进入该无线局域网,服务器赋予教师一个更高的权限可以划分局域网内部的网络分组,拥有通过网络广播,可以向学生的电子书包终端发送文件,分配任务,实现作业的收发,小组讨论等教学功能。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方案,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技术方案与现有的多媒体教学方案相比,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以电子书包为终端多媒体设备建C/S架构的无线教学网络的实施方案,组网方式方便,扩展性强,故障易于排除。设备具有很强的移动通讯能力,为利用电子书包实现网络教学,远程教学提供了便利。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无线信号收发功能的电子书包。本系统包括拥有无线网络适配器的电子书包,支持IEEE 802. 11技术带有DHCP服务器功能的无线接入传感器用来接收教室环境内电子书包发出的无线信号,一台汇聚交换机与各个无线传感器相连用于组建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areanetwork). —台与外部internet网络相连的具有防火墙功能的服务器用于获取外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并转发各交换机,交换机再将数据通过无线传感器发送到各个电子书包的无线接收设备上。本发明旨在通过组建无线局域网络使得远程网络教学资源可以畅通无阻的快速到达各电子书包终端系统上,从而形成一个便捷的电子书包无线教学系统。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基于无线电子书包的无线教学系统的系统拓扑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基于无线电子书包的无线教学系统进行教学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0022]实施例如
图1和图2所示,该基于无线电子书包的无线教学系统,包括作为无线收发终端的无线电子书包、交换机、无线接入点、服务器、网络教学资源库、防火墙,所述无线电子书包内设置有无线射频模块,所述无线接入点与交换机间有线连接;所述无线电子书包通过无线射频模块与无线接入点通讯后通过交换机与其他无线电子书包通讯传输教学内容。服务器负责进行用户权限的认证。经服务器认证后,无线电子书包通过无线射频模块连接网络教学资源库进行网络教学。所述网络教学资源库与服务器间设置防火墙,所述网络教学资源库与服务器通过INTERNET网络连接通讯。进行构建时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按照C/S架构将服务器、交换机、无线接入点和无线电子书包搭建形成无线局域网;(2)配置无线局域网络环境,设置管理员和使用者的权限;(3)管理员端和使用者端的无线电子书包通过搭建的无线局域网进行网络教学。具体的,首先配置无线局域网络,将无线传感器,汇聚交换机和C/S架构服务器按照网络拓扑图连接起来。无线传感器在教室范围内检测请求接入信号。当学生打开电子书包时,启动无线网络适配器,发送请求接入的信号,其中包括用户名和密码信息。无线传感器检测到请求信号后,给交换机发送请求信号,交换机向服务器发送该用户名信息,查询其密码信息后返回,验证密码。若成功则无线传感器通过发送ACK包确认信息,与电子书包建立TCP/IP链接,若失败则返回验证失败信息。当电子书包移动到传感器信号之外时,传感器保持链接一分钟,若一分钟内未检测到终端信号则删除此链接。建立无线局域网络后,设置网络环境。学生与教师持电子书包可以通过服务器的 C/S架构验证通过进入该无线局域网,教师在登录后,系统赋予他设置无线传感器的权限, 登录到默认的管理IP地址192. 168. 1. 1,访问密码*女~k。打开IE浏览器后,进入该页 “无线设置”选项组中保证选择“允许”,通过此项可以控制网络的开闭。在“SSID”选项中可以设置无线局域网的名称,SSID唯一标识一个局域网络,在“DHCP设置”中选择动态IP地址设置起始地址、终止地址设定该段IP数量。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小组内形成内部局域网。教师根据小组人数,设定IP数量,并设置SSID唯一标识该小组。教师可以安装NetMessage之后,通过无线传感器发送广播消息给小组传送文件或者发送指令。同时教师可以登录放在服务器端的客户端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实现了完整的教学功能。当然,当需要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库时,无线电子书包通过无线接入点向INTERNET 网络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发送请求,经认证后无线电子书包可以接受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网络视频教学或其他远程教学。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无线电子书包的无线教学系统,包括作为无线收发终端的无线电子书包, 所述无线电子书包内设置有无线射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交换机、无线接入点,所述无线接入点与交换机间有线连接;所述无线电子书包通过无线射频模块与无线接入点通讯后通过交换机与其他无线电子书包通讯传输教学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电子书包的无线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服务器,所述服务器负责进行用户权限的认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无线电子书包的无线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网络教学资源库,经服务器认证后,无线电子书包通过无线射频模块连接网络教学资源库进行网络教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无线电子书包的无线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教学资源库与服务器间设置防火墙,所述网络教学资源库与服务器通过INTERNET网络连接通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电子书包的无线教学系统,包括作为无线收发终端的无线电子书包、交换机、无线接入点,所述无线电子书包内设置有无线射频模块,所述无线接入点与交换机间有线连接;所述无线电子书包通过无线射频模块与无线接入点通讯后通过交换机与其他无线电子书包通讯传输教学内容。该系统组网方式方便,扩展性强,故障易于排除,为利用电子书包实现网络教学、远程教学提供了便利。
文档编号G09B5/08GK201946142SQ20112005664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7日
发明者欧阳黜霏, 毛从武, 章登义 申请人:博视联(苏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