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药枕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6  14

专利名称:颈椎药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枕,尤其是一种颈椎病患者适用的药枕。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02234374U于2012年05月30日公开了一种药枕,包括枕套和枕芯,枕芯内放置有中草药和发热片,中草药绕发热片外周设置。该药枕中,发热片产生的热量一方面可防止枕芯内中草药在阴潮天气下受潮发霉,达到防潮、防霉之目的,另一方面也能使枕芯内中草药的药效更好地挥发出来,从而提高药枕的使用功能。中国专利CN2730243Y于2005年10月05日公开了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药枕,包括枕体,枕体的横截面中与人体接触的一侧为凸形圆弧曲线,相对一侧为直线,所述枕体由颈枕和脑枕组成,颈枕的高度大于脑枕的高度,脑枕与颈枕之间为光滑圆弧过渡连接。从古至今,枕头可谓演变多样,但发展到现在,枕头已经可以量身订码,有填充物,有高度的调节来保护颈部。但药枕却没有针对颈椎病人群有一个“量身订造”,只是为了缓解人们的劳累而设计,却没有考虑到大多可以使用U型枕的颈椎病患者。

实用新型内容根据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颈椎病患者适用、具有治疗作用的颈椎药枕。根据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椎药枕,其创新点在于,药枕整体呈U字形,包括颈后部、颈侧部、药袋、磁石和纽扣,颈后部低,颈侧部隆起,颈侧部高度大致为颈后部高度的两倍;颈后部位于药枕的中后部,颈侧部位于药枕的两侧,药袋设在两个颈侧部隆起处内部,磁石设在颈后侧两个颈侧部连接处。根据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前述颈椎药枕中,颈后部高度为7-10厘米。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颈椎药枕整体呈U字形,其颈后部安置磁石,位置低;两个颈侧部内置药袋,位置高;颈后部区域在颈部大椎与大枢穴区域放置磁石,以磁石的磁疗法来缓解疼痛,降低局部肌肉韧带的紧张性,减轻神经周围水肿,促进运动功能的好转;颈侧部内置药袋,药袋内的粉状药粉对颈椎病患者可达到活血通络,补肾升清,强壮筋骨的作用;利用纽扣将两个颈侧部连接,起固定作用。本实用新型美观大方,颈后部高度(7-10厘米)完全符合人体颈椎的正常生理弧度,能有效缓解颈椎病。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U型颈椎药枕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U型颈椎药枕颈后部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颈后部;2为颈侧部;3为药袋;4为磁石;5为纽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颈椎药枕,包括:颈后部1、颈侧部2、药袋3、磁石4和纽扣5,颈后部I高度设定为两种规格,分别为7厘米和10厘米,适合人体仰卧时的生理曲线的弧度。颈侧部2高度设定为12厘米,相当于两个拳头的距离,是人体侧卧的最适合高度。药袋3内药方为古书传方经过请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专家删减而成:丹参25g郁金20g、石菖蒲25g、葛根25g、申姜20g、破故纸25g、附子25g、威灵仙10g、巴戟天25g、元胡15g、合欢15g和冰片lg,药袋3内药方具有活血通络,补肾升清,强壮筋骨的作用。磁石4放置在颈后大椎和大枢穴的区域,可以缓解疼痛,降低局部肌肉韧带的紧张性,减轻神经周围水肿,促进运动功能的好转;纽扣5连接枕头的两个颈侧部2,起固定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颈椎药枕,其特征是,药枕整体呈U字形,包括颈后部、颈侧部、药袋、磁石和纽扣,颈后部低,颈侧部隆起,颈侧部高度大致为颈后部高度的两倍;颈后部位于药枕的中后部,颈侧部位于药枕的两侧,药袋设在颈侧部隆起处内部,磁石设在颈后侧两个颈侧部连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颈椎药枕,特征是,颈后部高度为7-10厘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椎药枕,该药枕整体呈U字形,包括颈后部、颈侧部、药袋、磁石和纽扣,颈后部低,颈侧部隆起,颈侧部高度大致为颈后部高度的两倍;颈后部位于药枕的中后部,颈侧部位于药枕的两侧,药袋设在颈侧部隆起处内部,磁石设在颈后侧两个颈侧部连接处。本实用新型对颈椎病患者适用。
文档编号A61N2/08GK202961507SQ201220638379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8日
发明者刘思齐 申请人:上海中医药大学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