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扭伤、挫伤引起的局部肿胀、疼痛、青紫、瘀斑骨折等症的药物有正骨水、消肿止痛酊、克伤痛搽剂等。正骨水(见中国药典 2000年版一部),由薄荷脑、生草乌、穿壁风、豆鼓姜、莪术、过江龙、海风藤、横经席、虎杖、 降香、九龙川、两面针、买麻藤、川木香、千金拨、碎骨木、土鳖虫、五味藤、香加皮、香樟、徐长卿、羊耳菊、鹰不扑、樟脑、朱砂根、猪牙皂组成;产品为棕红色的澄清液体;气芳香;具有活血祛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功能,用于跌打扭伤,各种骨折、脱白,运动前后搽用,能消除疲劳。消肿止痛酊(见新编国家中成药),由白芷、薄荷脑、沉香、川芎、大罗伞、莪术、防风、 桂枝、红杜仲、黄藤、荆芥、两面针、川木香、川牛膝、三棱、五加皮、细辛、小罗伞、徐长卿、樟脑、桅子组成;产品为黄褐色的澄清液体,气芳香,味辛、苦;具有舒筋活络,消肿止痛功能, 用于跌打扭伤,风湿骨痛、无名肿毒,腮腺炎肿痛。克伤痛搽剂(见新编国家中成药),由川芎、当归、丁香、红花、生姜、松节油、樟脑组成;产品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气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能;用于急性软组织扭挫伤。这些药物使用时虽具有一定效果,但其消肿止痛、活血散瘀效果较不理想,且起效较慢、维持时间较短、疗程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中药组合物。其起效快,疗效显著,治愈率高。一种用于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药及其重量配比为穿山甲28-32、甘草8-12、防风18-22、赤芍药18-22、白芷18-22、当归尾18-22、 川贝母18-22、天花粉18-22、葛根18-22、金银花18-22、陈皮18-22、生川乌8_12、生草乌 8-12、骨碎补18-22、升麻沘-32、玄参18-22、生地18-22、红藤沘_32、野木瓜18-22、夏枯草 18-22、川芎 18-22、麝香 1-3。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原料药及其重量配比优选为穿山甲30、甘草10、防风20、赤芍药20、白芷20、当归尾20、川贝母20、天花粉20、 葛根20、金银花20、陈皮20、生川乌10、生草乌10、骨碎补20、升麻30、玄参20、生地20、红藤30、野木瓜20、夏枯草20、川芎20、麝香2。采用上述原料药和配比,可以经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各种外用剂型,如膏剂、喷剂、凝胶剂等等。最为实用的还是膏剂。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含有上述中药组合物的膏剂,其优选制备方法如下将原料药以克计加入温水内泡24小时,移入铜锅内放适量麻油熬至药枯滤去渣,再移入锅内,熬至滴水成珠,再滤净药渣,下丹;每油1斤,下黄丹1.2 斤;再加入已研磨成粉末的血竭5克、乳香15克(去油)、没药15克(去油),研磨搅勻,最后加入珍珠粉5克和冰片3克。本发明提供的膏剂为外用,贴患处。将患处皮肤表面洗净,擦干。将膏面贴于患处的皮肤上。天冷时,可辅以按摩与热敷。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和膏剂经临床试验验证,具有如下功效活血散瘀,消肿止痛,舒筋通络,软坚散结。临床可用于各种疮疥,跌打损伤,筋骨疼痛,肌肉麻痹,痰核流注,淋巴结炎,腮腺炎,坐骨神经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还可用于活血止痛, 续筋接骨,临床用于伤筋动骨,瘀血肿痛。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结合以下实施例具体说明实施例1 一种用于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中药膏剂,其原料药及其重量配比为穿山甲28、甘草12、防风22、赤芍药18、白芷18、当归尾22、川贝母22、天花粉18、 葛根18、金银花22、陈皮22、生川乌8、生草乌12、骨碎补18、升麻32、玄参22、生地18、红藤 28、野木瓜18、夏枯草22、川芎18、麝香3。制备方法为将原料药以克计称重后加入温水内泡M小时,移入铜锅内放适量麻油熬至药枯滤去渣,再移入锅内,熬至滴水成珠,再滤净药渣,下丹;每油1斤,下黄丹1. 2 斤;再加入已研磨成粉末的血竭5g、乳香15g(去油)、没药15g(去油),研磨搅勻,最后加入珍珠粉5g和冰片3g。实施例2:一种用于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中药膏剂,其原料药及其重量配比为穿山甲30、甘草10、防风20、赤芍药20、白芷20、当归尾20、川贝母20、天花粉20、 葛根20、金银花20、陈皮20、生川乌10、生草乌10、骨碎补20、升麻30、玄参20、生地20、红藤30、野木瓜20、夏枯草20、川芎20、麝香2。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 一种用于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中药膏剂,其原料药及其重量配比为穿山甲32、甘草8、防风18、赤芍药22、白芷22、当归尾18、川贝母18、天花粉22、 葛根22、金银花18、陈皮18、生川乌12、生草乌8、骨碎补22、升麻观、玄参18、生地22、红藤 32、野木瓜22、夏枯草18、川芎22、麝香1。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制得的中药膏药临床应用于各类适应症并跟踪观察其治疗效果,总结如下1、腮腺炎使用方法直接贴于患处,连续4日以上,至症状消失。观察指标痊愈。疗效标准治疗后患处症状痊愈。治疗结果每日治疗平均20人左右,痊愈率可达99%。2、坐骨神经痛
使用方法直接贴于患处,连续4日以上,至症状好转。观察指标好转。疗效标准治疗后患处症状明显好转。治疗结果每日治疗平均10人左右,好转率可达98%。3、急,慢性淋巴结炎使用方法直接贴于患处,连续4日以上,至症状消失。观察指标痊愈。疗效标准治疗后患处症状明显痊愈。治疗结果每日治疗平均20人左右,痊愈率达98%。4、骨质增生使用方法直接贴于患处,连续4日以上,至症状好转。观察指标好转。疗效标准治疗后患处症状明显好转。治疗结果每日治疗平均10人左右,好转率达98%。5、伤筋动骨,瘀血肿痛使用方法直接贴于患处,连续4日以上,至症状消失。观察指标痊愈。疗效标准治疗后患处症状痊愈。治疗结果每日治疗平均20人左右,痊愈率达99. 5%。典型病例1、患者,男,7岁,双侧腮腺肿大,发热39. 4摄氏度,贴实施例1的膏剂4天痊愈。2、患者,女,56,从臀部向股后、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放射。行走、活动及牵引坐骨神经时疼痛加重。贴实施例2的膏剂7天疼痛消失。3、患者,男,10岁,双侧下颂淋巴结肿大3天,发热38. 4摄氏度,贴实施例1的膏剂 3天好转,8天痊愈。4、患者,男,46岁,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左腿神经疼,贴实施例2的膏剂6天好转。5、患者,女,62岁,髋骨骨折,剧烈疼痛,贴实施例3的膏剂1天,疼痛好转,5天疼痛消失,40天髋骨骨折痊愈。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药及其重量配比为 穿山甲28-32、甘草8-12、防风18-22、赤芍药18-22、白芷18-22、当归尾18-22、川贝母18-22、天花粉18-22、葛根18-22、金银花18-22、陈皮18-22、生川乌8-12、生草乌8-12、骨碎补18-22、升麻沘-32、玄参18-22、生地18-22、红藤沘_32、野木瓜18-22、夏枯草18-22、 川芎18-22、麝香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药及其重量配比为 穿山甲30、甘草10、防风20、赤芍药20、白芷20、当归尾20、川贝母20、天花粉20、葛根20、金银花20、陈皮20、生川乌10、生草乌10、骨碎补20、升麻30、玄参20、生地20、红藤30、 野木瓜20、夏枯草20、川芎20、麝香2。
3.采用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中药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膏剂。
5.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原料药以克计加入温水中泡M小时,移入铜锅内放适量麻油熬至药枯,滤去渣,再移入锅内,熬至滴水成珠,再滤净药S,下丹海油1斤,下黄丹1. 2斤;再加入已研磨成粉末的血竭5克、乳香15克、没药15 克,研磨搅勻,最后加入珍珠粉5克和冰片3克。
6.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跌打损伤、筋骨疼痛、肌肉麻痹、淋巴结炎、腮腺炎、坐骨神经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续筋接骨的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穿山甲、甘草、防风、赤芍药、白芷、当归尾、川贝母、天花粉等。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经临床试验验证,具有如下功效活血散瘀,消肿止痛,舒筋通络,软坚散结。临床可用于各种疮疥,跌打损伤,筋骨疼痛,肌肉麻痹,痰核流注,淋巴结炎,腮腺炎,坐骨神经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还可用于活血止痛,续筋接骨。临床用于伤筋动骨,瘀血肿痛。
文档编号A61P31/14GK102335326SQ20111030800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2日
发明者董全举, 董帅帅, 董振胜 申请人:董帅帅